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过分肯定理论;外部奖励;内部奖励
一、引言
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过分肯定理论(或过分奖励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珀(Lepper)提出的。该理论主要讨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内部动机有四种来源:挑战、好奇、控制、幻想。除了最后一种,其余几种都已被许多内部动机研究证实。前面提到的许多理论都认为动机部分来源于个体控制环境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一种内部动机。当人们受到内部动机激发时,他们是将活动本身作为目的的。相反,当人们受到外部动机激发时,他们只是把活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活动以外的原因如某一物体、分数、反馈或表扬等。当个体从事一项自身感兴趣的活动(内部动机)时,给予个体一种奖励(外部动机),使活动成为达到目的(获得奖励)的一种手段,那么,个体以后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就会降低。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证明过分肯定现象的存在,即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奖金),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2.实验过程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以心理系的24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该实验分三个阶段,分三天完成,每天实验时间为一个多小时。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人。实验第一阶段实验组和被试组任务相同。当被试进入实验室,就被安排坐在桌前。他们正前方放着测试工具,左边放着图纸,右边放有《纽约时报》《花花公子》等杂志。主试坐在桌子对面。主试告知被试三个阶段都要作智力测试,智力测试使用的是索玛测试(Soma),该测试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智力测试,以保证大学生被试有足够的内部动机。该测试类似于搭积木游戏,由7块塑料部件组成,根据图纸组合成不同形状。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实验组每按照图纸完成一个图形就给1美元的奖励,而控制组没有奖励。在实验的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只做实验,没有奖励。
为了测量动机,主试在实验的每个阶段都要中途离开8分钟。被试被告知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的。当主试离开时,主试告知被试:“我要离开几分钟,我离开期间,你们可以随意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读杂志,继续作智力测试,也可以在实验室随意走动。动机的测量指标就是在主试离开的8分钟内,被试用在作智力测试的时间。主试离开后,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行为,并记录时间。
在实验每个阶段的最后,被试要求作一个关于被试对测试态度的9点评分,询问在被试看来智力测试是否有趣。
3.实验结果
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期间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即出现了过度奖励现象。
三、实验应用
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动机,造成了明显的过度肯定效应,使奖励组被试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的解题行为,导致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于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来说,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奖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肯定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
过度奖励现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也经常发生。奖励是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认同,是对学生取得进步和改正错误的强化和激励。奖励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的体验越丰富,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事物就越有热情,成长得也就越快。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顺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做。但是过度的奖励会让孩子把应有的目标抛弃,甚至使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有关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西效应”,即随着奖励的逐渐减少,也降低了人们的积极性。奖励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在进行奖励时如何帮助孩子把动因关注到对自己的发展上,是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误用外部奖励。外部奖励应当有所节制,不能频繁、过度地使用。如果奖励过于频繁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努力的坏习惯。父母使用的奖励方法也不能简单化,给了奖品就完事。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奖励吸引孩子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吸引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事实上,如果学习进步了,孩子本身就能产生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再加上父母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孩子渐渐就会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了,父母就要淡化并慢慢撤出物质奖励,进而强化学习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第二,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获得满足。人格的成熟是对外在奖励的依赖转向对内在奖励的依赖的发展过程,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奖励孩子时要注重激发内在动机,即对从事活动本身的兴趣。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一旦发现良好行为并给予褒奖时,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例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如果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球队;如果有文艺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乐队、合唱团、舞蹈团,或为他们举办演出等;如果在写作、发明创造等方面有成果,可以为他们举办成果的公开展示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学生从自己进行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我成长,慢慢对活动本身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在动机。
(摘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健康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编辑/于 洪 杨 怡 终校/何 妍
一、引言
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过分肯定理论(或过分奖励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珀(Lepper)提出的。该理论主要讨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内部动机有四种来源:挑战、好奇、控制、幻想。除了最后一种,其余几种都已被许多内部动机研究证实。前面提到的许多理论都认为动机部分来源于个体控制环境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一种内部动机。当人们受到内部动机激发时,他们是将活动本身作为目的的。相反,当人们受到外部动机激发时,他们只是把活动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活动以外的原因如某一物体、分数、反馈或表扬等。当个体从事一项自身感兴趣的活动(内部动机)时,给予个体一种奖励(外部动机),使活动成为达到目的(获得奖励)的一种手段,那么,个体以后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就会降低。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证明过分肯定现象的存在,即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奖金),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2.实验过程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以心理系的24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该实验分三个阶段,分三天完成,每天实验时间为一个多小时。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人。实验第一阶段实验组和被试组任务相同。当被试进入实验室,就被安排坐在桌前。他们正前方放着测试工具,左边放着图纸,右边放有《纽约时报》《花花公子》等杂志。主试坐在桌子对面。主试告知被试三个阶段都要作智力测试,智力测试使用的是索玛测试(Soma),该测试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智力测试,以保证大学生被试有足够的内部动机。该测试类似于搭积木游戏,由7块塑料部件组成,根据图纸组合成不同形状。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实验组每按照图纸完成一个图形就给1美元的奖励,而控制组没有奖励。在实验的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只做实验,没有奖励。
为了测量动机,主试在实验的每个阶段都要中途离开8分钟。被试被告知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的。当主试离开时,主试告知被试:“我要离开几分钟,我离开期间,你们可以随意做你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读杂志,继续作智力测试,也可以在实验室随意走动。动机的测量指标就是在主试离开的8分钟内,被试用在作智力测试的时间。主试离开后,可以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行为,并记录时间。
在实验每个阶段的最后,被试要求作一个关于被试对测试态度的9点评分,询问在被试看来智力测试是否有趣。
3.实验结果
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有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期间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即出现了过度奖励现象。
三、实验应用
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动机,造成了明显的过度肯定效应,使奖励组被试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的解题行为,导致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于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来说,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奖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肯定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作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
过度奖励现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也经常发生。奖励是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认同,是对学生取得进步和改正错误的强化和激励。奖励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的体验越丰富,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事物就越有热情,成长得也就越快。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顺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做。但是过度的奖励会让孩子把应有的目标抛弃,甚至使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有关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西效应”,即随着奖励的逐渐减少,也降低了人们的积极性。奖励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在进行奖励时如何帮助孩子把动因关注到对自己的发展上,是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误用外部奖励。外部奖励应当有所节制,不能频繁、过度地使用。如果奖励过于频繁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努力的坏习惯。父母使用的奖励方法也不能简单化,给了奖品就完事。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奖励吸引孩子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吸引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事实上,如果学习进步了,孩子本身就能产生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再加上父母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孩子渐渐就会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了,父母就要淡化并慢慢撤出物质奖励,进而强化学习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
第二,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获得满足。人格的成熟是对外在奖励的依赖转向对内在奖励的依赖的发展过程,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奖励孩子时要注重激发内在动机,即对从事活动本身的兴趣。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一旦发现良好行为并给予褒奖时,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例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如果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球队;如果有文艺才能,可以推荐他们参加乐队、合唱团、舞蹈团,或为他们举办演出等;如果在写作、发明创造等方面有成果,可以为他们举办成果的公开展示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学生从自己进行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我成长,慢慢对活动本身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在动机。
(摘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健康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编辑/于 洪 杨 怡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