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香哩歌”是流传于瑶族民间的歌谣题材之一。它是生活在广西金秀大瑶山的茶山瑶人民世代相传的产物。“香哩”原为瑶语的译音,也可以是歌唱者对对方的称呼。歌曲的首末句经常以“香哩”为结束音,故“香哩歌”以此得名。“香哩歌”经过多年的传承,在秀丽的山水间得以保存。“香哩歌”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典型民歌。 “香哩歌”以口头传承(自然传承)为主要传承手段。对“香哩歌”进行有效地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促使它可以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茶山瑶 香哩歌 音乐形态 艺术特色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57-03
歌唱是情之所至的具体表现,它使得人们心中的不快得以释放,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作为茶山瑶歌曲的代表,“香哩歌”在茶山瑶人民的生活生产与历史的地位上都是不可代替的。
金秀的瑶族,不论男女,不分老少,都非常喜欢喜欢唱瑶歌,甚至对于一些老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已无声地融进了他们的骨血之中。儿童往往从七、八岁起就开始由上一辈的老人教着唱瑶歌,十一、十二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立唱歌了。劳动中、行路上、火塘边、节日庆祝场面,都是瑶族人的歌唱的乐园,而且无论在田野、山坡、林间、溪旁或木楼、竹棚里,只要有人唱起瑶歌,就有成百的人过来回应,歌如潮涌,生生不息。于是,有古人曾评说过:“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杳,一唱百合”(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每到过年过节或者是客人来,瑶家人就会摆起歌塘,纵情而歌,而且这样的歌唱一般都是通宵达旦的。
茶山瑶是瑶族的一支,大部分居住在金秀县境内,是极其能唱歌的一支。他们的“香哩歌”是茶山瑶的文化标识,是本支系最有特点的文化之一。
一、香哩歌的音乐形态
茶山瑶“香哩歌”的首尾句有尊称别人的“香哩”或“岁雅”、“人嗳”、“唐直”等的习惯,这也是“香哩歌”独特的固定的歌曲格局,每首歌的句子长短、字数多少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都按照歌者的意愿来决定,意尽歌止,极其活泼、自由;歌曲一般没有平仄韵律,但非常讲究排比和对偶,用瑶话唱出的“香哩歌”如行云流水,宛转悠扬,十分动听。
(一)唱“香哩歌”是茶山瑶人民表达心中苦闷的重要路径
茶山瑶久居于金秀的大山之中,生活艰辛万分。艰难的生活无疑便成为茶山瑶“香哩歌”歌唱的主题之一。他们将这千辛万苦的劳作与生活的辛酸放到了歌里,唱出了心中的苦难与无奈。所以,“香哩歌”多用于诉苦与抒情。
在如下一段歌词里,“香哩歌”歌词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心中的凄苦:
你真富了呃,“香哩”!只有三双在冲尾,
有三百双在大垌中间, 只有六把在岭脚,
有六百把(即禾把)在村子旁边。
我的天田呃,
黄猄走不完你的田垌, 蚂蚱一次跳过三块,
小鸟飞不过你的田块,蚂蚱一次越得过六块;
你的田呃,东边田埂躲着山猪,
田埂像泥鳅背那么匀,西边田埂藏着山雀,
同墨斗线那么直,踩下去泥巴布满脚面。
泥土像锅底那么黑,抽起来满脚都是蚂蟥,
同猪板油那么浓。你叫我如何耕种呵?“香哩”!
可怜我呃,长嗨!你叫我怎不挨饿呵?长嗨!
从这段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香哩歌”唱出了茶山瑶人民的富贵冷暖,以及耕作劳动时的苦难。尤其是从“你的田呃, 东边田埂躲着山猪,田埂像泥鳅背那么匀,西边田埂藏着山雀”这几句中明显可以体会到茶山瑶人民饱尝了大自然的无情、劳动的苦难。
(二)“香哩歌”在男女的交流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唱歌自古就经常被有情人当做传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在爱唱歌的瑶乡,歌声自然也经常用于传情达意,因此,“香哩歌”很自然地被赋予了传达情爱这一重要作用。下面这一段歌词,就为我们展现了茶山瑶年轻男女用“香哩歌”传达的细腻情意:
你唱的歌多么美呃,香哩! 像冬蜜那么甜,
同香草那么香。冬蜜久留还会变酸,
香草久藏还会走位, 你的歌呀,
甜得更久,香得更长额,香哩!
