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效果受多个条件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课堂导入,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导入 思考
课堂效果受多个条件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到位就能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进而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学好的关键。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知的欲望,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很好,使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学习气氛也浓厚。结合实际工作体会,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式
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有尺度,根据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和选择的导入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因导入方式的得当而更加丰富多彩。而恰当的导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展示教师教学独特的教学魅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式。1.视频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用了广州南沙湿地视频导入,形象生动地进入主题。又如:讲气候资源时可以充分利用牡丹江丰富的气候资源,结合录像,分析牡丹江被誉为“雪城”的自然条件,学生举例还有哪些旅游区也充分开发气候资源,进而引出气候资源的特点。2.课堂调查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用课堂小调查导入(后面详细介绍),吸引学生视线,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老师为何要做调查,这样情绪就被调动提来了。3.复习回顾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可先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回顾。老师可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热力环流图,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请改正,这样学生既可回顾知识,又可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从热力环流到全球性大气环流,就是将热力环流从小尺度放大到大尺度。
二、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导入方式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从小就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老师对课堂导入特别精心,而且要善于观察、分析这个班级的学生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这个教学环节就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
有的班级大多学生喜好动手实践、喜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如在教学普通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必修Ⅰ第一章关于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中晨昏线的判读时,让学生自己拿地球仪、手电筒等工具,小组演示,最后总结出如何判断晨线、昏线。经过动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学生会记得更好、更牢固。又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让学生到讲台前描述地球运动的轨迹、方向等,边演示边描述,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也有的班级学生比较腼腆、内秀,喜欢动脑思考但不擅于表达或描述,对此老师可以换一种导入方式,如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们用语言来描述原理,并分析过程。或者通过课前的连线题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回顾的热情和主动性,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课堂训练时,为了检验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老师可让学生对洞庭湖湿地作用和美誉连线,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学得高兴,老师讲得开心。还可以以课堂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问题,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节,老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议一议人口规模大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吗?”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给思维延伸、拓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导入的方式不同
既然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因性格不同而有差异,即使是同一节课,不同性格的老师采用的导课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讲气候类型时,有的老师性格比较开朗、大方、乐观,她就会以旅游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们到不同的地方观赏景观,进而感知气候类型的不同,理解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如冬季从热带宝岛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再到冰雪覆盖的牡丹江领略北国风光,不同地点气候类型、特征都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同地点存在巨大差异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讲气候类型时,有的老师喜欢用理论指导实践,再将实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这样性格的老师特别喜欢举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际例子,如我们的家乡牡丹江素有“雪城”的美誉,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牡丹江一年四季都是被冰雪覆盖,远远望去一片白色呢?学生马上会摇头,那牡丹江不同的季节气候又有怎样的不同呢?这时就会有学生描述气候特征的季节差异性,是什么导致牡丹江一年四季气候特征不同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又如,2008年5月我和海林市高级中学李海亮、东宁县第一中学窦小东一起参加了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海林市高级中学举办的牡丹江市高中“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节课,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来上,实现老师之间的交流,寻找出既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生,又能体现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课)。而我们三个人在整个教学环节都不相同,这与我们的教学风格不同有关。他俩都是男老师,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年轻有为,人气旺,学生们在课堂上争先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尤其是窦小东这节课,课堂氛围最好,学生特别活跃,他的课堂比较“闹”;而李海亮注重对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很到位,所以他的课堂比较“稳”;我的教学风格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课堂气氛不那么活跃,但同学们也能认真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所以还是比较“静”。因教学风格不同所以在课堂导入这环节上我们也大不相同。李海亮和窦小东都是运用图片导入,但是他俩选择的图片却不相同,李海亮是用有环境问题的图片导入,突出环境问题;而窦小东则是用人口图片导入,形象直观。我利用课堂调查导入,问学生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学生父母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为何父母那代人读生子女数少,而你们这代人多呢?学生都会回答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是1971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后我国少生了2亿多人。我国为何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呢?生回答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减少,等等。我这个导入就是为了贴近生活,与学生拉近关系,事实证明做到了。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醒了沉闷的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春雨滋润了枯燥的书本,新课程改革的春雷震撼了教条的上课模式,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要继续探索符合学生学情、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课堂导入方式。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导入 思考
