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想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要注重管理模式的调整,既要注重量化考核评估,又要强调人性化的关怀。本文分析了量化柔性管理模式的意义,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量化—柔性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为了能够实现高校学生的高效化管理一方面需要掌握原则和尺度,另一方面则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量化与柔化管理模式具有公平、合理、公正等优点,两种管理模式的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能够有效带动高校学生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量化—柔性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一)量化管理模式
所谓的量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依托于数据、数字分析的管理,通过调研客观事物的现状、发展态势等来用客观的统计数字来展示、描述一项事物的发展现状、规模数量和程度等,根据测算的数字、模型等来对一项事物进行控制管理。实际的量化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依托于自然科学研究法,利用精确、精准的专业术语阐述一项客观事实,这其中的专业性描述可以看成是标准型的研究方法,精准的计算与分析等。量化管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学生管理也较为适用,所谓的学生量化管理就是制定特定的规则制度、规范等,切实要求学生依照规则行事,一切依照规章制度奖惩,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宽规定,是一种严格的、量化的依照规则管理的模式。
(二)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与量化管理相对的,相对于量化管理中完全依照规章制度行事,以客观精准的量化标准管理不同,柔性管理则注重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他们的心理诉求、内心想法等来灵活调整管理模式,实行弹性管理。柔性管理更能体现出一种以人文本、人性化管理理念。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柔性管理则注重分析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行为特征等来对应采取管理方法和对策。相对于量化管理,柔性管理更利于学生接受和认可,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因为柔性管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灵活式管理模式。通过柔性管理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自觉配合管理,自觉改变想法,达到以柔克刚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二、“量化—柔性”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一)量化与柔性双向评估
高校要想实现学生的高效率管理,就必须采用量化与柔性管理齐头并进的模式,二者同步运用能够彼此弥补双方的不足和劣势。其中量化管理最关键是要制定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来设定评标项目,例如: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文明卫生等,实行全方位的量化评标,在这些评标项目下设定专门的评标人,例如:教师、辅导员、班长、舍务部部长、班级内学生等,不同评标主体负责自身评标项目下的评价,例如:教师负责科目成绩的评价,舍务部部长负责学生文明卫生的评价,辅导员则主要负责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的评价。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丰富化的评估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评估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提高量化评价水平。
量化管理基础上还应实行柔性管理,也就是说在量化评估过程中不能单纯依照数据、数字来决定评价成绩,还应添加柔性管理元素,例如:教师主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最终学生学业成绩的生成不仅来自于80%的试卷分数,还应来自于20%的课堂表现、认真程度、努力程度等。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也不能局限于其所参加的课外活动内容次数的多少,也要参考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来做出综合的评估。
这种量化—柔性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具有显著地互补性、互益性,有效弥补了单一管理模式的不足,也体现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人性化,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
(二)创建网络柔性沟通机制
现代高校学生多为九十后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在学习、生活以及为人处世方面也各不相同,有着十足的个性、鲜明的特点,要想实现对所有学生的高效管理,就必须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通过心与心的柔性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内心、明确学生的内心诉求等,而且良性沟通更能易于学生接受,能够充分发挥出柔性管理的功能。
对此,各大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创建沟通服务系统,例如:开通学院公共邮箱、创建网络聊天群等,来鼓励学生根据内心需要来匿名发言,学生可以反馈学校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形成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以柔性的沟通来实现高效管理。
(三)丰富课外活动,柔性管理多元化
高校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应该走出分数控制机制,而是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学校有必要丰富课外文化活动,开创多元化、多样性的活动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来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例如:举办“校园文明周”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周时间内找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到两件好人好事,并将这些好人好事分享給其他学生,让温暖事迹感动整个校园,感动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有所参照,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逐渐打造出文明校园,尊敬师长、热爱校园、团结同学。
在柔性管理模式下,学校还可以依托于学校巨大的网络平台,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分享一些课外学习资料,或者借助于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源开展读书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等活动来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提升他们课余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三、总结
量化—柔性管理模式是适应高校学生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的完美配合,符合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校管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这两大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凤瑞,曾繁隆浅析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J].现代交际,2013(11).
