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本是以这样一句开头,后来换成“2004年,苏静进入磨铁图书。”有些事,不如从头开始说。
苏静在进入磨铁图书之前,已积累了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经验。他做的第一本书,是自己的一本画册《吉姆苏漫画档案》。2003年,苏静离京在家躲避“非典”。因为无聊,随意涂鸦了几百张画作,朋友看到这些意兴之作,建议他付梓出版。后来果真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画册,苏静还包下了设计、制作部分的工作,找了同学一起设计、排版。如今说起这本画册,苏静笑说,“当时印了七八千册,有没有卖掉就不知道了。不过后来还挺想认识那位书商的。”
再后来,因为有朋友看中苏静在视觉和文字方面的能力,请他做图书策划,苏静便开始进入出版圈。苏静说自己进入出版的心态“有点像是玩着进来的”。“我是以一个好玩的心态进来的,所以虽然是工作,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兴趣。不懂的,也会去问,而且很愿意去做一些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那时候觉得市面上的书,我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用特殊工艺去做书封,现在看是很初级的东西,但就是这样的心态,一边学、一边玩,同时还能挣钱,这事儿干得还挺带劲。”这种心态,也使后来的文治呈现出不同其他出版品牌的特质和版图。
文治,品牌的创立
文治,是2009年苏静在磨铁图书内部创立的独立品牌。
创立之初,是一个疯狂的状态。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王卯卯《我兔斯基你》、Hans《阿狸·永远站》……文治第一波引起了不小轰动,其中《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四本甚至累积卖到200多万册。“那一波,其实就是在2009年上半年一起爆发的。那些书的销量没有上百万,也有二三十万。其中有一定的运气,但重要的是,前面做的很多工作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很多东西就爆发了。”
创立文治之前,苏静长期担任磨铁图书的编辑部主任,策划编辑了不少畅销书。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按着公司的规定步骤做畅销书,并不见得是自己擅长和如愿的,虽然这些书的销量也很不错,但对于苏静来说“没感觉”。但后来文治的“如鱼得水”,则应该归功于此前几年的“没感觉”。“前几年,突然进到一个公司。公司有一定的指标,说简单点儿,你确实把书看成更快挣钱的方式。我不是一个非什么书不做的人,我坦率地说。但从一开始我自己就懂得如何去分工合作,怎么样在一个组织里面把东西做出来,达到商业的预期。那几年可能就是这样的训练,这种感觉很微妙。”
很多编辑评判一种类型、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的择选标准或许多是基于数据或先例,但对苏静来说,更为依赖作为编辑的经验,“后来我向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讲谈社的国际部主管问了一个问题:你如何决定一本书的首印数?当时他拍了下脑袋,他说全部靠编辑的经验。编辑的经验是什么?一个有经验的人一瞬间做出的决策,他知道什么赔钱什么赚钱,就这么简单。”正是此前积累下多年的编辑经验,使得苏静在执掌文治的短暂两年里,出版《永远的林青霞》、《一个外交官使华记》、《志明与春娇》、《影武者》、《佐藤可仕和经营术》、《周家后院》、《故事效应》、《天堂美术馆》等等众多各类别图书,迅即打响了文治品牌,打开市场。
《知日》:Mook形式的品牌积累
“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觉得缺少一个连续记录日本文化的媒体,我们查日本的资讯挺难的,要么永远是那些话题或者根本没有某个话题,要么就是太商业化,加上自己又很感兴趣。一开始没想到做这个东西,但自己做久了出版,从职业的角度,我们要做各种各样的品种。当时比较职业的思考是,希望有连续的、积累书的方式来出,有人持续买单。”苏静谈到2011年发想、创立《知日》时说道。
