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夫妇教育女儿的八项规则

来源 :cookie worl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即使是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他们在教育子女上面对的困扰以及处理方式与大多数普通美国家庭基本上是共通的,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会有基本的育儿原则,尽管看似平凡无奇但却可以给人以启发。奥巴马在接受专访时,将今日的成就归功于生命中五个最重要的女人——外祖母、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奥巴马表示:“我在家庭中不停地变化着角色,一会儿是外孙和儿子,一会儿又是丈夫和父亲。在她们中间,我清楚地知道女性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女性同样是中产阶级社会的中流砥柱。”
  在对女儿们的教育过程中,奥巴马夫妻希望孩子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明白外人对自我的判断是建立在头脑、能力和善良之心上面的,而不仅是长相可爱就可以。对于现在儿童性启蒙都很早,16岁少女怀孕不再是偶然事件,奥巴马说社会对性问题的过于开放对年轻女孩的确产生了不良影响,但米歇尔会和女孩们做开诚布公的交谈。玛莉娅很快就会进入青春期了,奥巴马夫妻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得到充分的信息,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问题。
  作为父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号称要做“全职妈妈”的第一夫人米歇尔,获得了大众的好评。他们总结出的养育孩子的基本准则不仅适用于第一家庭,也同样对普通家庭夫妇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实很多父母都有很好的育儿规则,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生活中体现这些教育方法。下面我们看一下奥巴马夫妇的几项育儿心得。
  
  首先,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的生活很有规律,通常两人是早上5点30分起床,米歇尔是晚上9点30分就寝。早晨起床后,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会到白宫内的健身房做运动。米歇尔谈到,一个星期有六天,奥巴马是一定会到健身房去做运动的,不论再忙他也会坚持。不像我,一忙起来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也会抽出时间做一些家务事,奥巴马说那时他主要是每个月付支票、修理房子和汽车、到超市卖菜,有时也会洗衣服,而洗好的衣服折叠的事则由米歇尔来做。
  
  第二,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
  
  奥巴马夫妇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他们手拉手滑旱冰,高兴时击掌庆贺。萨莎偎依在她父亲的腿上、观看姐姐参加的足球比赛。奥巴马夫妇对孩子们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萨莎排练舞蹈,或者玛丽娅和她的篮球队友们一起玩耍时,她们的母亲往往在一旁关注她们。第一夫人在记事本上记录了很多孩子们玩耍的情形,她喜欢参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并且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说,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虽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仍然有时间呆在家里辅导她们的家庭作业。奥巴马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竞选美国总统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居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家长会。即使家人不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保持联络。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关怀,感受到彼此的心是相连的。
  
  第三,不要溺爱孩子
  
  玛丽娅说,她希望成为“一名女演员或者时装设计师”,萨莎则向往当“摇滚明星”。没错,她们是摩登的未成年少女,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追求高科技产物还喜欢饶舌。奥巴马夫妇面对的一大挑战是,允许他们的女儿们尽情享受青春期前的时光,同时又不会把孩子们宠坏。在奥巴马家,特权和规定同在。入住白宫的第一夜,总统给孩子们准备了意外的惊喜。她们见到了自己的音乐偶像乔纳斯兄弟,但是她们不可以在迪士尼偶像剧《汉娜?蒙塔娜》上露面。孩子们拥有iPod、照相机、电脑,但是不允许违反学校规定带着手机上学。
  
  第四,家庭的稳定和传统带来安全感
  
  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夫妇的星期六总是为家庭生活保留,女儿要上舞蹈课,然后和妈妈、朋友以及朋友们的孩子一起,吃一顿披萨午餐。这些家庭传统,能够帮助孩子衡量时间的价值,并珍惜时间。
  米歇尔经常和女儿一起躺在床上聊天,这种日常小仪式可以让孩子感到放松和舒服。奥巴马家有强制的统一睡觉时间,虽然孩子们对此经常咕哝抱怨,但这能够让她们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奥巴马的两个宝贝女儿们经常向妈妈打爸爸的小报告,对此,奥巴马的反应则是“感觉很不错!”。两个女儿常对她们的妈妈告状,爸爸又把鞋子丢在地板上了、爸爸又把牛仔裤挂在门后了、爸爸只有三双鞋,而且都旧了……。
  
  第五,立规则同时给孩子们一定通融空间
  
  奥巴马在芝加哥的时候,有时会用小奖励的方式鼓励女儿做家务,当女儿每周完成她所做的家务事后,奥巴马会给女儿一美元的奖励。女儿所要的家务事包括自己整理床被、摆好餐桌的餐具、吃过饭洗碗、清理游戏室、将玩过的玩具摆放好、每天要练钢琴。即使在白宫,奥巴马的两个女儿也必须自己整理床铺、设定闹钟。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奥巴马夫妇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她们长大后不至于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规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规则是很有用的,但是还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理由的通融。玛丽娅和萨莎知道,她们的意见会被考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并且她们也不应该有。
  
