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本文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很难满足新课标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基于此,必须改变初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全面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当今课改的两大主题。“导学案”的使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校进行课改使用“导学案”教学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使用的ACDU(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提升)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状态,而是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做到“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在伊春市名列前茅。根据这些年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以及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下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加以探讨。
一、导学案的相关概述
导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对教学学案进行编写。内容的编写要能够呈现出思维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既不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也不是让学生难以下手,应有适当的启发,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实现“跳一跳能够到”,产生迁移,形成认识上的飞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特点。特点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成就感。特点二,改变了学生被動获取知识的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在局限于听讲,还可以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其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特点三,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特点四,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1]。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的导学案可以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路线、指明了方向。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每节课都需要高质量的导学案。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完善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经过精雕细琢。适合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导学案才具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一)、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就不在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带着问题看书,找出重点和难点,独立完成导学案中以问题形式呈现的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上课前,我会将课前预习的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样教师了解了学情,就可以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进行课堂教学。
批阅后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上课前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总结自主学习部分出现的问题,对于个别没掌握的问题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解决并用双色笔在导学案上订正,对于集体解决不好的问题做出标记上课听老师讲解。
(二)、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校在实行ACDU教学模式时就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过多的参与。在设计导学案时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是一看书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而是要通过思考一点点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对桌进行讨论,最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统一答案,根据所分的展示题目进行深入的探讨,组长分配展示人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看是否是真的在讨论问题,是否每一位同学都参加了进来,小组讨论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果遇到困难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根据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分题展示。
展示交流环节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后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难问题在导学案上用双色笔重新整理并作出重点标记,同时还要整理知识点,做题方法及规律,随后把易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三)运用提升
最后一个环节——运用提升,就是对知识进行理解、深化和掌握。基于数学学科的特征,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这一部分设置了一些常见题型和重点题型。虽然传统教学模式也十分重视数学练习,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就经过了一定的选择,选取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2]。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其反映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见实效。最后要求学生阶段性地整理导学案,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使用。
总之,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最好的课,效率高的课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导学案为教和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利用导学案,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希望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能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共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白雪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任建功.学案导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65.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很难满足新课标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基于此,必须改变初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全面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当今课改的两大主题。“导学案”的使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校进行课改使用“导学案”教学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使用的ACDU(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提升)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状态,而是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做到“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在伊春市名列前茅。根据这些年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以及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下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加以探讨。
一、导学案的相关概述
导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对教学学案进行编写。内容的编写要能够呈现出思维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既不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也不是让学生难以下手,应有适当的启发,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实现“跳一跳能够到”,产生迁移,形成认识上的飞跃。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特点。特点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成就感。特点二,改变了学生被動获取知识的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在局限于听讲,还可以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其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特点三,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特点四,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1]。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的导学案可以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路线、指明了方向。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每节课都需要高质量的导学案。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完善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经过精雕细琢。适合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导学案才具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一)、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就不在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带着问题看书,找出重点和难点,独立完成导学案中以问题形式呈现的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上课前,我会将课前预习的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样教师了解了学情,就可以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进行课堂教学。
批阅后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上课前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总结自主学习部分出现的问题,对于个别没掌握的问题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解决并用双色笔在导学案上订正,对于集体解决不好的问题做出标记上课听老师讲解。
(二)、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校在实行ACDU教学模式时就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过多的参与。在设计导学案时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是一看书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而是要通过思考一点点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基础知识的简单运用。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对桌进行讨论,最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统一答案,根据所分的展示题目进行深入的探讨,组长分配展示人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看是否是真的在讨论问题,是否每一位同学都参加了进来,小组讨论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如果遇到困难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根据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分题展示。
展示交流环节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后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难问题在导学案上用双色笔重新整理并作出重点标记,同时还要整理知识点,做题方法及规律,随后把易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三)运用提升
最后一个环节——运用提升,就是对知识进行理解、深化和掌握。基于数学学科的特征,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这一部分设置了一些常见题型和重点题型。虽然传统教学模式也十分重视数学练习,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就经过了一定的选择,选取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2]。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其反映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见实效。最后要求学生阶段性地整理导学案,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使用。
总之,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最好的课,效率高的课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导学案为教和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利用导学案,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希望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能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共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白雪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任建功.学案导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