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了白T恤要觉得自己很干净,戴着红帽子就不去想潦倒的时候,金色有些妖银色有些庄重,灰不溜丢时决不打算外出见人,心境是不知不觉流露的,交给一种外在形式去表达。电影也一样,电影画面是太心情的心情。
看过和没看过的许多片子(包括著名与不著名的)标题已经与色彩有关。在我印象里蓝色出镜率说得上头牌高,数一数这些:约瑟夫·冯·斯登堡的《蓝天使》,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杰夫·利伯曼《夺命蓝光》,约翰·斯考特维尔《蓝色征服》,威廉·A·格雷厄姆《重返蓝珊礁》,维尔盖特·约曼《好奇之蓝》,以及不可不提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之一。此外,属于本土货中较具影响力的还有田壮壮《蓝风筝》。更有甚者,传说中那本德瑞克·加曼的绝笔,70多分钟的心灵震颤独白除去一些背景声音穿插其间,从头到尾保持一片纯《蓝》,创下了电影界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花花世界那么些杂芜缭乱的颜色,独这一种占尽风流,把千般宠爱集于了一身?轻松的沉重的明亮的黑暗的永恒的短暂的实质的虚无的美丽的丑恶的主题,都非得找着它来表达?这大概与人类天性中的忧郁敏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对摄影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菲林对蓝光的感应比其他色光要快,而动物视觉系统的一小部分,构造和摄像机镜头基本差不多,视网膜就类似于一张底片,从这个角度去看,蓝色享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抢先进入大众视觉,占据一个更主动的地位。所以你看通常只要银幕上出现一大片导演们精心撷取来的美妙蓝屏,观众的戒备马上减了一半,多么挑剔刻薄的性子,怕也会兵荒马乱使不上来,剩下就是迷迷糊糊地被灌浆的那个过程了。扯远一点,致幻剂和许多毒品之所以能够控制吸食者的意志与行为,也由于它们麻痹了大脑神经中一个叫做蓝斑的中枢,蓝斑是与引起欣快感和成瘾相关的重要部分,连接着人的视神经束。有人做过调查,在颜色偏好方面30%以上会将蓝作为首选,而且剩下的也会把蓝作为备选,是不是它一直图谋不轨想要“渐欲迷人眼”?
不过话说回来,我知道善良的人们更愿意这样去理解——蓝代表平和安详,不事张扬,一点点内省一点点自制,是走过繁华、看破红尘、尝遍冷暖、参透生死之后的释然,不会有什么喧嚣嘈杂掺在里头纠缠不清,更不会被横流于浮世的欲望充斥。可说蓝这个词语本身在臻近终极那份美好和谐,直指生活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怎么爱也不过分。
自己其实也算一个爱蓝之人,20岁左右那阵子天天几乎只着蓝白两色,到了后来才慢慢有所改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一定得了偏执狂或者臆想症,简直不可思议呵,闲置如许多彩年华!几部以蓝为标题的电影虽经千辛万苦也并未集全,日后还得花点工夫细细寻觅来。像加曼的一定是尖货了,中国的无数电影艺术爱好者早腾好了旮旯只等着收藏它,见了一准命也不要扑上去。《蓝色征服》,听说是冲浪板+女孩成长的故事,可能会有点意思;《蓝风筝》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看;红白蓝用不着再去嚼舌头,我打心眼里明白这一条,但不少聪明人还就是不明白。
其余总的来说各有看点,也各有矫情之处。30年代的《蓝天使》拿到今天来观赏依然令人唏嘘,艾马拉斯一死,剩下整个世界的荒凉与人性残缺不堪入目。《好奇之蓝》与姐妹作《好奇之黄》开创了瑞典银幕史上的性革命,并直接导致了美国人修改电影业的自律检查文书“海曼法典”。“好奇”是1968年的系列电影,从中发现某些痕迹无所不在——放任身体无法刺穿一种来自政治方面的僵硬,个人抗争无望且荒谬至极,却以不同途径一试再试,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像《夺命蓝光》这样的惊悚影片我是见一部灭一部,而《蓝丝绒》不脱林奇一贯风格,充满扭曲又阴暗的心理探险和梦魇般的实验手法,不时出现意外之喜。它带来的兴奋感比不上后来那本《穆赫兰道》,女歌星扮演者伊莎贝拉·罗塞里尼长得像她母亲英格丽·褒曼,味道很过时,母女两人均引不起我太大兴趣(从来觉得为迎合某个时代异性口味而推出的面孔决不该20年后又拿来用)。《重返蓝珊礁》女主角是《第五元素》里头美得像史前女神的米拉,正值豆蔻,1991年还新鲜得一颗野草莓似。情节约等于现代版亚当夏娃,怎么推敲怎么有纰漏,格雷厄姆这号乏味导演拍了一集又一集连续剧以后,竟然也想拍电影,踌躇满志要另起一番事业,迄今为止未见一部佳作问世。
有的人把语言融入了无限,是真正的大师,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的人天生能编会讲,让你领略到奇情,比如大卫·林奇、杰夫·利伯曼;有的人善于转述和深掘,能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言,比如约瑟夫·冯·斯登堡、维尔盖特·约曼;有的人则只能什么也不是。