所以,苏静利用《知日》Mook的形式来积累品牌。“Mook形式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它结合了书跟杂志的特点。你为什么还需要纸媒,因为它重在保存,每一本《知日》你都可以保存。但它没有普通杂志的时效性,我们的选题是去时效性的,我们每一期的主题都是经典话题,而非风潮性话题。所以,以连续的《知日》品牌来出,像是筑墙,每出一期就是一块砖;但是书籍出版,是很累的。因为每一块是平行地垒砌。比如《盗墓笔记》出到第八本,理论上还可以出,但品牌延展性不如媒体。”所以,苏静利用Mook的形式将《知日》的品牌累计下来,每一本都可以重复消费。同时,培养起了《知日》的忠诚度。而且后来还有一个现象是,《知日》作为文治的一个品牌的效率也开始体现,很多人开始谈论它,比起几十万销量的书的品牌的影响力更大。包括后来日本电视台、电台也做了专题访问。
《知日》成为了国内最早成立的、唯一的定位于关注报道记录日本的书系,此后国内一些报刊也纷纷尝试以自己的平台来关注日本文化,但均不及《知日》。《知日》的横空出世,绝对是2011年最艳丽的一道光。但起初,《知日》并不被看好,即使是苏静自己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后来发现“预期很悲观,现实比我们想象的乐观一点。”“我那时觉得做多一个品种而已。当时觉得八千一万的量做到平衡就好。后来发现第一期便大卖,印了三万册,超出预想好几倍。而且后面每一期都是很平稳,维持在一个数字上。”
“《知日》的定位,发刊里面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持续报道、持续记录,持续很重要,持续等于是专注。第二个面对中国年轻人。第三个是我们的方向,说什么不说什么,要去时政化。有人觉得你去时政化是被动选择,我倒是觉得是一个主动选择。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中国、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他们的语言,已不是原来老一辈的政治语言。我个人觉得因为是时代变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这些,这就是我们的全部。” 所以从“奈良美智”、“制服”、“Hi!美术馆”、“书之国”到“猫”,两个月一特辑,《知日》以独特的文化角度进行选题,深入触碰到日本最时尚、有趣的话题信息,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追捧。并且,这个定位,也契合了内容团队的创作方向,从第一辑开始,便向毛丹青、汤祯兆等知日派前辈约稿。“当初‘知日’两个字一写,就决定要找他们写文章,比预想的要顺利很多。他们原先在报刊写专栏,但《知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主战场。” “这个定位,对于内容团队来说很好找,对于读者来说,也非常明白我们要干嘛。定位从这一点来看很重要。”苏静说,《知日》是第一次让他真切感受到定位的重要。《知日》创刊之后的发展,苏静用“顺水推舟”来形容。苏静说,我们的定位走对了,是否有好的东西,是否站得住?你会发现一切都是被推着走的。
当初很多读者为了等新的一辑《知日》,总是苦等两个月。《书之国》与《猫》之间甚至隔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等煞了读者。不过,《知日》目前正在改版为月刊。苏静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品牌,把节奏加快,也是基本的运营能力,以现在的信息量完全可以支撑。”
《奈良美智横滨手稿》:营销方式的不设限
《知日》的第一辑主题是奈良美智,文治在尔后的5月出版的《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大卖,与此密不可分。
苏静曾说,《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制作发行,是他在2011年最兴奋的一件事情。奈良美智是如今日本最国际化的艺术家之一,他和村上隆、草间弥生等日本画家的作品均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收藏。奈良美智在欧美的知名度甚至超过日本。虽然他在大陆拥有一批小众粉丝,但这个数量并不见得能推动图书的售卖。即使苏静早在2007年便四处打探奈良美智的版权,2010年达成合作,但磨铁图书的总裁沈浩波看到苏静拿200万去签一个小众画家,或许也都觉得是一件疯狂的事情。所以,苏静将《知日》的第一辑主题定为奈良美智的其中原因,便是为了预热《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读者市场。“《奈良美智横滨手稿》是一个大项目,刚好这两件事情碰到一起,便做了利益协同。”《知日》从奈良美智个人、画廊作品、已出版画集一一详尽推介,倒是俨然成为大陆最丰富的奈良美智的资料集。
