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
【机 构】
: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重庆400715;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信息处,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1001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其他文献
黄石广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为抓手,铺管道架桥梁、强阵地抓精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全媒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的生力军.
时代需要典型.典型人物是时代最强音,社会正能量的集中体现.用好微视频,做好人物报道,是舆论引领职责与使命所在,是传媒一项常规的长期的基本业务,也是一家媒体是否具有传播力、影响力等“四力”的基础支撑之一.
优秀出版物的价值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多重性,出版物只有在内容上符合社会主义的出版导向,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价值,才能称为优秀出版物,体现出版价值.优秀出版物的价值有文化积累价值与文化传播价值.本文以《山海经》为例对传统出版物的文化传播价值研究.
指出对博士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严格的学术训练是博士生教育的必经环节,高质量的学术训练不但需要导师的系统规划与精心设计,也需要博士生自身的积极参与.认为激发并维持博士生参与学术训练的内生动力,培育博士生的主体自觉,不但是学术训练的路径选择,本质上也应该是学术训练的目标指向之一.探讨了ARCS模型视角下导师培育博士生学术训练动机的策略:一是明晰训练要求与重点,维持博士生学术训练的“注意力”;二是分析学习需求与经验,增进博士生学术训练的“关联度”;三是重视培育自我效能感,增强博士生学术训练的“自信心”;四是注
本文探讨了基于大数据高校舆情研判应具备的两种视角,以及舆情应对的三种思维.本文还提出舆情危机解决的四种支持路径.
世界一流学科以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原创性学术贡献为显要标志.学科交叉是原始创新的生成之源,由其形成的研究领域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生发之地,它们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知识创新功能.世界一流学科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而更多的是由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研究领域.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将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作为重要策略,在体制机制上消除阻碍学科交叉研究的因素,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团队,不断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创造原创性研究成果,打造学科高峰,有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立足发展大局,在“三个转变”中把握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符合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现实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诉求.认为新形势下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从责任协同、阵地协同、队伍协同、保障协同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努力开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新文科建设区别于传统文科,围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风险社会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而展开.以新文科为背景,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理论场域和话语体系的拓展和重构、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学科界限和壁垒的突破和超越、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的更新与改造等挑战.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加快改造现有学科体系、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进、完善知识话语体系、打通科研与教学界限,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具身认知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具身,即认知的身体性、体验性、环境性和生成性.而省属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离身,出现师德教育遮蔽身体主体、知识学习剥离身体体验、专业能力训练脱离现实情境、自我发展能力缺乏开放的生成机制等问题.省属师范大学针对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离身问题,形成了“身体”转向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养成新路径:师德教育具身,凸显身体主体;专业知识学习具身,注重身体体验;专业能力培训具身,重视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自我发展能力养成具身,着力构筑开放生成系统.
明确了多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提出了多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理念,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虚拟现实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发挥学科交叉的科研基地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虚拟现实技术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