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生发逻辑及实现路径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以构建高职院课程思政军事理论课“64255”教学体系为研究主题,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重点分析以“课堂、实践、社团、网络、社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五育融合”实践路径的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旨在强调把“课程思政”融入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激发教育合力,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案例
石油化工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选人用人的新标准.由于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所培养的学生岗位胜任力不够、应用创造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并实施“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和产业实践,培育学生的岗位基础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形成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闭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探索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