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阳台做明星手要大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了白T恤要觉得自己很干净,戴着红帽子就不去想潦倒的时候,金色有些妖银色有些庄重,灰不溜丢时决不打算外出见人,心境是不知不觉流露的,交给一种外在形式去表达。电影也一样,电影画面是太心情的心情。
  看过和没看过的许多片子(包括著名与不著名的)标题已经与色彩有关。在我印象里蓝色出镜率说得上头牌高,数一数这些:约瑟夫·冯·斯登堡的《蓝天使》,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杰夫·利伯曼《夺命蓝光》,约翰·斯考特维尔《蓝色征服》,威廉·A·格雷厄姆《重返蓝珊礁》,维尔盖特·约曼《好奇之蓝》,以及不可不提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之一。此外,属于本土货中较具影响力的还有田壮壮《蓝风筝》。更有甚者,传说中那本德瑞克·加曼的绝笔,70多分钟的心灵震颤独白除去一些背景声音穿插其间,从头到尾保持一片纯《蓝》,创下了电影界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花花世界那么些杂芜缭乱的颜色,独这一种占尽风流,把千般宠爱集于了一身?轻松的沉重的明亮的黑暗的永恒的短暂的实质的虚无的美丽的丑恶的主题,都非得找着它来表达?这大概与人类天性中的忧郁敏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对摄影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菲林对蓝光的感应比其他色光要快,而动物视觉系统的一小部分,构造和摄像机镜头基本差不多,视网膜就类似于一张底片,从这个角度去看,蓝色享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抢先进入大众视觉,占据一个更主动的地位。所以你看通常只要银幕上出现一大片导演们精心撷取来的美妙蓝屏,观众的戒备马上减了一半,多么挑剔刻薄的性子,怕也会兵荒马乱使不上来,剩下就是迷迷糊糊地被灌浆的那个过程了。扯远一点,致幻剂和许多毒品之所以能够控制吸食者的意志与行为,也由于它们麻痹了大脑神经中一个叫做蓝斑的中枢,蓝斑是与引起欣快感和成瘾相关的重要部分,连接着人的视神经束。有人做过调查,在颜色偏好方面30%以上会将蓝作为首选,而且剩下的也会把蓝作为备选,是不是它一直图谋不轨想要“渐欲迷人眼”?
  不过话说回来,我知道善良的人们更愿意这样去理解——蓝代表平和安详,不事张扬,一点点内省一点点自制,是走过繁华、看破红尘、尝遍冷暖、参透生死之后的释然,不会有什么喧嚣嘈杂掺在里头纠缠不清,更不会被横流于浮世的欲望充斥。可说蓝这个词语本身在臻近终极那份美好和谐,直指生活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怎么爱也不过分。
  自己其实也算一个爱蓝之人,20岁左右那阵子天天几乎只着蓝白两色,到了后来才慢慢有所改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一定得了偏执狂或者臆想症,简直不可思议呵,闲置如许多彩年华!几部以蓝为标题的电影虽经千辛万苦也并未集全,日后还得花点工夫细细寻觅来。像加曼的一定是尖货了,中国的无数电影艺术爱好者早腾好了旮旯只等着收藏它,见了一准命也不要扑上去。《蓝色征服》,听说是冲浪板+女孩成长的故事,可能会有点意思;《蓝风筝》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看;红白蓝用不着再去嚼舌头,我打心眼里明白这一条,但不少聪明人还就是不明白。
  其余总的来说各有看点,也各有矫情之处。30年代的《蓝天使》拿到今天来观赏依然令人唏嘘,艾马拉斯一死,剩下整个世界的荒凉与人性残缺不堪入目。《好奇之蓝》与姐妹作《好奇之黄》开创了瑞典银幕史上的性革命,并直接导致了美国人修改电影业的自律检查文书“海曼法典”。“好奇”是1968年的系列电影,从中发现某些痕迹无所不在——放任身体无法刺穿一种来自政治方面的僵硬,个人抗争无望且荒谬至极,却以不同途径一试再试,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像《夺命蓝光》这样的惊悚影片我是见一部灭一部,而《蓝丝绒》不脱林奇一贯风格,充满扭曲又阴暗的心理探险和梦魇般的实验手法,不时出现意外之喜。它带来的兴奋感比不上后来那本《穆赫兰道》,女歌星扮演者伊莎贝拉·罗塞里尼长得像她母亲英格丽·褒曼,味道很过时,母女两人均引不起我太大兴趣(从来觉得为迎合某个时代异性口味而推出的面孔决不该20年后又拿来用)。《重返蓝珊礁》女主角是《第五元素》里头美得像史前女神的米拉,正值豆蔻,1991年还新鲜得一颗野草莓似。情节约等于现代版亚当夏娃,怎么推敲怎么有纰漏,格雷厄姆这号乏味导演拍了一集又一集连续剧以后,竟然也想拍电影,踌躇满志要另起一番事业,迄今为止未见一部佳作问世。
  有的人把语言融入了无限,是真正的大师,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的人天生能编会讲,让你领略到奇情,比如大卫·林奇、杰夫·利伯曼;有的人善于转述和深掘,能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言,比如约瑟夫·冯·斯登堡、维尔盖特·约曼;有的人则只能什么也不是。
  
  
其他文献
“自从听了Radiohead后,就戒了欧美摇滚乐。"    漩涡    我不喜欢过于扭曲的东西,尤其是男性化的扭曲。不过Radiohead算个例外。也许是这个名字过于如雷贯耳,到这地步,叫我不得不斜睨着看它一下,一看,女人倒突然觉得体内雄性激素开始分泌,无法自制深入到漩涡里--"沿着你设计那些曲线,原地转又转堕进风眼乐园,世上万物,向心公转,陪我为你沉淀"。这是我反覆念叨的一句,用来形容《鹊贼篇》
