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主动、探究、合作”是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创新与革命,而创新的教育离不开生活。
一、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富有“生活味”和“童话味”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亲身体验数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比一比”时,我分别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乐园和最熟悉的家里的客厅、厨房为场景;“上下、前后、左右”则选择教室的一部分;在“分一分”中让学生整理文具盒和书包……,这些都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或要做的事情,它们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激活生活经验,促进有效学习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让我们来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来为大家上课,他们比起来。谁高谁矮?
生:A比B高。
师:A比B高多少?
生1:A比B高小半个头。
生2:A比B高一点。
生3:A比B高几厘米。
师: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高小半个头”、“高一点”、“高几厘米”等,我们通常这样说:“A比B高一些”或“B比A矮一些”。(板书:一些)
师:如果老师和B比起来,怎么样?
生4:老师比B高得多。
生5:B比老师矮得多。
师(板书:很多):为什么A和B比,你们说高一些,而我与B比,你们说高很多?
生6:A比B只高一点。而老师显然要高得多。
生7:A比B只高几厘米,而老师比B高很多厘米。
生8:A和B差不多高,所以可以用高一些,而老师和B相差很大,所以要用高很多。
师:生活中有很多“比较”,我们能用“一些”、“很多”来描述,数学中也有很多东西要比较,你们也能用“一些”和“很多”来说一说吗……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多少”、“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基础,但由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数的相对大小的一种描述,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54、12、58的大小,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一些”,什么情况下用“很多”,可能很难把握,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比高矮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根据实际体验到“一些、很多”究竟应该如何用,再把这种体验应用到其他的数学问题中去,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三、研究生活实例,开展数学探究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实践中。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体验。如《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创设了“一元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我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购物情景,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购物情况。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不但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而且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活动的快乐。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个学生提出:“我在同一个商店买了一块2角钱的橡皮,然后再买跳绳差1角钱,我让老板给我打折。”多深刻的生活体验啊!正是源于教师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才生成了课堂上精彩的一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超越了教师的想象。
四、设计生活习题,体验数学价值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还能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提高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选择和设计富有现实意义的、来源于生活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习题,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
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材上出示,一幅有两排座位的电影院座位图,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5排8座……10排15座”的电影票站在门前找座位。由于电影院有特殊的座位排列规律——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座位号从中间两个两个地分别向旁边递增,这就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作支撑。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完整地呈现了该画面,在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座位的排列规律后,一个卡通娃娃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我的票是5排8座,应该走哪个门呢?”“双号!”全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你先往前走到5排”,“再到中间找8座”。随着孩子们的指导,那位卡通娃娃顺利地找到了座位。此时教师又巧妙地利用了阶梯教室的座位同电影院的座位相类似的特点,现场“进影院”,富有创意地实现了教材所蕴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整个过程中自然无痕地渗透学生的生活。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开展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富有“生活味”和“童话味”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亲身体验数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比一比”时,我分别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乐园和最熟悉的家里的客厅、厨房为场景;“上下、前后、左右”则选择教室的一部分;在“分一分”中让学生整理文具盒和书包……,这些都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或要做的事情,它们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激活生活经验,促进有效学习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让我们来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来为大家上课,他们比起来。谁高谁矮?
生:A比B高。
师:A比B高多少?
生1:A比B高小半个头。
生2:A比B高一点。
生3:A比B高几厘米。
师: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高小半个头”、“高一点”、“高几厘米”等,我们通常这样说:“A比B高一些”或“B比A矮一些”。(板书:一些)
师:如果老师和B比起来,怎么样?
生4:老师比B高得多。
生5:B比老师矮得多。
师(板书:很多):为什么A和B比,你们说高一些,而我与B比,你们说高很多?
生6:A比B只高一点。而老师显然要高得多。
生7:A比B只高几厘米,而老师比B高很多厘米。
生8:A和B差不多高,所以可以用高一些,而老师和B相差很大,所以要用高很多。
师:生活中有很多“比较”,我们能用“一些”、“很多”来描述,数学中也有很多东西要比较,你们也能用“一些”和“很多”来说一说吗……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多少”、“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基础,但由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对数的相对大小的一种描述,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去比较54、12、58的大小,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一些”,什么情况下用“很多”,可能很难把握,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比高矮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根据实际体验到“一些、很多”究竟应该如何用,再把这种体验应用到其他的数学问题中去,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三、研究生活实例,开展数学探究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实践中。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体验。如《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创设了“一元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我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购物情景,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购物情况。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不但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而且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以及数学活动的快乐。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个学生提出:“我在同一个商店买了一块2角钱的橡皮,然后再买跳绳差1角钱,我让老板给我打折。”多深刻的生活体验啊!正是源于教师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才生成了课堂上精彩的一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超越了教师的想象。
四、设计生活习题,体验数学价值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还能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提高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选择和设计富有现实意义的、来源于生活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习题,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
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材上出示,一幅有两排座位的电影院座位图,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5排8座……10排15座”的电影票站在门前找座位。由于电影院有特殊的座位排列规律——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座位号从中间两个两个地分别向旁边递增,这就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作支撑。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完整地呈现了该画面,在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座位的排列规律后,一个卡通娃娃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我的票是5排8座,应该走哪个门呢?”“双号!”全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你先往前走到5排”,“再到中间找8座”。随着孩子们的指导,那位卡通娃娃顺利地找到了座位。此时教师又巧妙地利用了阶梯教室的座位同电影院的座位相类似的特点,现场“进影院”,富有创意地实现了教材所蕴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整个过程中自然无痕地渗透学生的生活。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开展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