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工建设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工作建设质量与企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国企业政工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的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对我国企业政工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的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提高企业政工的建设水平。现本文就我国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企业政工;政工建设;挑战;对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b)-0000-00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趋于完善,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因此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政工建设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保证企业政工的水品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现阶段企业政工人员过分的注重利益,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因此必须加强重视企业政工的建设工作。
1企业政工建设的重要性
政工建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在企业的政治工作中,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企业政工建设能够促使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所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良好作用,通过薪资待遇的调整等措施将人才留在企业中,发挥其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员工的思想和合理需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关注,这样一来,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才有保证,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立足于社会的角度,企业的政治工作如果处于稳定状态的话,那么社会的发展也会稳定,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企业员工需要做好其的本本职工作,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力企业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
政工建设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国企业政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严重的阻碍了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提升。
2.1缺乏专业素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是需要不断加强建设的一个方面,现阶段在企业的政治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场,那就是任何员工都能够从事政工工作,但是工作的质量是没有保证的,这种现普遍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政治工作水品的提高。另外,培养一名合格的政工工人员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政工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要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工作,这样一来,员工正常的实际工作就会受到影响,较为频繁的岗位调动会对工作本身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政工队伍专业素质建设水平的提升。
2.2思想认识层次比较低
从事政治工作的工作人员对政工工作还处于初级的认识阶段,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甚至在一些企业中,政工工作的建设并没有提上日程,被认为是一种形式上的工作,因此也就形式上的存在企业当中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领导人员认为政工工作建设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也就忽视了企业的政工建设,在企业中还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开展政工工作会浪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样一来,企业对政工工作建设的投入普遍不多,其的基础建设水平也就不会很高,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是,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3业务培训工作不全面
企业在政工业务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严重不足,这是造成我国企业政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而使得政工工作中会出现不足和缺陷,而问题的表现主要是在经过培训之后,政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政工人员过分的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政工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一来,尽管了接受了培训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要没对政工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政工建设过程中,对于业务的培养是很重视,但是业务的应用工作往往是被忽视的,较大的随意性在政工工作中普遍存在,加之,政工人员的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比较慢,这样一来,政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4激励机制不是很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政工部门中,既能写又会说的工作人员比较少,这样一来,对于正政工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政工工作的业绩是在每年的年终进行评比评优,但是政工的日常工作表现为常规化,并没有什么亮点可言,而工作相关典型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再次,某些企业中的政工干部配备还存在一些不足,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并没有做到,仅仅是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政工人员的配备,也不考虑工作人员是都愿意从事政工工作,是否具备政工工作素质和能力也没有做综合的考虑,这样一来,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提高我国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对策
(1)为了使得政工干部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进一步强化学习和培训。首先,在职干部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能够通过轮岗换位、在岗培训、脱产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对于一专多能的政工干部进行培养,对于政工干部学习过程中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并要求切实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有效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从原先的“单一化”结构进行转变,努力转变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立体化”结构。对于企业的中心工作的生产经营来说,为了更好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则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为适应中心工作需要而不断调整,不断注入新时期的活力,使得服务领域更加拓广。
(3)鼓励政工干部积极展示才华,并有主提供平台。一是,落实好梯次结构搭配在政工干部中的设置,做好相关的任用、选拔和培养方案,能够做好“老、中、轻”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政治工作的人才库进一步完善,通过这种实用合理的队伍素质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水平;二是,政工干部目标向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需要完善,为了更好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应该更好建立健全政工干部本职工作测评机制,还有相应的政工干部管理机制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政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对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政工工作的质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并加大投资建设政工基础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正共同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干部的综合素质,转化列劣势为优势,还要满足政工人员合理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树利.发挥政工优势促进企业和谐[J].投资与创业,2013,(1).
[2]邵玉节.新时期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6).
[3] 王淮锁. 我国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青春岁月. 2013(22)
[4] 夏晓斌. 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3(10)
关键词:企业政工;政工建设;挑战;对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b)-0000-00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趋于完善,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因此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政工建设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保证企业政工的水品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现阶段企业政工人员过分的注重利益,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因此必须加强重视企业政工的建设工作。
1企业政工建设的重要性
政工建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在企业的政治工作中,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企业政工建设能够促使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所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良好作用,通过薪资待遇的调整等措施将人才留在企业中,发挥其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员工的思想和合理需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关注,这样一来,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才有保证,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立足于社会的角度,企业的政治工作如果处于稳定状态的话,那么社会的发展也会稳定,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企业员工需要做好其的本本职工作,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力企业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
政工建设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国企业政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严重的阻碍了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提升。
2.1缺乏专业素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是需要不断加强建设的一个方面,现阶段在企业的政治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场,那就是任何员工都能够从事政工工作,但是工作的质量是没有保证的,这种现普遍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政治工作水品的提高。另外,培养一名合格的政工工人员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政工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要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工作,这样一来,员工正常的实际工作就会受到影响,较为频繁的岗位调动会对工作本身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政工队伍专业素质建设水平的提升。
2.2思想认识层次比较低
从事政治工作的工作人员对政工工作还处于初级的认识阶段,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甚至在一些企业中,政工工作的建设并没有提上日程,被认为是一种形式上的工作,因此也就形式上的存在企业当中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领导人员认为政工工作建设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也就忽视了企业的政工建设,在企业中还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开展政工工作会浪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样一来,企业对政工工作建设的投入普遍不多,其的基础建设水平也就不会很高,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是,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3业务培训工作不全面
企业在政工业务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严重不足,这是造成我国企业政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而使得政工工作中会出现不足和缺陷,而问题的表现主要是在经过培训之后,政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政工人员过分的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政工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一来,尽管了接受了培训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要没对政工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政工建设过程中,对于业务的培养是很重视,但是业务的应用工作往往是被忽视的,较大的随意性在政工工作中普遍存在,加之,政工人员的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比较慢,这样一来,政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4激励机制不是很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政工部门中,既能写又会说的工作人员比较少,这样一来,对于正政工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政工工作的业绩是在每年的年终进行评比评优,但是政工的日常工作表现为常规化,并没有什么亮点可言,而工作相关典型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再次,某些企业中的政工干部配备还存在一些不足,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并没有做到,仅仅是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政工人员的配备,也不考虑工作人员是都愿意从事政工工作,是否具备政工工作素质和能力也没有做综合的考虑,这样一来,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提高我国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对策
(1)为了使得政工干部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进一步强化学习和培训。首先,在职干部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能够通过轮岗换位、在岗培训、脱产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对于一专多能的政工干部进行培养,对于政工干部学习过程中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并要求切实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有效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从原先的“单一化”结构进行转变,努力转变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立体化”结构。对于企业的中心工作的生产经营来说,为了更好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则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为适应中心工作需要而不断调整,不断注入新时期的活力,使得服务领域更加拓广。
(3)鼓励政工干部积极展示才华,并有主提供平台。一是,落实好梯次结构搭配在政工干部中的设置,做好相关的任用、选拔和培养方案,能够做好“老、中、轻”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政治工作的人才库进一步完善,通过这种实用合理的队伍素质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水平;二是,政工干部目标向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需要完善,为了更好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应该更好建立健全政工干部本职工作测评机制,还有相应的政工干部管理机制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政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对企业政工建设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政工工作的质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并加大投资建设政工基础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正共同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干部的综合素质,转化列劣势为优势,还要满足政工人员合理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树利.发挥政工优势促进企业和谐[J].投资与创业,2013,(1).
[2]邵玉节.新时期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6).
[3] 王淮锁. 我国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青春岁月. 2013(22)
[4] 夏晓斌. 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