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出版媒体的品牌和产品化渠道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本是以这样一句开头,后来换成“2004年,苏静进入磨铁图书。”有些事,不如从头开始说。
  苏静在进入磨铁图书之前,已积累了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经验。他做的第一本书,是自己的一本画册《吉姆苏漫画档案》。2003年,苏静离京在家躲避“非典”。因为无聊,随意涂鸦了几百张画作,朋友看到这些意兴之作,建议他付梓出版。后来果真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画册,苏静还包下了设计、制作部分的工作,找了同学一起设计、排版。如今说起这本画册,苏静笑说,“当时印了七八千册,有没有卖掉就不知道了。不过后来还挺想认识那位书商的。”
  再后来,因为有朋友看中苏静在视觉和文字方面的能力,请他做图书策划,苏静便开始进入出版圈。苏静说自己进入出版的心态“有点像是玩着进来的”。“我是以一个好玩的心态进来的,所以虽然是工作,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兴趣。不懂的,也会去问,而且很愿意去做一些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那时候觉得市面上的书,我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用特殊工艺去做书封,现在看是很初级的东西,但就是这样的心态,一边学、一边玩,同时还能挣钱,这事儿干得还挺带劲。”这种心态,也使后来的文治呈现出不同其他出版品牌的特质和版图。
  文治,品牌的创立
  文治,是2009年苏静在磨铁图书内部创立的独立品牌。
  创立之初,是一个疯狂的状态。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王卯卯《我兔斯基你》、Hans《阿狸·永远站》……文治第一波引起了不小轰动,其中《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四本甚至累积卖到200多万册。“那一波,其实就是在2009年上半年一起爆发的。那些书的销量没有上百万,也有二三十万。其中有一定的运气,但重要的是,前面做的很多工作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很多东西就爆发了。”
  创立文治之前,苏静长期担任磨铁图书的编辑部主任,策划编辑了不少畅销书。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按着公司的规定步骤做畅销书,并不见得是自己擅长和如愿的,虽然这些书的销量也很不错,但对于苏静来说“没感觉”。但后来文治的“如鱼得水”,则应该归功于此前几年的“没感觉”。“前几年,突然进到一个公司。公司有一定的指标,说简单点儿,你确实把书看成更快挣钱的方式。我不是一个非什么书不做的人,我坦率地说。但从一开始我自己就懂得如何去分工合作,怎么样在一个组织里面把东西做出来,达到商业的预期。那几年可能就是这样的训练,这种感觉很微妙。”
  很多编辑评判一种类型、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的择选标准或许多是基于数据或先例,但对苏静来说,更为依赖作为编辑的经验,“后来我向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讲谈社的国际部主管问了一个问题:你如何决定一本书的首印数?当时他拍了下脑袋,他说全部靠编辑的经验。编辑的经验是什么?一个有经验的人一瞬间做出的决策,他知道什么赔钱什么赚钱,就这么简单。”正是此前积累下多年的编辑经验,使得苏静在执掌文治的短暂两年里,出版《永远的林青霞》、《一个外交官使华记》、《志明与春娇》、《影武者》、《佐藤可仕和经营术》、《周家后院》、《故事效应》、《天堂美术馆》等等众多各类别图书,迅即打响了文治品牌,打开市场。
  《知日》:Mook形式的品牌积累
  “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觉得缺少一个连续记录日本文化的媒体,我们查日本的资讯挺难的,要么永远是那些话题或者根本没有某个话题,要么就是太商业化,加上自己又很感兴趣。一开始没想到做这个东西,但自己做久了出版,从职业的角度,我们要做各种各样的品种。当时比较职业的思考是,希望有连续的、积累书的方式来出,有人持续买单。”苏静谈到2011年发想、创立《知日》时说道。
  所以,苏静利用《知日》Mook的形式来积累品牌。“Mook形式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它结合了书跟杂志的特点。你为什么还需要纸媒,因为它重在保存,每一本《知日》你都可以保存。但它没有普通杂志的时效性,我们的选题是去时效性的,我们每一期的主题都是经典话题,而非风潮性话题。所以,以连续的《知日》品牌来出,像是筑墙,每出一期就是一块砖;但是书籍出版,是很累的。因为每一块是平行地垒砌。比如《盗墓笔记》出到第八本,理论上还可以出,但品牌延展性不如媒体。”所以,苏静利用Mook的形式将《知日》的品牌累计下来,每一本都可以重复消费。同时,培养起了《知日》的忠诚度。而且后来还有一个现象是,《知日》作为文治的一个品牌的效率也开始体现,很多人开始谈论它,比起几十万销量的书的品牌的影响力更大。包括后来日本电视台、电台也做了专题访问。
  《知日》成为了国内最早成立的、唯一的定位于关注报道记录日本的书系,此后国内一些报刊也纷纷尝试以自己的平台来关注日本文化,但均不及《知日》。《知日》的横空出世,绝对是2011年最艳丽的一道光。但起初,《知日》并不被看好,即使是苏静自己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后来发现“预期很悲观,现实比我们想象的乐观一点。”“我那时觉得做多一个品种而已。当时觉得八千一万的量做到平衡就好。后来发现第一期便大卖,印了三万册,超出预想好几倍。而且后面每一期都是很平稳,维持在一个数字上。”
