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6月24日是澳門葡萄牙人及土生葡人社群的傳統節日“聖約翰節”,以紀念澳門葡人於1622年6月24日以少勝多擊退荷蘭入侵者。慶祝活動通常在瘋堂斜巷舉行,現場除售賣土生及葡萄牙特色美食外,亦有不少手工藝品攤位。近期因疫情關係,“地攤文化”再度映入大眾視線,它之所走紅源於李克強總理曾在山東煙臺考察時稱讚它是“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這讓不少網友們紛紛“站隊”,表示因收入減少而囔著要去擺地攤,“地攤經濟”自此搖身一變成為當下最接地氣的熱話。在澳門,無論是大型會議展覽,還是街市熟食攤檔,不論是企業、商業乃至非牟利等機構,皆與擺攤歷史有著揮之不去的關係。我們由此回顧那些年的攤檔文化,看看它能否發展成為一種經濟走向,能否為居民就業謀得出路,能否為旅遊業挖掘出新的空間。
那些年消失的桃花崗
提起本土檔口,除了為市民所熟知的街市熟食攤檔外,三盞燈圓形地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售賣水果、茶點乃至成衣雜貨的攤檔,它們多數為家族經營的小本生意,也因貨品價格低廉而吸引市民光顧。雖然昔日的攤檔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少,但是那份承載著街坊鄰里的人情味未曾消退。回顧70年代,澳門正值工業時期,位於紅街市旁羅約翰神父街的大牌檔區——桃花崗,當地老街坊常常光顧。過去幾十年有數十名小販在那裏擺攤,他們兢兢業業地經營咖啡檔、餅店及其他熟食雜貨。只可惜後來被商人以“和平佔有”方式取得該地擁有權,商販不得已而搬遷。當時的民政總署(現為市政署)在2011年起陸續停止向商販發經營牌照。2012年,丁姓商人將土地轉售予發展商羅盛宗,期間更有地產商強行開展圍板工程,不讓小販開檔。商販們最終敵不過“法理”和程序之下,被迫結業離開桃花崗。當年攤檔市井的集體回憶,而今隨著高樓林立而光景不再。
擺攤口碑重於形式
事實上,依靠擺攤起家的人不在少數,譬如一批中國內地的企業家也曾經擺過攤。1987年,被南油集團開除的任正非,拉著5個朋友眾籌了2萬元成立了華為,先後賣過保健品、減肥藥、火災報警器等,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後,開始代理香港的交換機,正式進入了通信行業;1991年,懷揣英語夢的馬雲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譯社,結果入不敷出,為了維持生計馬雲把一半的店面出租,自己一個人去了義烏、廣州進貨,擺地攤賣小禮品、鮮花,甚至還有內衣和襪子。此外,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早年在中關村擺地攤賣光盤。那麼,澳門年輕人也能靠著擺地攤發家致富嗎?綜觀近些年出現在本地的市集攤檔,例如氹仔市集、塔石藝墟、葡韻嘉年華以及HUSH!! 沙灘音樂會上的文創市集等。看似人流密集,卻有市民反映市集上的貨品不但價格不一,而且缺乏吸引力。加之政府給檔主們提供廉價的場地租金和齊全的配套設施,這便造成出來擺攤的年輕人,不過像是走過場,被動地出來擺攤而難以產品留下口碑。
地攤2.0:工廈活化
綜觀澳門今年2月至4月的就業情況,本地居民失業率上升至3.1%,不計算仍在放無薪假期的打工仔。疫情下高企的失業率,學生畢業分分鐘面臨失業的景況,更別說是自主促創業。由目前市面的商舖來看,租金是年輕人創業需要考量的主要成本。本澳地舖租金向來高企,如果發展地攤經濟的話唯有向內發展。留意到近年由政府主辦的文創活動,大多選用塔石廣場、氹仔消防前地、龍環葡韻等公共場地,給年輕人擺設臨時攤位,舉辦時間因應場地和時間而有所限制,所推行的效果往往短暫且不理想。以長遠的發展來看,有必要鼓勵年輕人將文創活動恆常化。
走在澳門街頭巷尾,幾乎每個區域都存在工業大廈,早些年呼聲很高的“工廈活化”如今少被提起。政府如果能夠在法律上“行”多一步,相信有助於喚醒本澳超過100幢的工業大廈,到時把文創結合檔口文化發展出地攤2.0。雖然現時有部分中小企業、社團或劇團進駐工廈,但是整體來看,工廈的使用率仍然不高,例如重新包裝過的時代工業大廈仍然人流疏落。對於行業單一的澳門來說,活化工廈勢在必行。
