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了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几个需要:促进病虫可持续治理的需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促进农业节本增收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所以,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我国的农药施用的问题分析
(一)品种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农药品种数量达到千余种,但各类农药品种的比例并不合理。对农药的使用主要以果树、蔬菜和粮食作物为主。同时,我国目前仍主要以使用高毒害的化学农药为主,其中又以杀虫剂居多。现阶段我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推崇,但一些高毒剧毒农药因价格低廉仍在大量使用,在使用方法不当时会对植物造成明显的药害,甚至是市场上商品名混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品质下降,易造成食物中毒。
(二)技术落后,使用不当
从农药的生产方面来看,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状。与此同时,因为资金和技术上的欠缺,致使我国的许多农药生产厂家存在“高成本,低药效”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重“三废”污染。同时,农民见虫就打药已成习惯,错过了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只好加大用药量,增加防治次数。有的甚至不管有虫无虫,隔几天便打药。其次,一般早晨露水未干或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不宜用药,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是这样。但有些农民为了省时间而突击喷药,结果高温加药害导致人、畜窒息事件时有发生。最后,病虫害发生部位不同,用药方法不同。部分农民不管何种病虫,用药方法都一样。病虫主要在叶片正面时,要从上往下喷;在叶片背面时,要从下往上喷。两面都有时,要从侧面斜喷或“上翻下扣”,全面用药;根部有病时,要用灌根等施药方法,很多农民不能掌握。
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药的研发技术上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努力提高农药的药力效果,更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农药的毒害性,同时将技术培训和农药的销售配套,对产品的购买者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和讲解,从而使农药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三)用量大、施用强度高
每种农药都有规定的使用剂量,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片面认为规定剂量太低,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任意加大使用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规范用药,加快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防效下降而再次提高用药量。近年来,广泛推广的阿维菌素、锐劲特等高效低毒杀虫剂,用量也被提高了2~3倍,这样,不仅作物药害时有发生,人畜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
有些农民为防止自家农作物遭受病虫危害,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用药,而是不管有无病虫,每隔3~5天打一次“保险药”甚至病虫高发期每隔一天就打药一次,人为地增加了防治成本。
(四)污染面积大,危害程度高
现阶段我国农药使用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用量大及其所带来的污染面积大,并且使用种类主要集中于化学农药上。农药的过多使用,不仅带来了对土壤、水体、空气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直接后果,致使农业的面源污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而且提高了害虫的抗药性,从而使农药的药效减小,人们进一步加量,最终导致的是一种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
二、病虫害治理的重点
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
(二)“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
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
(三)“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
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
(四)“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
三、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基本原则
(一)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
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二)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
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
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重点任务:“一构建,三改进三推进”
(一)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 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改进施药技术,推进科学用药
重点是“药、械、人”三要素协调提升。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登记和推广应用,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逐步淘汰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三)改进防控理念,推进绿色防控
加大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绿色防控推进步伐。一是集成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选择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响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植保机构为重点,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此外,大力开展清洁化生产,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
(四)改进组织方式,推进统防统治
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五、措施——多方发力
(一)政府
政府始终是各项政策的推动者,农药零增长行动必须要由政府来主导。
1. 加强宣传。政府要将实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机制保障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政策送到基层,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手中。
2. 强力推进。实事求是地解决政策落实当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项目建设、政策性扶持、补贴等办法,鼓励新产品应用,调动生产者生产积极性,解决推进行动当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树立典型,扶持品牌,用具体的事例激发农产品生产者的参与热情,共同维护农药零增长行动的有序推进;强化农药的执法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曝光处理。
(二)生产厂家
生产厂家是落实农药零增长的第一道关卡,是政策落实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确保政策落实产生实效的责任主体,同时还是与政策红利攸关的利害关系方。
1. 深刻理解。农药等农资生产厂家首先要理解农药零增长行动这一政策推行的重要意义,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农药零增长行动落实当好排头兵。
2. 创新发展。农药零增长行动,是农药等农资生产的一场革命,必将推动农药向新的方向发展。要扩展思维,在产品开发上做文章,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在转型升级上谋发展,加强新型农药的研发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农药经销商
农资经销环节是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实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资经销商要延伸服务链条,将农资经销重点由植保环节延伸到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这些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将农药化肥等农资营销与农产品生产对接起来,通过联营、入股、承包等方式,解决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市场问题,推进农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
(四)农产品生产者
农产品生产者,是使农药零增长政策得以落实的基础。
1. 自觉应用。农药零增长行动要落实,首先需要农产品生产者接受这项政策,并主动执行这项政策。其次是在技术上,要自觉接受新农药新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来。要做到这一点,农产品生产者应该具有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理念,将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作为生产者应尽之责来理解。
2. 保证安全。农产品生产者要积极落实政策,认真执行政策,严格依照政策要求来组织生产,接受监督;要主动推广和应用新农药新技术,主动配合做好农产品溯源和农药溯源等制度,确保农药应用安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科学用药用肥能力,杜绝农药化肥应用过程中的滥用、乱用、过度使用等行为,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一、我国的农药施用的问题分析