当然,《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成功,更理性的分析,应归功于苏静对于出版运营中商业思维的操作。苏静当初对《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确下了一番心思。
“用新的概念,让大家尽量忘掉它是一本书。”一本183元的画集,对于很多读者并不见得具有购买常规书的心理,何况是对于当初尚不是太熟悉的奈良美智的作品。所以团队设计制作过程中,便在书脊设计了一条裁切线,读者可以将每一幅单幅的画作裁切下来,装裱起来。文治甚至提供了画框的搭配方案,目的是将读者的消费体验引导到购买装饰画的角度,而非单纯的一本画册。文治的推广策略是“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把你家变成一个小型美术馆”。而在后期营销过程中,文治将通路的重心放在了网络,而非实体书店上。在作品尚未上市之前,便在卓越、京东和磨铁图书的淘宝网上预售,在京东预售页面生成当日,便有两千多的预售数额。此外,专门请了专业团队来制作相关视频,记录下制作、设计过程,呈现给读者,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成为了微博上的公共话题。苏静说,视频的营销效果原本预计销量达到1.5万~2万的区间,但后来实际销量达到了2.5万。另外,营销团队同时利用四个公共微博来进行微博营销。此间最为有趣的是,一位网友在“海底捞体”的微博中提到了这一画册,转发了3.5万次之多。加上陆续有许多网友自发地将自己裁切下画作,装裱起来,挂满屋子的图片上传到微博。所以,那几日《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热度,到了微博营销的前三。最终的营销成绩是销售量超过4万册,远远打破预期。而此后,文治陆续出版了《奈良美智·用小刀花开》、《小星星通信:The Little Star Dweller》等奈良美智的其他作品,将这一股热潮引到制高点。
显然,奈良美智成了去年的出版热潮。有趣的是,奈良美智的画册不仅在大陆引起热潮,就连在日本也成为这一两年的焦点。“我在做他的作品之前,他是日本艺术圈的一个大话题,但不是一个大众话题,没有完全进入流行文化,也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大众市场。但这一次去日本,已经有很多的书店,把它的画册摆在明显的位置。”
也因为奈良美智给文治带来的品牌推动,苏静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2012中国商业创新50人”中的“营销创新者”,八位营销创新者中,苏静的出版人身份让他显得格外特殊。其实,无论是早前或者在创立文治之后,对于商业思维的运用,一直是苏静比传统编辑更为凸显的特点。苏静说,从进入出版的第一步开始,便持有这样的理念。“我一开始就有经营的概念,这对我来说不难。进这个圈子,就是帮人做这样一个东西。别人委托你做一个事情,他想多卖点,你就替他考虑怎么提升销量。可能那个时候,方法比较初级、幼稚、缺乏经验,但是思维就形成了。就说人家给你出钱,是因为他想挣到更多的钱,你想挣多少,是你帮他挣到更多的钱。这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所以对我来说,我从来不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割裂。这就像是一个伪命题。”
让媒体文化进入商品化的产业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
很多人问起苏静的近况,问及他为何离开文治,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其实,当初苏静若不是创立文治,或许已去广告公司打拼。而文治的创立,对苏静来说,是一次模拟创业。当年特意在“文治”之后加了“Lab”一词,便想不限制在图书出版领域运作。而他这一次离开文治、磨铁图书,跟当年留下来创办文治是一样的——有一些未完成的梦想,一个三十岁的男生想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愿景。
而至于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苏静说,“肯定是与出版相关,这是我的优势。但我挺喜欢去尝试其他的,希望能够利用到现在的资源和优势,跨入到其他行业,去打破这种边界,找到新的出路。你怎么用媒体文化进入到更加商品化的行业,这是我的优势。这个其实不能太绝对化。有一点肯定的是,我也不想单纯地做原来的出版,更愿意是一个泛化的出版。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很悲观,我倒是没有那么悲观。我是觉得正好大家都用定局的心态在看这个事情,我出来做这个事情。比如做《知日》。”
