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部分同学都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寻其中的正确步骤给分,所以常会出现“能做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的现象。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准得分点,力求答题时做到“会而对,对而全”。
例1 (2020·江苏南京)如图1,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BD=CE。
证明:在△ABE与△ACD中,
[∠A=∠A,AB=AC,∠B=∠C,]
∴△ABE≌△ACD(ASA),
∴AD=AE,
∴AB-AD=AC-AE,
∴BD=CE。
【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证明题,共8分,有三个得分点,分别是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由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得出最终结论。
例2 (2020·江苏泰州)如图2,在△ABC中,∠C=90°,AC=3,BC=4,P为BC边上的动点(与B、C不重合),PD∥AB,交AC于点D,连接AP,设CP=x,△ADP的面积为S。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D的长;
(2)求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S随x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
解:(1)∵PD∥AB,∴[CPCB]=[CDCA]。
∵AC=3,BC=4,CP=x,
∴[x4]=[CD3],∴CD=[34x],
∴AD=AC-CD=3[-34x],
即AD=[-34x] 3。
(2)根据题意,得S=[12]AD?CP=[12]x·([-34x] 3)=[-38](x-2)2 [32],
∴当x≥2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当S随x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为2≤x<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性质(或相似三角形性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知识等。本题共10分,在第(1)问中,能够写出比例式就可以得1分,带入各线段的长,计算正确即可。第(2)问要在第(1)问求出来的基础上,利用面积公式列式并整理得二次函数,然后可以配方得顶点式,也可以化成一般式以后再用x=[-b2a]计算对称轴,再利用函数图像,确定x的取值范围。第(2)问中能够列出面积的函数表达式也是一个得分点。
例3 (2020·江苏徐州)如图3,AC⊥BC,DC⊥EC,AC=BC,DC=EC,AE与BD交于点F。
(1)求证:AE=BD;
(2)求∠AFD的度数。
(1)证明:∵AC⊥BC,DC⊥EC,
∴∠ACB=∠DCE=90°,
∴∠ACE=∠BCD。
在△ACE和△BCD中,
[AC=BC,∠ACE=∠BCD,CE=CD,]
∴△ACE≌△BCD(SAS),
∴AE=BD。
(2)解:設BC与AE交于点N。
∵∠ACB=90°,
∴∠A ∠ANC=90°。
∵△ACE≌△BCD,
∴∠A=∠B。
∵∠ANC=∠BNF,
∴∠B ∠BNF=∠A ∠ANC=90°,
∴∠AFD=∠B ∠BNF=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直角是间接条件,能推出∠ACE=∠BCD,这是一个得分点;第(2)小问中利用全等性质得出∠A=∠B也是一个得分点。我们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采取“跳步解答”的方法,即如果第(1)问没有证出,做第(2)问时可以使用第(1)问的结论作答,依然能得第(2)问的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初级中学)
例1 (2020·江苏南京)如图1,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BD=CE。
证明:在△ABE与△ACD中,
[∠A=∠A,AB=AC,∠B=∠C,]
∴△ABE≌△ACD(ASA),
∴AD=AE,
∴AB-AD=AC-AE,
∴BD=CE。
【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证明题,共8分,有三个得分点,分别是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由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得出最终结论。
例2 (2020·江苏泰州)如图2,在△ABC中,∠C=90°,AC=3,BC=4,P为BC边上的动点(与B、C不重合),PD∥AB,交AC于点D,连接AP,设CP=x,△ADP的面积为S。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D的长;
(2)求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当S随x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
解:(1)∵PD∥AB,∴[CPCB]=[CDCA]。
∵AC=3,BC=4,CP=x,
∴[x4]=[CD3],∴CD=[34x],
∴AD=AC-CD=3[-34x],
即AD=[-34x] 3。
(2)根据题意,得S=[12]AD?CP=[12]x·([-34x] 3)=[-38](x-2)2 [32],
∴当x≥2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性质(或相似三角形性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知识等。本题共10分,在第(1)问中,能够写出比例式就可以得1分,带入各线段的长,计算正确即可。第(2)问要在第(1)问求出来的基础上,利用面积公式列式并整理得二次函数,然后可以配方得顶点式,也可以化成一般式以后再用x=[-b2a]计算对称轴,再利用函数图像,确定x的取值范围。第(2)问中能够列出面积的函数表达式也是一个得分点。
例3 (2020·江苏徐州)如图3,AC⊥BC,DC⊥EC,AC=BC,DC=EC,AE与BD交于点F。
(1)求证:AE=BD;
(2)求∠AFD的度数。
(1)证明:∵AC⊥BC,DC⊥EC,
∴∠ACB=∠DCE=90°,
∴∠ACE=∠BCD。
在△ACE和△BCD中,
[AC=BC,∠ACE=∠BCD,CE=CD,]
∴△ACE≌△BCD(SAS),
∴AE=BD。
(2)解:設BC与AE交于点N。
∵∠ACB=90°,
∴∠A ∠ANC=90°。
∵△ACE≌△BCD,
∴∠A=∠B。
∵∠ANC=∠BNF,
∴∠B ∠BNF=∠A ∠ANC=90°,
∴∠AFD=∠B ∠BNF=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直角是间接条件,能推出∠ACE=∠BCD,这是一个得分点;第(2)小问中利用全等性质得出∠A=∠B也是一个得分点。我们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采取“跳步解答”的方法,即如果第(1)问没有证出,做第(2)问时可以使用第(1)问的结论作答,依然能得第(2)问的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