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解答有关散文阅读题,了解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知识很有必要的,本文在说明散文一般知识基础上,从阅读技巧与答题规律两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 散文 阅读 技巧 规律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03-01
散文,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她不是诗词,却有诗词的靓丽语言;她不是小说,却有小说的巧妙构思;她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论文,却常蕴含着论文的深邃思想。加之当代散文的写作题材的扩大使散文既具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一些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阅读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全面,出卷老师因此对其情有独钟,常选择当代精典散文阅读材料作为中考阅读的重点,而对中学生来说,却对其谈之色变。笔者以为散文主题确实难以把握,但掌握一定方法,还是能读懂并做好有关考题的。
1 要了解散文一般知识
作为一种体裁,散文自由灵活,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从内容上讲,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以对人和事物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认识和感受。例如,朱自清《背影》,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思想,抒发一定感情;抒情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激情和意愿,文章里通常没有像《背影》那样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例如老舍《济南的冬天》。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它说理,往往借助事例简述、形象描绘和感情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论文又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形散神聚”乃散文之特点。“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古今中外皆可为我写作所用;写法多样: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以及各种修辞等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都可熔为一炉;结构自由:书信体、戏剧体、标题题记后记话外篇等不拘一格。但散文选材或写法技法等貌似“散”,实质“神聚”,即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的“情”,托物所言的“志”,记事所说的“理”,是中心明确且往往有贯穿全文一条或两条线索,作者通过“明线”、“暗线”或某一“寄托物”将材料串联起来,读者明确了文章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行文思路。散文写人写事往往是表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文章“不散的神”,读者倘若抓住了作者文中借助文字表的“情”,达的“意”,也就把握了作者写作意图、文章主旨了。
2 掌握散文阅读一些技巧
凡事都讲“巧”,阅读散文亦然。笔者拟结合自己感受及他人之经验探讨散文阅读的一些技巧问题。
第一步,整体感知明大意。既然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因而阅读散文,就没必要被它众多材料、博杂内容所吓倒。聚精会神通读全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或“说了什么理”,即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整体上把握了文章主旨,再来研究局部便不会偏离中心,因为局部问题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
第二步,捕捉文眼细推敲。散文文眼——重点语句或语段,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开门见山,置于篇首。在文章开始就亮出主题,初中生可以迅速找到文章文眼所在;第二,置于篇末,卒章显志。有些散文,不急于将散文的主题和盘托出,而是娓娓道来,读完全文读者方恍然大悟。第三,前后呼应,置于首尾。有许多散文在文章文首与文尾都设有文眼,以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第四,在叙述一件或几件事之前或之后,议论或抒情,往往也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或解答一些问题关键所在。在第一遍阅读时,就注意准确捕捉并勾画文眼句段,不仅便于深入理解散文所体现的诗情画意;也便于解答文后考题。
第三步,找准线索理结构。文章线索是什么,找准了就可理清文章内容层次、结构安排。理清线索时不妨注意:一是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眼睛,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反对、宣扬或控诉什么;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二是文章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结尾往往是作者“点睛”的地方,如朱德《我的母亲》。三是文中抒情、议论句子,往往就是作者表明心志的地方,对把握文章主旨很有帮助;比如茅盾《白杨礼赞》。四是文章中多次、反复出现的词句,比如茅盾《白杨礼赞》中反复强调白杨树之“不平凡”。
3 总结答题基本规律
考查词句问题。解释词句含义,要结合语境解释词句含义,有时还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注意一定不要忽略词句在语境中含义。品评加点词语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也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来回答,要答该词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作用或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作用,体现词语准确性或生动性。
考查语言赏析问题。散文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又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原则,把品析语言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考查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主题也是散文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一是找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二是从所选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材料表达作者什么样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查顺序问题。要注意审题,有的几个词语、连续材料或几个段落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可以颠倒顺序。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词语、材料和段落之间关系。不管能不能,都要谈逻辑关系。如果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具有总结或承上启下作用。
考查描写作用。散文中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求学生掌握散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或主题,而小说景物描写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衬托人物;人物描写主要有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其作用是突出人物思想性格。