苏静说,目前的阶段,他所做的更多地便会以《知日》为核心。苏静一直想推出《知日》的网络版、电子版,但目前尚未成形的原因,并非迟迟未动。苏静在接受日本NHK电台采访时,有人也问起何时推iPad的电子版?苏静说,从商业的角度,若只是单纯推iPad的版本,很现实的问题是,你收不到什么钱。“因为这两个市场之间差别太大。国内拥有iPad或者iso终端的人,你觉得有多少个?大陆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有2200多万。因为我们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所以会产生一个幻觉。实际上离开了这些城市,iPad/iso的持有率是很低的。一方面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当然另一方面其实它也很大,2200万超过欧洲很多国家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第一,我的态度很明确,想清楚怎么进入市场。我不想简单的只是做iPad的电子版,它会是销售商品的品牌,不是单纯媒体的方式。”苏静说,《知日》在年内会推出网络版本,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单纯媒体。“《知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能够参与到媒体以外的一些收入,参与到更深入的商业的链条里面来?比如《知日》目前只有发行收入,未来有没有广告收入?有没有网购直接参与销售作为的渠道收入?至于未来哪些成功,哪些不成功,还要等到推出之后再看。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野心,而是我想改变作为媒体的这种状况。”
在不久之后,“知日”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牌,而《知日》特辑只是它其中的一个系列。苏静说,“未来也期望可以去做Radio、TV等,或者结合日系商品的推荐代购变成一个销售渠道,因为此前淘宝和百度都尝试做了这一块,前者推出了专门的一个淘日本代购品牌,百度和日本乐天合作电商,都是做日系商品的垂直销售,但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企业DNA。但是做什么、怎么做都要看实际发展情况。当然最为关键还是分清自己能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怎么保持专注。”
苏静在进入磨铁图书之前,已积累了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经验。他做的第一本书,是自己的一本画册《吉姆苏漫画档案》。2003年,苏静离京在家躲避“非典”。因为无聊,随意涂鸦了几百张画作,朋友看到这些意兴之作,建议他付梓出版。后来果真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画册,苏静还包下了设计、制作部分的工作,找了同学一起设计、排版。如今说起这本画册,苏静笑说,“当时印了七八千册,有没有卖掉就不知道了。不过后来还挺想认识那位书商的。”
再后来,因为有朋友看中苏静在视觉和文字方面的能力,请他做图书策划,苏静便开始进入出版圈。苏静说自己进入出版的心态“有点像是玩着进来的”。“我是以一个好玩的心态进来的,所以虽然是工作,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兴趣。不懂的,也会去问,而且很愿意去做一些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那时候觉得市面上的书,我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用特殊工艺去做书封,现在看是很初级的东西,但就是这样的心态,一边学、一边玩,同时还能挣钱,这事儿干得还挺带劲。”这种心态,也使后来的文治呈现出不同其他出版品牌的特质和版图。
文治,品牌的创立
文治,是2009年苏静在磨铁图书内部创立的独立品牌。
创立之初,是一个疯狂的状态。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王卯卯《我兔斯基你》、Hans《阿狸·永远站》……文治第一波引起了不小轰动,其中《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四本甚至累积卖到200多万册。“那一波,其实就是在2009年上半年一起爆发的。那些书的销量没有上百万,也有二三十万。其中有一定的运气,但重要的是,前面做的很多工作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很多东西就爆发了。”
