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以散文《老王》的教学为例,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策略:创设情境,层层质疑,激活思维;抓住文眼,纲举目张,提升思维;找准细节,品味语言,深化思维;展开想象,补充细节,发散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53-02
【作者简介】周德刚,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南京,210016)副校长,高级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要落实这些要求,都离不开思维。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以《老王》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创设情境,层层质疑,激活思维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沉浸于主动学习的快乐当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那就是杨绛先生的《老王》。看到这样的标题,结合学过的类似文章,大家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1:老王是谁?课文写老王哪些事?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师:这是问的“写什么”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内容。那么这一类以写人为主(加重语气)的散文,同学们还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生3:作者要写老王的什么性格品质?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
师:很好!学习写人的文章,这些问题必须要弄清楚。还有问题吗?
生4:作者是什么身份?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师:知人论世,好!有谁知道本文作者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学生简介杨绛及故事背景后,教师利用课件做必要的补充)
师:知道这些背景后,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5:作为著名学者,作者怎么会和老王有交往呢?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生6:作者在“文革”中遭遇了批斗,非常不幸。她会怎样看待自己的不幸呢?
师:很好,这样多角度提问,就能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我们的阅读就有方向,有收获。
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课文学习的第一步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问。”本课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围绕课题,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发问,快速激活了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抓住文眼,綱举目张,提升思维
文眼是揭示文章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词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这类关键句,设计贯穿全文的主问题,就能抓住文章重点,避免提问的琐碎,同时能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师: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情感强烈的散文,但直接抒情的句子并不太多,这类句子通常能够统摄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速读、勾画并交流。)
生7: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很好。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生8:这里提到两个人,“一个幸运的人”和“一个不幸的人”。“幸运的人”显然是作者自己,“不幸的人”当然是指老王。
生9:作者为什么认为老王是不幸的,自己却是幸运的呢?
生10: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呢?
师:非常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直指课文的核心。那好,我们就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这几个关键问题吧。相信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了。
这篇文章的结尾句,是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关键句,可谓文眼。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质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联系文章内容和作者生平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很好地解决了理解课文主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找准细节,品味语言,深化思维
散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章细节和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突出的特色。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最能体现语言的魅力,它体现在作者对人事景物的细微刻画,发现这样的细节并加以体味,我们就能领略语言的美妙,并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人物,进而理解主旨,从而获得更多阅读的美感。
师:下面,请大家说说文中对老王的描写,有哪些细节引起你的注意和思考。
生11:作者有一次看到老王进了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三轮进大院。后来作者问老王那是不是他的家。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不说那是家,只说“住那儿”,这是一个细节。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11:住的地方不一定算是家。家是有亲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可是,老王没有亲人,他的意识里,那个地方就不能算是家。这体现了老王生活的不幸,他在精神上是孤苦无依的。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还有哪些细节?
生12:作者问:“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师:老王不喜欢吃鸡蛋吗?说说你的理解。
生12:不是不喜欢,而是不舍得。老王那么困难,得到这些鸡蛋一定很不容易,他想用它来感激杨绛一家,所以,自己怎么舍得吃呢?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和体会这些细节,品味语言中蕴藏着的生命和情感,用来滋养自己的精神生命,同时,深化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展开想象,补充细节,发散思维
散文以文学语言为媒介描绘人情世故,通常存在着空白和未定性,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着很强的张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细节,再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再创造,既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
师:杨绛收下鸡蛋香油,并让老王一定要收钱。老王拿着钱离开杨绛家后,会怎么想?试展开想象,以老王的口吻补写一段话。
生13:“我接过杨先生给我的钱,心里有些不高兴。我是拿香油鸡蛋来感谢他们一家的,我不想收她的钱。可是她一定要给我钱,真是不理解我啊!”
师:这样的想象合理吗?
生14:不合理。老王那么善良,是不会埋怨杨绛的。
生15:老王收下钱,也是理解了杨绛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怕给杨绛找麻烦。因为如果他不收钱,杨绛还要托人捎,所以,老王应该是怀着感激的心理。
师:好,那么,根据这种思路,我们再作修改。
生16:“我接过杨先生给我的钱,手有些抖。我很想再表达我的感激,可我累了,万一晕在这儿,又要麻烦人家了。我心里这样想着,艰难地转过身子,走出门。下了几层楼梯,我回头看看,发现杨先生还站在门口,脸上挂着担心。我冲她笑笑,回过头继续走。我又想起她给我的钱。她是什么意思呢?她难道没有领会我对他们一家的感激吗?还是怕我没有钱用?我又想,她是有文化的人,一定能懂我的意思,她一定是在关心我!真是好人啊!遇见他们一家,真是我不幸中的大幸!”