这段歌词,表现了“香哩歌”对于男女情人之间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类题材的“香哩歌“中,青年男女为了表达对方的美好,歌词中经常是用到吉祥或美好的词语来称赞对方。
二、香哩歌的艺术特色
(一)唱法上的特色
一直以来,香哩歌都是有唱法的,即唱、喊两种调子。“唱香哩”通常柔和婉转,如耳语轻言;“喊香哩”则多高昂奔放,富有激情。
“喊香哩”常用于野外劳作时使用,通常在农忙时节,由于两人劳作的地方相隔较远,按照当时的条件,人们只能靠喊来表达意思。爱唱歌的茶山瑶,自然将这喊调唱成了歌,就有了“喊香哩”。由于必须使声音传得很远,所以造成了“喊香哩”具有音调较高,曲调激昂奔放的特点,例如:
香哩呃,香哩, 一面做工一面唱,
工夫一面做,香哩一面唱,
莫把工夫丢。
这些歌曲大多有固定的曲调,通常在徵、羽、宫、商、角五音阶之内。
“唱香哩”常用于室内(多在木楼、歌堂),有叙述的意味,音调较低,歌唱性较强。“唱香哩”又分两种唱法,一种是开头直接唱歌词,不用加“香哩”二字,到结尾才加上“香哩”。一般唱苦情歌时采用这种唱法。例如:
一年三百六十天, 天天做工无衣穿;
一年三百六十日, 日日做工吃稀粥。
从年头做到年尾, 没有一双鞋穿在脚;
从年尾做到年头,没有一滴油下锅咧,
香哩! 再如:
哥和妹恋爱, 双方爷娘都恋爱,
好比山水得相逢,好比云开得见天。
香哩!
唱调的另一种唱法,是用“香哩啊香哩”或“呱香哩哎香啊哩”起头,最后用“啊香哩”来收尾,一般是男女青年唱情歌多采用这种唱法,如:
香哩啊香哩!今天我俩在山里头相会,啊香哩!
今天我俩在山里头相逢;我俩共吃一包糯米饭,
我俩同喝一筒泉水嘛,香哩!
喊调唱起来声音高亢奔放,带有呼喊的风味,瑶族男女青年在深山密林里采香菇,割香草,烘笋干时,彼此相隔较远,对唱时就要用这高亢的喊调,如果双方排坐在家里对唱,就很少用这种调。喊调一般歌词比较简短,特殊情况也有较长的歌词。下面是男女对唱的喊调:
女:啊,香哩!
令天我们上山来,听闻那边悠热闹,
是谁在那边把歌唱?
男:啊,香哩!
是我们几个后生仔,烘笋信口唱几句,
请你们过来热闹吧!
“香哩歌”语言朴素,比喻生动,富有山区风味和瑶族特色。它的不同唱腔,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唱的,唱腔的感情、节奏、声调有很大差别,这样不但可避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都唱一个腔调,过于单调的缺陷,而且会大大增强民歌的艺术感染力,说明瑶族人民既是天才的口头文学创作者,又是天才的民间音乐家。[1]
(二)地域文化的特色
文化是多元的,每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样也是丰富这种多元文化的一大内容和重要形式之一。地域文化专指那些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象,“香哩歌”是勤劳的大瑶山茶山瑶人民的文化代表,无疑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一。
从创作素材上来看,“香哩歌”是茶山瑶人民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的从未经过整理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进行了简单的艺术化,使之形成了具有金秀茶山瑶独自色彩的民族性歌谣。而且“香哩歌”的题材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往往是对生活中典型事例的再现,对于人们情感的抒发和生活中琐碎事情的处理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从歌曲风格上来看,“香哩歌”的风格丰富多样,既有表示内心欢喜的,又有表现内心苦闷的。从其唱法上更是可见一斑,“唱香哩”和“喊香哩”又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的歌曲。从具体作品来看(以“喊香哩”所举例子为例),歌曲的创作是茶山瑶的民间歌手在对具体事物有具体的感知后,赋予了歌曲一股新的生命力,促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喊香哩”。
(三)思想内容的特色
“香哩歌”是茶山瑶的民歌,而民歌一般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并且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它是茶山瑶人民进行生活、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缓解疲劳的娱乐工具之一。茶山瑶人民离不开“香哩歌”,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会将“香哩歌”轻轻唱起,甚至是劳动时、休息时,都能听到阵阵悦耳的歌声。“香哩歌”几乎就是茶山瑶的历史。
“香哩歌“还从各个侧面刻画了茶山瑶人民粗犷、坚强的民族性格。据史书记载,茶山瑶人民当年是被封建王朝驱赶到大瑶山的。此处险恶的自然环境练就了茶山瑶人民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他们的爱憎分明,他们的“爱得深,恨得透”的民族性格都从“香哩歌”中可见一斑。
三、“香哩歌”的传承现状
“香哩歌”是颇具历史的金秀本土民歌,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是茶山瑶人民生活、生产、劳动的重要部分,是优秀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可是,这曾经被视为民族的代表却抵不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在很多复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原本金秀茶山瑶的“香哩歌”一直以一种默默无闻、潜移默化的状态存在于金秀茶山瑶人民生活中。可是,由于现代社会的极速发展,流行音乐和国外音乐对本土音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境遇自然而然地给“香哩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使得“香哩歌”几乎要陷入被“取代、异化、消失”的危险之中。
