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浸润 让爱和梦想始终相伴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教育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形态,体现了不同个体在面对艺术教育上的不同理念。方法多种多样,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对与错。艺术形式的选择,教育理念的选择,都折射出家长的期许和孩子的向往。在满足家长期望的同时,能够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满足自己最纯真的艺术期望,或许就是艺术教育送给孩子的最大礼物。


  现代舞、芭蕾、民族舞、钢琴、电子琴、小提琴、还有国画、油画、水彩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童年缺失了太多,或许是生命中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我们曾经与许多艺术擦肩而过,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之交臂,留在心底,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期许或者愿望。
  而今,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人试图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竟的梦,也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足够“优秀”,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一股脑想要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兴趣班、特长课统统上一个遍,为自己捧回一张张的奖状、一块块的奖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对孩子的爱、表达自己教育的成功、凸显孩子的足够优秀。


  但是,是否有人认真想过,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兴趣班的教室里,又有多少孩子真的是因为兴趣而坐在这里去努力记忆那些对他们来说还太过深奥的词语;模仿台上老师娴熟的技法。艺术教育,到底教給了孩子什么?
  艺术之路的引路人
  在成为金爵士现代音乐学校董事长之前,周静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和许多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一样,因为儿子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热爱与天赋,周静从儿子初中时期就开始带着他寻访名师,四处求学,从广州到上海、北京,从国内到国外,为了找到一位好的音乐老师,时常要历经漫长的车程,甚至飞越千里的距离。那些年,他们一起走过的路程相加起来,或许比许多人一生跨越的路途还要遥远。苦心的栽培终于灌溉出了璀璨的花朵,周静的儿子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大学毕业后到了美国顶尖的现代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进修,归国后在星海音乐学院任教。
  周静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立一个平台,把从前带着儿子求学时积攒下的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引进珠海,让求学的孩子和父母少走一些弯路,可以直接在珠海得到学习的机会。2014年,带着爵士乐自由浪漫的音乐精神,周静在珠海北山创立了“金爵士现代音乐学校”。
  严格的前期挑选和把孩子“往外推”其实也是一种引导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过程,在周静的金爵士,设置了这样的“准入门槛”,“孩子们来到金爵士学习是需要面试的,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他分配适合的老师,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才更具有专业水平。”周静说,“我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方法与一些普通教育机构不同,传统的培训机构可能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曲子,可能两三个月以后孩子就能弹一首曲子出来,但是不懂看谱,不会伴奏,等同于机械的练习,而金爵士特别注重基本功的培训,从金爵士走出去的孩子,都可以识谱,甚至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前期的兴趣引导和专业的艺术培训,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接触最为专业的艺术教育,而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的,则是师生共同努力的辛苦付出。“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演奏出非常流畅动听的音乐时,我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你知道过程有多艰辛,所以这种时刻就变得格外动人。”
