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周刊》7月9日晚十二点的微博引用威廉?格纳齐诺的话向世界道别晚安,“在这世上至少要有一间让我呆在里面而不会被吓到的房间,至少要有个不会让人接近我,不会受到挑战的房间。”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我正在书房结束深夜读书。我环顾四周,整排高大沉静的深红色书橱,一张细致精巧的深红色书桌,两把木制的深红色小沙发,以及黑白书法图案的麻布窗帘环抱了我,这就是我的书房,我想象中的模样。我想起多年前读伍尔芙,听她说:“女人如果想写作,……还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知道眼前的这一间,仅仅是我生命中此刻的一间,在我流逝的岁月里,我还拥有另一些关于书房的记忆。而那些记忆几乎构成了现在的我。
准确地说,记忆起点的那个房间不是我的,她只是母亲工厂里的一个小小图书借阅室。我认识她的时候,八岁,小学一年级,每天中午放学在妈妈办公室吃完饭,我便出现在那里。但是那个时候,我出入的是她外面那间乒乓球活动室,而她,异常高大的书架,层层垒垒的书籍,让我心生畏惧。十岁,我替一个姐姐还书,第一次怯生生地走进她。这次经历并不像很多机缘巧合坠入文学世界的人所描写的那样:书香弥漫,心生向往。这里没有书香,倒是有一股经年的窒闷气息,因为地方小,通风仅靠一扇窗,灯光昏暗,人声寂寥,让我陡然生出逃跑的念头。
但是我毕竟走向了她,母亲的工厂和所有老大的国有企业一样,内退、下岗,改制,动荡不安的气氛席卷着厂里的每一个人,乒乓室里很少有人了,大人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而我也慢慢可以独立看一些书了。于是在我还不要午睡的年纪里我的中午几乎都献给了这个小小的借书室。夏天的午后,工厂如此安宁,机器和人都休息了。而我就在她这里,一个人精神抖擞地看着金庸的故事。偶尔也有借书的人,匆匆地,来了又去。管理员也趴下睡觉了,老式吊扇无精打采地在头顶哐当哐当作响,时光慢下来,只有窗外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嚷,而且愈叫愈响,万物沉寂。就是在这样的午后,在这方似乎仅属于我的天地里,世界异常活跃,书里的侠客仿佛就在这个空间兀自生动,笑傲江湖,剑气琴心。池波正太郎的“我仗剑而立,心中没有迷惘。”大概就是我的心情。
从万籁俱寂读到万籁有声,一个个中午就这样悄然而逝,屋外,是烈火炙烤的大地,屋内,是一个孩子捧着厚厚的书似懂非懂地阅读,那么多不认识的字都跳过了,我惊讶地发现,我还是读懂了这些故事。偶然抬起头来,那仅有的一扇窗户中飘来风,洒进光,像某种神秘的暗示。有一天,管理员告诉我所有金庸的故事我已经读完了,我视这一天为我个人阅读史的里程碑,如果称得上阅读史的话,因为由金庸洞开的文学世界开始真正走近我。此后我开始流连那些少有人问津的书,只有我的名字的借书卡越来越多地出现,我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一种更偏向男性的、刚健的阅读趣味。我很庆幸,这个小小的借书室在我买不起书的时候给了我那么多真正的营养,在这个光线并不明亮的房间里,在无数个寂静得只有呼吸声的中午,在我缺少童年玩伴的时光里,这些书籍和文字安慰了我。我至今对图书馆有着天然的亲切,对阅读有着持久的热情,大概就源于此吧。
我的第二个书房,是一间朝北的房间。家不大,所以书房更小,小小的房间又分为两个功能区,一张床,一张书桌。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和她紧密相连。她等待我长大,生命中的无数欢欣和悲伤都与她共享。在我离开她之后,很长时间,每从睡梦中醒来,我似乎还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应天塔,听到楼下阿姨独特的说话声,闻到那个电镀厂里特有的味道,于是便总生出“今夕何夕”的感慨。
如果说,儿时的中午属于那间借书室,那么几乎所有的夜晚都属于这个房间。饭后,温暖的灯光便开始点亮夜晚,灯下温书,做题,一晃十二年。无数记忆烙印,留下便不再消失。