  第六,孩子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是奥巴马家族的一贯理念——主动给穷人食物,为女儿们选择和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一样的母校:西德威尔友谊中学。这所学校秉承的价值观时,学生们要尊重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第七,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不强迫死读书
  
  一次大女儿玛丽娅的科学考试的成绩在学校只拿到学生前27%的名次,这让奥巴马感到失望。他问女儿为何成绩这样差,女儿说,考试并没有按照学习指导上讲的去考。奥巴马问女儿,你对提高考试成绩有什么想法,女儿说,她会仔细将课本全部读下来,而不是只挑可能考试的部分来预习。在2009年底的一次科学考试中,玛丽娅地成绩如何呢?她的科学考试成绩进入了学生前5%的名次。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大大减少了儿童们的玩耍和学习时间,如果女儿不能选择看质量较好的电视节目,那就不能看电视。奥巴马曾为女儿玛丽娅大声朗读过《哈利波特》一书,而且是全部的7本。米歇尔也十分注重女儿的阅读,她认为儿童多阅读有利于她们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第八、设立家中纪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女儿吵架会将她们分开一段时间,当然奥巴马夫妇大部分时间是与女儿沟通,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女儿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以使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米歇尔谈到了两个女儿的一段小故事,一天米歇尔晚上要参加募款活动,临走时告诉女儿明天要早起,今晚要早点睡觉。晚上回来,女儿的外婆告诉米歇尔,当晚她和两个外孙女一起看电视,到了8点,两个小家伙离开房间,她问她们,你们干什么去,两个孩子说我们今天要早睡,然后她们洗澡、各自回到房间睡觉去了。
其他文献
法国的baby Dior,是最知名的奢侈服装品牌Dior为孩子们创造的一条产品线。第一个“baby Dior”的精品店位于巴黎的蒙泰格大道,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参加了其开幕式。故事的起源则要从摩纳哥公主格蕾丝请迪奥先生为她即将诞生的女儿卡萝琳设计新生儿服装说起,此番创作的愉快使迪奥先生难以忘怀,于是决定在蒙泰格大道的Dior专卖店中增设儿童装,为东西方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们提供尊贵的新装,于是baby D
期刊
“牛仔”好像有着与生俱来的魅力,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永远无法抗拒。本季牛仔强势回归,不同风格、不同面积的牛仔装束轮番登场,准备再次影响人们的穿衣流行观念。牛仔短裤搭配一根细背带,一条方巾随意的系于颈上,马上让你变身西部片中的小英雄!
期刊
1、先将顶区头发用发卡固定。
期刊
有着“时装界雷诺阿”之称的高田贤三,一手打造了其同名品牌“Kenzo”,给世界时装舞台吹入了一股清新而渊长的东方之风。Kenzo的童装,有着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田案,有几分狂野更有几分率性!
期刊
云淡风轻  阳光普照的日子  扬帆远航  素雅的海蓝色  时尚的水手条纹  在此自然融合  那种独特韵味  足以让人  去品味  去遐思  投身于碧海蓝天之中  尽情释放  特有的青春活力  一起追寻  曾经的远航童梦  ……
期刊
1、先将头发向前梳理平顺。
期刊
蓝白条纹短袖T恤与浅色膝上短裤相搭配,精神利落。短裤是男孩儿夏季衣橱里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款式简洁色彩素雅的西式短裤,即能打造出男孩儿优雅气质,又紧跟当季潮流。浅色运动鞋舒适大气,外出时还可以用一顶渔夫帽相搭配。
期刊
你喜欢戴上动物系列的帽子,打扮成兔子、小狗或者小熊的模样,开一个森林主题的派对,还是戴起土人帽、小丑帽,开一个奇妙趣怪的万圣节派对?又或者可以在小伙伴生日时,顶着一个花盆、生日蛋糕,或是果篮,来个大肆庆祝,把自己当成一份礼物送出去!  不管你想举行一个什么样主题的派对,在宜家这么款帽子和眼罩当中,总会有你用得上的装备!
期刊
近些天,似乎关于环境的话题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谈资。从《2012》到歌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人们对未来已经开始紧张了起来,是因为《2012》劲那看似近在眼前的毁灭场景,担心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还是因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世界环境该何去何从?总之我们还要继续生存,玛雅人的预言是否真的会实现,我们也不去杞人忧天了,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周遭的环境,从自己做起,给未来我们的宝宝—个清澈的蓝
期刊
Editor 林小淼    给未来小女孩的一封信    我选的这段小文,亦或者是一位准妈妈写给孩子的这封信看起来并不具备社会代表性,这位80后准妈妈希望孩子得到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父辈们的教育理念,当然她的想法也表达了年轻父母们对于当今教育制度的关心。  当80后为人父母,这些本来是孩子的人群,变成了他们眼中曾经不屑的“大人们”。而他们也陷入了新的彷徨:是否真的了解,在一个生活无虞、安定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