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十四五”规划建议第48条专门论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河北省高邑县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综合试点之一,近年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极开展“一网先行,三治并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一网三治”;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3-0045-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十四五”规划建议第48条专门论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中央政治局2021年1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更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会议指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邑县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综合试点之一,近年来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立足全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多元化新需求和新问题,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手段,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极开展“一网先行,三治并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施背景
古语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治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1]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方能叶茂。高邑县作为省会南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华北最大的建陶产销基地、全省全域新型城镇化试点县,近年来,随着县城建设、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特别是建陶产业实施煤改气涉及企业成本提高效益下滑、主城区实施扩容提质涉及征收补偿、高铁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土地收储等,群众诉求广泛,基层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此,县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社会风险防控能力为着力点,以全面深化改革、现代科技运用为动力,着眼“城乡统筹、全域治理”,三治融合,同时发力,发挥出“乘数效应”和“点睛作用”[2]。实现了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公共资源一网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比对、社会事务一网督办、社区服务一网跟进。初步形成以村居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的“一网三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矛盾不上交、村居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二)主要做法
1.发挥网格化平台作用,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精准一张网,民安更保障。”着力推进“三化”到位。一是网格贯通化。统一划定基础网格区域,将部门要求基层设立的各类网格整合设置为一套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二是网格员专业化。依照“一格一员、一员多能”的标准,建立专业网格管理队伍,使网格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办民事的“情报员”和“工作队”。三是采办分离化。网格员负责“采”,乡村部门负责“办”,在“线”监察负责“督”,通过线上线下“管家式”的为民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令人感叹的“硬核”作用。例如高邑县大营镇,根据行政村共划分为25个片区,187个网格,各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村情、善于与群众沟通的自身优势,把网格当作战场,发挥百事通优势,充当快递员跑腿,变身巡查员劝导,竖起一道道“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2.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水平。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把党的引领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强化党建的引领嵌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邑县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始终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表现为县委建构,乡镇党委主推,村居党支部主导。高邑县委将“一网三融合”建设作为全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出台了《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网三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县委副书记牵头、常委政法委书记主抓的工作专班,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体系和党政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例如,高邑县大营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建立的“党建e联网、服务一码通、问题全清零”的基层治理服务110机制很有特色。该镇组建了“三级千人服务员”队伍进行活动。星级服务员队伍由182名村“两委”干部组成,有效发挥“定盘星”作用;骨干服务员队伍以全镇620名骨干党员为主要成员,切实让党组织引领的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落地落实;志愿服务员队伍主要成员为各村268名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治理。自2020年9月初实施以来,共接收群众反映有效事项35件,办结31项,办结率为88.6%,群众满意度100%。
3.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通过夯实基础支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水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也是让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一是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发挥村委会、居委会、其他群體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矛盾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为自治单元的“微自治”,靶向村民社区居民自治单元,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丰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议事协商形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治合一议事协商制度,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监事会、业主委员会等,开展“一约(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三会(民情分析会、民事交办会、民主评议会)”协商活动,创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三是巩固改进群众性自治组织集体事务公开。大力推进党务、村(区)务、财务“三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创新“村(区)民微信群”“乡村(社区)公众号”等村(区)级事务监管平台,实现村(区)级事务即时公开、掌上公开,为不同群体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服务。 4.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通过全方位法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高邑县推动法治资源下沉基层,力求释放更多法治红利。一是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执法管理,确保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基层治理人员以积极态度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2020年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办理满意率达到100%。二是推进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无讼村居建设。以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无讼村居建设为抓手,推进“律师顾问、公证顾问”线上线下服务相衔接,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村(居)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2020年以来,选取5个没有发生诉讼的村(居)为示范点,15个通过创建能够实现无讼的村(居)为创建点。三是发挥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高邑县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组建高邑县人民调解协会,统筹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实现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极大提高了治理水平。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70件,调解成功138件,成功率达51.1%。
