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将要学的知识进行在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本文将围绕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展开,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该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索;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壮大,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还应注重对人才实用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因此,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应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与呈现的问题,辅助学生通过直观真实的情境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快速发现并提炼数学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来设置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为给班级增添新年气息,同学们决定在教室贴一些窗花或好看的图案。明明用彩纸剪出的三角形图案很好看,其他同学纷纷仿照他的窗花做起来,那么其余同学要怎么做才能确保他们剪的窗花与明明一样大呢?学生会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索几种不同的方法,最终教师再引导其进行总结,引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几个条件。这种学习方式一改传统的“要我学”,以“我要学”为出发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使其萌生探索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主要职责是向学生灌输新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对于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中,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有所提升,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探索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与探索机会,培养其自主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超市物品价格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出图中事物的价格。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元角分的知识,所以部分学生可能会以几元几角的形式读出商品的价格。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9.8元、5元、6.5元、3.8元、7元、13元等,学生在观察后进行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这些价格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类。当学生通过分类,认识到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后,教师便可以顺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中来,加深学生对小数相关概念的理解。
3.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活动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知识体系有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此时便需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求得新知。
比如,在学习“商不变规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就“除数与被除数要扩大多少倍才能確保商不变”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大胆提出个人的猜想。当每个小组对于组内各个成员的猜想进行统计与总结后,再让其利用实例进行一一验证。由于“商不变”问题研究范围较广且难度较高,学生个人进行独立探索容易出现遗漏或是以偏概全的情况,而在小组内进行集体探究能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求得较为客观的结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需要学生头脑风暴的,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自己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而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权利全部抹杀,这种封闭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下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使课堂走向开放式。因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相对放松,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下更加能够打开思维,做进一步的探索。
由于大多数教师已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短时间内较难改变封闭式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可以从班级环境布置开始,先从客观学习环境的改造来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黑板报上设置一个数学专栏,定期发布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是分享有关数学的故事,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并带着疑惑进行探索,以此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或是小组合作探索,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数学探索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许坤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J].家长,2019(24):42-43.
[2]王五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环球慈善,2020(01):17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新滩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索;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壮大,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还应注重对人才实用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考察。因此,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应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与呈现的问题,辅助学生通过直观真实的情境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快速发现并提炼数学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来设置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为给班级增添新年气息,同学们决定在教室贴一些窗花或好看的图案。明明用彩纸剪出的三角形图案很好看,其他同学纷纷仿照他的窗花做起来,那么其余同学要怎么做才能确保他们剪的窗花与明明一样大呢?学生会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索几种不同的方法,最终教师再引导其进行总结,引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几个条件。这种学习方式一改传统的“要我学”,以“我要学”为出发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使其萌生探索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主要职责是向学生灌输新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对于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中,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有所提升,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探索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与探索机会,培养其自主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超市物品价格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出图中事物的价格。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元角分的知识,所以部分学生可能会以几元几角的形式读出商品的价格。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9.8元、5元、6.5元、3.8元、7元、13元等,学生在观察后进行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这些价格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类。当学生通过分类,认识到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后,教师便可以顺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中来,加深学生对小数相关概念的理解。
3.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活动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知识体系有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此时便需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求得新知。
比如,在学习“商不变规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就“除数与被除数要扩大多少倍才能確保商不变”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大胆提出个人的猜想。当每个小组对于组内各个成员的猜想进行统计与总结后,再让其利用实例进行一一验证。由于“商不变”问题研究范围较广且难度较高,学生个人进行独立探索容易出现遗漏或是以偏概全的情况,而在小组内进行集体探究能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求得较为客观的结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需要学生头脑风暴的,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自己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而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权利全部抹杀,这种封闭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下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使课堂走向开放式。因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相对放松,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下更加能够打开思维,做进一步的探索。
由于大多数教师已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短时间内较难改变封闭式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可以从班级环境布置开始,先从客观学习环境的改造来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黑板报上设置一个数学专栏,定期发布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是分享有关数学的故事,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并带着疑惑进行探索,以此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或是小组合作探索,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数学探索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许坤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J].家长,2019(24):42-43.
[2]王五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环球慈善,2020(01):17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新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