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富毅: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副校长,一级教师。先后获得兰州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兰州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并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不是根据我们的喜好赶走“瓦特”“牛顿”“爱迪生”,而是去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本真和潜能,尽最大努力保留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开启学生的那扇窗,让阳光照到里面那颗幼芽,进而唤醒它、激发它、成就它。
提起教育,我们很自然地把它和学校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大教育的视野下,教育要唤醒无数“可能”,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它同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让它可持续发展,必将形成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了这一点,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各自的使命,不断地思考:主体是谁?学生的“可能”是什么?学生要往哪里去?为学生能做些什么,做不了什么?
要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他们的成长没有固定的路径,他们的成长既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也不是为了实现教师的期待,而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学校而言,是要唤醒学生的善良,发现学生的潜能。学校教育应尊重生命,使人性向善,唤起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传递生命的气息。美国一所中学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给每一位新教师的信值得我们深思,信中写:“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我们要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锻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做大写的“人”,让德行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草有草的强,花有花的美,尺有尺的长,寸有寸的短,即使是基因高度相似的双胞胎,在同一个家庭生活,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的个性、行为也会有明显的差别。教师要使用有针对性的尺子,在每一次测量后,都要设计多种路径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想要的姿态,才是教师最需要关注的,要避免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制。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家庭而言,需要努力做到一生的陪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教育就伴随在他们左右。前期的家庭教育就如同打人生的“底色”一样,如果“底色”好,烙印就深刻,不会轻易褪色。即使后期遇到了不好的颜色,也不会轻易变色。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西方的一个哲理故事颇给人启示,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崇拜、怀疑、不认可、诟病、认可、赞同、遗憾,这是一位正直的父亲,他给孩子涂上了好的人生底色。不是说要家长按照这个标准树立形象,而且需要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形象,尽可能地剔除自身的“杂质”,净化孩子的源动力,有了这一动力的点燃、激发,世界都会为孩子们让步。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社会而言,需要做到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经常听到“5+2=0”,五天的学校教育经过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后就变成了“0”,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社会营造的氛围和学校倡导的行为不在同一个层面,甚至在反面,势必会让学校教育孤掌难鸣。在教育唤醒的多个因素中,社会教育是最不好控制的,毕竟学生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更是良莠不齐。
我们的教育是为唤醒无数“可能”所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所做的教育,是把学校、家庭、社会连接在一起的教育。学生所面对的世界空间更大,视野更宽,角度更多,他们的学习不再是以学校为世界,而是以世界为学校。教育不再远离生活,变得更加真实,变化更加丰富,变成立体的书,学生在這样的氛围中,逐渐接近他们理想中的自己,唤醒真实的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编辑:谢颖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不是根据我们的喜好赶走“瓦特”“牛顿”“爱迪生”,而是去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本真和潜能,尽最大努力保留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开启学生的那扇窗,让阳光照到里面那颗幼芽,进而唤醒它、激发它、成就它。
提起教育,我们很自然地把它和学校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大教育的视野下,教育要唤醒无数“可能”,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它同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让它可持续发展,必将形成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了这一点,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各自的使命,不断地思考:主体是谁?学生的“可能”是什么?学生要往哪里去?为学生能做些什么,做不了什么?
要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他们的成长没有固定的路径,他们的成长既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也不是为了实现教师的期待,而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学校而言,是要唤醒学生的善良,发现学生的潜能。学校教育应尊重生命,使人性向善,唤起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传递生命的气息。美国一所中学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给每一位新教师的信值得我们深思,信中写:“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我们要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锻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做大写的“人”,让德行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草有草的强,花有花的美,尺有尺的长,寸有寸的短,即使是基因高度相似的双胞胎,在同一个家庭生活,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的个性、行为也会有明显的差别。教师要使用有针对性的尺子,在每一次测量后,都要设计多种路径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想要的姿态,才是教师最需要关注的,要避免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制。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家庭而言,需要努力做到一生的陪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教育就伴随在他们左右。前期的家庭教育就如同打人生的“底色”一样,如果“底色”好,烙印就深刻,不会轻易褪色。即使后期遇到了不好的颜色,也不会轻易变色。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西方的一个哲理故事颇给人启示,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崇拜、怀疑、不认可、诟病、认可、赞同、遗憾,这是一位正直的父亲,他给孩子涂上了好的人生底色。不是说要家长按照这个标准树立形象,而且需要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形象,尽可能地剔除自身的“杂质”,净化孩子的源动力,有了这一动力的点燃、激发,世界都会为孩子们让步。
教育唤醒无数的“可能”对于社会而言,需要做到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经常听到“5+2=0”,五天的学校教育经过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后就变成了“0”,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社会营造的氛围和学校倡导的行为不在同一个层面,甚至在反面,势必会让学校教育孤掌难鸣。在教育唤醒的多个因素中,社会教育是最不好控制的,毕竟学生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更是良莠不齐。
我们的教育是为唤醒无数“可能”所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所做的教育,是把学校、家庭、社会连接在一起的教育。学生所面对的世界空间更大,视野更宽,角度更多,他们的学习不再是以学校为世界,而是以世界为学校。教育不再远离生活,变得更加真实,变化更加丰富,变成立体的书,学生在這样的氛围中,逐渐接近他们理想中的自己,唤醒真实的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