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活的影像表达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位蒙古族女性摄影家,乌云娜、金红霞和文慧的作品以表现内蒙古的草原生活为主。三位都是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有对蒙古人形象的细致刻画,也有对蒙古人生存环境的关注,她们三位用女性独特的观察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代蒙古族的文化与精神。
  关键词:女性摄影;草原生活;民族精神
  初冬时节,由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民委主办的《蒙古族女性影像世界---乌云娜、金红霞、文慧摄影作品展》在内蒙古群艺馆展出。参与本次展览的三位摄影家是近年来活跃在内蒙古的三位蒙古族女性摄影家。她们是摄影旅途上的三位志同道合者,且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内蒙古颇负盛名。
  乌云娜是内蒙古大学的教授,我第一次见她的摄影作品,是在内蒙古大学“桃李风华·魅力内大”主题摄影展上。她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属于纪实摄影。在本次摄影展中她展出了两类作品,一类是草原题材,一类是海外掠影,两类作品相映成辉,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乌云娜的草原题材摄影中,人物形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她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绝不是人为的摆拍,而是生活的本真状态。乌云娜用她敏锐的双眼找到了看世界的新角度。她的作品是纪实的,她把生活的真实艺术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乌云娜展出的另一类作品,是她的海外掠影。她用朴素的影像给我们展现了西方社会的生活场景,有路边小憩的游客、街头卖艺的艺人、海边的情侣等。在这些作品中,乌云娜把焦点放在社会现象上,有对于人种平等的关注,也有对于同性恋人的祝福,作品展现给观者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当然,这与她女摄影家的身份密不可分,她将女性的敏感和细腻融入摄影作品之中,创作出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纪实作品来。
  金红霞从政府机关退休后,喜欢上了摄影。从最初引起关注的《锡伯山下》和《布里亚特驯马手》,到使她名声大噪的《东北虎》系列,体现了金红霞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她还善于抓拍,在快速的抓拍中又不失对细节的准确表达,体现了一个优秀摄影师的高超技艺。
  本次展览中的《东北虎》系列作品,曾荣获“2014上海国际摄影节”纪实类铜奖,在金红霞的镜头里,东北虎的各种形态显露无遗。比如作品《伴》,拍摄的是两只老虎依偎在一起的场景,照片中的小老虎斜仰着脑袋,好像在向母亲撒娇,而大老虎眯着眼睛,似乎在享受陪伴。照片中的老虎没有了常人印象中“百兽之王”的威猛,却多了一份萌态,金红霞通过老虎的形象,表达了母子情深的温馨主题。
  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草原生态是每一个蒙古人的清醒认识。在金红霞的作品中,也体现出对草原生态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展览中的一幅作品,展现了贫瘠的土地上长满被砍伐的半截树木,一头牛站在树木中间,显得彷徨而哀伤。无疑,作为蒙古族女性摄影家,金红霞身上有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摄影,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喜爱内蒙古。
  文慧出生于一个文化艺术之家,从事群众文化、摄影工作已经20多年了,现在是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内蒙古摄影界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女性摄影家,文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深入呼伦贝尔草原进行采风创作。她的作品多表现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作品感情真挚、民族特色浓郁,受到广泛好评。
  本次展览中文慧的《草原系列》,把我们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带入广袤的大草原。这里不仅有一碧千里的夏季,更有银装素裹的冬季;不仅有清晨太阳穿过云层的静谧,更有黄昏时骏马奔腾的壮观。文慧好像把草原的四季美景都装进了镜头,并将这些完美地呈现给观者。
  文慧也很善于拍摄人物,尤擅表现人物的特写。在她的镜头中,草原牧民善良淳朴的个性显露无疑。在本次展览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张老额吉的特写。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的痕迹纵横在额吉的脸上,深凹的眼框中闪着晶莹的泪光。作品宛如一幅油画,色彩饱和,沉稳大气,那么和谐,那么温馨。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前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艺术的民族特点显得格外珍贵。本次攝影展的三位女性摄影家,以她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特色鲜明的影像世界。摄影家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艺术创作手法,把对家乡美景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感悟,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她们三人的创作实践中传承着蒙古族的文化和精神,那些牧人、马匹和骆驼在她们的作品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树榕.闪烁着草原文化光彩的内蒙古艺术摄影[J].前沿,2005(9).