(一)“香哩歌”的传承危机
“香哩歌”的传承主要分为自然传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三种传承方式。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香哩歌“的主要传承方式是以自然传承为主的。即茶山瑶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长辈的歌唱使这些小辈从小耳濡目染,从而渐渐学会唱“香哩歌”,这基本上成为一个民族的传统。这种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承是“香哩歌”能够流传至今的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据笔者调查,如今金秀县最好的“香哩歌”歌手之一龚玉莲就是自然传承的代表。
可如今,这种传承方式已经岌岌可危。在当下社会,由于西方音乐不断进入我国,并且流行音乐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喜爱。这样的形势与冲击,使“香哩歌”的传承不得不陷入了困境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当下急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对于歌曲作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然而,“香哩歌”却无法满足和跟上这种变化和需求。在年轻人当中(包括茶山瑶),他们更希望有一种快节奏、明朗、新鲜、活泼的音乐和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躁动。这以至于“香哩歌”无法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香哩歌”便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通过从小的耳濡目染而习得。于是,便在传承上出现了年龄的断层。据笔者亲临金秀县调查得知,现如今,金秀县20-35岁会唱香哩歌的茶山瑶人民占极少的一部分。以往,每天傍晚(尤其是夏天),常见一拨一拨的自发的唱“香哩歌”的人们,可现在却不多见了。这无疑是减少了人们对“香哩歌”的学习机会,更使得“香哩歌”的传承之路坎坷万分。
(二)“香哩歌”的功能性异变
“香哩歌”生存于金秀的大瑶山,是茶山瑶人民智慧的产物,记录了一代代茶山瑶人民的历史。然而,随着近些年,金秀县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使得这一优秀传统逐渐有了功能性的转变。
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文化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原来淳朴的“香哩歌”也沾上了文化经济的符号,不再像以前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乡土性、生活性,不再那样自由,不再成为生活的写照。
黑格尔认为:“只有经过心灵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艺术作品抓住事件、个别人物以行动的转变和结局所具有的人的旨趣和精神价值,把它表现出来才具有了生命力。”这就是要告诉我们,艺术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或劳动来创作和认识的。“香哩歌”之所以存在,是基于茶山瑶人民在生产、生活和劳动中显示出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愫。如果脱离了这些东西,却一味追求经济价值,“香哩歌”的继承、发展与创作恐怕难以继续。
(三)对于“香哩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香哩歌”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典型民歌。它使一代一代的茶山瑶人民从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香哩歌”不应自然消亡,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它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需要人们的支持和社会更多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高速现代化的阶段,这一宝贵的遗产在逐渐失去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在它濒危状态到来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香哩歌”以口头传承(自然传承)为主要传承手段。为了“香哩歌”的发展,这便要求民歌手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原有“香哩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这就是对民歌进行“抢救”的最现实的方法。
对“香哩歌”进行有效地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促使它可以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了使“香哩歌”的明天更加美好,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并且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香哩歌”才能永远散发光芒。
[ 参 考 文 献 ]
[1] 覃桂清.瑶族香哩歌的特色[J].民族艺术,1986,(2):16-30.
