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意义来说,2011年并不算余师的间隔年(Gap year),因为这个时间点不在他“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但因为极度符合“改变人生的一趟旅程”,使得时间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关,他途经丽江、大理、贵州、厦门、上海、北京,最后回到家乡成都。
虽然出发前银行卡余额只有四位数,但余师并非“穷游”——他声称不提倡穷游,更不会把自己弄得像潦倒的流浪汉。他带着单反相机和吉他,把照片做成明信片,到了合适的地方就摆摊开卖;他也到小酒吧或在街边弹琴唱歌(余师自称“卖唱”),获得旅行必备的物质条件。在这趟持续了近10个月、关于“远方”的旅程里,余师在豆瓣网上通过文字和图片实时更新,与众网友分享旅行的见闻感受。在大理街边练摊“卖唱”的一天,偶遇一位出版人,当下便决定旅行结束后将这些文字与照片整理出书。
旅行的意义,便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余师曾经考虑过有一天或许可以“卖”文字,但仅限于杂志上投稿。未料开始旅行不到一年以后,名为《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游记书就出版了。
手拿吉他,拍照必抿嘴,笑起来右嘴角还有可爱的小梨涡,余师很“小清新”范儿。然而他自称有着这个年纪年轻人身上普遍存在的“愤怒”和“偏激”,这点在他书里的前半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论是天灾人祸时官方的不作为,还是众人一面担心世界末日一面又在八卦无意义的桃色绯闻,都让他感到无力。他看到世界的越来越多丑陋、病痛,在某段时间内却只能让其丑着,痛着,无力对抗以至抑郁。他甚至觉得自己前期的文字就像时下流行的“意见领袖”写的,情绪激昂,充斥着那么多的不满。他用有歌词节奏感的幽默调侃犬儒主义,也借机警告自己,坚决不要变成他在骂的那种人。他排斥夸饰,甚至在PS横行天下的年代,坚持自己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不经修饰,原味放在豆瓣的相册,甚至放在书中。
“我看到前面有个坑,就会跟后面的人说,小心那里有个坑,你不要再往前走了。但经常那个人会说我为什么这么偏激,明明前面就是平坦大道。”长期写歌让余师变得敏感,甚至在作为志愿者做公益之时,都会因商业的介入而感到“僵硬”,他说,即使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若没有意识到商业的侵蚀或者其他不好的东西朝他靠过去,公益在他眼里就会变成哗众取宠。
“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但周围的人都告诉你不能,会完全找不到宣泄出口。”大学期间一直到上路之前,余师的抑郁如是。旅行,似乎成了改变的唯一途经,不论是出于对远方的向往,还是仅仅改变现状,最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离开”。一开始,他觉得“说走就走”很厉害,这也是大部分刚开始在路上的人自认为的“跟别人不一样”的感觉。然而慢慢地,他开始烦腻了,他知道必须重新发掘让自己兴奋的东西。
每到一个地方,他会花几天时间走遍那里的大街小巷,感受扑面而来的陌生感,惊叹当地瓜果的新鲜醇美;他带上相机,沿着郊外的无人小径爬上高矮不等的群山,沉迷于从树冠漏下的斑驳光影;他骑着单车,在月光里飞驰,万籁寂静,心里却一点恐惧都没有;他尽量抽出时间当义工参加志愿活动,带着吉他为山里的娃娃唱歌;他在客栈、小店帮工,遇见各色人,被他们的故事感染,看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让余师感动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甚至想要向一个卖卤料的老阿妈致敬,因为她40个卤翅尖只卖10元。他一点一滴地记录这些感动,竟发现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文字,那种趋于平和的温暖。而旅行的意义也越来越接近出发的初衷,那就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与世界达成和解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整本书看下来,文字从激愤到平和,余师这趟旅程不只是旅行,他是要跟这个世界达成一种和解。余师的文字入口很宽广,摄影、音乐、电影无所不包,这让他在文字创意和题材上都可以随机发挥,成熟的转变也在宽泛的点滴中显露。就算现在,回看自己过去的文字,他依然能看到当时愤怒的自己或平静的自己坐在对面,他们时不时地聊天。对于过去的自己他也不贬斥,“年少轻狂”在别人看来是贬义词,在他眼里却是善良的诗句。“你不能要求一个作者在24岁的时候完美得像耶稣,你要允许他犯错,大嘴巴、偏激甚至愤怒,但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他的成长,他走过的路让他真正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就是它记载了一颗因为年轻而愤怒的心,如何用这一趟很长很长的旅程变得强大平静。我慢慢知道,我应该做的不是去破坏或抵制,而是去做建设性的事,去修补遗憾,修补梦想。”这不是在粉饰太平,而是带出积极的态度,让发现余师的人一起随他发现生活的美好。
