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企业管理上的自主权不断的扩大,从而在生产经营上迸发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但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困难显著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从自身的管理上出发,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提高企业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经济活动的统一管理。随着企业管理的综合化、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利润和成本的管理受到了企业更多的重视,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的核心内容,也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质量,帮助企业更好的降低管理成本,应对财务风险,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起着信息和资源整合的作用。这一职能在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充分的体现出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正是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对资源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的具体作用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融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的融资职能是指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为企业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类型不同,所获取的渠道也有所不同,获取资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需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在金融市场多元化的今天,融资的方式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时,企业的融资方案和融资计划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融资计划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之前了解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对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特点,制定最为合理的融资组合和融资方案。这系列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融资作用。
(二)资源分配作用
当企业完成融资后,就要将融资所取得的各项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这两种资产类型也是企业进行资源分配的主体。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生产经营的效益。企业在进行资源分配时,需要根据以往分配的经验和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后最终制定资源分配的决策。
(三)资源的控制和评估作用
对企业资金和资源的应用情况、应用过程中问题的分析、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资源的控制和评估能够帮助企业及时的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能够确保资源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对资源的控制和评估也能帮助企业对融资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通过方案实施的情况,来判断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提高日后制定融资计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三方面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融资作用是进行资源分配和资源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融资作用也受到资源分配和资源控制效果的影响。以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为例,企业需要根据流动资金的获取成本和周期来确定企业收付账款的时间及存货方式。而企业提高流动资金使用的效率,能够有效的缩短账款的回收周期,减少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但长期融资的计划制定受到市场条件、企业发展状况、行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企业财务管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获得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生产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销售到了世界各地,我国的企业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当前,限制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财务信息的失真、财务腐败的滋生等问题时常发生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若对这些问题不进行及时的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将最终引起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管理风险。为了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必须及时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问题
财务信息时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内容,是企业制定决策的必要基础,更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若企业的财务信息出现错误或失真的问题,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当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时,若企业的财务信息没有真实的反映这一点,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将会发生极大的偏差,从而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中,甚至出现倒闭破产的危险。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绝不能忽视财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收入、支出、资产信息上的失真现象。这种类型的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违纪或失职的行为。一些员工处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了人为的篡改,从而造成了财务信息的失真。其次是财务会计报表的失真。这种信息失真现象主要是为了掩饰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因此大多数是人为的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篡改。部分企业甚至存在两本会计报表,一本是内部工作中使用的,另一本是为了应付检查人员。最后,是会计账目上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财务部门在账簿、报表上的管理不合理引起的,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财务的预算、核对和监督上没有系统性的管理程序,导致了账目的混乱无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基础。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企业资源的安全稳定。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能有效的平衡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许多企业内部的控制人员是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的,这就失去了建立内部控制部门的意义,在监督的过程中徇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流于形式,在制定决策时也显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常见。在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对财务人员行为的制约作用十分的有限。其次,在企业投资的项目进入到实施阶段时,由于缺少有力的内部监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企业的经费管理上,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是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是一致的,这就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客观性受到影响。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一部分企业中的集权化现象尤为明显。许多企业经营管理在对财务管理的内容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设置上没有对职权进行合理的划分,财务人员的选聘上也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导致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越权、职权不清的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十分的混乱无序,财务管理的监管也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有些企业甚至因为经费和人员上的缺陷,而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一些企业尽管设置了一定的财务管理部门,但在管理理念上十分的陈旧,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四)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去运行
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企业经常处于高度负债的状态。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负债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有部分企业不顾负债所带来的极大风险,不考虑自身的偿款能力,想尽一切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长期处于高风险的运行状态下。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借新账还旧账的恶性循环中,最终走向破产和倒闭。其次,企业存在短债长投的情况。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较强,企业要获得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难度较大,一些企业就通过短债长投的方式,擅自变动贷款的用途,将短期的贷款用于回收周期较长的项目中,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明显不足,企业长期在极大的支付风险中运行。最后是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企业之间往往会进行相互抵押,用同一资产进行反复的抵押。这不仅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判断,还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监管压力,企业自身的负债率也不断上升,支付能力面临威胁,长此以往必将出现资金链上的问题。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一)强化企业经营的风险意识
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加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在生产运行中风险意识十分薄弱,风险机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切实展开。企业应当及时树立起正确的风险意识,提高识别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风险预防和应对机制。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由于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所占到的比例很大。很多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前不签订合同,对合同细节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些企业甚至对合作对象的背景、业务内容、生产能力等都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有些合同内容与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文件出现丢失、损坏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而导致的。企业的风险意识应当涉及到工作的各个层面中,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风险意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首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来带动企业员工,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充分的考虑到潜在的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突发的状况。
(二)加强企业财务的分层管理
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经营方式,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这样就能有效的增强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当企业采用公司的管理模式时,就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财务的分层管理是公司制企业特有的管理制度。在分层管理的制度下,企业的每一个财务主体都会维护自身的权利,相应的,就会拥有各自的管理权限。
(三)坚持原则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和规范,这样采取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几条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守。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核对工作。特别是企业在扩大规模时,尤其要重视信息的采集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时,还要重视信息的全面性。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要做好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规范化,在遵循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会计项目。
(四)完善内控制度改进监督方法
企业应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监督水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与其他的内部管理制度相协调,实现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自身现有的制度缺陷出发,对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拓宽财务管理的创新渠道,建立长远的财务管理计划和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4):25-26.
[2]许燕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15-18.
