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形.察情.追意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通过个性化阅读活动来把握、分析、鉴赏文章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务必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鉴赏。
  【关 键 词】 散文;鉴赏方法;有效程式
  现代散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成个体状态的字、词、句,而且要求教师能从更高的审美角度去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那跳动于字里行间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而散文的生命是情感,情感的生命是艺术,艺术的追求是境界。只有“循形察情,追问真意”,才会悟得散文美的真谛。本文试图引导学生从散文阅读与鉴赏方法的操作程式方面对文本进行有效性和发展性的解读。
  
   一、“循形”——鉴赏散文的形式美
  散文是一门“活”的艺术。在形式的灵活运用上独有散文不受任何限制,散文家可以任意挥写,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象。鉴赏散文的形式美是散文阅读的首要任务,而散文的形式美,主要包括语言形式的表达美和篇章结构的和谐美。
  (一)鉴赏语言形式的表达美
  散文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姿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该说词美意深是散文的一大特点。语言的表达美是形式美鉴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1. 揣摩优美生动的词语,推敲文辞的表现力量。如《荷塘月色》第五自然段,作者写荷塘的月色时用了“泻”“浮”“洗”等动词。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那么,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了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这种静态动写的描写方法,活化了画面。
  2. 品味抒情强烈的句子,感受情感的丰厚意蕴。《胡同文化》末尾,“再见吧,胡同”一句,包含的情感非常复杂,其中既含有对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的认同,也有怀旧和感伤、留恋,令人玩味。抓住这样句子,理解情感意蕴,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 记诵描述生动的语句,增强语言的驾驭能力。现代散文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通俗。如《热爱生命》这篇短文谈生命的本质及意义,语言警策,饱含哲理。文中引用了塞涅卡的名言加强说理,而本身也有像“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等句子,同样简练而含义深邃,令人深思。诸如此类的重要语句,如果能不断地记诵积累,反复推敲,就可以丰富、增加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并且在整体思路阅读中,都应该视之为“敲门砖”,籍以进入审美领域,更加迅速准确地探明作者的用意。
  (二)鉴赏篇章结构的和谐美
  篇章结构和谐美也是鉴赏散文形式美的重要内容。文字的散与整,材料的疏与密,文笔的繁与简,布局的开与合或收与放,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会形成布局的和谐美。
  1. 文笔的繁与简,材料的疏与密。《绿》的重点不在于记叙游踪和沿途所见的景物,重心在梅雨潭水之“绿”,作者抓住“绿”做文章,抒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它的文眼就是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但不是紧接着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文笔就“简”在梅雨潭,“繁”在瀑布,等到了“瀑布就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时,我们才悟到,原来写瀑布是用来做陪衬的,以显出“绿”尤其令人惊诧,真正是“简”在瀑布,而“繁”在潭水。
  2. 布局的开与合,联想的收与放。《荷塘月色》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暗示了作者的烦躁,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去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可见,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如果在鉴赏过程中注意散文的和谐美,必然有助于整体感知散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
  
   二、“察情”——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是“美文”,具有抒发情志的功能。鉴赏散文,还需要循其语言表征,追寻它直抒或隐含的情感。实现鉴赏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深入领悟,驰骋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鉴赏活动。阅读现代散文,应该根据作品中系列的描写而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沟通事物间的联系,并驱遣想象,创造出主观化的新形象,感受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如读《海燕》时,我们若能腾飞想象的翅膀,浮现海燕搏击风浪的意象,就会体会到该文逼真的形象和精当的描写。
  散文的集中性需借助想象来拓展,散文的跳跃性需借助想象来补充,当面对“像花而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一秋景时,如果对这一对象凝神观照,就可能从形式方面充分感知秋意,产生强烈的“第一个印象”,同时也可更为顺利地诱发联想和想象,使整个审美心理活跃起来,再细细品味,自然会从中品出诗一般的意境之美。
  2. 调动经验,激发思维。曹老说:“解读是读者向文本的敞开,读者把自身体验融注到作品的生活表达中——即表达意向、感情、心结、感悟和欲望的‘他人的世界’,解读者希望在对这种‘他人的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扩展自己的世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异已世界的意义”。即在鉴赏阅读中,既要充分联系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调动形象思维,同时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应注意对美感思维的激发。
  3. 反复诵读,产生共鸣。散文是情的文学,是一种适宜朗读的文章。“情随声出”,反复诵读是散文欣赏的重要手段。诵读在鉴赏阅读的整体过程中,不仅具有诱发美感的功能,到最后还将成为再现意境美的有效手段。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以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通过朗读消除了文本和读者两者之间的对立,从而使彼此界限消融,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追意”——感悟散文的哲理美
  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不只是抒情。
  如王先霈在其主编的《文学文本解读》中,论及散文的特点,首先强调“情思”和“理趣”。注意抓住文中哲理性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情绪变化,反复推敲揣摩,自然是散文哲理美欣赏的重要途径。
  1. 抓住文中哲理语句,解读文章微言大义。鉴赏陈之藩的散文《钓胜于鱼》,对文中许多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诸如“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是使一个人快乐,使一个团体健康,使一个社会成功的条件”等,我们既要善于质疑,思考它们能给人们哪些启示,又要善于恰当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加以佐证。只有这样,在学习本文之后才能最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劳动的最大乐趣不在于获得劳动成果,而在于体现自身的创造价值,劳动过程本身便是最大的乐趣。
  2. 抓住文中情感脉络,探寻作者理性光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股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刹那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被毁灭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追问。要透过作者情感变化的历程,深刻思考面对苦难、死亡的生命要义,这样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思想美、哲理美。
  总之,现代散文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抒发美的情感、阐述美的哲理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虽然“赏无定法”,但散文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散文鉴赏的原则。“循形察情,追问真意”既符合散文的性质,也符合鉴赏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 王洪波. 谈散文阅读五大技巧[J].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与考试,2005(7).
