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成为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改革 有效性教学 宽松和谐 教学环境
  关于有效性课堂,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已经从各个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地做了探讨、研究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有的研究者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只要做到了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就能做到有效地学习。也有研究者则从教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等去达成这一目标。
  但笔者认为,无论从教的角度出发抑或从学的角度出发去探讨该课题,如果不能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为前提,以上所做的一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宽松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宽松和谐的教学心理氛围指的是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充满愉悦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天赋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出错或给出不合标准的答案而受到老师或严厉或冷漠或讥讽的指责、批评,也不会因为丑陋、贫穷、愚笨而受到老师的冷眼相待、同学的孤立欺侮;学生会因为感受到同学、老师的善意宽容而轻松愉快并同样将善意回报给对方;学生敢于出错、敢于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同学、老师接纳原本的自己。
  二、如何创设宽松的教学心理环境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在和学生相处中,教师应当是真诚的、平等的、富有人情味的。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学生真诚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因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是,这种情感不是装模做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体现了基础教育界近年来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认为这句话不仅适用低龄儿童,同样也适用于中职学生,句中“蹲下来”的本意不是主要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要求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有的教师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并不是真心爱学生,他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他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与师德是格格不入的;还有的教师对待自己班的学生“宠爱有加”,对外班的学生则轻视甚至敌视。要知道,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
  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从你的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的生活。”
  三、宽容不等于不负责任的迁就
  宽容并不是迁就学生,更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认为,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我们的学生多数来乡镇,且大多数是当下问题较多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负责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年老祖父母出于溺爱或补偿的心理,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忽略了甚至完全不知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需要,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诸如厌学、网瘾、不顾家庭经济条件进行物质攀比、享受以及由此引发的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偷盗他人财物等问题。
  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应给予违纪者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学生只有在宽严相济的环境中才能知道自己言行的边界、避免误越雷池,才会有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他文献
(江苏卷·论述类文本)  试题简评  命题材料摘编自现代名家沈尹默的《沈尹默论艺》。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20世纪40年代书坛则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选文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体现了沈老对书法专业而独到的见解,不但给人艺术上的启
期刊
月台 月亮的驿站  等待的却不是星星与太阳  她 静守的是飞驰而过的时光  火车 拖来远方的征尘  直直的铁轨一遍又一遍轧着月台的心  穿身而过的疼痛只有风能听懂  远远的离开与紧紧的拥抱  只在刹那间  而 那一刻  我听见丁香绽放的声音  (责编 李圣红)
期刊
七岁那年的一天,父亲叫过来正在做作业的我:“你舅舅家的牛病了,他今天要犁地,你把咱家的大黄送去!”大黄是我家的那头老黄牛,在我家已经干了十个年头的农活了。  我从圈里牵出大黄,上路了。去舅舅家不过两公里的路程,我想,只要我和大黄走得快,来回用不了半个小时吧。心里这样想着,我的手上就使上了劲儿,将那根拴着大黄鼻子的缰绳紧紧地拽着,唯恐大黄不好好走,甚至怕大黄从我的手里跑掉。但大黄越走越慢,越走越没精
期刊
(北京卷·散文)  试题简评  试题选文是一篇学者散文。作者赵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又是著名的散文家。这篇散文紧扣北京的“大”与“深”展开,主体部分先写其“大”,后写其“深”。“大”体现在北京城外在空间格局的“阔大”,老派北京人内在神情风度的“安详宁静”,北大学术气度的“广大”以及文化精神的“包容”等方面;“深”体现在北京城气象的“森严”、胡同人家展示出的“彼此宽容,彼此体谅”的家庭
期刊
(全国卷Ⅱ·小说)  试题简评  《小步舞》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胡适曾在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2号中力荐这篇小说。他谈到《小步舞》时说,这篇小说虽然“不足以代表莫氏之自然主义。然其情韵独厚,尤近东方人心理,故首译之”。命题人选择这篇小说拟题,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原因。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常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情感无处宣泄,对现时怅然若失,甚至无所适从,于是对过去更加留恋与执着:两
期刊
当夏雨肆虐的时候,意味着又到回首的时间。带着对秋的渴望,我们在夏释放着激情,但当我们送走又一届初三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仿佛平静了些许。  一个学期前我曾经用艰难困顿来形容我们的工作,我记得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在一阵新鲜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的口角,一次次的暴力冲突,一次次的辱没师道尊严……圣洁的校园里,上课时穿行于课堂外的学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诱引着那性善孩子自由的渴望。没有吆喝声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夯实基础,并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服装专业 创新能力 途径分析  创新教育是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而产生的,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创
期刊
(全国卷I·小说)  试题简评  2019年高考全国卷I的小说阅读题选文颇出人意料。鲁迅的小说一向以思想内涵深刻难懂著称,所以多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省市的试卷,都未从鲁迅小说作品中选取命题材料。今年全国卷I选取《故事新编》中的《理水》作为命题素材,其古今杂糅的艺术形式、借古喻今的创作意图、杂文化的语言风格,以及由这些因素共同形成的荒诞性和讽刺性,对考生来说非常陌生,文本理解很有挑战性。加之
期刊
人生就如一张空白试卷,等着你用自己的智慧去填写,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  人生的试题中有填空题。你将用什么去填满它呢?你可以弹琴,因为弹琴可以愉悦身心;你可以下棋,因为下棋可以益智;你可以学书法,因为书法可以修身养性;你可以绘画,因为绘画可以怡情;你还可以读书,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当然,你也可以用吃喝玩乐来度过你的人生,但那样的人生是庸俗的、无味的。  人生的试题中还有选择题。当
期刊
(浙江卷·小说)  试题简评  《呼兰河传》是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年病逝于香港。1940年写于香港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气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