5.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通过道德建设引领民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乡村善治”水平。德治是社会治理中固本培元的长久之策。高邑县突出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坚持以村规立德。通过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监督性强的村居村规,发挥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软法”作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思想信念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二是注重以文明育德。注重发挥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等宣传活动,让传统美德在家庭里生根,让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村风民风。三是倡导以评议促德。出台高邑县“道德模范”奖励规定,设立道德模范关爱专项资金,评选褒扬“最美村里人”;设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多元化诉求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
我们治理中长期存在的“管理”模式痕迹依然存在。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所具有主动性、志愿性等特点在社会治理中有利于其发挥服务作用。但政府职能界定不明晰,管理大于治理,很多工作的推动执行还是靠行政力量。社会资源的供给不足,一些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现象,“堵点”“漏点”需要整合打通,治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区域、多层次的治理主体需要全方位协同发力,推动现代化治理[3]。
(二)网格化社会治理还有很多不足,网格技术和网格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
网格化拓宽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用作科技支撑的网格化管理给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变革。当前高邑县的网格化服务平台初步成型,但系统的稳定性还欠缺,一些工作中需要的服务流程还不够完善,对于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有不足,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亟待进一步提升。同时,5G时代的到来,对网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网格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并且在社会治理中只是辅助角色,缺乏职业认同感,积极性欠缺。下一步需加大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增加和认同网格员的职业自信和身份。
(三)基层社会治理人才不够充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人。随着基层治理职能范围的越来越广,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但基层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都稍显滞后[4]。再加上近年来年轻的、有文化、有才干的人大都流失,“村庄空心化”严重,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热情不足。造成基层缺乏治理人才,领导力执行力都跟不上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四)基层社会治理资金保障缺乏
当前,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硬件需要升级改造,软件需要更新换代。但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投入,而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投入基层治理的经费相对有限,而村集体的资金投入也几乎空白,基层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加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资金投入。要统筹各方财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及村集体都要按照各自职责任务,依据“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设立专项社会治理基金,资金要列入年度财政计划,且要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启示
进入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征程上,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域作为前沿阵地,社会治理还在路上。
(一)突出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
注重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提高基层党组织在新征程的“桥头堡”作用。基层党组织在新时期面临的任务重,难题多,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鼓足干劲、开拓思路、解决问题;严格落实党委领导社会治理责任,坚持党领民治,将社会治理指标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流转交办、精准研判预警,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共享共治。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性群众组织为纽带、其他社会组织为依托,构建“公共服务圈”“信息共享圈”“群众自治圈”,引领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整合,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把分散的、孤立的群眾和社会自治组织治理体系整合起来,不断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聚焦人民需求,注重人民参与,凝聚人民智慧。依托网格员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能动作用,在村逐步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服务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既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又把基层村居建设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三)突出“科技强治”能力
运用网格化管理,提供精准服务。“互联网+”思维,拓宽了网格员管理服务职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融合,使基层矛盾在源头得以有效遏制;完善数据共享,推动政法专业信息、政府部门管理信息、公共服务机构业务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一口接进、一屏统览、一体分析、共享应用”;强化网格员职业归属感,使网格员在新时代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坚持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合理确定网格监管任务和事项,着力发挥其在协助做好基础信息收集、社会治安巡防、矛盾纠纷化解、党的政策宣传、民生保障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一员多能”的“全科网格员”职责。
(四)突出“一网三治”融合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必须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管理服务作用,努力为群众“三治”展开全方位、动态式管理和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通过自治激发社会主体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确保德治、法治目标的实现;通过法治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权益,为德治、自治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德治提高社会治理主体素质修养,为法治、自治提供坚实基础[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140.
[2]余钊飞.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N]. 解放日报,2018-07-17(10).
[3]赵敬丹, 张帅. 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问题探析[J]. 行政与法,2019,249(5):43-51.
[4]倪咸林.转型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治理,2020,(6):34-37.
[5]王秋慧.基层社会治理中“三治”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三晋基层治理,2020,(3):70-73.
