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产业区际转移的规模取决于产业转移的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当前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阻力大于动力,产业的区际转移尚未形成规模。要加快产业转移速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产业转移的动力,降低产业转移的阻力。
关键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产业承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国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的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部、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是加快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和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现状
(一)产业转移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不断提升。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其投资占全国的份额不断提升。在2001-2006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平均每年增长24.6%和23.7%,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增长25.4%,而东部地区则只有20.9%。这期间,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在逐步提高,而东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则趋于下降。
2.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提高。从1999年到2004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7.5%提高到9.3%,东北地区由4.1%提高到9.3%,但西部地区却由4.5%下降到2.6%。自2005年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向西部地区推进的速度开始加快,西部地区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由2004年的2.6%提高到2006年的3.5%,而东北和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出现下降。但总体上看,2001-2006年与1979-2000年相比,中部和东北地区外商投资占全国的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民间投资加快西进。从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到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已超过1 500亿元。2006年,四川、河南、广西、江西、陕西、重庆6省市利用省外资金分别约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8%、21%、32%、25%、19%和13%,而这些省市利用省市外资金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
(二)资金行业投向
东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另有部分资金投向采矿业、商贸业和能源业。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机械、冶金、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行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东部传统产业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但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区际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按照区际产业转移理论,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通过动力和阻力这两种力量作用而成的。动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推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拉力,阻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粘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每种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当动力大于阻力时,产业才可能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2]。根据当前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认为目前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大于阻力。
(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力因素分析
1.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东部地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日益成为东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除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东部地区还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向我国转移的大好时机,加大了发展重工业的力度。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为了给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并提供更多的资本、劳动力、环境等要素和其他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业,那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需要向外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东部地区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但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主体地位,结构升级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作用还不大。
2.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提升,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趋于下降。沿海城市普遍出现“电荒”、“民工荒”等现象,还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劳资纠纷尖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家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坚持严把土地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在此情况下,东部地区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来缓解上述压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拉力因素分析
1.市场引力。(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市场压力显著增大,迫使企业通过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来打开市场,巩固市场。(2)凡欠发达地区市场有需求,成品运输系数高的产品,走“销地产”之路,既可以提高在当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可以节省运费,提高产出收益。(3)东部产业北上西移,可以西北、西南、东北为据点,进军中亚、西亚、东北亚、北非和欧洲等市场,进军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市场。
2.低生产要素成本。欠发达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要素价格相对低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低成本优势相当明显,是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理想场所。
3.政府政策。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获取政府支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顺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即便某些企业在积极响应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暂时没能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上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也可以为本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政府手中的资源,如政策优惠、银行贷款、人才吸引、传媒宣传乃至关系疏通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3]。为了吸引沿海地区企业西进,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还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
(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力因素分析
1.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产业内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使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无法离开群内的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客户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欠发达地区目前尚未形成集群发展模式,单个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将会因脱离生产协作网络而无所适从。东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群内企业的植根效应,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2.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发达的东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等地区存在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着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就业,往往不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性,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边际产业向本省区低经济梯度地区转移,东部的落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东部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斥力因素分析
1.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决定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创造就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各种机会和激励机制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市场规模、消费者偏好等政府难以改变的因素和产权保障、政策稳定性、政府监管水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政府能够改变的因素[4]。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1)政策、法规缺乏确定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稳定性不够,频繁发生变化,甚至朝令夕改,给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风险。许多政策规定非常模糊,让企业无所适从。(2) 政府监管效率低。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过滥,范围过广、时限过长,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审批手续繁琐,随意性和自量权过大,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往往使企业坐失良机。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当中只顾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为企业办事设置关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3) 合同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违约现象严重,而且当出现违约争端时又没有高效的解端机制,且法院判决拖延,法律执行力度薄弱。(4)金融市场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缺乏健全的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5)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依旧是当前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5]。(6)劳动力素质差。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力素质差又带来劳动力成本高、专业人员及熟练工缺乏。
2.产业配套能力低。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产业承接地。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群发展有限,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配套能力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对策建议
加快东部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有序转移,一方面要提高产业转移的动力;另一方面,要降低产业转移的阻力。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力,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斥力。
(一)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只有当原有地区在发展承接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以后,才可能将低层次的产业转移出去。东部新的主导产业尚没有形成气候,采取措施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是加快产业转移的前提。