看过和没看过的许多片子(包括著名与不著名的)标题已经与色彩有关。在我印象里蓝色出镜率说得上头牌高,数一数这些:约瑟夫·冯·斯登堡的《蓝天使》,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杰夫·利伯曼《夺命蓝光》,约翰·斯考特维尔《蓝色征服》,威廉·A·格雷厄姆《重返蓝珊礁》,维尔盖特·约曼《好奇之蓝》,以及不可不提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之一。此外,属于本土货中较具影响力的还有田壮壮《蓝风筝》。更有甚者,传说中那本德瑞克·加曼的绝笔,70多分钟的心灵震颤独白除去一些背景声音穿插其间,从头到尾保持一片纯《蓝》,创下了电影界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花花世界那么些杂芜缭乱的颜色,独这一种占尽风流,把千般宠爱集于了一身?轻松的沉重的明亮的黑暗的永恒的短暂的实质的虚无的美丽的丑恶的主题,都非得找着它来表达?这大概与人类天性中的忧郁敏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对摄影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菲林对蓝光的感应比其他色光要快,而动物视觉系统的一小部分,构造和摄像机镜头基本差不多,视网膜就类似于一张底片,从这个角度去看,蓝色享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抢先进入大众视觉,占据一个更主动的地位。所以你看通常只要银幕上出现一大片导演们精心撷取来的美妙蓝屏,观众的戒备马上减了一半,多么挑剔刻薄的性子,怕也会兵荒马乱使不上来,剩下就是迷迷糊糊地被灌浆的那个过程了。扯远一点,致幻剂和许多毒品之所以能够控制吸食者的意志与行为,也由于它们麻痹了大脑神经中一个叫做蓝斑的中枢,蓝斑是与引起欣快感和成瘾相关的重要部分,连接着人的视神经束。有人做过调查,在颜色偏好方面30%以上会将蓝作为首选,而且剩下的也会把蓝作为备选,是不是它一直图谋不轨想要“渐欲迷人眼”?
不过话说回来,我知道善良的人们更愿意这样去理解——蓝代表平和安详,不事张扬,一点点内省一点点自制,是走过繁华、看破红尘、尝遍冷暖、参透生死之后的释然,不会有什么喧嚣嘈杂掺在里头纠缠不清,更不会被横流于浮世的欲望充斥。可说蓝这个词语本身在臻近终极那份美好和谐,直指生活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怎么爱也不过分。
自己其实也算一个爱蓝之人,20岁左右那阵子天天几乎只着蓝白两色,到了后来才慢慢有所改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一定得了偏执狂或者臆想症,简直不可思议呵,闲置如许多彩年华!几部以蓝为标题的电影虽经千辛万苦也并未集全,日后还得花点工夫细细寻觅来。像加曼的一定是尖货了,中国的无数电影艺术爱好者早腾好了旮旯只等着收藏它,见了一准命也不要扑上去。《蓝色征服》,听说是冲浪板+女孩成长的故事,可能会有点意思;《蓝风筝》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看;红白蓝用不着再去嚼舌头,我打心眼里明白这一条,但不少聪明人还就是不明白。
其余总的来说各有看点,也各有矫情之处。30年代的《蓝天使》拿到今天来观赏依然令人唏嘘,艾马拉斯一死,剩下整个世界的荒凉与人性残缺不堪入目。《好奇之蓝》与姐妹作《好奇之黄》开创了瑞典银幕史上的性革命,并直接导致了美国人修改电影业的自律检查文书“海曼法典”。“好奇”是1968年的系列电影,从中发现某些痕迹无所不在——放任身体无法刺穿一种来自政治方面的僵硬,个人抗争无望且荒谬至极,却以不同途径一试再试,一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像《夺命蓝光》这样的惊悚影片我是见一部灭一部,而《蓝丝绒》不脱林奇一贯风格,充满扭曲又阴暗的心理探险和梦魇般的实验手法,不时出现意外之喜。它带来的兴奋感比不上后来那本《穆赫兰道》,女歌星扮演者伊莎贝拉·罗塞里尼长得像她母亲英格丽·褒曼,味道很过时,母女两人均引不起我太大兴趣(从来觉得为迎合某个时代异性口味而推出的面孔决不该20年后又拿来用)。《重返蓝珊礁》女主角是《第五元素》里头美得像史前女神的米拉,正值豆蔻,1991年还新鲜得一颗野草莓似。情节约等于现代版亚当夏娃,怎么推敲怎么有纰漏,格雷厄姆这号乏味导演拍了一集又一集连续剧以后,竟然也想拍电影,踌躇满志要另起一番事业,迄今为止未见一部佳作问世。
有的人把语言融入了无限,是真正的大师,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的人天生能编会讲,让你领略到奇情,比如大卫·林奇、杰夫·利伯曼;有的人善于转述和深掘,能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言,比如约瑟夫·冯·斯登堡、维尔盖特·约曼;有的人则只能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