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兴国”的号角。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屹立于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文化体制深化改革与繁荣发展的时代交汇点上。上个世纪德鲁克曾经说过“文化将成为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至于此,文化兴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而作为企业来讲,“文化强企”也将成为每个企业的共识。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服务机构,捷盟咨询组织员工及时认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感受颇深。我们围绕“文化兴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学习,有三点体会:一是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战略
我们国家的GDP成为全球第二,但我们还远不是经济强国,离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如温家宝总理讲过的“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更深刻、更具渗透性”。文化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捷盟咨询在为企业提供企业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在与国有、民营、外资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负责人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已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许多企业遇到生产力提升的瓶颈归根到底就是文化问题。所以我们最能理解文化作为国家战略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尤其在我们当下,如果文化不提升、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不强大,我们经济上的“调结构、转方式”就没有方向与动力,就无法成为经济强国。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先进性,都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如我们祖先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让中国在近代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经济;经历文艺复兴而崛起的西方国家,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使我们在众多领域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能兴国。时代在变,文化要发展,文化要繁荣,这是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无愧于历史的战略性选择。
二是文化安全问题
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等等,人们耳熟能详,但文化安全的提法,在这么高级别的文件中提出,可能是第一次。为什么文化会有风险?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思想的引领、是人们行为、态度的“发源地”。文化安全,简单理解就是确保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确保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要意识到防止不良外部文化的侵袭。
文化自强,文化才能安全。《决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是文化自强的要求。文化安全是放在世界坐标的时空上来讲的:西方某些国家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高效传播性和难以干扰性,对别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有意渗透,他们惯使双重标准,歪曲、扩大分歧与矛盾,挑起冲突,严重威胁别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定。中华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特色不能丢、不能被西化,这是一种文化的安全。就像一个人,机体健康不易受风寒、内心强大不易被压垮,拥有智慧不易受诱惑,因此而安全。国家、社会、民族的文化安全,最主要的靠自强,要有自己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多了,有文化的人少了;会挣钱的人多了,能坚守道德底线、能坚持做人原则的人少了。因此,中国公民人文精神的培养迫在眼前。文化需要传播与力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用更简练的、易理解、易记忆且好传播的方式进一步擬练,让每一个公民接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政策,改革体制与发展方式,营造公乎正义的社会秩序与敢讲真话、诚实守约的社会氛围,让每个公民真实受到这种价值观的益处,那么,就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自觉践行和热爱。胡锦涛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文化被民众接受了,文化自然就安全了。文化安全了,国家就安定了,生产力就会进一步发展,国家竞争力就会更为强大,文明的目标就不远了。
三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曰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过去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各时期有不同态度,今天的认识,意义非凡。我们认为这也是理性的选择。我们曾经积累过灿烂的农耕文明,也积累过许多光辉的人性价值,但这些有待我们去重新认识、主动继承与发展。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具备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民族身份、找寻自我价值的手段和力量之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化的活力之源在于承袭古代文化而不拘泥,学习传统文化而不照搬。
我们到底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什么?学儒、学释、学法、学道……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就是要有一种宽容、包容的心态,要有一种“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大国文化风范。温家宝总理说过,“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因此,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要向传统中学习诚信精神,切实解决目前的社会诚信问题,要自觉建设诚信文化,塑造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契约精神。
以上是我学习后的三点认识。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服务人员,我觉得责任更重了,工作意义更大了。捷盟咨询有个观点: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修正社会文化。在社会公民中,企业人数占据绝大比例,如果企业建设了先进的文化,企业人自然会把这先进的文化传递给社会,今天党和国家更重视文化建设,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事业空间。企业文化的生长,离不开社会文化的阳光与空气。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文化自觉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讲是大好事,企业建设优秀文化不再是“金鸡独立式”,先进价值观的导入将从各级党政组织、个体开始示范,上行而下效;将从制度、政策层面积极调整、配合,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企业因此获得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营养。
感受精神,鼓励斗志,愿为文化兴国尽绵薄力量。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服务机构,捷盟咨询组织员工及时认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感受颇深。我们围绕“文化兴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学习,有三点体会:一是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战略
我们国家的GDP成为全球第二,但我们还远不是经济强国,离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如温家宝总理讲过的“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更深刻、更具渗透性”。文化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捷盟咨询在为企业提供企业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在与国有、民营、外资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负责人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已深刻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许多企业遇到生产力提升的瓶颈归根到底就是文化问题。所以我们最能理解文化作为国家战略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尤其在我们当下,如果文化不提升、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不强大,我们经济上的“调结构、转方式”就没有方向与动力,就无法成为经济强国。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先进性,都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如我们祖先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让中国在近代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经济;经历文艺复兴而崛起的西方国家,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使我们在众多领域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能兴国。时代在变,文化要发展,文化要繁荣,这是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无愧于历史的战略性选择。
二是文化安全问题
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等等,人们耳熟能详,但文化安全的提法,在这么高级别的文件中提出,可能是第一次。为什么文化会有风险?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思想的引领、是人们行为、态度的“发源地”。文化安全,简单理解就是确保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确保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要意识到防止不良外部文化的侵袭。
文化自强,文化才能安全。《决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是文化自强的要求。文化安全是放在世界坐标的时空上来讲的:西方某些国家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高效传播性和难以干扰性,对别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有意渗透,他们惯使双重标准,歪曲、扩大分歧与矛盾,挑起冲突,严重威胁别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定。中华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特色不能丢、不能被西化,这是一种文化的安全。就像一个人,机体健康不易受风寒、内心强大不易被压垮,拥有智慧不易受诱惑,因此而安全。国家、社会、民族的文化安全,最主要的靠自强,要有自己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多了,有文化的人少了;会挣钱的人多了,能坚守道德底线、能坚持做人原则的人少了。因此,中国公民人文精神的培养迫在眼前。文化需要传播与力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用更简练的、易理解、易记忆且好传播的方式进一步擬练,让每一个公民接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政策,改革体制与发展方式,营造公乎正义的社会秩序与敢讲真话、诚实守约的社会氛围,让每个公民真实受到这种价值观的益处,那么,就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自觉践行和热爱。胡锦涛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文化被民众接受了,文化自然就安全了。文化安全了,国家就安定了,生产力就会进一步发展,国家竞争力就会更为强大,文明的目标就不远了。
三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曰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过去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各时期有不同态度,今天的认识,意义非凡。我们认为这也是理性的选择。我们曾经积累过灿烂的农耕文明,也积累过许多光辉的人性价值,但这些有待我们去重新认识、主动继承与发展。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具备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民族身份、找寻自我价值的手段和力量之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化的活力之源在于承袭古代文化而不拘泥,学习传统文化而不照搬。
我们到底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什么?学儒、学释、学法、学道……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就是要有一种宽容、包容的心态,要有一种“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大国文化风范。温家宝总理说过,“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因此,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要向传统中学习诚信精神,切实解决目前的社会诚信问题,要自觉建设诚信文化,塑造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契约精神。
以上是我学习后的三点认识。作为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服务人员,我觉得责任更重了,工作意义更大了。捷盟咨询有个观点: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修正社会文化。在社会公民中,企业人数占据绝大比例,如果企业建设了先进的文化,企业人自然会把这先进的文化传递给社会,今天党和国家更重视文化建设,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事业空间。企业文化的生长,离不开社会文化的阳光与空气。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文化自觉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讲是大好事,企业建设优秀文化不再是“金鸡独立式”,先进价值观的导入将从各级党政组织、个体开始示范,上行而下效;将从制度、政策层面积极调整、配合,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企业因此获得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营养。
感受精神,鼓励斗志,愿为文化兴国尽绵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