责任编辑:王玉倩
[关键词]“一网三治”;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3-0045-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十四五”规划建议第48条专门论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中央政治局2021年1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更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会议指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邑县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综合试点之一,近年来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立足全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多元化新需求和新问题,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手段,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极开展“一网先行,三治并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施背景
古语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治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1]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方能叶茂。高邑县作为省会南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华北最大的建陶产销基地、全省全域新型城镇化试点县,近年来,随着县城建设、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特别是建陶产业实施煤改气涉及企业成本提高效益下滑、主城区实施扩容提质涉及征收补偿、高铁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土地收储等,群众诉求广泛,基层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此,县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社会风险防控能力为着力点,以全面深化改革、现代科技运用为动力,着眼“城乡统筹、全域治理”,三治融合,同时发力,发挥出“乘数效应”和“点睛作用”[2]。实现了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公共资源一网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比对、社会事务一网督办、社区服务一网跟进。初步形成以村居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的“一网三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矛盾不上交、村居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二)主要做法
1.发挥网格化平台作用,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精准一张网,民安更保障。”着力推进“三化”到位。一是网格贯通化。统一划定基础网格区域,将部门要求基层设立的各类网格整合设置为一套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二是网格员专业化。依照“一格一员、一员多能”的标准,建立专业网格管理队伍,使网格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办民事的“情报员”和“工作队”。三是采办分离化。网格员负责“采”,乡村部门负责“办”,在“线”监察负责“督”,通过线上线下“管家式”的为民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了令人感叹的“硬核”作用。例如高邑县大营镇,根据行政村共划分为25个片区,187个网格,各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村情、善于与群众沟通的自身优势,把网格当作战场,发挥百事通优势,充当快递员跑腿,变身巡查员劝导,竖起一道道“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2.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水平。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把党的引领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强化党建的引领嵌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邑县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始终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表现为县委建构,乡镇党委主推,村居党支部主导。高邑县委将“一网三融合”建设作为全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出台了《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网三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县委副书记牵头、常委政法委书记主抓的工作专班,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体系和党政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例如,高邑县大营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建立的“党建e联网、服务一码通、问题全清零”的基层治理服务110机制很有特色。该镇组建了“三级千人服务员”队伍进行活动。星级服务员队伍由182名村“两委”干部组成,有效发挥“定盘星”作用;骨干服务员队伍以全镇620名骨干党员为主要成员,切实让党组织引领的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落地落实;志愿服务员队伍主要成员为各村268名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治理。自2020年9月初实施以来,共接收群众反映有效事项35件,办结31项,办结率为88.6%,群众满意度100%。
3.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通过夯实基础支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水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也是让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一是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发挥村委会、居委会、其他群體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矛盾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为自治单元的“微自治”,靶向村民社区居民自治单元,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丰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议事协商形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治合一议事协商制度,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监事会、业主委员会等,开展“一约(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三会(民情分析会、民事交办会、民主评议会)”协商活动,创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三是巩固改进群众性自治组织集体事务公开。大力推进党务、村(区)务、财务“三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创新“村(区)民微信群”“乡村(社区)公众号”等村(区)级事务监管平台,实现村(区)级事务即时公开、掌上公开,为不同群体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服务。 4.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通过全方位法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高邑县推动法治资源下沉基层,力求释放更多法治红利。一是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执法管理,确保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基层治理人员以积极态度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2020年以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办理满意率达到100%。二是推进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无讼村居建设。以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无讼村居建设为抓手,推进“律师顾问、公证顾问”线上线下服务相衔接,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村(居)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2020年以来,选取5个没有发生诉讼的村(居)为示范点,15个通过创建能够实现无讼的村(居)为创建点。三是发挥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高邑县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组建高邑县人民调解协会,统筹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实现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极大提高了治理水平。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70件,调解成功138件,成功率达51.1%。