联想与想象是创造性思維的直接体现。本课设计两个想象环节,让学生基于对人物的理解,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这既能训练想象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53-02
【作者简介】周德刚,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南京,210016)副校长,高级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要落实这些要求,都离不开思维。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以《老王》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创设情境,层层质疑,激活思维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沉浸于主动学习的快乐当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那就是杨绛先生的《老王》。看到这样的标题,结合学过的类似文章,大家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1:老王是谁?课文写老王哪些事?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师:这是问的“写什么”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内容。那么这一类以写人为主(加重语气)的散文,同学们还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生3:作者要写老王的什么性格品质?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的性格品质?
师:很好!学习写人的文章,这些问题必须要弄清楚。还有问题吗?
生4:作者是什么身份?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师:知人论世,好!有谁知道本文作者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学生简介杨绛及故事背景后,教师利用课件做必要的补充)
师:知道这些背景后,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5:作为著名学者,作者怎么会和老王有交往呢?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生6:作者在“文革”中遭遇了批斗,非常不幸。她会怎样看待自己的不幸呢?
师:很好,这样多角度提问,就能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我们的阅读就有方向,有收获。
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课文学习的第一步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问。”本课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围绕课题,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发问,快速激活了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抓住文眼,綱举目张,提升思维
文眼是揭示文章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词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这类关键句,设计贯穿全文的主问题,就能抓住文章重点,避免提问的琐碎,同时能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师: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情感强烈的散文,但直接抒情的句子并不太多,这类句子通常能够统摄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速读、勾画并交流。)
生7: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很好。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生8:这里提到两个人,“一个幸运的人”和“一个不幸的人”。“幸运的人”显然是作者自己,“不幸的人”当然是指老王。
生9:作者为什么认为老王是不幸的,自己却是幸运的呢?
生10: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呢?
师:非常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直指课文的核心。那好,我们就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这几个关键问题吧。相信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了。
这篇文章的结尾句,是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关键句,可谓文眼。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质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联系文章内容和作者生平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很好地解决了理解课文主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找准细节,品味语言,深化思维
散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章细节和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最突出的特色。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最能体现语言的魅力,它体现在作者对人事景物的细微刻画,发现这样的细节并加以体味,我们就能领略语言的美妙,并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人物,进而理解主旨,从而获得更多阅读的美感。
师:下面,请大家说说文中对老王的描写,有哪些细节引起你的注意和思考。
生11:作者有一次看到老王进了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三轮进大院。后来作者问老王那是不是他的家。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不说那是家,只说“住那儿”,这是一个细节。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11:住的地方不一定算是家。家是有亲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可是,老王没有亲人,他的意识里,那个地方就不能算是家。这体现了老王生活的不幸,他在精神上是孤苦无依的。
师: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还有哪些细节?
生12:作者问:“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师:老王不喜欢吃鸡蛋吗?说说你的理解。
生12:不是不喜欢,而是不舍得。老王那么困难,得到这些鸡蛋一定很不容易,他想用它来感激杨绛一家,所以,自己怎么舍得吃呢?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和体会这些细节,品味语言中蕴藏着的生命和情感,用来滋养自己的精神生命,同时,深化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展开想象,补充细节,发散思维
散文以文学语言为媒介描绘人情世故,通常存在着空白和未定性,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着很强的张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细节,再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再创造,既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
师:杨绛收下鸡蛋香油,并让老王一定要收钱。老王拿着钱离开杨绛家后,会怎么想?试展开想象,以老王的口吻补写一段话。
生13:“我接过杨先生给我的钱,心里有些不高兴。我是拿香油鸡蛋来感谢他们一家的,我不想收她的钱。可是她一定要给我钱,真是不理解我啊!”
师:这样的想象合理吗?
生14:不合理。老王那么善良,是不会埋怨杨绛的。
生15:老王收下钱,也是理解了杨绛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怕给杨绛找麻烦。因为如果他不收钱,杨绛还要托人捎,所以,老王应该是怀着感激的心理。
师:好,那么,根据这种思路,我们再作修改。
生16:“我接过杨先生给我的钱,手有些抖。我很想再表达我的感激,可我累了,万一晕在这儿,又要麻烦人家了。我心里这样想着,艰难地转过身子,走出门。下了几层楼梯,我回头看看,发现杨先生还站在门口,脸上挂着担心。我冲她笑笑,回过头继续走。我又想起她给我的钱。她是什么意思呢?她难道没有领会我对他们一家的感激吗?还是怕我没有钱用?我又想,她是有文化的人,一定能懂我的意思,她一定是在关心我!真是好人啊!遇见他们一家,真是我不幸中的大幸!”
联想与想象是创造性思維的直接体现。本课设计两个想象环节,让学生基于对人物的理解,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这既能训练想象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