[2] 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北京民歌[J].中国音乐,2012,(1).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茶山瑶 香哩歌 音乐形态 艺术特色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57-03
歌唱是情之所至的具体表现,它使得人们心中的不快得以释放,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作为茶山瑶歌曲的代表,“香哩歌”在茶山瑶人民的生活生产与历史的地位上都是不可代替的。
金秀的瑶族,不论男女,不分老少,都非常喜欢喜欢唱瑶歌,甚至对于一些老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已无声地融进了他们的骨血之中。儿童往往从七、八岁起就开始由上一辈的老人教着唱瑶歌,十一、十二岁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独立唱歌了。劳动中、行路上、火塘边、节日庆祝场面,都是瑶族人的歌唱的乐园,而且无论在田野、山坡、林间、溪旁或木楼、竹棚里,只要有人唱起瑶歌,就有成百的人过来回应,歌如潮涌,生生不息。于是,有古人曾评说过:“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杳,一唱百合”(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每到过年过节或者是客人来,瑶家人就会摆起歌塘,纵情而歌,而且这样的歌唱一般都是通宵达旦的。
茶山瑶是瑶族的一支,大部分居住在金秀县境内,是极其能唱歌的一支。他们的“香哩歌”是茶山瑶的文化标识,是本支系最有特点的文化之一。
一、香哩歌的音乐形态
茶山瑶“香哩歌”的首尾句有尊称别人的“香哩”或“岁雅”、“人嗳”、“唐直”等的习惯,这也是“香哩歌”独特的固定的歌曲格局,每首歌的句子长短、字数多少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都按照歌者的意愿来决定,意尽歌止,极其活泼、自由;歌曲一般没有平仄韵律,但非常讲究排比和对偶,用瑶话唱出的“香哩歌”如行云流水,宛转悠扬,十分动听。
(一)唱“香哩歌”是茶山瑶人民表达心中苦闷的重要路径
茶山瑶久居于金秀的大山之中,生活艰辛万分。艰难的生活无疑便成为茶山瑶“香哩歌”歌唱的主题之一。他们将这千辛万苦的劳作与生活的辛酸放到了歌里,唱出了心中的苦难与无奈。所以,“香哩歌”多用于诉苦与抒情。
在如下一段歌词里,“香哩歌”歌词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心中的凄苦:
你真富了呃,“香哩”!只有三双在冲尾,
有三百双在大垌中间, 只有六把在岭脚,
有六百把(即禾把)在村子旁边。
我的天田呃,
黄猄走不完你的田垌, 蚂蚱一次跳过三块,
小鸟飞不过你的田块,蚂蚱一次越得过六块;
你的田呃,东边田埂躲着山猪,
田埂像泥鳅背那么匀,西边田埂藏着山雀,
同墨斗线那么直,踩下去泥巴布满脚面。
泥土像锅底那么黑,抽起来满脚都是蚂蟥,
同猪板油那么浓。你叫我如何耕种呵?“香哩”!
可怜我呃,长嗨!你叫我怎不挨饿呵?长嗨!
从这段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香哩歌”唱出了茶山瑶人民的富贵冷暖,以及耕作劳动时的苦难。尤其是从“你的田呃, 东边田埂躲着山猪,田埂像泥鳅背那么匀,西边田埂藏着山雀”这几句中明显可以体会到茶山瑶人民饱尝了大自然的无情、劳动的苦难。
(二)“香哩歌”在男女的交流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唱歌自古就经常被有情人当做传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在爱唱歌的瑶乡,歌声自然也经常用于传情达意,因此,“香哩歌”很自然地被赋予了传达情爱这一重要作用。下面这一段歌词,就为我们展现了茶山瑶年轻男女用“香哩歌”传达的细腻情意:
你唱的歌多么美呃,香哩! 像冬蜜那么甜,
同香草那么香。冬蜜久留还会变酸,
香草久藏还会走位, 你的歌呀,
甜得更久,香得更长额,香哩!