[3] 赵燕.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15-1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提高企业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经济活动的统一管理。随着企业管理的综合化、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利润和成本的管理受到了企业更多的重视,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的核心内容,也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质量,帮助企业更好的降低管理成本,应对财务风险,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起着信息和资源整合的作用。这一职能在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充分的体现出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正是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对资源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的具体作用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融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的融资职能是指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为企业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类型不同,所获取的渠道也有所不同,获取资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需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在金融市场多元化的今天,融资的方式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时,企业的融资方案和融资计划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融资计划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之前了解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对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特点,制定最为合理的融资组合和融资方案。这系列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融资作用。
(二)资源分配作用
当企业完成融资后,就要将融资所取得的各项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的资源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这两种资产类型也是企业进行资源分配的主体。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生产经营的效益。企业在进行资源分配时,需要根据以往分配的经验和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后最终制定资源分配的决策。
(三)资源的控制和评估作用
对企业资金和资源的应用情况、应用过程中问题的分析、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资源的控制和评估能够帮助企业及时的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能够确保资源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对资源的控制和评估也能帮助企业对融资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通过方案实施的情况,来判断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提高日后制定融资计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三方面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融资作用是进行资源分配和资源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融资作用也受到资源分配和资源控制效果的影响。以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为例,企业需要根据流动资金的获取成本和周期来确定企业收付账款的时间及存货方式。而企业提高流动资金使用的效率,能够有效的缩短账款的回收周期,减少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但长期融资的计划制定受到市场条件、企业发展状况、行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企业财务管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获得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生产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销售到了世界各地,我国的企业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当前,限制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财务信息的失真、财务腐败的滋生等问题时常发生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若对这些问题不进行及时的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将最终引起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管理风险。为了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必须及时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问题
财务信息时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内容,是企业制定决策的必要基础,更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若企业的财务信息出现错误或失真的问题,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当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时,若企业的财务信息没有真实的反映这一点,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将会发生极大的偏差,从而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中,甚至出现倒闭破产的危险。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绝不能忽视财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企业财务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收入、支出、资产信息上的失真现象。这种类型的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违纪或失职的行为。一些员工处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了人为的篡改,从而造成了财务信息的失真。其次是财务会计报表的失真。这种信息失真现象主要是为了掩饰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因此大多数是人为的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篡改。部分企业甚至存在两本会计报表,一本是内部工作中使用的,另一本是为了应付检查人员。最后,是会计账目上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财务部门在账簿、报表上的管理不合理引起的,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财务的预算、核对和监督上没有系统性的管理程序,导致了账目的混乱无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基础。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企业资源的安全稳定。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能有效的平衡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决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许多企业内部的控制人员是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的,这就失去了建立内部控制部门的意义,在监督的过程中徇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流于形式,在制定决策时也显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常见。在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对财务人员行为的制约作用十分的有限。其次,在企业投资的项目进入到实施阶段时,由于缺少有力的内部监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企业的经费管理上,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是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是一致的,这就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客观性受到影响。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一部分企业中的集权化现象尤为明显。许多企业经营管理在对财务管理的内容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设置上没有对职权进行合理的划分,财务人员的选聘上也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导致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越权、职权不清的问题,财务管理工作十分的混乱无序,财务管理的监管也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有些企业甚至因为经费和人员上的缺陷,而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一些企业尽管设置了一定的财务管理部门,但在管理理念上十分的陈旧,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四)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去运行
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企业经常处于高度负债的状态。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负债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有部分企业不顾负债所带来的极大风险,不考虑自身的偿款能力,想尽一切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长期处于高风险的运行状态下。一些企业甚至陷入了借新账还旧账的恶性循环中,最终走向破产和倒闭。其次,企业存在短债长投的情况。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较强,企业要获得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难度较大,一些企业就通过短债长投的方式,擅自变动贷款的用途,将短期的贷款用于回收周期较长的项目中,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明显不足,企业长期在极大的支付风险中运行。最后是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企业之间往往会进行相互抵押,用同一资产进行反复的抵押。这不仅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判断,还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监管压力,企业自身的负债率也不断上升,支付能力面临威胁,长此以往必将出现资金链上的问题。
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一)强化企业经营的风险意识
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加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在生产运行中风险意识十分薄弱,风险机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切实展开。企业应当及时树立起正确的风险意识,提高识别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风险预防和应对机制。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由于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所占到的比例很大。很多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前不签订合同,对合同细节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些企业甚至对合作对象的背景、业务内容、生产能力等都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有些合同内容与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文件出现丢失、损坏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而导致的。企业的风险意识应当涉及到工作的各个层面中,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风险意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首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来带动企业员工,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都充分的考虑到潜在的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突发的状况。
(二)加强企业财务的分层管理
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经营方式,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这样就能有效的增强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当企业采用公司的管理模式时,就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财务的分层管理是公司制企业特有的管理制度。在分层管理的制度下,企业的每一个财务主体都会维护自身的权利,相应的,就会拥有各自的管理权限。
(三)坚持原则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和规范,这样采取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几条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守。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核对工作。特别是企业在扩大规模时,尤其要重视信息的采集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时,还要重视信息的全面性。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要做好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规范化,在遵循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会计项目。
(四)完善内控制度改进监督方法
企业应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监督水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与其他的内部管理制度相协调,实现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自身现有的制度缺陷出发,对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拓宽财务管理的创新渠道,建立长远的财务管理计划和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4):25-26.
[2]许燕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15-18.
[3] 赵燕.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