期刊
薛伟,8岁习琴,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曾师从林耀基等著名小提琴教授。  1985年,薛伟远赴英伦跟随尼曼教授学习。  1989年起,薛伟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成为了这所久享盛誉的高等学府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也是教授中的第一位东方人。  1986年,薛伟在莫斯科获得了第八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银奖。两周后,他返回伦敦参加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赢得金奖及其他所有奖项。同年,他还获得
期刊
编剧/导演:维姆·文德斯  演员:莱·库德  伊布拉西姆·法瑞尔  坎佩·西甘度  鲁本·冈萨雷斯  奥玛拉·佩多昂多  类型:音乐、纪录片  制作公司:Road Movies Filmproduktion   得奖纪录:2000年金球奖最佳纪录片;  200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2000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瑰丽的音乐之旅    古巴,一个充满欲望、激情、骄傲的地方,一片
期刊
一、 只是一个自由战士    我只是一个自由战士  从来没有自责过  我只是狂热地投入圣战  直到有一天来临  那时候与你面对面  ——“Freedom Fighter”  Jim Morrison死去已经三十多年,和生前有所不同,他不再是在舞台上,而转换了地点——在拉雪兹神父墓地,毗邻着巴黎公社社员墙以及诸如Oscar Wilde、Chopin这些同样也被爱与美捆绑过一生的艺术巨匠,接受一代又一
期刊
在一个轻轨站上的音像店,和一个原本并不相识的女大学生趴在一堆台湾老唱片前。我找的是八十年代的唱片,她好像找的是九十年代初的唱片。   买回一张黄莺莺的《天使之恋》,只因为那是1983年出版的。我是那年进的大学。以前并没有整遍听过,那时的梦和流行是一点点编织起来的。但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歌都听过,其中有的是从一个人的嘴里听到的。   没想到这些歌一点都没有发黄,而是保持着被关在记忆里的青绿色
期刊
“六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想当时,中国火推出第一张合辑。一个朋友对我讲,听完整个专辑,再看看封面,他感觉到中国新音乐从此一定‘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时的音乐人只为了一个不灭的梦想。从《中国火Ⅰ》到《中国火Ⅲ》,梦想在延续,梦想也在被现实改变,而音乐人也在探索,就好像留下这么长的头发要下决心剪掉一样,是痛苦,也是开始。  “《中国火Ⅲ》希望呈现给你的一些新的东西。你会看到他们改变,你会发现新的感觉,这是
期刊
谭盾又要在上海举办作品音乐会了。拿回来见父老乡亲的是他最近的多媒体协奏曲《地图》。《地图》是一部新作品,今年三月份,它才刚刚在美国的卡内基音乐厅与听众见面。作为卡内基音乐厅的委约作品,《地图》的首演汇聚了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如今乐坛最具号召力的华人音乐家——马友友。  《地图》的灵感来自谭盾前两年回家乡采风的经历。他用小小的摄像机拍下湖南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用录音设备记录下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活动。
期刊
对于那些热衷八卦的人来说,这是个丰收的秋天;但对于那些热爱艺术的人来说,这是个惨淡的季节。  这是个小丑上演戏码的季节,这也是个明星物伤其类的季节。  艳闻,黑幕,流言,蜚语……在这充满了戏剧色彩的几个月中,娱乐圈几度遭遇真实的谎言,数番交锋与对垒,到最后,真相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里,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有的人则试着更加坚强。毕竟,生活还在进行,娱乐总要继续。
期刊
56岁的程先生患高血压已经十几年,在单位开会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胸部憋闷,接着开始剧烈咳嗽。当晚,他服了一些止咳药,但病情并无好转。夜间,程先生突然被胸部剧痛惊醒,坐起来大口喘气,脸上的汗像水一样流下来。妻子觉得不好,赶紧把他送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生经过各种检查,确认程先生患的是因高血压导致的主动脉瘤,且这个瘤子随时可能破裂,情况危急。果然,两天之后程先生主动脉瘤破裂,宣告不治。程先生生前饮食
期刊
龚师傅,男53岁。过生日的时候喝多了酒,次日面部略有浮肿。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看病,经检查发现有镜下血尿。拿到报告后的第二天,他又到某三甲医院肾内科的门诊看病,经详查确诊为“肾小球肾炎”。龚师傅感到非常纳闷,自己平常腰也不酸,更没疼痛,怎么就患上慢性肾炎了呢?其实,慢性肾炎常无任何症状,大多悄无声息地发生,发病非常隐匿。像龚师傅这样平常没有任何不适的患者在慢性肾炎中占到了大部分。但是,慢性腎炎若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