房间很朴素,甚至看不出这里生活的是一个女孩。我曾经无数次地动过装饰她的念头,在文学作品描绘的花季雨季里,粉红、粉蓝、粉紫,布娃娃、米老鼠、花仙子,然而它们都仅仅停留在想象中。我的房间,只有一种色彩,一种装饰。因为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买书。哪里有新书店开张,哪里有特价书处理,我都要去看一看。越来越多的书来到这个房间,由于地方局促,容不下太大的书柜,父亲就在能放隔板的地方全部给我钉上了隔板,触目所及,触手可得,皆是书籍,很多年以后,读陆游的《书巢记》,虽不能如他“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但若说“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倒的确是极为相像的。今天,在我这个还算宽敞的书房里的大部分书都来自那个小小的房间,搬家的时候,我很惊讶,那小小的几层隔板和一个不大的书柜是如何容纳了我想看世界的梦想。
记忆中最为温暖的时光,便是冬天的晚上,做完作业,灯下看书,母亲在旁边挑毛衣,四壁书影,周遭静寂。我想,“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般模样:我有未来,母亲还年轻。有时候看书冷了,我就把戴了手套的手环抱到台灯周围,一会儿手便热了,于是埋下头去,继续沉浸在笔墨芬芳中。
除了书柜和隔板,书房区域就只剩下一张书桌,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中躬耕文字,一篇一篇的随笔,为我赢得读书时代“才女”的名声,也让我品尝到文字之路上的孤独和美好。灯下,一篇“心中的博物馆”使我获得了江浙沪文博考察夏令营的机会,一篇《历史深处的声音》开始了我的发表之路,当然最为难忘的是高一暑假,白天军训,晚上日记,十天内,写出了厚厚一本,语文老师大为赞赏,于是我“一记成名”。我常常想,我的写作习惯与夜晚相连,也许最初的原因就是这个房间的那些灯下漫笔。
从房间往下看,便是人间烟火:一条黑色的狗长年在弄堂里游荡,为着避开它,我总是绕道而行;楼下人家的煤炉就放在屋门前,烧什么好菜,气味告诉你;夏天的夜晚,家家户户在楼道口纳凉,东家西家的故事传递,还有孩子的奔跑和父母带着爱意的训斥。九点过后,人群渐渐散去,楼道寂静,而恰在此时,一档“点诗”的节目从随身听中缓缓流出,主持人轻轻地读着“蝉声低落,蛙声响起”,读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着“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于是便觉得在这小小的房间占尽了人间与天堂,拥有了尘世和诗歌。
此刻,我所在的是我的第三间书房。我渐渐懂得,所谓自己的房间,并不只是安放了自己,而是尽管白云苍狗,我的房间依然有梦想,有爱、期待和岁月,于是在静夜里我想威廉?格纳齐诺所渴望的大概就是一个安放灵魂的心之所在。
夜风温柔,于是在对书房的追忆中向过去说再见,向世界说晚安,向黎明说想念。
准确地说,记忆起点的那个房间不是我的,她只是母亲工厂里的一个小小图书借阅室。我认识她的时候,八岁,小学一年级,每天中午放学在妈妈办公室吃完饭,我便出现在那里。但是那个时候,我出入的是她外面那间乒乓球活动室,而她,异常高大的书架,层层垒垒的书籍,让我心生畏惧。十岁,我替一个姐姐还书,第一次怯生生地走进她。这次经历并不像很多机缘巧合坠入文学世界的人所描写的那样:书香弥漫,心生向往。这里没有书香,倒是有一股经年的窒闷气息,因为地方小,通风仅靠一扇窗,灯光昏暗,人声寂寥,让我陡然生出逃跑的念头。
但是我毕竟走向了她,母亲的工厂和所有老大的国有企业一样,内退、下岗,改制,动荡不安的气氛席卷着厂里的每一个人,乒乓室里很少有人了,大人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而我也慢慢可以独立看一些书了。于是在我还不要午睡的年纪里我的中午几乎都献给了这个小小的借书室。夏天的午后,工厂如此安宁,机器和人都休息了。而我就在她这里,一个人精神抖擞地看着金庸的故事。偶尔也有借书的人,匆匆地,来了又去。管理员也趴下睡觉了,老式吊扇无精打采地在头顶哐当哐当作响,时光慢下来,只有窗外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嚷,而且愈叫愈响,万物沉寂。就是在这样的午后,在这方似乎仅属于我的天地里,世界异常活跃,书里的侠客仿佛就在这个空间兀自生动,笑傲江湖,剑气琴心。池波正太郎的“我仗剑而立,心中没有迷惘。”大概就是我的心情。
