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语感的特性,阐述语感如何在文学阅读教学中逐渐提升:(1)认知、体会——语感的基础:品味语言,提炼语感;朗读揣摩,激发语感;联系生活,生成语感。(2)联想、想象——语感的阶梯:激活文字,创设情境;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放飞思绪,彰显个性。本文试谈文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敏锐而准确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培养;基础;阶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语感,是一种经长期训练而积淀下来的迅速识辨并准确理解语言材料的能力,通常是指感受语言材料的灵敏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它包括对语言的认识、体会、联想、想象等方面的内容。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语文素养的高低。就中学阅读教学而言,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培养语言感受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
当然,语感的培养之于人的思维特质和感受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在写文章时,伴随心理活动有语言活动,思维通过语言而形成思想,这是使用语言交流思想的过程。这种语言活动的特性,给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既要通过语言符号信息产生对信息源的反馈,又要通过这种反馈获得语言的深刻意义。这是语言的感受过程,也是语感培养的真谛。学生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感受,是理解分析和表达运用的基础。心理科学指出,人们的感受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为思维提供了感性材料。一切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才能接受和理解外来的信息,也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敏锐而准确的语感呢?
一、认知、体会——语感的基础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人物、事件、物品、环境、道理等是作者思维所运载的实体内容。文学作品,基本上是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的。具体的、形象的表象从作者头脑中流露于作者的笔端,就形成大多数记叙描写为主的形象画面,如人物景物形象的、社会环境的及综合性画面。而出现在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有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处于静止状态,它在文章中往往表现为描写段。观察点、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是构成描写段落的基础。而有的表象处于运动状态,象电影镜头一样,它具有连续活动的特点,它在文章中往往表现为叙述语段。动作、动态变化是构成叙述段的基础。
那文学阅读教学又如何根据这种语言形式的思维特点,对语言进行认知、体味,并迅速识辨、准确了解语言载体所表现的客观事物的内涵,从而养成敏锐而准确的语感呢?
(一)品味语言,提炼语感
余秋雨说:“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文字的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学生尤其喜欢那些形象生动的文字,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感悟文章的情感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锤炼学生的语感,更能培养学生语感的丰富性、细腻性。
以散文《春》为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以描摹自然景物为主的文字,它的语言形式是描写性形象思维,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能迅速识辨、了解其载体所表达的思维内涵,这是一幅“春草图”,“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分别描摹出小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再加上人的感觉“轻悄悄”“软绵绵”生动描绘了春草勃发给人的愉悦和欢乐。教学时可以抓这些鲜活的词语来品味揣摩。《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强化品读关键语词的作用,讨论明确:“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深刻内涵,在讨论分析这一系列动态的叙述性语言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的深情。
总之,像这些展示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抓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来培养学生语感的丰富性和细腻性,使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朗读揣摩,激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训练语感的办法就是多读别人的作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他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多读、熟读、读后深思,更能有效地激发语感。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中学语文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多加诵读。这也是学生积累知识、激发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公输》等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故事情节的同时,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又如教学像《安塞腰鼓》这样感情强劲的散文时,也应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句,吟诵感人情境,以达到领悟作品内涵,激发语言的感悟力,培养语感。的确,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反复朗读、揣摩,能激发提升语感。
(三)联系生活,生成语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有的文章,单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只有从生活各方面去体会,才能真正、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生活知识积累多了,对文字的理解就更丰富,更有情味。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生成的本质基础,在语感教学中,要联系生活经历,仔细揣摩语言丰富的内蕴。如教学《背影》,从文中来看作者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却同中有变。此中所蕴涵的情感丰富真挚,却也各不相同,通过揣摩比较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能准确把握其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而深悟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所以语感的培养,除了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外,还要有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观察生活、积累人生体验。可以说积累得越多,语感就越强。 二、联想、想象——语感的阶梯