余师学过很多东西,包括音乐、摄影、烹饪、写小说。他坦言刚开始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最后却发现每个东西都带给他不同的视野。他甚至学过一年魔术,在这个领域看到国外即使是顶级的魔术师,他们说的话连3岁小孩都能听懂,这给他的启发是:让艺术接近真实,创作要回归真实生活;面临诱惑时,守住底线是多么难得。
音乐对余师来说是极大的财富,让他敏感,令他对生命、周遭的感悟异于常人地透彻;摄影则让他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天赋,持续一整年“照片不做任何后期处理”的偏激,竟让他的摄影技术突飞猛进,这点光是从新书中的插图就能轻易看出。书出来后才开始尝试修其它照片,但也只是“动10%的刀,一分钟处理一张照片”,他把这当成和解的一种方式,勇于面对过去的他,更不会放弃现在的自己。
旅途中与音乐、摄影相关的文字连载受到很多人关注,总有人告诉他读过它们之后的释怀感,一些人则跟着暂时辞去工作,做自己渴望的事情;也有人开始做义工,去感受帮助别人时付出的快乐。这是让余师很得意的地方,就像是做了一件好事,心里很舒坦,他说:“如果不能对这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的话,人的存在感会在瞬间被抹掉。人总是要在社会中获得价值和满足感。” 我其实没那么渴望远方
旅途临近尾声,余师忍不住感慨:“今年最后悔的事,是把许多本该用来爱的时间,用来恨了。我明明可以用那些时间拍更多照片,写更多更好的歌,看更多的电影,为什么用来骂人了呢?”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领会到世界的本质根本就不是绝对的光明或者绝对的黑暗,根本就是光明和黑暗的轮转,而所有的正能量都不是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它不像是衣服穿在身上,而一定是从负能量中得到,依然是参杂着黑暗、残破的心绪。所以它是真实的,没有人天生乐观。
2012年初,余师回到成都。他取回了寄放在朋友家的行李,打开包袋,浓烈的记忆一件件闪回,又一件件被过滤掉。一年前一样样放进去的东西,在再度开启时才发现不再需要,或者不需要也可以活得很开心。
回到家,余师去参加了一位亲戚的葬礼,在深夜的灵堂,和其他亲戚一起为亡者歌唱。面对着死亡歌唱,在《挪威的森林》末尾出现过,那不仅是送别,也隐喻着对生的庆贺。回到家,所有的轰轰烈烈也随着背包的合拢而各归各位,余师才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渴望远方,远方就像是一种欲望,而他并不想为它控制,也不想违背当初想要出发的初衷。“当时只是想要去看看世界有多大,我还年轻,应该有很多可能性,不应该束缚在一个小盒子里。”但回来后才知道,家有时比远方好,能够终结流浪的远方,就是家。
今年上半年,余师呆在家中,在家附近拍照,让人们看到老去的时光、被忽视的美、角落的生命;他为父母做菜,每日都会上菜市场接地气;他在豆瓣网教人做菜,教程做得幽默、平实易懂,关注者暴增;他把关于料理的相册命名为“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因为做菜有色彩有味道的感觉就跟旅行一模一样……他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原本擅长挑刺的他,也终于能穿过生活厚重尖刺,找到了下面藏着的鲜嫩果实。
余师常说,人说话总是最容易的,大脑一放松一串话不论多大就出来了,即便是当年的一句“我要环游中国”,也要花两年时间去完成。6月,余师开始了中国上半圈的旅行,沿途会在朋友的录音棚录专辑,并做个别商业巡拍。不论哪方面,他都希望做到最好,就是所谓的一线,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更多自由,才能拒绝大部分浮躁。
