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十分重視农业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领域的主心骨意义甚远。由于农业具有弱质性,存在生产周期较长、实时供给能力滞后于市场、投资回报率低、信息不对称等特征,致使金融发展能力不足,隐蔽性较强的农村金融风险程度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抓住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并妥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区块链;农村金融;信用风险
引言
区块链技术在近年来掀起了一波波的发展浪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推广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具有诸多优势,如可信性、去中心化、可信性、匿名性、不可修改性等,也因此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其中金融便是其重要的技术应用领域。本文试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和金融领域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发展现状,并就此剖析其本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一、区块链的概念
区块链,是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现有成熟的多种科学技术构建出的一种集成性创新技术[1]。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但随着比特币的去中心、自治性的健壮稳定运行,展示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条件下实现信用传递的革命性应用前景,从而逐步引起全球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关注。关于区块链的定义,学者界对此也没有形成统一。本文认为,区块链本质上是所有参与节点(主体)拥有和维护一个无差异的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
二、当前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过高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方在债务到期时不履行还款义务。在农村金融领域,信用风险问题要从农户自身和金融机构两个角度探讨。不同于城市地区,农户金融素养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易产生坏账,更有甚者利用虚假信息伪造个人资料,故意借款不还;而农村金融机构本身收集借款方数据便不够完整,存在渠道有限、覆盖面小、更新较慢等问题,且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向社会各界封锁部分金融数据,直接导致严重的信息偏差。各机构间缺乏有效互动,也无法保证信息交流安全,致使机构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解决,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
(二)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以及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产权治理还存在着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在现在的农村金融机构中,虽然有设立相关的代表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理事会,但是这些设置的职能在实际中没有体现出来。除此之外,大多的机构也没有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就使相关的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会关注企业的利益与损失,只看中自己的利益。在某些重要环节上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与管理作用,从而导致了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农村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推进监管技术的深度融合
区块链技术具有多渠道性和混业经营性。传统金融加快开发和利用区块链技术功能、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判断客户潜在意向、引入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提升行业内竞争力。在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风险管理控制的精细化方面,区块链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获得金融许可证的基础下,区块链技术不仅要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还需要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风险定价能力和资产期限配置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以实现经营转型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机构应改变虚拟化趋势将客户数量的价值作为重点。作为发展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的完善应明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大监管创新力度来规范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划定红线的同时为业务创新留出空间,加强对实施行政干预的监督和指导,重点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同时还注重通过鼓励和保护适应市场发展特点的传统金融创新。
(二)完善风险监督机制
信贷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专业知识、业务操作技能学习等,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进行考核,考评合格方能上岗,邀请业界精英对业务人员进行指导,可定期、不定期举办交流会,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引起业务人员的思想重视性,增强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排查和揭示内部风险隐患,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要在发展中明确自身定位,注重优质客户的培养,开启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注重供给侧改革,形成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强化风险防范力度,促进资金合理配置,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推进区块链技术结合金融创新产品
区块链技术是依托互联网而存在,它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创新产品所诱发的网络安全风险。区块链自身的POW共识机制是攻击51%,即若对数据库实施网络攻击,需同时攻击全部节点中超过51%的用户节点,且攻击成本远远大于成功收益,因此安全系数较高。随着密码学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可将区块链应用农村支付结算业务、农村票据市场及物联网中。介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支付体系不够健全、票据市场割裂现象显著,可基于区块链技术越过中介机构直接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交流。而农业物联网是结合传统农业所形成的新型生态模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有效解决其中心化管理致使基础设施成本与维护成本过高问题。政府也需投入资金和人员支持,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尽快组建具备国际区块链技术水准的专业研发团队。
结束语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在探寻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上,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区块链作为一项结合加密算法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它的出现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为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提供全新的解答方案。但目前多立于理论研究,且区块链技术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具体实施情况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检验。
参考文献:
[1]夏霁渲.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2):82-84.
[2]侯周国,梁欢.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特色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18-20+23.