谈感受问题。这是散文阅读的综合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分析。(2)对人物情感分析。(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含义和作者思想情感。②有自己明确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关键词】 散文 阅读 技巧 规律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03-01
散文,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她不是诗词,却有诗词的靓丽语言;她不是小说,却有小说的巧妙构思;她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论文,却常蕴含着论文的深邃思想。加之当代散文的写作题材的扩大使散文既具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一些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阅读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全面,出卷老师因此对其情有独钟,常选择当代精典散文阅读材料作为中考阅读的重点,而对中学生来说,却对其谈之色变。笔者以为散文主题确实难以把握,但掌握一定方法,还是能读懂并做好有关考题的。
1 要了解散文一般知识
作为一种体裁,散文自由灵活,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从内容上讲,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以对人和事物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认识和感受。例如,朱自清《背影》,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思想,抒发一定感情;抒情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激情和意愿,文章里通常没有像《背影》那样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例如老舍《济南的冬天》。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它说理,往往借助事例简述、形象描绘和感情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论文又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形散神聚”乃散文之特点。“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古今中外皆可为我写作所用;写法多样: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以及各种修辞等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都可熔为一炉;结构自由:书信体、戏剧体、标题题记后记话外篇等不拘一格。但散文选材或写法技法等貌似“散”,实质“神聚”,即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的“情”,托物所言的“志”,记事所说的“理”,是中心明确且往往有贯穿全文一条或两条线索,作者通过“明线”、“暗线”或某一“寄托物”将材料串联起来,读者明确了文章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行文思路。散文写人写事往往是表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文章“不散的神”,读者倘若抓住了作者文中借助文字表的“情”,达的“意”,也就把握了作者写作意图、文章主旨了。
2 掌握散文阅读一些技巧
凡事都讲“巧”,阅读散文亦然。笔者拟结合自己感受及他人之经验探讨散文阅读的一些技巧问题。
第一步,整体感知明大意。既然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因而阅读散文,就没必要被它众多材料、博杂内容所吓倒。聚精会神通读全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或“说了什么理”,即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整体上把握了文章主旨,再来研究局部便不会偏离中心,因为局部问题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
第二步,捕捉文眼细推敲。散文文眼——重点语句或语段,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开门见山,置于篇首。在文章开始就亮出主题,初中生可以迅速找到文章文眼所在;第二,置于篇末,卒章显志。有些散文,不急于将散文的主题和盘托出,而是娓娓道来,读完全文读者方恍然大悟。第三,前后呼应,置于首尾。有许多散文在文章文首与文尾都设有文眼,以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第四,在叙述一件或几件事之前或之后,议论或抒情,往往也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或解答一些问题关键所在。在第一遍阅读时,就注意准确捕捉并勾画文眼句段,不仅便于深入理解散文所体现的诗情画意;也便于解答文后考题。
第三步,找准线索理结构。文章线索是什么,找准了就可理清文章内容层次、结构安排。理清线索时不妨注意:一是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眼睛,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反对、宣扬或控诉什么;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二是文章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结尾往往是作者“点睛”的地方,如朱德《我的母亲》。三是文中抒情、议论句子,往往就是作者表明心志的地方,对把握文章主旨很有帮助;比如茅盾《白杨礼赞》。四是文章中多次、反复出现的词句,比如茅盾《白杨礼赞》中反复强调白杨树之“不平凡”。
3 总结答题基本规律
考查词句问题。解释词句含义,要结合语境解释词句含义,有时还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注意一定不要忽略词句在语境中含义。品评加点词语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也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来回答,要答该词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作用或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作用,体现词语准确性或生动性。
考查语言赏析问题。散文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又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原则,把品析语言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考查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主题也是散文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一是找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二是从所选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材料表达作者什么样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查顺序问题。要注意审题,有的几个词语、连续材料或几个段落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可以颠倒顺序。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词语、材料和段落之间关系。不管能不能,都要谈逻辑关系。如果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具有总结或承上启下作用。
考查描写作用。散文中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求学生掌握散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或主题,而小说景物描写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衬托人物;人物描写主要有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其作用是突出人物思想性格。
谈感受问题。这是散文阅读的综合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分析。(2)对人物情感分析。(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含义和作者思想情感。②有自己明确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