  建立跨文化融合教育平台
  乌木的琴杆一拉,板胡高亢嘹亮的曲调瞬间将传统戏曲的厚重与热烈展现无遗,片刻,琵琶弦上的手指轻拢慢捻抹复挑,不过转轴拨弦三两声,却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分明是一出戏曲即将拉开序幕,谁知此时却从排练厅一隅传来萨克斯风的声音,略带呜咽的音质带着历经沧桑的低诉,来自美国的指挥家手势一扬,轻甩水袖的旦角粉墨登场,张口便是一声长吟,满是珠翠的头面熠熠生辉。此时美国指挥家仿佛觉得琵琶可以弹得更伤怀一些,于是忘情地哼起了那段戏曲,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吟唱着数百年历史的中国国粹,画面有些奇异,但更多的是动人。“他不懂说中文,但他懂得中国的音乐,也通过音乐认识着中国,这就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在“大师班”排练现场,周静如是说道。


  “这两年在从事爵士乐的教育推广过程中,我渐渐地觉得应该让西方音乐跟中国国粹做一些结合,创造一种新的音乐形态。我们从小接触到的中国音乐就是戏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像北方的秦腔文化这类国粹都已经快要流失了,我们的音乐没有推到世界去,让我觉得很可惜。”周静介绍道,“本能地,我开始思考着如何将爵士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传统固有形式中的含蓄表现通过技术的手法变得开放起来,让沟通贯穿其中。因为我深信加入了富有时代感的爵士乐元素后的中国戏曲,将会更加具魅力,以及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受。”
  周静将这个想法告知了金爵士现代音乐学校的国内外名师们,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响应。2016年,周静正式启动了这个教育模式的尝试。
  狭小的排练厅里,曾获格莱美作曲大奖的客座教授Drew Zaremba先生一遍遍地给演员与乐手们做彩排,一首首曾经十分熟悉的传统曲目焕发出来的新声回荡在耳际,周静的内心终于踏实了下来。
  谈及五月份即将在美国德州大学爱灵顿音乐厅上演的美国首演,周静表示在专业度方面她很有信心,但她始终想做得比较接地气,想让大众听了可以感受到“中国爵士乐”的光芒。“我们没想过要真正创造出一种‘中国爵士乐’的流派,事实上任何一个音乐流派的形成不是一两个人能实现的。我们只是在以爵士音乐家的身份去理解、诠释、和推广中国音乐文化而已。”
  师徒授业式的专业干预
  因为爱和梦想,我们不想让孩子们再走自己的弯路,已经走过这段路的周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便捷、专业的音乐教育带给更多的人、更多的孩子。而同在艺术之内,梦想之下的洪诗梦,则用芭蕾舞翩然的舞姿,分享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收获感受,延续着自己的舞蹈梦想。   2014年,毕业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洪诗梦因为对珠海这座城市的喜爱、因为对生活在这里的朋友的想念,因为走遍许多地方之后迫切需要一个心灵的安放地,洪诗梦又一次回到这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城市。3年的北漂生活除了让她的舞蹈技艺更为精湛,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日子里,也让她收获了爱情和家庭,3年之后,她帶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的支持,回到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开始自己另一段关于艺术、关于梦想的旅程。
  在舞蹈的路上奋斗多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编导和舞者,当再次回到珠海,洪诗梦想要在这个浪漫的城市里继续她的舞蹈梦想。她想要邀请更多优秀的舞蹈艺术家来到这个城市,跟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探索。
  2014年7月,足尖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了。课程设置则有些单调,儿童课程只有专业芭蕾舞表演课程一项,她希望教给孩子的是纯粹的、专业的舞蹈训练和艺术熏陶,而芭蕾舞,是她和同为专业芭蕾舞演员的先生最为擅长的,所以在足尖的教室里,永远只有芭蕾舞者优美的舞姿和孩子们稚嫩却专注的步伐,纯粹而美好。
  选择儿童教育作为自己新梦想的起点,与洪诗梦自己童年的经历有着深切的关系。出生在湛江旁一座小城市的洪诗梦自幼就开始学习舞蹈,但因为当时条件所限,她经常遇到找遍整个城市却找不到专业舞蹈老师的尴尬,因为环境和资源的匮乏,洪诗梦在学习舞蹈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也见过很多自身条件优秀的好苗子因为环境原因而无奈中止自己的舞蹈梦想,她希望自己经历的曲折不要再在孩子们身上上演,希望每一个热爱舞蹈的孩子都能得到专业有效的教育指导,通过他们,将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延续下去。