[3]夏媛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趋势[J].销售与管理,2019(12):26-27.
武汉东湖学院 陈 卓
关键词:区块链;农村金融;信用风险
引言
区块链技术在近年来掀起了一波波的发展浪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推广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具有诸多优势,如可信性、去中心化、可信性、匿名性、不可修改性等,也因此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其中金融便是其重要的技术应用领域。本文试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和金融领域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发展现状,并就此剖析其本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一、区块链的概念
区块链,是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现有成熟的多种科学技术构建出的一种集成性创新技术[1]。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但随着比特币的去中心、自治性的健壮稳定运行,展示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条件下实现信用传递的革命性应用前景,从而逐步引起全球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关注。关于区块链的定义,学者界对此也没有形成统一。本文认为,区块链本质上是所有参与节点(主体)拥有和维护一个无差异的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
二、当前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过高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方在债务到期时不履行还款义务。在农村金融领域,信用风险问题要从农户自身和金融机构两个角度探讨。不同于城市地区,农户金融素养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易产生坏账,更有甚者利用虚假信息伪造个人资料,故意借款不还;而农村金融机构本身收集借款方数据便不够完整,存在渠道有限、覆盖面小、更新较慢等问题,且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向社会各界封锁部分金融数据,直接导致严重的信息偏差。各机构间缺乏有效互动,也无法保证信息交流安全,致使机构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解决,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
(二)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以及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产权治理还存在着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在现在的农村金融机构中,虽然有设立相关的代表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理事会,但是这些设置的职能在实际中没有体现出来。除此之外,大多的机构也没有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就使相关的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会关注企业的利益与损失,只看中自己的利益。在某些重要环节上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与管理作用,从而导致了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农村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推进监管技术的深度融合
区块链技术具有多渠道性和混业经营性。传统金融加快开发和利用区块链技术功能、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判断客户潜在意向、引入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提升行业内竞争力。在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风险管理控制的精细化方面,区块链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获得金融许可证的基础下,区块链技术不仅要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还需要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风险定价能力和资产期限配置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以实现经营转型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机构应改变虚拟化趋势将客户数量的价值作为重点。作为发展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的完善应明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大监管创新力度来规范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划定红线的同时为业务创新留出空间,加强对实施行政干预的监督和指导,重点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同时还注重通过鼓励和保护适应市场发展特点的传统金融创新。
(二)完善风险监督机制
信贷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专业知识、业务操作技能学习等,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进行考核,考评合格方能上岗,邀请业界精英对业务人员进行指导,可定期、不定期举办交流会,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引起业务人员的思想重视性,增强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排查和揭示内部风险隐患,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要在发展中明确自身定位,注重优质客户的培养,开启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注重供给侧改革,形成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强化风险防范力度,促进资金合理配置,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推进区块链技术结合金融创新产品
区块链技术是依托互联网而存在,它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创新产品所诱发的网络安全风险。区块链自身的POW共识机制是攻击51%,即若对数据库实施网络攻击,需同时攻击全部节点中超过51%的用户节点,且攻击成本远远大于成功收益,因此安全系数较高。随着密码学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可将区块链应用农村支付结算业务、农村票据市场及物联网中。介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支付体系不够健全、票据市场割裂现象显著,可基于区块链技术越过中介机构直接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交流。而农业物联网是结合传统农业所形成的新型生态模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有效解决其中心化管理致使基础设施成本与维护成本过高问题。政府也需投入资金和人员支持,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尽快组建具备国际区块链技术水准的专业研发团队。
结束语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在探寻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上,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区块链作为一项结合加密算法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它的出现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为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提供全新的解答方案。但目前多立于理论研究,且区块链技术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具体实施情况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检验。
参考文献:
[1]夏霁渲.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2):82-84.
[2]侯周国,梁欢.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特色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18-20+23.
[3]夏媛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趋势[J].销售与管理,2019(12):26-27.
武汉东湖学院 陈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