他依然会在网站上实时更新进度,但今年分享的不是单纯的被赋予“励志”的东西,而是更具有操作性的事情,例如做菜技巧、摄影技巧。“我不会重复,不重复别人,也不会重复过去的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无可成长,那才是最恐怖的,我始终觉得最好的未来在前面等待。我还是会继续这样,把我感受到的写下来,它会越来越真实,并且成长。”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关,他途经丽江、大理、贵州、厦门、上海、北京,最后回到家乡成都。
虽然出发前银行卡余额只有四位数,但余师并非“穷游”——他声称不提倡穷游,更不会把自己弄得像潦倒的流浪汉。他带着单反相机和吉他,把照片做成明信片,到了合适的地方就摆摊开卖;他也到小酒吧或在街边弹琴唱歌(余师自称“卖唱”),获得旅行必备的物质条件。在这趟持续了近10个月、关于“远方”的旅程里,余师在豆瓣网上通过文字和图片实时更新,与众网友分享旅行的见闻感受。在大理街边练摊“卖唱”的一天,偶遇一位出版人,当下便决定旅行结束后将这些文字与照片整理出书。
旅行的意义,便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余师曾经考虑过有一天或许可以“卖”文字,但仅限于杂志上投稿。未料开始旅行不到一年以后,名为《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游记书就出版了。
手拿吉他,拍照必抿嘴,笑起来右嘴角还有可爱的小梨涡,余师很“小清新”范儿。然而他自称有着这个年纪年轻人身上普遍存在的“愤怒”和“偏激”,这点在他书里的前半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论是天灾人祸时官方的不作为,还是众人一面担心世界末日一面又在八卦无意义的桃色绯闻,都让他感到无力。他看到世界的越来越多丑陋、病痛,在某段时间内却只能让其丑着,痛着,无力对抗以至抑郁。他甚至觉得自己前期的文字就像时下流行的“意见领袖”写的,情绪激昂,充斥着那么多的不满。他用有歌词节奏感的幽默调侃犬儒主义,也借机警告自己,坚决不要变成他在骂的那种人。他排斥夸饰,甚至在PS横行天下的年代,坚持自己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不经修饰,原味放在豆瓣的相册,甚至放在书中。
“我看到前面有个坑,就会跟后面的人说,小心那里有个坑,你不要再往前走了。但经常那个人会说我为什么这么偏激,明明前面就是平坦大道。”长期写歌让余师变得敏感,甚至在作为志愿者做公益之时,都会因商业的介入而感到“僵硬”,他说,即使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若没有意识到商业的侵蚀或者其他不好的东西朝他靠过去,公益在他眼里就会变成哗众取宠。
“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但周围的人都告诉你不能,会完全找不到宣泄出口。”大学期间一直到上路之前,余师的抑郁如是。旅行,似乎成了改变的唯一途经,不论是出于对远方的向往,还是仅仅改变现状,最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离开”。一开始,他觉得“说走就走”很厉害,这也是大部分刚开始在路上的人自认为的“跟别人不一样”的感觉。然而慢慢地,他开始烦腻了,他知道必须重新发掘让自己兴奋的东西。
每到一个地方,他会花几天时间走遍那里的大街小巷,感受扑面而来的陌生感,惊叹当地瓜果的新鲜醇美;他带上相机,沿着郊外的无人小径爬上高矮不等的群山,沉迷于从树冠漏下的斑驳光影;他骑着单车,在月光里飞驰,万籁寂静,心里却一点恐惧都没有;他尽量抽出时间当义工参加志愿活动,带着吉他为山里的娃娃唱歌;他在客栈、小店帮工,遇见各色人,被他们的故事感染,看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让余师感动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甚至想要向一个卖卤料的老阿妈致敬,因为她40个卤翅尖只卖10元。他一点一滴地记录这些感动,竟发现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文字,那种趋于平和的温暖。而旅行的意义也越来越接近出发的初衷,那就是:爱上这个值得去恨的世界。
与世界达成和解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整本书看下来,文字从激愤到平和,余师这趟旅程不只是旅行,他是要跟这个世界达成一种和解。余师的文字入口很宽广,摄影、音乐、电影无所不包,这让他在文字创意和题材上都可以随机发挥,成熟的转变也在宽泛的点滴中显露。就算现在,回看自己过去的文字,他依然能看到当时愤怒的自己或平静的自己坐在对面,他们时不时地聊天。对于过去的自己他也不贬斥,“年少轻狂”在别人看来是贬义词,在他眼里却是善良的诗句。“你不能要求一个作者在24岁的时候完美得像耶稣,你要允许他犯错,大嘴巴、偏激甚至愤怒,但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他的成长,他走过的路让他真正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就是它记载了一颗因为年轻而愤怒的心,如何用这一趟很长很长的旅程变得强大平静。我慢慢知道,我应该做的不是去破坏或抵制,而是去做建设性的事,去修补遗憾,修补梦想。”这不是在粉饰太平,而是带出积极的态度,让发现余师的人一起随他发现生活的美好。