(一)品种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农药品种数量达到千余种,但各类农药品种的比例并不合理。对农药的使用主要以果树、蔬菜和粮食作物为主。同时,我国目前仍主要以使用高毒害的化学农药为主,其中又以杀虫剂居多。现阶段我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推崇,但一些高毒剧毒农药因价格低廉仍在大量使用,在使用方法不当时会对植物造成明显的药害,甚至是市场上商品名混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品质下降,易造成食物中毒。
(二)技术落后,使用不当
从农药的生产方面来看,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状。与此同时,因为资金和技术上的欠缺,致使我国的许多农药生产厂家存在“高成本,低药效”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重“三废”污染。同时,农民见虫就打药已成习惯,错过了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只好加大用药量,增加防治次数。有的甚至不管有虫无虫,隔几天便打药。其次,一般早晨露水未干或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不宜用药,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是这样。但有些农民为了省时间而突击喷药,结果高温加药害导致人、畜窒息事件时有发生。最后,病虫害发生部位不同,用药方法不同。部分农民不管何种病虫,用药方法都一样。病虫主要在叶片正面时,要从上往下喷;在叶片背面时,要从下往上喷。两面都有时,要从侧面斜喷或“上翻下扣”,全面用药;根部有病时,要用灌根等施药方法,很多农民不能掌握。
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药的研发技术上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努力提高农药的药力效果,更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农药的毒害性,同时将技术培训和农药的销售配套,对产品的购买者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和讲解,从而使农药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三)用量大、施用强度高
每种农药都有规定的使用剂量,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片面认为规定剂量太低,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任意加大使用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规范用药,加快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防效下降而再次提高用药量。近年来,广泛推广的阿维菌素、锐劲特等高效低毒杀虫剂,用量也被提高了2~3倍,这样,不仅作物药害时有发生,人畜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
有些农民为防止自家农作物遭受病虫危害,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用药,而是不管有无病虫,每隔3~5天打一次“保险药”甚至病虫高发期每隔一天就打药一次,人为地增加了防治成本。
(四)污染面积大,危害程度高
现阶段我国农药使用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用量大及其所带来的污染面积大,并且使用种类主要集中于化学农药上。农药的过多使用,不仅带来了对土壤、水体、空气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直接后果,致使农业的面源污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而且提高了害虫的抗药性,从而使农药的药效减小,人们进一步加量,最终导致的是一种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
二、病虫害治理的重点
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
(二)“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
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
(三)“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
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
(四)“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
三、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基本原则
(一)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
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二)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
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
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重点任务:“一构建,三改进三推进”
(一)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 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测报技术标准、数学模型和会商机制,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改进施药技术,推进科学用药
重点是“药、械、人”三要素协调提升。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登记和推广应用,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逐步淘汰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三)改进防控理念,推进绿色防控
加大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绿色防控推进步伐。一是集成推广一批技术模式。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选择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响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植保机构为重点,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此外,大力开展清洁化生产,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
(四)改进组织方式,推进统防统治
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五、措施——多方发力
(一)政府
政府始终是各项政策的推动者,农药零增长行动必须要由政府来主导。
1. 加强宣传。政府要将实行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具体措施、机制保障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政策送到基层,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手中。
2. 强力推进。实事求是地解决政策落实当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项目建设、政策性扶持、补贴等办法,鼓励新产品应用,调动生产者生产积极性,解决推进行动当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树立典型,扶持品牌,用具体的事例激发农产品生产者的参与热情,共同维护农药零增长行动的有序推进;强化农药的执法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曝光处理。
(二)生产厂家
生产厂家是落实农药零增长的第一道关卡,是政策落实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确保政策落实产生实效的责任主体,同时还是与政策红利攸关的利害关系方。
1. 深刻理解。农药等农资生产厂家首先要理解农药零增长行动这一政策推行的重要意义,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农药零增长行动落实当好排头兵。
2. 创新发展。农药零增长行动,是农药等农资生产的一场革命,必将推动农药向新的方向发展。要扩展思维,在产品开发上做文章,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在转型升级上谋发展,加强新型农药的研发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农药经销商
农资经销环节是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实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资经销商要延伸服务链条,将农资经销重点由植保环节延伸到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这些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将农药化肥等农资营销与农产品生产对接起来,通过联营、入股、承包等方式,解决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市场问题,推进农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
(四)农产品生产者
农产品生产者,是使农药零增长政策得以落实的基础。
1. 自觉应用。农药零增长行动要落实,首先需要农产品生产者接受这项政策,并主动执行这项政策。其次是在技术上,要自觉接受新农药新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来。要做到这一点,农产品生产者应该具有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理念,将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作为生产者应尽之责来理解。
2. 保证安全。农产品生产者要积极落实政策,认真执行政策,严格依照政策要求来组织生产,接受监督;要主动推广和应用新农药新技术,主动配合做好农产品溯源和农药溯源等制度,确保农药应用安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科学用药用肥能力,杜绝农药化肥应用过程中的滥用、乱用、过度使用等行为,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