关键词:量化—柔性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为了能够实现高校学生的高效化管理一方面需要掌握原则和尺度,另一方面则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量化与柔化管理模式具有公平、合理、公正等优点,两种管理模式的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能够有效带动高校学生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量化—柔性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一)量化管理模式
所谓的量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依托于数据、数字分析的管理,通过调研客观事物的现状、发展态势等来用客观的统计数字来展示、描述一项事物的发展现状、规模数量和程度等,根据测算的数字、模型等来对一项事物进行控制管理。实际的量化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依托于自然科学研究法,利用精确、精准的专业术语阐述一项客观事实,这其中的专业性描述可以看成是标准型的研究方法,精准的计算与分析等。量化管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学生管理也较为适用,所谓的学生量化管理就是制定特定的规则制度、规范等,切实要求学生依照规则行事,一切依照规章制度奖惩,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宽规定,是一种严格的、量化的依照规则管理的模式。
(二)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与量化管理相对的,相对于量化管理中完全依照规章制度行事,以客观精准的量化标准管理不同,柔性管理则注重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他们的心理诉求、内心想法等来灵活调整管理模式,实行弹性管理。柔性管理更能体现出一种以人文本、人性化管理理念。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柔性管理则注重分析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行为特征等来对应采取管理方法和对策。相对于量化管理,柔性管理更利于学生接受和认可,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因为柔性管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灵活式管理模式。通过柔性管理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自觉配合管理,自觉改变想法,达到以柔克刚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二、“量化—柔性”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法
(一)量化与柔性双向评估
高校要想实现学生的高效率管理,就必须采用量化与柔性管理齐头并进的模式,二者同步运用能够彼此弥补双方的不足和劣势。其中量化管理最关键是要制定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来设定评标项目,例如: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文明卫生等,实行全方位的量化评标,在这些评标项目下设定专门的评标人,例如:教师、辅导员、班长、舍务部部长、班级内学生等,不同评标主体负责自身评标项目下的评价,例如:教师负责科目成绩的评价,舍务部部长负责学生文明卫生的评价,辅导员则主要负责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的评价。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丰富化的评估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评估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提高量化评价水平。
量化管理基础上还应实行柔性管理,也就是说在量化评估过程中不能单纯依照数据、数字来决定评价成绩,还应添加柔性管理元素,例如:教师主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最终学生学业成绩的生成不仅来自于80%的试卷分数,还应来自于20%的课堂表现、认真程度、努力程度等。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也不能局限于其所参加的课外活动内容次数的多少,也要参考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来做出综合的评估。
这种量化—柔性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具有显著地互补性、互益性,有效弥补了单一管理模式的不足,也体现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人性化,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
(二)创建网络柔性沟通机制
现代高校学生多为九十后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在学习、生活以及为人处世方面也各不相同,有着十足的个性、鲜明的特点,要想实现对所有学生的高效管理,就必须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通过心与心的柔性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内心、明确学生的内心诉求等,而且良性沟通更能易于学生接受,能够充分发挥出柔性管理的功能。
对此,各大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创建沟通服务系统,例如:开通学院公共邮箱、创建网络聊天群等,来鼓励学生根据内心需要来匿名发言,学生可以反馈学校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形成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以柔性的沟通来实现高效管理。
(三)丰富课外活动,柔性管理多元化
高校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应该走出分数控制机制,而是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学校有必要丰富课外文化活动,开创多元化、多样性的活动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来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例如:举办“校园文明周”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周时间内找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到两件好人好事,并将这些好人好事分享給其他学生,让温暖事迹感动整个校园,感动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有所参照,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逐渐打造出文明校园,尊敬师长、热爱校园、团结同学。
在柔性管理模式下,学校还可以依托于学校巨大的网络平台,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分享一些课外学习资料,或者借助于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源开展读书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等活动来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提升他们课余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三、总结
量化—柔性管理模式是适应高校学生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的完美配合,符合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校管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这两大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凤瑞,曾繁隆浅析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J].现代交际,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