  [2] 江孟娟. 散文意境美的鉴赏与创造[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9).
  [3] 钟秋. 散文阅读鉴赏浅议[J]. 考试周刊,2008(36).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才能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教中寓法、学中悟法、练中得法、用中固法是使学生尽快掌握学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自能读书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未来社会
作为两个男孩儿的妈,看《妈妈是超人》时,对沙溢胡可家的俩孩子百看不厌,俨然看到了我家俩娃相处的典型日常,无比过瘾。  胡可家的俩男孩儿以相爱著称,我家目前的状况也类似。不过在老二刚出生的时候,可不是这般甜蜜光景——  哪里出了问题  我家弟弟出生的时候,哥哥1岁多。弟弟出生后的3个月里,我发现,每天两个孩子一睁开眼睛,他们的任务似乎就只为了一件事:让对方不好过!  哥哥看到弟弟睡觉,一定要吵醒,连
公园有两个小朋友,其中一個手里拿着手枪型饮料,另一个没有。没有饮料的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另一个玩,另一个男孩发现了他的羡慕,没有选择分享,而是花式炫耀玩给他看。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会遇见?那个故意显摆的孩子真的有那么讨厌吗?实际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有过类似炫耀的经历。   在分析话题之前,我想和大家聊聊,你是否会分辨孩子真的在炫耀吗?   “显摆”是孩子一种天然的社交表现,
适合年龄:4~12岁  游戏目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乐观、积极的品格  准备道具:各色袜子或纸巾  游戏动作:抛接,扔掷  寒冷的天气限制了我们出去打雪仗的时间,有的爸爸妈妈会担心孩子会因为在外面呆了太久会感冒等等。但是,谁说打雪仗就一定要到外面呢?有趣的游戏还可以选择换一个地方继续进行,那不妨就来试一试在屋里打雪仗吧。  妈妈们淡定,在屋里打雪仗不是说把雪搬到屋子里,这样会化成很多水的哦。在屋里
【摘要】我们要区分好社会信息与学校德育的关系,在实践工作中增强德育工作的个体适应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疑惑,做到引其所欲,教其所能,杨其所长,解其所惑,使教育因素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德育;社会适应性;学校  当前,我国社会改革正在跨入一个新的转型升级阶段。在这样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经济成分、文化现象、社会生活,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接触到一些个案:一些出现亲子问题的家庭,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火药味,呵斥、指责、埋怨充斥在他们的谈话之中。   【案例】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情景:早上,一对母子在我前方走着,应该是妈妈送孩子去上学。小男孩看上去三到四岁的样子,男孩的妈妈在前面快步地走着,小男孩小跑着跟上妈妈的脚步。孩子边跑边兴致勃勃地跟妈妈分享幼儿园里的趣事:“妈妈,我们班上有一个小
【摘 要】 学校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再现与浓缩。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声、有色,是学校教学的不竭之源,也是学校学习的延伸与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要求学校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高语文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让学习面向生活,回归于生活,指向生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关 键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在课堂中广泛应用,并成为教师教学中常用手段。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促进课堂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应用误区:过分依赖课件、乱用课件等。从某种意义说,过分使用和乱用课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甚至有人戏称此现象为“课件秀”。那么,品德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课件呢?笔者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一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具有润肠、通便等作用,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出现,所以天天吃苹果,补充果胶和维生素,对身体的健康有好处哦。但是注意,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早晨不宜空腹吃苹果哦!每天早上都在想吃什么?简单用苹果和吐司片,做一款美美的早餐吧。  推荐理由:  早餐食欲很重要。害怕宝宝不爱吃水果缺乏维生素?这款玫瑰花苹果吐司早餐步骤简单、品相诱人,大清早看到这么美的早餐,心情是不是也是美美的?宝宝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汲取中华传统优秀家教文化精髓,齐心协力全面升级家庭教育水平,2021年1月9日上午,在寒假来临之际,响应全国妇联“把爱带回家”2021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的号召,庐阳区海棠街道妇联依托“情系家国·筑爱心间”爱家讲堂开展“爱流动 心安家——把爱带回家”亲子活动,进一步提升辖区内家长教育水平,融洽亲子关系。本次活动共17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