5.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通过道德建设引领民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乡村善治”水平。德治是社会治理中固本培元的长久之策。高邑县突出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坚持以村规立德。通过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监督性强的村居村规,发挥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软法”作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思想信念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二是注重以文明育德。注重发挥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等宣传活动,让传统美德在家庭里生根,让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村风民风。三是倡导以评议促德。出台高邑县“道德模范”奖励规定,设立道德模范关爱专项资金,评选褒扬“最美村里人”;设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多元化诉求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
我们治理中长期存在的“管理”模式痕迹依然存在。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所具有主动性、志愿性等特点在社会治理中有利于其发挥服务作用。但政府职能界定不明晰,管理大于治理,很多工作的推动执行还是靠行政力量。社会资源的供给不足,一些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现象,“堵点”“漏点”需要整合打通,治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区域、多层次的治理主体需要全方位协同发力,推动现代化治理[3]。
(二)网格化社会治理还有很多不足,网格技术和网格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
网格化拓宽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用作科技支撑的网格化管理给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变革。当前高邑县的网格化服务平台初步成型,但系统的稳定性还欠缺,一些工作中需要的服务流程还不够完善,对于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还有不足,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亟待进一步提升。同时,5G时代的到来,对网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网格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并且在社会治理中只是辅助角色,缺乏职业认同感,积极性欠缺。下一步需加大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增加和认同网格员的职业自信和身份。
(三)基层社会治理人才不够充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人。随着基层治理职能范围的越来越广,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但基层队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都稍显滞后[4]。再加上近年来年轻的、有文化、有才干的人大都流失,“村庄空心化”严重,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热情不足。造成基层缺乏治理人才,领导力执行力都跟不上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四)基层社会治理资金保障缺乏
当前,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硬件需要升级改造,软件需要更新换代。但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投入,而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投入基层治理的经费相对有限,而村集体的资金投入也几乎空白,基层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加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资金投入。要统筹各方财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及村集体都要按照各自职责任务,依据“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设立专项社会治理基金,资金要列入年度财政计划,且要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启示
进入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征程上,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域作为前沿阵地,社会治理还在路上。
(一)突出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
注重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提高基层党组织在新征程的“桥头堡”作用。基层党组织在新时期面临的任务重,难题多,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鼓足干劲、开拓思路、解决问题;严格落实党委领导社会治理责任,坚持党领民治,将社会治理指标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流转交办、精准研判预警,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共享共治。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性群众组织为纽带、其他社会组织为依托,构建“公共服务圈”“信息共享圈”“群众自治圈”,引领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整合,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把分散的、孤立的群眾和社会自治组织治理体系整合起来,不断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聚焦人民需求,注重人民参与,凝聚人民智慧。依托网格员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能动作用,在村逐步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服务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既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又把基层村居建设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三)突出“科技强治”能力
运用网格化管理,提供精准服务。“互联网+”思维,拓宽了网格员管理服务职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融合,使基层矛盾在源头得以有效遏制;完善数据共享,推动政法专业信息、政府部门管理信息、公共服务机构业务信息的综合应用,实现“一口接进、一屏统览、一体分析、共享应用”;强化网格员职业归属感,使网格员在新时代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坚持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合理确定网格监管任务和事项,着力发挥其在协助做好基础信息收集、社会治安巡防、矛盾纠纷化解、党的政策宣传、民生保障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一员多能”的“全科网格员”职责。
(四)突出“一网三治”融合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必须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管理服务作用,努力为群众“三治”展开全方位、动态式管理和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通过自治激发社会主体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确保德治、法治目标的实现;通过法治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权益,为德治、自治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德治提高社会治理主体素质修养,为法治、自治提供坚实基础[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140.
[2]余钊飞.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N]. 解放日报,2018-07-17(10).
[3]赵敬丹, 张帅. 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问题探析[J]. 行政与法,2019,249(5):43-51.
[4]倪咸林.转型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治理,2020,(6):34-37.
[5]王秋慧.基层社会治理中“三治”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三晋基层治理,2020,(3):70-73.
责任编辑: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