对语言进行直接品味朗读揣摩和阅读沉淀联系生活,这是对语言的认知体会,学生虽也会从中领悟到语言的形式特点及作品的内涵,但不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这仍是语感培养的初级台阶。怎样能对语感有一个有效的提升?运用联想与想象应是关键途径之一。像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再现某种情景,显示生活,以情感人,给人一种艺术思考。这种思考“情景”,读者不可能对所有“情景”感知经历,这就需要加强间接知识的储备,运用联想与想象,在脑中活画出情景,并唤起作者融会在具体的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感情,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对表现在文章中的语言意识获得深切感受和透彻领悟。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醒,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让有一定言语基础且思维活跃的中学生被文本言语唤醒,自觉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达到语感的升华?以下几点文学阅读教学方法有实践效果。
(一)激活文字,创设情境
眼前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就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无法理解作品的意蕴,更无欣赏乐趣可言。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的同时使语感得以提升加强。
如阅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设置几个问题:这一天中最冷的更定时分,冷到什么程度呢?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生活体验,悟出“独”字反映出张岱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的品性,选择更定人鸟声俱绝的情景下赏雪,实际是他的人生追求,他的追求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追求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而阅读诗歌更需要借助想象,从凝练的语言中,去领会诗歌深邃的思想和意境。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在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上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颇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进而提升语言的感受力。
如阅读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有些语句看似平淡,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中学生较难理解,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如“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所以惊异。“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永远无法补过。如果不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对常见词“惊异和悲哀”就很难把握。鲁迅笔下的语言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进而提升语感。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有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才。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创造性的解读。
如教《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对“多侧面地评价骗子”这一教学环节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想法真是色彩纷呈,有的说:“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也有的说:“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等,学生用丰富的而个性化的感悟抒发自己的心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升华了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从文学赏析角度来讲,联想与想象愈丰富,对语言的理解才愈准确、愈深入,因为联想与想象是语感的阶梯。
总之,阅读需要通过语感把所接受的一系列语言符号经认知、体会、理解、联想、想象逐一转化成头脑中事物的表象,综合形成完整的情与景、事与理的有机统一体。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因此,我们应遵循阅读教学的各种规律,引导学生敏锐地感受语言,临其境、动其情、悟其理,深入体会作者的用心,进而把握文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蒋君方,女,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人,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方面的课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感;培养;基础;阶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语感,是一种经长期训练而积淀下来的迅速识辨并准确理解语言材料的能力,通常是指感受语言材料的灵敏度、清晰度和准确度。它包括对语言的认识、体会、联想、想象等方面的内容。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语文素养的高低。就中学阅读教学而言,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培养语言感受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
当然,语感的培养之于人的思维特质和感受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在写文章时,伴随心理活动有语言活动,思维通过语言而形成思想,这是使用语言交流思想的过程。这种语言活动的特性,给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既要通过语言符号信息产生对信息源的反馈,又要通过这种反馈获得语言的深刻意义。这是语言的感受过程,也是语感培养的真谛。学生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感受,是理解分析和表达运用的基础。心理科学指出,人们的感受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为思维提供了感性材料。一切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才能接受和理解外来的信息,也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敏锐而准确的语感呢?
一、认知、体会——语感的基础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人物、事件、物品、环境、道理等是作者思维所运载的实体内容。文学作品,基本上是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的。具体的、形象的表象从作者头脑中流露于作者的笔端,就形成大多数记叙描写为主的形象画面,如人物景物形象的、社会环境的及综合性画面。而出现在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有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处于静止状态,它在文章中往往表现为描写段。观察点、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是构成描写段落的基础。而有的表象处于运动状态,象电影镜头一样,它具有连续活动的特点,它在文章中往往表现为叙述语段。动作、动态变化是构成叙述段的基础。
那文学阅读教学又如何根据这种语言形式的思维特点,对语言进行认知、体味,并迅速识辨、准确了解语言载体所表现的客观事物的内涵,从而养成敏锐而准确的语感呢?