雖然本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是居民消費需求還在逐步恢復中,“地攤經濟”或能成為減少本地失業率的過度政策,透過降低租金成本,讓攤檔進駐工廈,有助於保障居民就業。活化攤檔與工廈有利於激活“地攤文化”,重新出發還原小城一片獨特的人文景觀,創造嶄新的集體回憶。(澳門/ 凱里)
那些年消失的桃花崗
提起本土檔口,除了為市民所熟知的街市熟食攤檔外,三盞燈圓形地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售賣水果、茶點乃至成衣雜貨的攤檔,它們多數為家族經營的小本生意,也因貨品價格低廉而吸引市民光顧。雖然昔日的攤檔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少,但是那份承載著街坊鄰里的人情味未曾消退。回顧70年代,澳門正值工業時期,位於紅街市旁羅約翰神父街的大牌檔區——桃花崗,當地老街坊常常光顧。過去幾十年有數十名小販在那裏擺攤,他們兢兢業業地經營咖啡檔、餅店及其他熟食雜貨。只可惜後來被商人以“和平佔有”方式取得該地擁有權,商販不得已而搬遷。當時的民政總署(現為市政署)在2011年起陸續停止向商販發經營牌照。2012年,丁姓商人將土地轉售予發展商羅盛宗,期間更有地產商強行開展圍板工程,不讓小販開檔。商販們最終敵不過“法理”和程序之下,被迫結業離開桃花崗。當年攤檔市井的集體回憶,而今隨著高樓林立而光景不再。
擺攤口碑重於形式
事實上,依靠擺攤起家的人不在少數,譬如一批中國內地的企業家也曾經擺過攤。1987年,被南油集團開除的任正非,拉著5個朋友眾籌了2萬元成立了華為,先後賣過保健品、減肥藥、火災報警器等,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後,開始代理香港的交換機,正式進入了通信行業;1991年,懷揣英語夢的馬雲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譯社,結果入不敷出,為了維持生計馬雲把一半的店面出租,自己一個人去了義烏、廣州進貨,擺地攤賣小禮品、鮮花,甚至還有內衣和襪子。此外,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早年在中關村擺地攤賣光盤。那麼,澳門年輕人也能靠著擺地攤發家致富嗎?綜觀近些年出現在本地的市集攤檔,例如氹仔市集、塔石藝墟、葡韻嘉年華以及HUSH!! 沙灘音樂會上的文創市集等。看似人流密集,卻有市民反映市集上的貨品不但價格不一,而且缺乏吸引力。加之政府給檔主們提供廉價的場地租金和齊全的配套設施,這便造成出來擺攤的年輕人,不過像是走過場,被動地出來擺攤而難以產品留下口碑。
地攤2.0:工廈活化
綜觀澳門今年2月至4月的就業情況,本地居民失業率上升至3.1%,不計算仍在放無薪假期的打工仔。疫情下高企的失業率,學生畢業分分鐘面臨失業的景況,更別說是自主促創業。由目前市面的商舖來看,租金是年輕人創業需要考量的主要成本。本澳地舖租金向來高企,如果發展地攤經濟的話唯有向內發展。留意到近年由政府主辦的文創活動,大多選用塔石廣場、氹仔消防前地、龍環葡韻等公共場地,給年輕人擺設臨時攤位,舉辦時間因應場地和時間而有所限制,所推行的效果往往短暫且不理想。以長遠的發展來看,有必要鼓勵年輕人將文創活動恆常化。
走在澳門街頭巷尾,幾乎每個區域都存在工業大廈,早些年呼聲很高的“工廈活化”如今少被提起。政府如果能夠在法律上“行”多一步,相信有助於喚醒本澳超過100幢的工業大廈,到時把文創結合檔口文化發展出地攤2.0。雖然現時有部分中小企業、社團或劇團進駐工廈,但是整體來看,工廈的使用率仍然不高,例如重新包裝過的時代工業大廈仍然人流疏落。對於行業單一的澳門來說,活化工廈勢在必行。
雖然本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是居民消費需求還在逐步恢復中,“地攤經濟”或能成為減少本地失業率的過度政策,透過降低租金成本,讓攤檔進駐工廈,有助於保障居民就業。活化攤檔與工廈有利於激活“地攤文化”,重新出發還原小城一片獨特的人文景觀,創造嶄新的集體回憶。(澳門/ 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