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是什么?学校的本在哪儿?这些问题时刻在我脑海中萦绕。
教育的根本应是校园的精神和文化。的确,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而浓厚氛围的营造就应植根于校园精神和文化的建设。它既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创业的根基,学校只有追求现代优质的精神文化,才有可能跻身最有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通过良好氛围的创设,藉以陶冶师生的情操,构建师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处于其间的人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校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一些模糊的想法经过时间的淘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从集中培训回来,我们经过专家、学者的多方论证,经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教代会多次磋商,最终民主决策出东湖路学校:“铸造优质文化,实施文化兴校,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办学方略。
一、理念文化:客观务实超前引领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基础上的微观思考。名校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她的学校文化卓尔不群,它是这所学校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又有自身个性特点的办学理念的形成、积淀和发展。东湖路学校坚持“促进主体发展,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它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之所以确立这样的理念,是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及创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习方式等,一定会成为教育仁人的共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以办学理念为基础,围绕这一理念,确立了“明德、励志、笃学、超越”的校训,形成了“彬彬有礼、孜孜不倦”的校风、“敬业、爱生、协作、求真”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友爱、进取”的学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些教育认识和教育思考,正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课堂改革进一步深化等方面对我校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已逐步积淀学校文化,成为我们办学的精神源泉。
二、制度文化:以人为本人文管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既然是“立校之大本”、是“约”,无可非议,学校制度有其“刚”的特质,它对每个个体来说,一视同仁,任何人都无权凌越制度之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和完善,素质只能通过素质来培养,能力只能通过能力来提高,只有教师的发展和完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以生为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以师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制度有其“柔”的一面,这个“柔”,当然不是指对违规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网开一面做好好先生,而是说要有执行的弹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保持制度的活力,着眼于教师的实际情况,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在学校制度管理中,应把人作为管理的能动对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东湖路人追求的目标正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爱和谐统一的新校园,在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氛围中,鼓舞教师的干劲,激发教师的潜能,以此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环境文化: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从学校办学伊始,我们就注重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是借助市级园林示范学校创建的契机,学校聘请园艺专家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作了整体规划设计,在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高标准、高品位的定位,着眼于人的发展,形成了东湖路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林”“三园”“六道”“十二带”的校园整体绿化格局。其中明德园、笃学园、励志园,是学校园林创建的点睛之笔,也是我校园林文化的主要载体。二是以修身、孝敬、爱国为主线,悬置于教学楼走廊内侧的展板,蕴含广博的修身明德的信息;三是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四是各教室依据班情,营造的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是树几块牌子,贴一些标语,靠豪华的设施、精美的建筑来解决,而是要深入探析物质方式呈现下的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因子,并把这些文化因子与师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让师生“入乎耳,省乎心,践乎行”,通过“雏鹰欢歌”、“文明在我身边”、“晨读经典”、“福利院送爱心”等系列活动,把文化内涵同师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活动中践行文化,在领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活动,把“知”和“行”做到和谐的统一,只有这样,校园环境文化才可能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校:白水)
教育的根本应是校园的精神和文化。的确,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而浓厚氛围的营造就应植根于校园精神和文化的建设。它既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创业的根基,学校只有追求现代优质的精神文化,才有可能跻身最有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通过良好氛围的创设,藉以陶冶师生的情操,构建师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处于其间的人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校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一些模糊的想法经过时间的淘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从集中培训回来,我们经过专家、学者的多方论证,经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教代会多次磋商,最终民主决策出东湖路学校:“铸造优质文化,实施文化兴校,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办学方略。
一、理念文化:客观务实超前引领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基础上的微观思考。名校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她的学校文化卓尔不群,它是这所学校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又有自身个性特点的办学理念的形成、积淀和发展。东湖路学校坚持“促进主体发展,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它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之所以确立这样的理念,是因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及创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习方式等,一定会成为教育仁人的共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以办学理念为基础,围绕这一理念,确立了“明德、励志、笃学、超越”的校训,形成了“彬彬有礼、孜孜不倦”的校风、“敬业、爱生、协作、求真”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友爱、进取”的学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些教育认识和教育思考,正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课堂改革进一步深化等方面对我校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已逐步积淀学校文化,成为我们办学的精神源泉。
二、制度文化:以人为本人文管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既然是“立校之大本”、是“约”,无可非议,学校制度有其“刚”的特质,它对每个个体来说,一视同仁,任何人都无权凌越制度之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和完善,素质只能通过素质来培养,能力只能通过能力来提高,只有教师的发展和完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以生为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以师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制度有其“柔”的一面,这个“柔”,当然不是指对违规者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网开一面做好好先生,而是说要有执行的弹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保持制度的活力,着眼于教师的实际情况,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在学校制度管理中,应把人作为管理的能动对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东湖路人追求的目标正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爱和谐统一的新校园,在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氛围中,鼓舞教师的干劲,激发教师的潜能,以此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环境文化:寓意深远催人奋进
从学校办学伊始,我们就注重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是借助市级园林示范学校创建的契机,学校聘请园艺专家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作了整体规划设计,在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高标准、高品位的定位,着眼于人的发展,形成了东湖路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林”“三园”“六道”“十二带”的校园整体绿化格局。其中明德园、笃学园、励志园,是学校园林创建的点睛之笔,也是我校园林文化的主要载体。二是以修身、孝敬、爱国为主线,悬置于教学楼走廊内侧的展板,蕴含广博的修身明德的信息;三是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四是各教室依据班情,营造的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是树几块牌子,贴一些标语,靠豪华的设施、精美的建筑来解决,而是要深入探析物质方式呈现下的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因子,并把这些文化因子与师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让师生“入乎耳,省乎心,践乎行”,通过“雏鹰欢歌”、“文明在我身边”、“晨读经典”、“福利院送爱心”等系列活动,把文化内涵同师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活动中践行文化,在领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活动,把“知”和“行”做到和谐的统一,只有这样,校园环境文化才可能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