这段歌词,表现了“香哩歌”对于男女情人之间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在这一类题材的“香哩歌“中,青年男女为了表达对方的美好,歌词中经常是用到吉祥或美好的词语来称赞对方。
二、香哩歌的艺术特色
(一)唱法上的特色
一直以来,香哩歌都是有唱法的,即唱、喊两种调子。“唱香哩”通常柔和婉转,如耳语轻言;“喊香哩”则多高昂奔放,富有激情。
“喊香哩”常用于野外劳作时使用,通常在农忙时节,由于两人劳作的地方相隔较远,按照当时的条件,人们只能靠喊来表达意思。爱唱歌的茶山瑶,自然将这喊调唱成了歌,就有了“喊香哩”。由于必须使声音传得很远,所以造成了“喊香哩”具有音调较高,曲调激昂奔放的特点,例如:
香哩呃,香哩, 一面做工一面唱,
工夫一面做,香哩一面唱,
莫把工夫丢。
这些歌曲大多有固定的曲调,通常在徵、羽、宫、商、角五音阶之内。
“唱香哩”常用于室内(多在木楼、歌堂),有叙述的意味,音调较低,歌唱性较强。“唱香哩”又分两种唱法,一种是开头直接唱歌词,不用加“香哩”二字,到结尾才加上“香哩”。一般唱苦情歌时采用这种唱法。例如:
一年三百六十天, 天天做工无衣穿;
一年三百六十日, 日日做工吃稀粥。
从年头做到年尾, 没有一双鞋穿在脚;
从年尾做到年头,没有一滴油下锅咧,
香哩! 再如:
哥和妹恋爱, 双方爷娘都恋爱,
好比山水得相逢,好比云开得见天。
香哩!
唱调的另一种唱法,是用“香哩啊香哩”或“呱香哩哎香啊哩”起头,最后用“啊香哩”来收尾,一般是男女青年唱情歌多采用这种唱法,如:
香哩啊香哩!今天我俩在山里头相会,啊香哩!
今天我俩在山里头相逢;我俩共吃一包糯米饭,
我俩同喝一筒泉水嘛,香哩!
喊调唱起来声音高亢奔放,带有呼喊的风味,瑶族男女青年在深山密林里采香菇,割香草,烘笋干时,彼此相隔较远,对唱时就要用这高亢的喊调,如果双方排坐在家里对唱,就很少用这种调。喊调一般歌词比较简短,特殊情况也有较长的歌词。下面是男女对唱的喊调:
女:啊,香哩!
令天我们上山来,听闻那边悠热闹,
是谁在那边把歌唱?
男:啊,香哩!
是我们几个后生仔,烘笋信口唱几句,
请你们过来热闹吧!
“香哩歌”语言朴素,比喻生动,富有山区风味和瑶族特色。它的不同唱腔,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唱的,唱腔的感情、节奏、声调有很大差别,这样不但可避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都唱一个腔调,过于单调的缺陷,而且会大大增强民歌的艺术感染力,说明瑶族人民既是天才的口头文学创作者,又是天才的民间音乐家。[1]
(二)地域文化的特色
文化是多元的,每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样也是丰富这种多元文化的一大内容和重要形式之一。地域文化专指那些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象,“香哩歌”是勤劳的大瑶山茶山瑶人民的文化代表,无疑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一。
从创作素材上来看,“香哩歌”是茶山瑶人民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的从未经过整理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进行了简单的艺术化,使之形成了具有金秀茶山瑶独自色彩的民族性歌谣。而且“香哩歌”的题材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往往是对生活中典型事例的再现,对于人们情感的抒发和生活中琐碎事情的处理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从歌曲风格上来看,“香哩歌”的风格丰富多样,既有表示内心欢喜的,又有表现内心苦闷的。从其唱法上更是可见一斑,“唱香哩”和“喊香哩”又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的歌曲。从具体作品来看(以“喊香哩”所举例子为例),歌曲的创作是茶山瑶的民间歌手在对具体事物有具体的感知后,赋予了歌曲一股新的生命力,促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喊香哩”。
(三)思想内容的特色
“香哩歌”是茶山瑶的民歌,而民歌一般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并且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它是茶山瑶人民进行生活、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缓解疲劳的娱乐工具之一。茶山瑶人民离不开“香哩歌”,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都会将“香哩歌”轻轻唱起,甚至是劳动时、休息时,都能听到阵阵悦耳的歌声。“香哩歌”几乎就是茶山瑶的历史。
“香哩歌“还从各个侧面刻画了茶山瑶人民粗犷、坚强的民族性格。据史书记载,茶山瑶人民当年是被封建王朝驱赶到大瑶山的。此处险恶的自然环境练就了茶山瑶人民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他们的爱憎分明,他们的“爱得深,恨得透”的民族性格都从“香哩歌”中可见一斑。
三、“香哩歌”的传承现状
“香哩歌”是颇具历史的金秀本土民歌,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是茶山瑶人民生活、生产、劳动的重要部分,是优秀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可是,这曾经被视为民族的代表却抵不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在很多复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原本金秀茶山瑶的“香哩歌”一直以一种默默无闻、潜移默化的状态存在于金秀茶山瑶人民生活中。可是,由于现代社会的极速发展,流行音乐和国外音乐对本土音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境遇自然而然地给“香哩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使得“香哩歌”几乎要陷入被“取代、异化、消失”的危险之中。