创立文治之前,苏静长期担任磨铁图书的编辑部主任,策划编辑了不少畅销书。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按着公司的规定步骤做畅销书,并不见得是自己擅长和如愿的,虽然这些书的销量也很不错,但对于苏静来说“没感觉”。但后来文治的“如鱼得水”,则应该归功于此前几年的“没感觉”。“前几年,突然进到一个公司。公司有一定的指标,说简单点儿,你确实把书看成更快挣钱的方式。我不是一个非什么书不做的人,我坦率地说。但从一开始我自己就懂得如何去分工合作,怎么样在一个组织里面把东西做出来,达到商业的预期。那几年可能就是这样的训练,这种感觉很微妙。”
很多编辑评判一种类型、一本书是否值得出版的择选标准或许多是基于数据或先例,但对苏静来说,更为依赖作为编辑的经验,“后来我向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讲谈社的国际部主管问了一个问题:你如何决定一本书的首印数?当时他拍了下脑袋,他说全部靠编辑的经验。编辑的经验是什么?一个有经验的人一瞬间做出的决策,他知道什么赔钱什么赚钱,就这么简单。”正是此前积累下多年的编辑经验,使得苏静在执掌文治的短暂两年里,出版《永远的林青霞》、《一个外交官使华记》、《志明与春娇》、《影武者》、《佐藤可仕和经营术》、《周家后院》、《故事效应》、《天堂美术馆》等等众多各类别图书,迅即打响了文治品牌,打开市场。
《知日》:Mook形式的品牌积累
“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觉得缺少一个连续记录日本文化的媒体,我们查日本的资讯挺难的,要么永远是那些话题或者根本没有某个话题,要么就是太商业化,加上自己又很感兴趣。一开始没想到做这个东西,但自己做久了出版,从职业的角度,我们要做各种各样的品种。当时比较职业的思考是,希望有连续的、积累书的方式来出,有人持续买单。”苏静谈到2011年发想、创立《知日》时说道。
所以,苏静利用《知日》Mook的形式来积累品牌。“Mook形式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它结合了书跟杂志的特点。你为什么还需要纸媒,因为它重在保存,每一本《知日》你都可以保存。但它没有普通杂志的时效性,我们的选题是去时效性的,我们每一期的主题都是经典话题,而非风潮性话题。所以,以连续的《知日》品牌来出,像是筑墙,每出一期就是一块砖;但是书籍出版,是很累的。因为每一块是平行地垒砌。比如《盗墓笔记》出到第八本,理论上还可以出,但品牌延展性不如媒体。”所以,苏静利用Mook的形式将《知日》的品牌累计下来,每一本都可以重复消费。同时,培养起了《知日》的忠诚度。而且后来还有一个现象是,《知日》作为文治的一个品牌的效率也开始体现,很多人开始谈论它,比起几十万销量的书的品牌的影响力更大。包括后来日本电视台、电台也做了专题访问。
《知日》成为了国内最早成立的、唯一的定位于关注报道记录日本的书系,此后国内一些报刊也纷纷尝试以自己的平台来关注日本文化,但均不及《知日》。《知日》的横空出世,绝对是2011年最艳丽的一道光。但起初,《知日》并不被看好,即使是苏静自己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后来发现“预期很悲观,现实比我们想象的乐观一点。”“我那时觉得做多一个品种而已。当时觉得八千一万的量做到平衡就好。后来发现第一期便大卖,印了三万册,超出预想好几倍。而且后面每一期都是很平稳,维持在一个数字上。”
“《知日》的定位,发刊里面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持续报道、持续记录,持续很重要,持续等于是专注。第二个面对中国年轻人。第三个是我们的方向,说什么不说什么,要去时政化。有人觉得你去时政化是被动选择,我倒是觉得是一个主动选择。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中国、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他们的语言,已不是原来老一辈的政治语言。我个人觉得因为是时代变了,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这些,这就是我们的全部。” 所以从“奈良美智”、“制服”、“Hi!美术馆”、“书之国”到“猫”,两个月一特辑,《知日》以独特的文化角度进行选题,深入触碰到日本最时尚、有趣的话题信息,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追捧。并且,这个定位,也契合了内容团队的创作方向,从第一辑开始,便向毛丹青、汤祯兆等知日派前辈约稿。“当初‘知日’两个字一写,就决定要找他们写文章,比预想的要顺利很多。他们原先在报刊写专栏,但《知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主战场。” “这个定位,对于内容团队来说很好找,对于读者来说,也非常明白我们要干嘛。定位从这一点来看很重要。”苏静说,《知日》是第一次让他真切感受到定位的重要。《知日》创刊之后的发展,苏静用“顺水推舟”来形容。苏静说,我们的定位走对了,是否有好的东西,是否站得住?你会发现一切都是被推着走的。