  对于每一个前来学习的孩子,洪诗梦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的,她反感现在一些培训班纯粹商品式的教育模式:顾客是上帝,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是顾客购买的等价服务。在这个商业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孩子家长,而家长的支配权无疑影响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对教育过程的绝对掌控, 家长主导和教师的自主权成为了商业教育最大的矛盾。


  洪诗梦理想中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师徒授业式的,教师和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应有的尊重,孩子们也在跟随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专业能力之外的诸多做人道理,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类似师徒那种非血缘的亲情关系,不要掺杂太多功利因素在其中。
  所以,在洪诗梦的课堂上,保留了对师者的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敬重,而老师也对孩子多了一份传道授业之外的亲情关怀,洪诗梦自费为每个孩子买了高额的意外保险,而为了不让孩子们存在侥幸心理却没有告诉他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买到专业的舞蹈服,她又自费取得了美国一个知名舞蹈道具品牌的代理权;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多去欣赏专业的芭蕾舞表演,拿到了华发的票务代理权……
  在学生的选择上,洪诗梦也有一种古代收徒授业一般的执着和坚持,首先是对孩子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的挑选,只招收真正喜爱舞蹈,热爱舞蹈的孩子和信任自己、相信孩子的家长。所以自足尖开办以来,洪诗梦坚持不收吃不了苦的孩子和家长;不收年龄太小的孩子;不收过分干预教学进程的孩子家长;不收路程太远,无法保证上课时间的孩子,对于此类孩子,洪诗梦除了加快自己分校扩张的步伐,甚至主动推荐家长和孩子选择自家附近的教育机构学习。
  对于已经在学习的孩子,洪诗梦则是倾尽所能地将自己的专业能力传授给孩子,在洪诗梦看来,舞蹈是一辈子的修炼,没有年龄,没有界限,已经毕业的孩子如果还想回来学习,洪诗梦也会安排孩子曾经的老师继续教授,甚至为此降低收费标准,直至无偿教学。对洪诗梦来说,这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个梦想,足尖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孩子,都是她播撒下的梦想的种子,她希望能用自己的辛劳和付出,让这些种子茁壮、健康地成长。


  艺术教育,教给了孩子什么
  开办三年来,足尖艺术以每年一家分店的速度快速成长着,但洪诗梦始终不肯降低自己的选择标准和课程质量,为此她宁可承受商业上的亏损。洪诗梦眼中的芭蕾舞是专业高雅的,专业的舞蹈教育容不得玩乐和马虎,所以选择了这条路的孩子和家长就要做好为此付出的准备,时间和金钱只是其次,孩子们还要学着承受舞蹈学习的辛苦。洪诗梦告诉自己的学生:在你学有所成之前,不要说自己是学舞蹈的。为此她推掉了所有非专业商业表演和比赛的邀请,让孩子们感受纯粹的艺术的魅力。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办的金爵士艺术学校也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历程,三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对于一种文化类型的推广来说,却不过是瞬息光阴。三年里,周静带着金爵士这支现代音乐团队走遍了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足迹,她的团队经过两年的编写与一次次的修整,终于整编形成了一套六册的国内第一套爵士乐教材。目前,周静将金爵士的音乐平台分为了少儿教育、进阶式爵士乐学习、强化类爵士乐课程和爵士乐的普及推广活动四大类型,针对不同客群特点,针对性地设置适合其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艺术教育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形态,体现了不同个体在面对艺术教育上的不同理念。方法多种多样,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对与错。理念的认同让周静和洪诗梦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演绎出相同的教育理念:注重兴趣引导、从基础开始的专业训练、无私的关爱与付出,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梦想,为每一个认同她们理念的家庭培育出一朵朵正含苞待放的艺术花蕾。
  艺术形式的选择,教育理念的选择,都折射出家长的期许和孩子的向往。在满足家长期望的同时,能够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满足自己最纯真的艺术期望,或许就是艺术教育送给孩子的最大礼物。