  “《知日》的定位,发刊里面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持续报道、持续记录,持续很重要,持续等于是专注。第二个面对中国年轻人。第三个是我们的方向,说什么不说什么,要去时政化。有人觉得你去时政化是被动选择,我倒是觉得是一个主动选择。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中国、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他们的语言,已不是原来老一辈的政治语言。我个人觉得因为是时代变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这些,这就是我们的全部。” 所以从“奈良美智”、“制服”、“Hi!美术馆”、“书之国”到“猫”,两个月一特辑,《知日》以独特的文化角度进行选题,深入触碰到日本最时尚、有趣的话题信息,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追捧。并且,这个定位,也契合了内容团队的创作方向,从第一辑开始,便向毛丹青、汤祯兆等知日派前辈约稿。“当初‘知日’两个字一写,就决定要找他们写文章,比预想的要顺利很多。他们原先在报刊写专栏,但《知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主战场。”   “这个定位,对于内容团队来说很好找,对于读者来说,也非常明白我们要干嘛。定位从这一点来看很重要。”苏静说,《知日》是第一次让他真切感受到定位的重要。《知日》创刊之后的发展,苏静用“顺水推舟”来形容。苏静说,我们的定位走对了,是否有好的东西,是否站得住?你会发现一切都是被推着走的。
  当初很多读者为了等新的一辑《知日》,总是苦等两个月。《书之国》与《猫》之间甚至隔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等煞了读者。不过,《知日》目前正在改版为月刊。苏静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品牌,把节奏加快,也是基本的运营能力,以现在的信息量完全可以支撑。”
  《奈良美智横滨手稿》:营销方式的不设限
  《知日》的第一辑主题是奈良美智,文治在尔后的5月出版的《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大卖,与此密不可分。
  苏静曾说,《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制作发行,是他在2011年最兴奋的一件事情。奈良美智是如今日本最国际化的艺术家之一,他和村上隆、草间弥生等日本画家的作品均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收藏。奈良美智在欧美的知名度甚至超过日本。虽然他在大陆拥有一批小众粉丝,但这个数量并不见得能推动图书的售卖。即使苏静早在2007年便四处打探奈良美智的版权,2010年达成合作,但磨铁图书的总裁沈浩波看到苏静拿200万去签一个小众画家,或许也都觉得是一件疯狂的事情。所以,苏静将《知日》的第一辑主题定为奈良美智的其中原因,便是为了预热《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读者市场。“《奈良美智横滨手稿》是一个大项目,刚好这两件事情碰到一起,便做了利益协同。”《知日》从奈良美智个人、画廊作品、已出版画集一一详尽推介,倒是俨然成为大陆最丰富的奈良美智的资料集。
  当然,《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成功,更理性的分析,应归功于苏静对于出版运营中商业思维的操作。苏静当初对《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确下了一番心思。
  “用新的概念,让大家尽量忘掉它是一本书。”一本183元的画集,对于很多读者并不见得具有购买常规书的心理,何况是对于当初尚不是太熟悉的奈良美智的作品。所以团队设计制作过程中,便在书脊设计了一条裁切线,读者可以将每一幅单幅的画作裁切下来,装裱起来。文治甚至提供了画框的搭配方案,目的是将读者的消费体验引导到购买装饰画的角度,而非单纯的一本画册。文治的推广策略是“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把你家变成一个小型美术馆”。而在后期营销过程中,文治将通路的重心放在了网络,而非实体书店上。在作品尚未上市之前,便在卓越、京东和磨铁图书的淘宝网上预售,在京东预售页面生成当日,便有两千多的预售数额。此外,专门请了专业团队来制作相关视频,记录下制作、设计过程,呈现给读者,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成为了微博上的公共话题。苏静说,视频的营销效果原本预计销量达到1.5万~2万的区间,但后来实际销量达到了2.5万。另外,营销团队同时利用四个公共微博来进行微博营销。此间最为有趣的是,一位网友在“海底捞体”的微博中提到了这一画册,转发了3.5万次之多。加上陆续有许多网友自发地将自己裁切下画作,装裱起来,挂满屋子的图片上传到微博。所以,那几日《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热度,到了微博营销的前三。最终的营销成绩是销售量超过4万册,远远打破预期。而此后,文治陆续出版了《奈良美智·用小刀花开》、《小星星通信:The Little Star Dweller》等奈良美智的其他作品,将这一股热潮引到制高点。