(一)品味语言,提炼语感
余秋雨说:“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文字的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学生尤其喜欢那些形象生动的文字,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感悟文章的情感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锤炼学生的语感,更能培养学生语感的丰富性、细腻性。
以散文《春》为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以描摹自然景物为主的文字,它的语言形式是描写性形象思维,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能迅速识辨、了解其载体所表达的思维内涵,这是一幅“春草图”,“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分别描摹出小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再加上人的感觉“轻悄悄”“软绵绵”生动描绘了春草勃发给人的愉悦和欢乐。教学时可以抓这些鲜活的词语来品味揣摩。《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强化品读关键语词的作用,讨论明确:“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深刻内涵,在讨论分析这一系列动态的叙述性语言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的深情。
总之,像这些展示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抓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来培养学生语感的丰富性和细腻性,使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朗读揣摩,激发语感
叶圣陶认为,训练语感的办法就是多读别人的作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他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多读、熟读、读后深思,更能有效地激发语感。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中学语文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多加诵读。这也是学生积累知识、激发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公输》等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故事情节的同时,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又如教学像《安塞腰鼓》这样感情强劲的散文时,也应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句,吟诵感人情境,以达到领悟作品内涵,激发语言的感悟力,培养语感。的确,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反复朗读、揣摩,能激发提升语感。
(三)联系生活,生成语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有的文章,单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只有从生活各方面去体会,才能真正、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生活知识积累多了,对文字的理解就更丰富,更有情味。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生成的本质基础,在语感教学中,要联系生活经历,仔细揣摩语言丰富的内蕴。如教学《背影》,从文中来看作者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却同中有变。此中所蕴涵的情感丰富真挚,却也各不相同,通过揣摩比较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能准确把握其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而深悟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所以语感的培养,除了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外,还要有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观察生活、积累人生体验。可以说积累得越多,语感就越强。 二、联想、想象——语感的阶梯
对语言进行直接品味朗读揣摩和阅读沉淀联系生活,这是对语言的认知体会,学生虽也会从中领悟到语言的形式特点及作品的内涵,但不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这仍是语感培养的初级台阶。怎样能对语感有一个有效的提升?运用联想与想象应是关键途径之一。像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再现某种情景,显示生活,以情感人,给人一种艺术思考。这种思考“情景”,读者不可能对所有“情景”感知经历,这就需要加强间接知识的储备,运用联想与想象,在脑中活画出情景,并唤起作者融会在具体的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感情,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对表现在文章中的语言意识获得深切感受和透彻领悟。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醒,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让有一定言语基础且思维活跃的中学生被文本言语唤醒,自觉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达到语感的升华?以下几点文学阅读教学方法有实践效果。
(一)激活文字,创设情境
眼前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就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无法理解作品的意蕴,更无欣赏乐趣可言。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的同时使语感得以提升加强。
如阅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设置几个问题:这一天中最冷的更定时分,冷到什么程度呢?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生活体验,悟出“独”字反映出张岱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的品性,选择更定人鸟声俱绝的情景下赏雪,实际是他的人生追求,他的追求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追求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而阅读诗歌更需要借助想象,从凝练的语言中,去领会诗歌深邃的思想和意境。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在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上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颇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进而提升语言的感受力。
如阅读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有些语句看似平淡,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中学生较难理解,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如“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所以惊异。“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永远无法补过。如果不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对常见词“惊异和悲哀”就很难把握。鲁迅笔下的语言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进而提升语感。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有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才。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创造性的解读。
如教《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对“多侧面地评价骗子”这一教学环节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想法真是色彩纷呈,有的说:“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也有的说:“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等,学生用丰富的而个性化的感悟抒发自己的心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升华了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从文学赏析角度来讲,联想与想象愈丰富,对语言的理解才愈准确、愈深入,因为联想与想象是语感的阶梯。
总之,阅读需要通过语感把所接受的一系列语言符号经认知、体会、理解、联想、想象逐一转化成头脑中事物的表象,综合形成完整的情与景、事与理的有机统一体。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因此,我们应遵循阅读教学的各种规律,引导学生敏锐地感受语言,临其境、动其情、悟其理,深入体会作者的用心,进而把握文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蒋君方,女,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人,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方面的课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