  [2]白亦莉.解析现代女性摄影之新视角[J].文艺生活,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与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有些汉语的发音是泰语中已有的发音,但是对于一些泰语中完全没有的发音和泰语与汉语发音近似的音,泰国学生很难发出且偏误较大。我通过对初级水平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情况进行采样和整理,简要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实践过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几点有效的纠音方式。  关键词:汉语拼音声母;泰国学生;偏误分析;纠
期刊
摘要:根据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考试的题型,将《日语听力》课堂教学分成若干项目模块,帮助学生了解各模块中解题特点和思路,通过反复练习,在提升听力水平的同时,提高新日语能力考试中听力答题的正确率,从而增加学生考级通过率。  关键词:N2听力;题型;解题注意点  作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经过在校期间两年半的日语学习后通过新日语能力考试1级或2级,是检验其在校专业学习效果的较为客观的标准之一。但从历年的考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外对“汉语热”现象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兴起使对外汉语专业发展迅速,对外汉语教师需求量大增。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当前对外汉语教育的重点。本文针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硕士班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培养状况,从培养机构和修课规定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对外汉语;师资培养;三地;硕士班  一、师资培养的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能力,使汉语
期刊
摘要:《饥饿的女儿》是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围绕出生在1962年大饥荒灾害最后一年的幺女六六的成长历程来进行叙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六十年代的重庆以及解放后的时代。小说中展示出主人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窘迫,这样的成长背景潜移默化的给作者带来了“饥饿”的苦难意识与创作情结。这种对于饥饿的意识,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精神方面的饥饿。  关键词:饥饿意识;物质饥饿;精神
期刊
摘要:在对宗教景点的讲解过程中,导游要根据不同景点的不同内容,根据游客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而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方式。对待文化程度较高的游客,在进行景点特色讲解时要深入讲解,对待文化程度一般的游客,可以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导游在进行景点讲解时最好能找到一个最佳讲解位置,距离游客应该远近适中。导游在讲解时也应有优质的讲解态度,讲解语调应当适度,手势不应过多,以免对游客观赏景点造成影响,讲解过程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安的成长道路、爱情婚姻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着重对其中所蕴含的崇高美进行了归纳,希望这种崇高美成为我们当今社会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崇高美;孙少安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也正是这一批批极为普通的社会大众谱写了一首极不平凡的赞歌,
期刊
摘要:《世界上的夜晚》承袭了前人的小镇创作,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述了小镇乌塘居民的辛酸悲苦,借悲情与温情的笔调向读者诉说着文学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小镇居民;悲情;温情;社会意义  一、小镇叙事的当代再现  小城镇文学滥觞可以追溯到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创造的“鲁镇”、“s镇”一系列小说,经鲁迅的传播,一系列以小城故事背景的文学作品陆续出现,隐藏在小城镇背后的文学价值被发掘出来,“小城文学”的叙事传统开
期刊
摘要: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当下电视节目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對着该如何权衡历史题材电视剧里的真实与虚构,怎样的选择才能对电视剧作品的制作带来理论力量的支持,电视剧制作者似乎真的有点无所适从了。  关键词: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准确;艺术创作;受众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甚至有
期刊
摘要:《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名字Zootopia英文直译为《动物园乌托邦》,乌托邦原来的意思为“好地方”或者是“沒有的梦想国度”。深度看来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中的好事情,而他的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不存在,“托”是寄托,“邦”是国家、地方,“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便是“空想的国家”。所以在乌托邦里,你可以去大胆想象、去实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敢想或者难以完成的事情,因为在这里,
期刊
摘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作为前苏联著名导演,以其新闻式的纪实手法、沉重阴郁的诗性创作风格和“塔式”影像的独特运用,开创并树立了新的艺术典范和美学旗帜,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独特的不可争议的地位。本文将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的电影《伊凡的童年》为例,简要分析塔可夫斯基新闻纪实的叙事手法、诗性的创作风格和“塔式”影像的独特运用。  关键词:新闻纪实;诗性创作风格;“塔式”影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