课堂效果受多个条件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到位就能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进而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学好的关键。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知的欲望,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很好,使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学习气氛也浓厚。结合实际工作体会,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导入方式
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有尺度,根据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和选择的导入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因导入方式的得当而更加丰富多彩。而恰当的导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展示教师教学独特的教学魅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式。1.视频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用了广州南沙湿地视频导入,形象生动地进入主题。又如:讲气候资源时可以充分利用牡丹江丰富的气候资源,结合录像,分析牡丹江被誉为“雪城”的自然条件,学生举例还有哪些旅游区也充分开发气候资源,进而引出气候资源的特点。2.课堂调查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用课堂小调查导入(后面详细介绍),吸引学生视线,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老师为何要做调查,这样情绪就被调动提来了。3.复习回顾导入。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可先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回顾。老师可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热力环流图,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请改正,这样学生既可回顾知识,又可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从热力环流到全球性大气环流,就是将热力环流从小尺度放大到大尺度。
二、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导入方式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从小就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老师对课堂导入特别精心,而且要善于观察、分析这个班级的学生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这个教学环节就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
有的班级大多学生喜好动手实践、喜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如在教学普通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必修Ⅰ第一章关于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中晨昏线的判读时,让学生自己拿地球仪、手电筒等工具,小组演示,最后总结出如何判断晨线、昏线。经过动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学生会记得更好、更牢固。又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让学生到讲台前描述地球运动的轨迹、方向等,边演示边描述,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也有的班级学生比较腼腆、内秀,喜欢动脑思考但不擅于表达或描述,对此老师可以换一种导入方式,如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们用语言来描述原理,并分析过程。或者通过课前的连线题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回顾的热情和主动性,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第二节《洞庭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课堂训练时,为了检验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老师可让学生对洞庭湖湿地作用和美誉连线,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学得高兴,老师讲得开心。还可以以课堂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问题,如: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四章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节,老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议一议人口规模大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吗?”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给思维延伸、拓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导入的方式不同
既然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因性格不同而有差异,即使是同一节课,不同性格的老师采用的导课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在讲气候类型时,有的老师性格比较开朗、大方、乐观,她就会以旅游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们到不同的地方观赏景观,进而感知气候类型的不同,理解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如冬季从热带宝岛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再到冰雪覆盖的牡丹江领略北国风光,不同地点气候类型、特征都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同地点存在巨大差异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讲气候类型时,有的老师喜欢用理论指导实践,再将实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这样性格的老师特别喜欢举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际例子,如我们的家乡牡丹江素有“雪城”的美誉,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牡丹江一年四季都是被冰雪覆盖,远远望去一片白色呢?学生马上会摇头,那牡丹江不同的季节气候又有怎样的不同呢?这时就会有学生描述气候特征的季节差异性,是什么导致牡丹江一年四季气候特征不同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又如,2008年5月我和海林市高级中学李海亮、东宁县第一中学窦小东一起参加了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海林市高级中学举办的牡丹江市高中“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节课,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来上,实现老师之间的交流,寻找出既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生,又能体现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课)。而我们三个人在整个教学环节都不相同,这与我们的教学风格不同有关。他俩都是男老师,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年轻有为,人气旺,学生们在课堂上争先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尤其是窦小东这节课,课堂氛围最好,学生特别活跃,他的课堂比较“闹”;而李海亮注重对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很到位,所以他的课堂比较“稳”;我的教学风格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课堂气氛不那么活跃,但同学们也能认真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所以还是比较“静”。因教学风格不同所以在课堂导入这环节上我们也大不相同。李海亮和窦小东都是运用图片导入,但是他俩选择的图片却不相同,李海亮是用有环境问题的图片导入,突出环境问题;而窦小东则是用人口图片导入,形象直观。我利用课堂调查导入,问学生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学生父母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为何父母那代人读生子女数少,而你们这代人多呢?学生都会回答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是1971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后我国少生了2亿多人。我国为何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呢?生回答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减少,等等。我这个导入就是为了贴近生活,与学生拉近关系,事实证明做到了。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醒了沉闷的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春雨滋润了枯燥的书本,新课程改革的春雷震撼了教条的上课模式,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要继续探索符合学生学情、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课堂导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