当初很多读者为了等新的一辑《知日》,总是苦等两个月。《书之国》与《猫》之间甚至隔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等煞了读者。不过,《知日》目前正在改版为月刊。苏静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品牌,把节奏加快,也是基本的运营能力,以现在的信息量完全可以支撑。”
《奈良美智横滨手稿》:营销方式的不设限
《知日》的第一辑主题是奈良美智,文治在尔后的5月出版的《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大卖,与此密不可分。
苏静曾说,《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制作发行,是他在2011年最兴奋的一件事情。奈良美智是如今日本最国际化的艺术家之一,他和村上隆、草间弥生等日本画家的作品均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收藏。奈良美智在欧美的知名度甚至超过日本。虽然他在大陆拥有一批小众粉丝,但这个数量并不见得能推动图书的售卖。即使苏静早在2007年便四处打探奈良美智的版权,2010年达成合作,但磨铁图书的总裁沈浩波看到苏静拿200万去签一个小众画家,或许也都觉得是一件疯狂的事情。所以,苏静将《知日》的第一辑主题定为奈良美智的其中原因,便是为了预热《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读者市场。“《奈良美智横滨手稿》是一个大项目,刚好这两件事情碰到一起,便做了利益协同。”《知日》从奈良美智个人、画廊作品、已出版画集一一详尽推介,倒是俨然成为大陆最丰富的奈良美智的资料集。
当然,《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成功,更理性的分析,应归功于苏静对于出版运营中商业思维的操作。苏静当初对《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确下了一番心思。
“用新的概念,让大家尽量忘掉它是一本书。”一本183元的画集,对于很多读者并不见得具有购买常规书的心理,何况是对于当初尚不是太熟悉的奈良美智的作品。所以团队设计制作过程中,便在书脊设计了一条裁切线,读者可以将每一幅单幅的画作裁切下来,装裱起来。文治甚至提供了画框的搭配方案,目的是将读者的消费体验引导到购买装饰画的角度,而非单纯的一本画册。文治的推广策略是“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把你家变成一个小型美术馆”。而在后期营销过程中,文治将通路的重心放在了网络,而非实体书店上。在作品尚未上市之前,便在卓越、京东和磨铁图书的淘宝网上预售,在京东预售页面生成当日,便有两千多的预售数额。此外,专门请了专业团队来制作相关视频,记录下制作、设计过程,呈现给读者,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成为了微博上的公共话题。苏静说,视频的营销效果原本预计销量达到1.5万~2万的区间,但后来实际销量达到了2.5万。另外,营销团队同时利用四个公共微博来进行微博营销。此间最为有趣的是,一位网友在“海底捞体”的微博中提到了这一画册,转发了3.5万次之多。加上陆续有许多网友自发地将自己裁切下画作,装裱起来,挂满屋子的图片上传到微博。所以,那几日《奈良美智横滨手稿》的热度,到了微博营销的前三。最终的营销成绩是销售量超过4万册,远远打破预期。而此后,文治陆续出版了《奈良美智·用小刀花开》、《小星星通信:The Little Star Dweller》等奈良美智的其他作品,将这一股热潮引到制高点。
显然,奈良美智成了去年的出版热潮。有趣的是,奈良美智的画册不仅在大陆引起热潮,就连在日本也成为这一两年的焦点。“我在做他的作品之前,他是日本艺术圈的一个大话题,但不是一个大众话题,没有完全进入流行文化,也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大众市场。但这一次去日本,已经有很多的书店,把它的画册摆在明显的位置。”