余师学过很多东西,包括音乐、摄影、烹饪、写小说。他坦言刚开始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最后却发现每个东西都带给他不同的视野。他甚至学过一年魔术,在这个领域看到国外即使是顶级的魔术师,他们说的话连3岁小孩都能听懂,这给他的启发是:让艺术接近真实,创作要回归真实生活;面临诱惑时,守住底线是多么难得。
音乐对余师来说是极大的财富,让他敏感,令他对生命、周遭的感悟异于常人地透彻;摄影则让他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天赋,持续一整年“照片不做任何后期处理”的偏激,竟让他的摄影技术突飞猛进,这点光是从新书中的插图就能轻易看出。书出来后才开始尝试修其它照片,但也只是“动10%的刀,一分钟处理一张照片”,他把这当成和解的一种方式,勇于面对过去的他,更不会放弃现在的自己。
旅途中与音乐、摄影相关的文字连载受到很多人关注,总有人告诉他读过它们之后的释怀感,一些人则跟着暂时辞去工作,做自己渴望的事情;也有人开始做义工,去感受帮助别人时付出的快乐。这是让余师很得意的地方,就像是做了一件好事,心里很舒坦,他说:“如果不能对这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的话,人的存在感会在瞬间被抹掉。人总是要在社会中获得价值和满足感。” 我其实没那么渴望远方
旅途临近尾声,余师忍不住感慨:“今年最后悔的事,是把许多本该用来爱的时间,用来恨了。我明明可以用那些时间拍更多照片,写更多更好的歌,看更多的电影,为什么用来骂人了呢?”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领会到世界的本质根本就不是绝对的光明或者绝对的黑暗,根本就是光明和黑暗的轮转,而所有的正能量都不是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它不像是衣服穿在身上,而一定是从负能量中得到,依然是参杂着黑暗、残破的心绪。所以它是真实的,没有人天生乐观。
2012年初,余师回到成都。他取回了寄放在朋友家的行李,打开包袋,浓烈的记忆一件件闪回,又一件件被过滤掉。一年前一样样放进去的东西,在再度开启时才发现不再需要,或者不需要也可以活得很开心。
回到家,余师去参加了一位亲戚的葬礼,在深夜的灵堂,和其他亲戚一起为亡者歌唱。面对着死亡歌唱,在《挪威的森林》末尾出现过,那不仅是送别,也隐喻着对生的庆贺。回到家,所有的轰轰烈烈也随着背包的合拢而各归各位,余师才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渴望远方,远方就像是一种欲望,而他并不想为它控制,也不想违背当初想要出发的初衷。“当时只是想要去看看世界有多大,我还年轻,应该有很多可能性,不应该束缚在一个小盒子里。”但回来后才知道,家有时比远方好,能够终结流浪的远方,就是家。
今年上半年,余师呆在家中,在家附近拍照,让人们看到老去的时光、被忽视的美、角落的生命;他为父母做菜,每日都会上菜市场接地气;他在豆瓣网教人做菜,教程做得幽默、平实易懂,关注者暴增;他把关于料理的相册命名为“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因为做菜有色彩有味道的感觉就跟旅行一模一样……他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原本擅长挑刺的他,也终于能穿过生活厚重尖刺,找到了下面藏着的鲜嫩果实。
余师常说,人说话总是最容易的,大脑一放松一串话不论多大就出来了,即便是当年的一句“我要环游中国”,也要花两年时间去完成。6月,余师开始了中国上半圈的旅行,沿途会在朋友的录音棚录专辑,并做个别商业巡拍。不论哪方面,他都希望做到最好,就是所谓的一线,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更多自由,才能拒绝大部分浮躁。
他依然会在网站上实时更新进度,但今年分享的不是单纯的被赋予“励志”的东西,而是更具有操作性的事情,例如做菜技巧、摄影技巧。“我不会重复,不重复别人,也不会重复过去的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无可成长,那才是最恐怖的,我始终觉得最好的未来在前面等待。我还是会继续这样,把我感受到的写下来,它会越来越真实,并且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