其他文献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邹子龙,七年前开始有机农业创业,历经诸多波折后,终将当初的质疑声变成了掌声。应对媒体采访、登上“一席”讲坛、参加青年创业者线下分享…… 光环“加持”下的邹子龙除了忙着干农活,也忙着参加各种活动、传播“绿手指”的理念……但在邹子龙看来,创业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做有机农业更是如此,“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一定是真爱有机农业,并且有很好的想法和做法。”  非主流农场  走入位于平沙镇大虎
期刊
“感知珠海”摄影大赛作品欣赏  “感知珠海”摄影大赛作品内容丰富广泛,涵盖了反映珠海生态环境、城市风光、人文生活、大型盛事、城市活动、交通设施等多个领域。珠海在摄影师的镜头中展示出动人的魅力。  《港珠澳大橋与人工岛》  摄影师:蔡振丰  《万吨码头》  摄影师:朱泽辉  《七彩海湾》  摄影师:朱少基  《新路》  摄影师:林超雄  《珠海新貌》  摄影师:梁伟光  《金湾立交俯瞰》  摄影师:
期刊
白纸与黑字,能否表达出一座城的颜色?诗歌展示出了另一种可能。在珠海,诗人寄居于诗意的城市中,城市寄居于诗人的诗歌中,随着诗人写下一行行轻盈的诗句,人们得以在这个现实与想象交融的神奇世界里,一窥这座浪漫的蓝色之城。  云与浪 于偶然中与意象相逢  盛祥兰身上带有恬淡、宁静的诗人气质,正如她笔下凝练纯净的文字。她偏好用意象的表达属于心灵的神秘世界,诗中充满温柔而幽深的情绪。自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盛
期刊
传统与天然 草木之色  在珠海的湛蓝高空下,东岸村静静矗立,不远处就是碧波粼粼的开阔大海。在村子内部,收纳了一种来自草木的天然之蓝——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是为“草木染”,在众多色泽缤纷的草木染中,蓝染织物是人们日常了解和接触最多的一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黎丹老师为城市一角染上了这抹独特的蓝色。  黎丹与蓝染结下缘分已近五年。2014年黎丹前往云贵地区考察时,被这种历经时光
期刊
朝阳升起,夜暮降临,海浪拍打着城市海岸线,深深浅浅的蓝日复一日地在珠海上演着千万种变化。珠海的蓝调总是惹人遐想,诸多影视艺术家在这片蓝韵的润泽下点亮星光:这里举办过影视巨星齐聚的“珠海电影节”,周星驰的电影《功夫足球》在狮山公园取景,《极限挑战》收官于东澳岛,眼下第三届大湾区微电影大赛再次拉开帷幕……这些璀璨的时刻,像是城市海洋中闪亮的坐标,勾勒出一幅夺目的城市蓝图。择一城而居,城市与人的气息彼此
期刊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珠海,恐怕很多人会用蓝色。  湛蓝、蔚蓝、雾蓝、孔雀蓝……不同色调的蓝色,构成珠海美妙的海岸线、令人惊叹的宁静风景、能让人全情沉浸其中的天空……不同层次的蓝铺就珠海城市最美的底色。蓝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紫和绿之间,不过其实蓝色并不来自自然世界,肉眼能看到的“海天一色”是散射原理同人类眼睛玩的视觉游戏。但蓝色又是那么基础本质,与红黄一起构成了色彩理论里最基本的三原色,蓝色被赋予了太多
期刊
下班后,有趣的夜晚活动不少。如果从下午6点下班开始算起,到晚上12点睡觉前,泛指的“前夜”可供人们消遣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张楚唱着《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们给你提供在珠海度过漫漫前夜的方案——吃饭聚会、运动休闲、舞台剧场、烤串夜茶、高歌举杯……明月清风随,不妨醉在这儿的夜里。至于你的后半夜,需要你亲自打开。  味蕾在下班后渐苏  今日吃什么?是贯穿于人们
期刊
中国绘画一直是以“写意”为宗旨的,既是理想的追求,又有现实的存在,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人们的审美构成和价值观;而西方绘画则以造型真实为基本原则,要求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目标递进式地呈现描绘对象的一致性,无论是形状、光影,还是色彩,都要求依照标准范式去表现。努力去探求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时代特征,在反映中国画的“意象”“意境”中,兼用西洋画的“光影”“色彩”,画家金妹作出了有效的令人耳目一
期刊
2012年9月末,我决定从深圳搬到珠海工作与生活。当时是我第一次去珠海,去了便开始找房子,好像也就看了一处公寓便决定租下来——当时站在公寓卧室的偌大落地玻璃窗前,望着眼前的碧海蓝天,我说不出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种诱惑。  相比起北上广深,珠海算是一座“不好玩”的城市,本质上来说就是人工干预程度不算高。尤其是住在海边,每天除了上下班,我回到当时居住的吉大——按理来说已是珠海较繁华与热闹的片区,生活依然
期刊
圣缘博艺坐落的吉大情侣路一带,闹中取静,它于2013年对外开放。这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和对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持续性关注和以馆藏珍品展示为重心,同时,也主要以展览为单位与艺术家合作。在圣缘博艺宽敞的展馆内,外头的喧嚣可以轻易屏蔽,内部的展览空间给人别有洞天之感。在这样的空间里,日子在悠长的回响中度过。而那些来自遥远岁月的物件——鼻烟壶,历经百年洗礼,秉承着传承的力量,仍不畏时间的阻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