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军:从底层技术到商业模式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么未来会是什么样?
  城市可能成为一个大机器,而手机或者智能汽车将是其中一个终端。物联网将所有设备相联,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都将被一一记录。你买的猪肉是哪个产地、哪头猪身上的哪块肉都能被跟踪到……
  未来,将会是一个更加智能的时代。而技术,作为这个时代的底层,既拉动着产业向前推进,又不断自我更新迭代。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与之紧密相连。在这个技术浪潮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去认识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新技术如何与产业相结合,打破“变革找死,不变等死”的桎梏?

警惕新技术的认知偏差


  从大数据、人工智能到现在的区块链,它们代表着未来趋势。不同的是区块链扮演的是生产关系角色,而大数据、人工智能、lot更像是生产力。但人们对于这些新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

  以人工智能為例,很多人都习惯将它与人脑的智能相比较,其实两者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说计算机做一件事,跟人做得同样好,就认为两者有同等的智能,这是一个认知偏差。
  还有一些对新技术的到来容易产生恐慌,一方面担心技术成熟之后,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机器取代了人类很多的工作。坦率来讲,人工智能确实会替代掉一些工作,但同时它也解放了我们;另一方面则担心机器会不会反过来控制人。按我们现在研究和发展的人工智能来看,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区块链技术,很多人只看到了在比特币上的应用,其实它未来更大的应用,将会是在跟踪以及解决分配问题上。
  过去人与人之间交流,如果你想要验证一件事,比如验证我是谁,你必须得先拿到我的信息,然后才能验证。但我需要在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之后,才会把信息提供给你。而区块链把验证和拥有这两件事情分开了。你可以给向存在区块链上的某一个人问一个问题,比如某种疾病是否有怎样的症状,然后对方可以回答说,这个病人有该疾病的一些征兆等,这并不需要得到病人的病例。这样的技术不仅能跟踪到信息,还能使我们感到放心。
  在解决分配问题上,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更为公平。共享经济这么火,但目前市场上却还没有一种共享经济,可以使得早期的客户获益。虽然滴滴和摩拜这种模式能够给大家提供便宜的出行,客户也获益了,但他们都没有从企业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去获益。滴滴能够做起来,是因为早期有一批人装了这个App,把这个网络循环了起来。但这一批人打车一公里该收多少钱还是多少钱,和第100万个用户没有差别,因为这部分人的贡献在过去没法衡量。今天有了区块链技术,我们就可以跟踪到每一笔交易,然后去衡量他们过去的贡献,以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去回馈。
  既然可以跟踪到这么多信息,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成本?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这样认为。比如像政府网站公布的一些信息,对大众而言,这是有信任基础的,而且这个成本很难用技术的方式去度量。即使是在一个集中控制的系统里,区块链也是去中心化的。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一种基于算法的新信任方式。与其说它降低了信用成本,还不如说它对隐私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手段。
  今后还有这样一个可能性,在一些2B的企业里,每一个产品都能去做跟踪,比如风力发电机。过去,包括格力、美的,它们都不知道自己家的中央空调卖到哪去了、运营情况怎么样。现在它们只需要把传感器加进去,空调的整个运营情况就可以完全跟踪到。像波音或者麦道的飞机,每个发动机差不多有一千个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整个运行的状态完全清楚。哪里出现了问题,能通过传感器可以提前预警,不用等到发动机真的出了故障以后再来维修。