也因为奈良美智给文治带来的品牌推动,苏静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2012中国商业创新50人”中的“营销创新者”,八位营销创新者中,苏静的出版人身份让他显得格外特殊。其实,无论是早前或者在创立文治之后,对于商业思维的运用,一直是苏静比传统编辑更为凸显的特点。苏静说,从进入出版的第一步开始,便持有这样的理念。“我一开始就有经营的概念,这对我来说不难。进这个圈子,就是帮人做这样一个东西。别人委托你做一个事情,他想多卖点,你就替他考虑怎么提升销量。可能那个时候,方法比较初级、幼稚、缺乏经验,但是思维就形成了。就说人家给你出钱,是因为他想挣到更多的钱,你想挣多少,是你帮他挣到更多的钱。这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所以对我来说,我从来不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割裂。这就像是一个伪命题。”
让媒体文化进入商品化的产业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
很多人问起苏静的近况,问及他为何离开文治,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其实,当初苏静若不是创立文治,或许已去广告公司打拼。而文治的创立,对苏静来说,是一次模拟创业。当年特意在“文治”之后加了“Lab”一词,便想不限制在图书出版领域运作。而他这一次离开文治、磨铁图书,跟当年留下来创办文治是一样的——有一些未完成的梦想,一个三十岁的男生想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愿景。
而至于是否仍会在出版圈内,苏静说,“肯定是与出版相关,这是我的优势。但我挺喜欢去尝试其他的,希望能够利用到现在的资源和优势,跨入到其他行业,去打破这种边界,找到新的出路。你怎么用媒体文化进入到更加商品化的行业,这是我的优势。这个其实不能太绝对化。有一点肯定的是,我也不想单纯地做原来的出版,更愿意是一个泛化的出版。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很悲观,我倒是没有那么悲观。我是觉得正好大家都用定局的心态在看这个事情,我出来做这个事情。比如做《知日》。”
苏静说,目前的阶段,他所做的更多地便会以《知日》为核心。苏静一直想推出《知日》的网络版、电子版,但目前尚未成形的原因,并非迟迟未动。苏静在接受日本NHK电台采访时,有人也问起何时推iPad的电子版?苏静说,从商业的角度,若只是单纯推iPad的版本,很现实的问题是,你收不到什么钱。“因为这两个市场之间差别太大。国内拥有iPad或者iso终端的人,你觉得有多少个?大陆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有2200多万。因为我们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所以会产生一个幻觉。实际上离开了这些城市,iPad/iso的持有率是很低的。一方面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当然另一方面其实它也很大,2200万超过欧洲很多国家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第一,我的态度很明确,想清楚怎么进入市场。我不想简单的只是做iPad的电子版,它会是销售商品的品牌,不是单纯媒体的方式。”苏静说,《知日》在年内会推出网络版本,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单纯媒体。“《知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能够参与到媒体以外的一些收入,参与到更深入的商业的链条里面来?比如《知日》目前只有发行收入,未来有没有广告收入?有没有网购直接参与销售作为的渠道收入?至于未来哪些成功,哪些不成功,还要等到推出之后再看。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野心,而是我想改变作为媒体的这种状况。”
在不久之后,“知日”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品牌,而《知日》特辑只是它其中的一个系列。苏静说,“未来也期望可以去做Radio、TV等,或者结合日系商品的推荐代购变成一个销售渠道,因为此前淘宝和百度都尝试做了这一块,前者推出了专门的一个淘日本代购品牌,百度和日本乐天合作电商,都是做日系商品的垂直销售,但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企业DNA。但是做什么、怎么做都要看实际发展情况。当然最为关键还是分清自己能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怎么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