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优化配套管理提高油井系统效率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井系统效率是油田生产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应了油井的节能与经济效益,而且也综合反映了油田的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在原油生产过程中,抽油机采油是人工采油的重要方式,只有加强系统研究、细化分析、落实现场工作提要系统效率才能达到节能降耗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系统效率 抽油机 节能降耗
  随着油田开采年限的延长,油井产量逐渐递减,抽油机长期处于轻负荷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降低,单井能耗逐年增加。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衡量有杆泵系统生产与能耗的综合性指标,若想充分发挥油层潜力,又节能降耗,就要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
  一、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计算公式
  由上式可看出,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的因素较多,直接的因素有动液面深度、产液量、油压、套压,电机的输入功率等。因此要提高单井的系统效率,①降低设备损耗,减少无功功率损失;②必须找到产量与沉没度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合理匹配生产参数提高单井产量;③低产低效井合理的采油方式;④合理的控制套压;。
  二、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因素分析
  1.机械设备损耗分析:①电机部分的损失,主要包括铜损、铁损和风扇消耗的的功率。深井泵装置中电机负荷的变化十分剧烈而频繁。在抽油机的每一冲程中,电机的输出功率都将出现瞬时功率极大值和瞬时功率极小值。特别是在抽油机平衡不良时,损耗必然增大。由此可见,电机损耗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很大。②其他部分的损失。带传功部分的损失、减速箱部分的损失、四连杆部分的损失、盘根盒部分损失、抽油杆部分的损失、抽油泵部分的损失、管柱部分的损失。
  机械设备的能耗损失是客观存在的,对抽油机系统效率必然造成影响。为了减少这部分损失,尕斯库勒油田于2011年开始推广使用多级永磁同步电机,与普通励磁电机相比电机损耗减少10%-20%;抽油机的不平衡不仅导致设备的磨损严重,也会导致电机损耗成倍的增加,定期对抽油机平衡度的测试和作业井及时平衡度的调整以及抽油机各部件定期保养都可以有效的提高抽油机地念效率和系统效率。
  浅层油藏采用地面驱动螺杆泵取代抽油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油砂山油田油藏埋藏较浅,平均泵挂深度500米左右;平均单井产液量1.8方。2009年该区块推广使用地面驱动螺杆泵32口。采用泵型号GLB40-40生产参数为60转/分钟。通过测试对比。32口螺杆泵井比前期抽油机时平均系统效率提高5.2%。
  2.合理沉没度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影响
  根据公式(2)可以看出有效功率主要受有效扬程与产液量的影响。一般来讲,随着有效扬程H的增加,系统效率η都增加。但有效扬程和沉没度是反比关系,有效扬程越大,油井沉没度越小。根据沉没度与泵充满系数关系可知,沉没度过低时会导致导致抽油泵充满系数下降;使抽油泵产量减少,进而影响系统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提高系统效率,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沉没度,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合理的流压。
  2012年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对尕斯库勒油田554口井进行系统效率普测,并对测试结果按沉没度分类统计:沉没度在150米以下的系统效率是23.40%;沉没度在150~300m系统效率是29.19%;沉没度在300~450m系统效率是32.23%;沉没度在450~600m系统效率是36.12%、井下效率64.27%系统效率最高、吨液百米耗电最低。随着沉没度的升高,有效扬程降低系统效率逐步下降。大于1000m时系统效率为28.55%。
  因此在今后需加强单井产能预测及优化设计工作,使其折算沉没度达到300~600m的合理区域,保证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
  3.低产低效井合理的间采制度提高系统效率
  油砂山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地层能量越来越低。通过动液面分析,油砂山油田231口机采井中,沉没度大于150米的井有40口;沉没度大于50米小于150米的井有33口,沉没度小于50米的井有158口;根据功图和产量分析,油砂山油田供液不足的井占总井数的68%以上。采油井平均泵效是在20%左右,在部分严重供液不足的井上,泵效更低(10%左右),2009年测得油砂山油田平均系统效率为12.4%,油井吨液百米耗电为6.018KWh/吨针对油砂山油田单井实际状况,工作重点是对于严重供液不足的井实行合理的间抽工作制度,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降耗。
  2009年对该区块5口井采用液面恢复法进行试验。
  3.1井时液面恢复时间的确定。采用静夜面上升曲线确定间抽井关井时间。即:油井关井后,每个一定时间测一次液面(为保证液面数据的精确性,每次测试时多测几组数据),求的沉没度。根据液面恢复情况确定油井关井时间。
  3.2开井时生产时间的确定。采用液面下降曲线确定生产时间。油井启抽后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动液面,当液面下降接近泵时,即为开井时间。
  通过对液面检测确定合理的间采时间,如油砂山油田中512井进行检测后确定停抽时间为3小时开井时间为1小时。并对其安装电度表进行节能测量。
  中512井抽油机为ⅡCYJW5-3-13HP青海石油机械厂制造前置型节能抽油机,电机额定功率为7.5KW,根据实施间抽前后的产液量对比间抽后液量平均每天减少0.18吨,48小时耗能减少92.1千瓦时,节电58%。根据公式2有效功率和生产时间的关系,通过间采后该井系统效率比以前提高70%以上。通过近几年推广目前油砂山油田间采井达到160多口。
  3.3泵况方面影响:抽油泵缓慢漏失或油管轻微漏失,由于产油量差值小而不能够及时检泵,这部分井液量下降,系统效率降低。
  3.4合理优化参数,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由系统效率计算公式可知,要提高单井的系统效率,必须找到产量与沉没度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合理匹配生产参数。我们根据单井生产情况,在保证油井最佳产能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沉没度,对部分井进行了参数优化。通过地面参数优化和井下管、杆、泵优化确定合理的沉没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三、认识与结论
  1.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工作是开展节能实验和新技术推广的根本保障,是提高油井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为主要目标。
  2.优化抽汲参数,保持合理流压,是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最简捷的途径。
  3.在管理上要实现节能工作立体化;在测试技术上要达到精、准、细,才能实现节能技术最优化,节能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宪侃《抽油机采油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 .
