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月台 月亮的驿站 等待的却不是星星与太阳 她 静守的是飞驰而过的时光 火车 拖来远方的征尘 直直的铁轨一遍又一遍轧着月台的心 穿身而过的疼痛只有风能听懂 远远的离开与紧紧的拥抱 只在刹那间 而 那一刻 我听见丁香绽放的声音 (责编 李圣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台 月亮的驿站
等待的却不是星星与太阳
她 静守的是飞驰而过的时光
火车 拖来远方的征尘
直直的铁轨一遍又一遍轧着月台的心
穿身而过的疼痛只有风能听懂
远远的离开与紧紧的拥抱
只在刹那间
而 那一刻
我听见丁香绽放的声音
(责编 李圣红)
其他文献
“两面派”最早是“两面牌”,相传在元末明初,元军与起义军在黄河北部展开拉锯战,百姓为避杀身之祸,元军来了就在门前贴上“保境安民”,起义军来了则是“驱逐胡虏”,两面不得罪。标语换得勤,自然开销也大。人民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哪有钱换这个。 于是,崇尚节俭的他们制成了双面木板,一面欢迎元军,一面欢迎起义军。 殊不知,这双面牌引来了大祸。一日,起义军将领常遇春领兵过怀庆府,看到满街欢迎之语,高兴坏了。忽
四年级开学时,我转学到了新的学校,遇到了您——我的数学老师。第一节数学课,您往门口一站,就让我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心想:一看就知道,这老师很严厉啊! 您确实严厉,甚至让我感觉您常常故意和我作对——我学习不算差,可是您对我的表扬却屈指可数。而且每次都是小小的表扬后再大大地批评一顿,还没等我高兴起来呢,您就一脚把我踹下了云端。 记得有一次,一道拓展题,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全班4
[原文呈现] 木鱼馄饨 林清玄 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
[名家推介] 朱成玉,教育部“十一五”语文课题组专家,迄今为止在各类杂志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多种文集。他的很多作品被广泛转载,多篇文章入选国内外中小学课本及中、高考试题。 [写作心语] 写作于我,是爱好,更是生命。我曾经对自己的写作有个比喻,把洁白的稿纸比喻成雪地,把手中的笔比喻成一只火红的痴情的狐狸。我写道:铺开16开大小的一片雪地,我的笔就成了一只不停地追逐着梦想的痴情的火狐,不停
编者按 2019年高考,共有八套试卷,其中全国卷为三套,这和2018年一样。现代文阅读命题,全国卷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格局,同时考查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三种文本的阅读,总分值为36分。江苏卷也同时考查了三种文本的阅读(去年为两种),体现出向全国卷命题靠拢的趋势。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考查的重点,以主观题为主,分值最高,难度最大。和去年一样,今年三套全国卷考查的均为小说阅读。江苏卷和浙江卷考查的也是小
[原文呈现]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路 蒋方舟 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当我打开电视,听到的最多的词是梦想。一个又一个年轻人说:“音乐是我的生命,我不能没有它,所以我来了。”意思是:“我想红。” 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的就是“有朝一日成名,让路人皆知”。 如果马丁·路德活在当今中国,他会不会说:“我有一个梦想……不过跟大家都差不多……” 一个月前我去台湾,在大街小巷宣传
[品·名家美文]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鲍尔吉·原野 那一年,我领儿子朱格去萨彦岭东麓的彼列兑抓岩羊。朱格喝了山涧的水之后就病了,估计水里掺进了黑鼬的尿。我们只好在山上住了七天,吃光了干肉。野果还没长出来。我们快要饿死了,朱格会先饿死。 【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找到食物”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唯一办法。】 那时候动物也没有食物,春天嘛,它们不出来,我便打不到猎物。有一天傍晚,运气来了。我在一个
3月20日 天气不明 我是一颗种子。今天已经是我来到这片土壤的第十天了。在这之前,我从妈妈的身上落下,与她告别,经历了短暂的漂泊,也遇见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棵威武的松树伯伯,伸出结实的长满松针的手臂,轻轻接住了我。据说,他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翠绿的。我也想长成一棵松树,但是松树伯伯说我并不是松树的种子。后来,我从松树伯伯身上飘走,落在了一片土地里。如今,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土壤的味
我心爱的狗狗叫“毛线”,它是一只可爱的泰迪犬。 其实我是个怕狗的人,可是那天一看到它单纯的眸子,我的心就变成了一块夹心软糖,浓浓的草莓味的果酱缓缓浸满心扉。于是,我把它领回了家。“毛线”是一只爱撒娇的小狗,明明不娇小,却总是故作娇羞地把大半个身子埋进别人身子;明明是母狗,却总是喜欢“拈花惹草”,把一盆玫瑰花搞得乱七八糟。它还馋得要死,火腿肠、肉骨头放在它面前三秒钟,你一定可以观赏到瀑布般的口水飞
(江苏卷·论述类文本) 试题简评 命题材料摘编自现代名家沈尹默的《沈尹默论艺》。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20世纪40年代书坛则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选文是一篇经典的议论文,体现了沈老对书法专业而独到的见解,不但给人艺术上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