从万籁俱寂读到万籁有声,一个个中午就这样悄然而逝,屋外,是烈火炙烤的大地,屋内,是一个孩子捧着厚厚的书似懂非懂地阅读,那么多不认识的字都跳过了,我惊讶地发现,我还是读懂了这些故事。偶然抬起头来,那仅有的一扇窗户中飘来风,洒进光,像某种神秘的暗示。有一天,管理员告诉我所有金庸的故事我已经读完了,我视这一天为我个人阅读史的里程碑,如果称得上阅读史的话,因为由金庸洞开的文学世界开始真正走近我。此后我开始流连那些少有人问津的书,只有我的名字的借书卡越来越多地出现,我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一种更偏向男性的、刚健的阅读趣味。我很庆幸,这个小小的借书室在我买不起书的时候给了我那么多真正的营养,在这个光线并不明亮的房间里,在无数个寂静得只有呼吸声的中午,在我缺少童年玩伴的时光里,这些书籍和文字安慰了我。我至今对图书馆有着天然的亲切,对阅读有着持久的热情,大概就源于此吧。
我的第二个书房,是一间朝北的房间。家不大,所以书房更小,小小的房间又分为两个功能区,一张床,一张书桌。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和她紧密相连。她等待我长大,生命中的无数欢欣和悲伤都与她共享。在我离开她之后,很长时间,每从睡梦中醒来,我似乎还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应天塔,听到楼下阿姨独特的说话声,闻到那个电镀厂里特有的味道,于是便总生出“今夕何夕”的感慨。
如果说,儿时的中午属于那间借书室,那么几乎所有的夜晚都属于这个房间。饭后,温暖的灯光便开始点亮夜晚,灯下温书,做题,一晃十二年。无数记忆烙印,留下便不再消失。
房间很朴素,甚至看不出这里生活的是一个女孩。我曾经无数次地动过装饰她的念头,在文学作品描绘的花季雨季里,粉红、粉蓝、粉紫,布娃娃、米老鼠、花仙子,然而它们都仅仅停留在想象中。我的房间,只有一种色彩,一种装饰。因为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买书。哪里有新书店开张,哪里有特价书处理,我都要去看一看。越来越多的书来到这个房间,由于地方局促,容不下太大的书柜,父亲就在能放隔板的地方全部给我钉上了隔板,触目所及,触手可得,皆是书籍,很多年以后,读陆游的《书巢记》,虽不能如他“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但若说“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倒的确是极为相像的。今天,在我这个还算宽敞的书房里的大部分书都来自那个小小的房间,搬家的时候,我很惊讶,那小小的几层隔板和一个不大的书柜是如何容纳了我想看世界的梦想。
记忆中最为温暖的时光,便是冬天的晚上,做完作业,灯下看书,母亲在旁边挑毛衣,四壁书影,周遭静寂。我想,“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般模样:我有未来,母亲还年轻。有时候看书冷了,我就把戴了手套的手环抱到台灯周围,一会儿手便热了,于是埋下头去,继续沉浸在笔墨芬芳中。
除了书柜和隔板,书房区域就只剩下一张书桌,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中躬耕文字,一篇一篇的随笔,为我赢得读书时代“才女”的名声,也让我品尝到文字之路上的孤独和美好。灯下,一篇“心中的博物馆”使我获得了江浙沪文博考察夏令营的机会,一篇《历史深处的声音》开始了我的发表之路,当然最为难忘的是高一暑假,白天军训,晚上日记,十天内,写出了厚厚一本,语文老师大为赞赏,于是我“一记成名”。我常常想,我的写作习惯与夜晚相连,也许最初的原因就是这个房间的那些灯下漫笔。
从房间往下看,便是人间烟火:一条黑色的狗长年在弄堂里游荡,为着避开它,我总是绕道而行;楼下人家的煤炉就放在屋门前,烧什么好菜,气味告诉你;夏天的夜晚,家家户户在楼道口纳凉,东家西家的故事传递,还有孩子的奔跑和父母带着爱意的训斥。九点过后,人群渐渐散去,楼道寂静,而恰在此时,一档“点诗”的节目从随身听中缓缓流出,主持人轻轻地读着“蝉声低落,蛙声响起”,读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着“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于是便觉得在这小小的房间占尽了人间与天堂,拥有了尘世和诗歌。
此刻,我所在的是我的第三间书房。我渐渐懂得,所谓自己的房间,并不只是安放了自己,而是尽管白云苍狗,我的房间依然有梦想,有爱、期待和岁月,于是在静夜里我想威廉?格纳齐诺所渴望的大概就是一个安放灵魂的心之所在。
夜风温柔,于是在对书房的追忆中向过去说再见,向世界说晚安,向黎明说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