  显然,奈良美智成了去年的出版热潮。有趣的是,奈良美智的画册不仅在大陆引起热潮,就连在日本也成为这一两年的焦点。“我在做他的作品之前,他是日本艺术圈的一个大话题,但不是一个大众话题,没有完全进入流行文化,也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大众市场。但这一次去日本,已经有很多的书店,把它的画册摆在明显的位置。”
  也因为奈良美智给文治带来的品牌推动,苏静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2012中国商业创新50人”中的“营销创新者”,八位营销创新者中,苏静的出版人身份让他显得格外特殊。其实,无论是早前或者在创立文治之后,对于商业思维的运用,一直是苏静比传统编辑更为凸显的特点。苏静说,从进入出版的第一步开始,便持有这样的理念。“我一开始就有经营的概念,这对我来说不难。进这个圈子,就是帮人做这样一个东西。别人委托你做一个事情,他想多卖点,你就替他考虑怎么提升销量。可能那个时候,方法比较初级、幼稚、缺乏经验,但是思维就形成了。就说人家给你出钱,是因为他想挣到更多的钱,你想挣多少,是你帮他挣到更多的钱。这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所以对我来说,我从来不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割裂。这就像是一个伪命题。”
  让媒体文化进入商品化的产业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
  很多人问起苏静的近况,问及他为何离开文治,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其实,当初苏静若不是创立文治,或许已去广告公司打拼。而文治的创立,对苏静来说,是一次模拟创业。当年特意在“文治”之后加了“Lab”一词,便想不限制在图书出版领域运作。而他这一次离开文治、磨铁图书,跟当年留下来创办文治是一样的——有一些未完成的梦想,一个三十岁的男生想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愿景。
  而至于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苏静说,“肯定是与出版相关,这是我的优势。但我挺喜欢去尝试其他的,希望能够利用到现在的资源和优势,跨入到其他行业,去打破这种边界,找到新的出路。你怎么用媒体文化进入到更加商品化的行业,这是我的优势。这个其实不能太绝对化。有一点肯定的是,我也不想单纯地做原来的出版,更愿意是一个泛化的出版。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很悲观,我倒是没有那么悲观。我是觉得正好大家都用定局的心态在看这个事情,我出来做这个事情。比如做《知日》。”
  苏静说,目前的阶段,他所做的更多地便会以《知日》为核心。苏静一直想推出《知日》的网络版、电子版,但目前尚未成形的原因,并非迟迟未动。苏静在接受日本NHK电台采访时,有人也问起何时推iPad的电子版?苏静说,从商业的角度,若只是单纯推iPad的版本,很现实的问题是,你收不到什么钱。“因为这两个市场之间差别太大。国内拥有iPad或者iso终端的人,你觉得有多少个?大陆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有2200多万。因为我们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所以会产生一个幻觉。实际上离开了这些城市,iPad/iso的持有率是很低的。一方面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当然另一方面其实它也很大,2200万超过欧洲很多国家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第一,我的态度很明确,想清楚怎么进入市场。我不想简单的只是做iPad的电子版,它会是销售商品的品牌,不是单纯媒体的方式。”苏静说,《知日》在年内会推出网络版本,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单纯媒体。“《知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能够参与到媒体以外的一些收入,参与到更深入的商业的链条里面来?比如《知日》目前只有发行收入,未来有没有广告收入?有没有网购直接参与销售作为的渠道收入?至于未来哪些成功,哪些不成功,还要等到推出之后再看。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野心,而是我想改变作为媒体的这种状况。”
  在不久之后,“知日”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牌,而《知日》特辑只是它其中的一个系列。苏静说,“未来也期望可以去做Radio、TV等,或者结合日系商品的推荐代购变成一个销售渠道,因为此前淘宝和百度都尝试做了这一块,前者推出了专门的一个淘日本代购品牌,百度和日本乐天合作电商,都是做日系商品的垂直销售,但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企业DNA。但是做什么、怎么做都要看实际发展情况。当然最为关键还是分清自己能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怎么保持专注。”
其他文献
进入夜晚的罗斯福路台大校门口灯火异常璀灿,一道又一道川流不息的行人车潮宛如走马灯般不断闪烁,放眼望去,位在新生南路对街转角处即是著名的书店地标“诚品台大店”,至于面向罗斯福路的另一边,则有鲜明的“胡思二手书店”,大片玻璃橱窗直教人眼前一亮。  原先在天母开店、现今搬迁至台大旁的“胡思”,虽然从大马路远处即可清楚看见淡黄字体晕着亮的“Whose Books”书店招牌,然而对于不少初来乍到者而言,却往
