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本文阐述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问题,分别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创新实践活动和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创业是发展的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领域的先行者。
1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学生,在扩招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获得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通过突出“实践性”把创新实践教学融入培养学生的全过程,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的要求。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数据显示毕业生有较高的创业热情[2],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高职学院亟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生获得更多创业的机会,推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新时代高职院学生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高职院校逐步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授课老师主要是校内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少部分专任教师参与相应课程。部分专任教师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是学生实践类课程与自己的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提高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环节,在课程中提炼创新因素,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授课的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际经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偏向利用企业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缺乏相关的创业实践技巧。
2.2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创新教育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分析参赛人员数据,高职院校参赛人数少于本科院校参赛人数,在专业基础、技术研究等方面相对薄弱。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活动参与度、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凸显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类课题研究的机会,主持课题的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研究工作,学生的角色更多是协助老师去完成项目的部分工作,对创新意识的提高有局限性。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技能
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第一,通过构建专业教师和创业导师相结合的模式,出台校内激励制度,鼓励骨干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将专业理论与创新角度有机融合,在专业角度引领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第二,聘请校外管理人才担任创业导师,邀请有企业管理人才和具有校友企业的创始人担任校外创新创业导师,从企业的角度给学生讲授创业相关知识。第三,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企业实践、考察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提高教学水平。
3.2 丰富校园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有所差异,通过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产学研融合,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能,以技能比赛为载体,比赛的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借助比赛平台,遴选有潜力的创业团队,让他们成为创业典型,加强校内宣传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学习氛围,形成学校品牌活动。
3.3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创业类实践课程,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层面、技术层面的优势,建立有教学示范意义的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实习的方式,亲身感受创业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拓宽视野,树立职业目标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的创业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效益,将创新知识更为容易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4 结论
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效地培养具备创新意識、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雪利.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创新创新,2020(2).
[2] 李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大学教育,2020(4).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创业是发展的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领域的先行者。
1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学生,在扩招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获得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通过突出“实践性”把创新实践教学融入培养学生的全过程,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的要求。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数据显示毕业生有较高的创业热情[2],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高职学院亟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生获得更多创业的机会,推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新时代高职院学生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高职院校逐步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授课老师主要是校内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少部分专任教师参与相应课程。部分专任教师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是学生实践类课程与自己的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提高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环节,在课程中提炼创新因素,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授课的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际经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偏向利用企业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缺乏相关的创业实践技巧。
2.2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创新教育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分析参赛人员数据,高职院校参赛人数少于本科院校参赛人数,在专业基础、技术研究等方面相对薄弱。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活动参与度、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凸显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类课题研究的机会,主持课题的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研究工作,学生的角色更多是协助老师去完成项目的部分工作,对创新意识的提高有局限性。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技能
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第一,通过构建专业教师和创业导师相结合的模式,出台校内激励制度,鼓励骨干专业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将专业理论与创新角度有机融合,在专业角度引领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第二,聘请校外管理人才担任创业导师,邀请有企业管理人才和具有校友企业的创始人担任校外创新创业导师,从企业的角度给学生讲授创业相关知识。第三,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企业实践、考察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提高教学水平。
3.2 丰富校园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有所差异,通过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产学研融合,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能,以技能比赛为载体,比赛的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借助比赛平台,遴选有潜力的创业团队,让他们成为创业典型,加强校内宣传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学习氛围,形成学校品牌活动。
3.3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创业类实践课程,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层面、技术层面的优势,建立有教学示范意义的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实习的方式,亲身感受创业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拓宽视野,树立职业目标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的创业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效益,将创新知识更为容易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4 结论
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效地培养具备创新意識、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雪利.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创新创新,2020(2).
[2] 李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大学教育,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