(一)“香哩歌”的传承危机
“香哩歌”的传承主要分为自然传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三种传承方式。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香哩歌“的主要传承方式是以自然传承为主的。即茶山瑶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长辈的歌唱使这些小辈从小耳濡目染,从而渐渐学会唱“香哩歌”,这基本上成为一个民族的传统。这种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承是“香哩歌”能够流传至今的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据笔者调查,如今金秀县最好的“香哩歌”歌手之一龚玉莲就是自然传承的代表。
可如今,这种传承方式已经岌岌可危。在当下社会,由于西方音乐不断进入我国,并且流行音乐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喜爱。这样的形势与冲击,使“香哩歌”的传承不得不陷入了困境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当下急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对于歌曲作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然而,“香哩歌”却无法满足和跟上这种变化和需求。在年轻人当中(包括茶山瑶),他们更希望有一种快节奏、明朗、新鲜、活泼的音乐和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躁动。这以至于“香哩歌”无法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香哩歌”便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通过从小的耳濡目染而习得。于是,便在传承上出现了年龄的断层。据笔者亲临金秀县调查得知,现如今,金秀县20-35岁会唱香哩歌的茶山瑶人民占极少的一部分。以往,每天傍晚(尤其是夏天),常见一拨一拨的自发的唱“香哩歌”的人们,可现在却不多见了。这无疑是减少了人们对“香哩歌”的学习机会,更使得“香哩歌”的传承之路坎坷万分。
(二)“香哩歌”的功能性异变
“香哩歌”生存于金秀的大瑶山,是茶山瑶人民智慧的产物,记录了一代代茶山瑶人民的历史。然而,随着近些年,金秀县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使得这一优秀传统逐渐有了功能性的转变。
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文化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原来淳朴的“香哩歌”也沾上了文化经济的符号,不再像以前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乡土性、生活性,不再那样自由,不再成为生活的写照。
黑格尔认为:“只有经过心灵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艺术作品抓住事件、个别人物以行动的转变和结局所具有的人的旨趣和精神价值,把它表现出来才具有了生命力。”这就是要告诉我们,艺术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或劳动来创作和认识的。“香哩歌”之所以存在,是基于茶山瑶人民在生产、生活和劳动中显示出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愫。如果脱离了这些东西,却一味追求经济价值,“香哩歌”的继承、发展与创作恐怕难以继续。
(三)对于“香哩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香哩歌”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典型民歌。它使一代一代的茶山瑶人民从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香哩歌”不应自然消亡,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它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需要人们的支持和社会更多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高速现代化的阶段,这一宝贵的遗产在逐渐失去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在它濒危状态到来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香哩歌”以口头传承(自然传承)为主要传承手段。为了“香哩歌”的发展,这便要求民歌手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原有“香哩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这就是对民歌进行“抢救”的最现实的方法。
对“香哩歌”进行有效地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促使它可以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了使“香哩歌”的明天更加美好,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并且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香哩歌”才能永远散发光芒。
[ 参 考 文 献 ]
[1] 覃桂清.瑶族香哩歌的特色[J].民族艺术,1986,(2):16-30.
[2] 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北京民歌[J].中国音乐,2012,(1).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