期刊
严格意义来说,2011年并不算余师的间隔年(Gap year),因为这个时间点不在他“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但因为极度符合“改变人生的一趟旅程”,使得时间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
期刊
关于书名,如果你搞不懂谁是费格逊,我可以告诉你,费格逊就是弗格森的香港译名;如果你想不起哪个弗格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弗格森就是亚历山大·弗格森爵士 (Sir Alexander Ferguson),曼联的领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曼联,那我就没有什么好再补充了,你对体育何止是漠不关心,简直是有意回避。这本报纸专栏结集出版前,看过出版社发布的预告,书名原定为《球迷心窍》,不晓得跟二十多年前那部同名旧
期刊
把书给需要它的人  除了客人,做旧书店最重要的是货源。  作为旧书店,收书也比较容易。店里库存书约30万册,我们(吴雅慧与弟弟吴梓杰)是第二代经营者,很多东西都是以前积累的,加上父亲本身喜欢古旧的东西,长期在收藏,所以我们就有了两个仓库,用来存储收进来的物件。早期的物件其实比现在的还多,因为几十年前老一辈的人迁到台湾来,当中很多先生、学者们带着大批的书过来,就收进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这个储存的
期刊
这是台风于西北太平洋疯狂生成的一个月,书市虽还说不上宛如台风接二连三扫境,大书倾囊尽出,但情势也差不多接近了。油价创新高、失业率上扬、痛苦指数破纪录……现实越是严峻,越是需要具有强大吸力的商品冲淡苦闷、暂忘焦虑,譬如放烟火、演唱会,或者来一桩如火如荼的富二代李宗瑞连续迷奸女模事件。金钱、明星和不能说的性,没有什么比这更受到媒体热爱并作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其实大多数台湾人不太阅读,一年平均只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下文简称为“福建人民社”)正式成立,成为当时承担整个福建省出版工作的唯一一家出版社。成立初期,福建人民社主要出版政治理论书籍、地方文献与通俗读物,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出版工作停滞,福建人民社也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对出版工作的重新认识,使得福建人民社得以恢复,并在粉
期刊
地域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如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记得家乡的味道一样,在最熟悉的环境里做最舒适的梦。在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做梦,刘亮程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善于在各种喧嚣异化的梦境中寻找自我,远离现代社会的人造梦网,置身于广袤千里的沙漠和雪山上,在夜的孤独中向梦学习。  六十年代出生的刘亮程生活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村,在一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安静地做梦,早期的诗歌和散文就是在努力描写他
期刊
中国古代发明了纸和印刷术,这两项伟大发明的普及促进了书籍的刊行和传播。但书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损坏,有的甚至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为此服务的文献修补技术也就相应发展起来。历史上众多工匠艺人在装订修复书籍的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门的专门工艺。古籍修复技术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古籍装订修复沿革  中国古代的装订修复技术与书籍装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
期刊
熟悉图画书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图画书进入中国的这些年,许多熠熠生辉的作品几乎一部也没落下,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的《比得兔的世界》到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和约翰·伯宁罕的《宝儿》……可是,总有些遗憾久久不能散去,因为,早期图画书的开拓者迟迟没有进来,我们对其了解熟知得越多,越发显得期待。现在,手捧两册精美的《凯迪克与凯特·格林威图画书精选集》,细细翻开,对图画书的源流与传统,有了清晰而
期刊
阅读大陆作家、古物产业研究专家吴树“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台湾漫游者文化版更名《谁在淘宝中国》),赞叹他精彩艰苦的书写过程,也随他一字一行揭露的上中下游乱象,忧心忡忡。  长期关心文字、影像、美术著作,对于静静在时间之流中“无声诉说”的古文物领域,过去不懂,也不感兴趣。因身份地位不够或圈子不同,没机会认识专业收藏大户,没亲近的朋友跑古董店淘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