给猪穿上智能设备


  30年前,如果我们说今后所有的产业都要用到计算机,可能会有人将信将疑。比如做化工产业的,他们会认为自身行业跟计算没有关系,但今天所有的化工厂都在用计算机控制。
  过去工厂生产的产品,企业主并不知道卖给了哪个终端用户。产品从批发商到经销商再到客户,这中间虽然也有搜集数据,但最终购买的客户是谁,以及客户使用的情况怎么样,企业主并不知道。现在有了各种技术的合力,如区块链、传感器技术、RFID射频芯片等,整个商品的流程就可以跟踪得很清楚,而且成本还很低。
  既然技术这么有市场,为什么那些纯粹做底层技术的公司不容易成功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它们只埋头做技术,而没有主动去和产业相结合,去挖掘现有产业的痛点。
  好的技术一定要能与产业匹配。我们投资人曾经去看了一家由两个计算机专业的年轻人做的公司,很有意思—它给猪穿上了可穿戴设备。
  猪农最害怕的就是猪瘟,而引发猪瘟的这种病毒传播又很快,当你发现有猪倒下的时候,其他的猪也已经染病,所以一旦发生,整个养殖场上千头猪都得杀掉。这家公司通过给猪穿上智能可穿戴设备,便可以监控这头猪的饮食、体温。然后再给每个猪栏安装上信号灯,一旦哪个地方出现异常,这个猪的灯就会变红,饲养员就会马上将这一栏的猪都处理掉,避免传染。
  很多人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基础技术又没有数据,没法和阿里、腾讯竞争,只有等着别人找上门。主动性缺失也是不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产业型企业家而言,自己去拥抱技术变革可能会有些难度,既费人力、物力,而且成功的几率还很小。可以采取这两种比较稳妥的方法:
  一种是利用产业基金投资。一般来说,大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产业基金,利用这个基金投资一些小的技术公司,也不需要占据很多的股份。企业需要这样一个望远镜,来帮助自己看到周边发生的变化,等这个技术成熟之后再使用或者并购。
  另一种实际上就是合作。将有新技术需求的产业企业和正在寻求市场的技术型公司进行嫁接,达成合作,双方各取所需,各取所长。
其他文献
对于今日头条,对于CEO张一鸣,2018年的4月,是真正的至暗时刻。  4月4日,今日头条接到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整改通报;9日,今日头条暂停被下载3周;10日,比今日头条还资深的内涵段子被封停;11日凌晨,一夜未眠的张一鸣,向监管层和用户发公开信道歉。他说:“我们片面注重增长和规模,产品走了错路,责任在我。”  在今日头条正式问世前,2012年5月上线的内涵段子和同年1月上线的“搞笑囧图”是张一鸣
期刊
徐小平说过,合理的股权设计其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双创时代,创业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创业企业的治理问题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但非常遗憾的是,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却往往不被创业者重视。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有很多,但大多数的问
期刊
近5年,生物医疗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据预测,2029年后,医学科技每一年都会让我们的预期寿命增加1年。  当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第一份人类遗传密码的测序时,阅读一个人的全部DNA所用的资金,相当于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的耗费。现在,创新技术已经把这一成本降到一部最新苹果手机的价格。  如果解读所有DNA的成本低到可以规模化用于精准定位病患问题、确定治疗方案,那么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将浮现在我们眼
期刊
期刊
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规模取得空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7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900 309亿元,增长近244倍;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1元,增长至2018年的28 228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40年间,中国摩天大厦的高度也在不断拔高,拔地而起的大廈们见证了华夏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迁。
期刊
2018年,是“新生”的一年。“蔡徐坤”“火箭少女101”“镇魂女孩”……流量涌动,“饭圈”迭代。  这批天然生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活跃、最个性、最年轻”的90后、00后粉丝们,是当下多数娱乐内容变现的核心。打榜、应援、疯狂打call……粉圈文化密码正在制造破壁流行。而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一个架构严密、考核规范的粉丝帝国。
期刊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资本市场何以实现长期繁荣?走过跌宕起伏的2018年,此题愈加拷问市场理性;面向迷茫叵测的2019年,思谋亟待跳出促狭格局。着眼于“全球-历史”宏观坐标系,我们发现,经济“增质”而非经济“增速”,才是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根本基石。  “减速增质”是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减速增质”表面上是增速与增质的外部选择,本质上则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生演进。在“全球-历史”宏观
期刊
如果把工厂比作PC,新汉的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视作Windows操作系统,而椰枣科技提供的e-SAF就是保护工厂和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杀毒软硬件。  2012年,新汉转向工业4.0研发,客户越来越多地提出同一个问题:整个工厂的设备互联互通,数据上传云端,那么谁来保护工控平台的网络安全。  2015年,新汉董事长林茂昌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老朋友黄伯源。  黄伯源原供职于美国摩托罗拉半导体公司,后
期刊
5元钱的手机壳、9.9元5斤的猕猴桃、3元的抹胸。  拼多多只成立了不到3年的时间,但日成交订单数已经超过京东。毋庸讳言,拼多多成为电商界的后起之秀,核心竞争力正是低价。虽然其“品质”一直被人诟病。  拼多多并非孤独的存在。进阶的两元店名创优品、去品牌化的网易严选,与拼多多一起被称为消费降级时代的巨头。  消费降级,从字面而解是消费升级的反面,大致意思就是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品质相对较低的。消费降级
期刊
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巨头公司有哪些特点?这些公司无论将精力转向哪个行业,都能所向披靡。它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且多数领域看上去依然可以一击制胜。  全球市值破10亿美元的企业约有100家,其中至少有40家為“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身上有着一些共通点:呈现指数型增长,迅速大获成功,多位于中国和美国、但可能很快就会遍及到其他国家。这些企业被称为“仿生企业”:因为它们将技术与人类智慧进行了结合,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