  [2]刘 合《当代有杆泵抽油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压裂技术在油田油气开采中的应用,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压裂技术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沟通与连接蓄油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谈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采中的应用。  关键词:酸化 压裂 应用  压裂技术在油田油气开采中的应用,为油田实现稳定、高产的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持。压裂技术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沟通与连接蓄油空间与渗流通道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
期刊
摘 要:水平井有浅井、中深井和深井水平井,钻井液针对井眼稳定、减阻防卡、井眼清洁和油气层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形成了具有油田特色的水平井钻井液技术体系。  关键词:钻井液 水平井 井眼稳定 油气层保护  水平井钻井,不论是浅井、深井,进入造斜段和水平段后摩阻都比直井要大,完井大多需要下入完井管柱,减阻防卡技术不容忽视。通过对水平井携岩能力和井眼清洁的控制以及对低压储层易漏,水平井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先进的采油技术工艺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水平井、分支井技术要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采油工艺。其广泛运用于天然裂缝油藏、薄层油藏、存在底水锥进的气藏、存在气锥和水锥问题的油田等多种油、气藏中。重点分析水平井、分支井采油工艺的发展现状及人工的举升方式、找水堵水技术、增产增注措施、控砂技术、防砂等。水平井、分支井在重油的开采、水驱等可以提高采收率的措施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滩海地区油藏及开发特点,从储量静态、动态评估入手,结合经济评价,阐述了滩海地区SEC 储量评估方法,同时分析了各种静态、动态以及经济参数对储量评估结果的敏感程度。研究认为,储量动态评估应根据油气田已有的开发生产规律、开发状况和趋势,合理选择产量递减类型、递减率,以达到评估结果客观、准确。明确了应用容积法时应注意准确掌握SEC储量评估标准与国内现行储量计算标准的差异,为今后掌握SEC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白狼城油区局部地区目前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开发调整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调整实施方案,以实现白狼城油田长期高产稳产。  关键词:白狼油区 稳产 问题 研究  一、油区概况  白狼城油区处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略偏北的位置,产层为长2油层,其探明含油面积16.87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81.6×104吨。 长2砂组构造的总体趋势与区域构造背景一致,表现为相对平缓、向
期刊
摘 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部分生产井被迫关闭,效益大幅度下滑,反映出”多井低产“抵御低油价风险的能力很弱。2009年7月,蒋总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了”抓住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的‘牛鼻子’,在地质研究、工程设计、钻井工程、地面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努力降低产能建设投资,提高上游业务的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各个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中油公司“稳定并提高单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连续油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更具体地说,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作业安全、高效;运移、就位、井场准备快;带压作业;减少起下管柱时间;对环境影响小;现场占用人员少;运行费用相对低。  关键词:连续油管 井下作业 安全 高效  连续油管技术主要有地面没备、井下工具和作业工艺三大部分构成。作业速度快和运行经济性是采用连续油管技术的最突出优点。与钻机修井机相比,连续油管作业
期刊
摘 要:濮城油田文51北块1983年发现,1985年开始滚动勘探开发,至今已走过了近27个年头,目前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采后期,并积极利用三维地震、储层精细解释等手段,对文51表外储量进行研究,重点对文51沙二上未动用表外储量进行重新认识,确定储量基础,并利用事故井进行试油和井网完善,为文51油藏下步挖潜提供了储量接替。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层系的优化组合,层间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
期刊
摘 要:非常规油气作为重要战略接替能源,其高效开发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非常规勘探开发现状,并结合胜利油田非常规油气储层特点和开发现状, 从勘探开发技术、开发思路以及体制创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于解决油田内部非常规面临的成本高、入靶难、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稳定性差等困难有很好的借鉴性。  关键词:非常规 高效开发 胜利油田 借鉴性  非常规油
期刊
摘 要:针对注水井生产特点,以及常规水井调剖技术处理半径小、调剖有效期短、效果差的状况,研究开发出大剂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有效改善了油藏深部的非均质性,大大提高了处理半径,从而扩大了波及体积,延长了调剖有效期,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  关键词:大剂量深部调剖 调剖实验 地面智能注入系统 采收率  在油田注水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地层非均质性的存在,必然导致注采井间的高渗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