1.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因,东部企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含量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应加大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1)实施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为了降低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承担的风险,国家以适当方式给予扶持;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对重大共性技术试、产业化阶段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的申请费、代理费等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2)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的政府采购和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完善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重大技术及装备的政策。实行“国货优先”和“原产地”原则,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启动市场;二是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国产重大技术及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优先予以安排;三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成套设备、高技术产品提供买方信贷;四是尽快建立由项目业主、技术与装备提供企业、保险公司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制。(3)鼓励跨国公司在东部地区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重点扩大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效应”,鼓励人员的合理流动、信息交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
2.建立促进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1)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关税,必要时对东部企业实行出口数量限制,压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冲动。(2)督促和鼓励东部地区特别是土地和能源资源紧缺、环境压力较大的沿海发达省市,制定实施比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更高的土地、能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制度保障。(1)深入推进东部地区政府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的改革,减少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行政干预,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东部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2)坚持市场化改革,把东部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真正塑造为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3)深入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态环保补偿责任机制,使本应由企业承担、以前却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那部分成本内部化,从而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
1.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文化设施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利于各种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传播,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适当增加对东北、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进一步刺激一些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发展,筑“巢”引“凤”;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债券、进行股份经营、引进BOT投资方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产业。(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欠发达地区应采取文化教育、培训技术等手段提高人的科技素质,强化本地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本地区知识的能力,提高全体人民掌握、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以充分利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完善金融市场。(1)支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流动性平台;二是积极培育区域性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三是鼓励发展信托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民间分散资本进入资本建设领域;四是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缺口。(2)完善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支持组建地区性开发银行,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积极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
4.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针对产业转移中产权纠纷、利益分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实际障碍,调整和明确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提高司法效率,及时解决纠纷,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5.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及早全面彻底地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尽力使行政许可程序更加简便流畅,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审批处理或者创办“一站式办公点”。可尝试对一些审批或许可采取“沉默即同意”原则,即如果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反应,许可就自动生效。
(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确定各省区重点承接产业。要科学确定欠发达地区重点承接产业,实现相关产业在优势区域的积聚,避免各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在确定重点承接产业时:(1)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各省区的比较优势相匹配。比较优势原则是市场经济的真谛,如果每个地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仅能提高本地的产业竞争力,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2)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国家在产业布局中对各省区的定位相匹配,符合国家的区域产业政策。(3)要与各省区的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相匹配。(4)要与各省区的产业基础相适应,要与各省区产业自身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相适应。
2.确定转移产业的重点承接地。应通过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选择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区域进行布局,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中度高、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
群、宁夏沿黄城市带等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3.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依靠优势产业的聚集,增加对相关产业和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引发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产业转移又可以加速产业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产业中心。
(四)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将难以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吸引其他地区产业转移。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境内外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对投资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优势项目,凡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核准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土地供给依法保证;国家给予贷款贴息或投资补贴的项目优先考虑;企业享受国家确定的鼓励类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积极给予金融支持;国家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担保机构对东部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设立的中小企业开展担保和再担保业务。
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计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体现区别对待,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 对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在这些地区布局建设,以增强其吸引区外相关配套产业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杲.鼓励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8).
[2] 张弢.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3]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4] 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张秀生.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8(2).
(责任编辑:刘春雪)
关键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产业承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国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的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部、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是加快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和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现状
(一)产业转移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不断提升。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其投资占全国的份额不断提升。在2001-2006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平均每年增长24.6%和23.7%,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增长25.4%,而东部地区则只有20.9%。这期间,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在逐步提高,而东部地区的投资份额则趋于下降。
2.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提高。从1999年到2004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7.5%提高到9.3%,东北地区由4.1%提高到9.3%,但西部地区却由4.5%下降到2.6%。自2005年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向西部地区推进的速度开始加快,西部地区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份额由2004年的2.6%提高到2006年的3.5%,而东北和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出现下降。但总体上看,2001-2006年与1979-2000年相比,中部和东北地区外商投资占全国的份额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民间投资加快西进。从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到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已超过1 500亿元。2006年,四川、河南、广西、江西、陕西、重庆6省市利用省外资金分别约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8%、21%、32%、25%、19%和13%,而这些省市利用省市外资金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
(二)资金行业投向
东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另有部分资金投向采矿业、商贸业和能源业。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机械、冶金、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传统行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东部传统产业出现了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态势,但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区际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按照区际产业转移理论,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是通过动力和阻力这两种力量作用而成的。动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推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拉力,阻力可分解为发达地区的粘力和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每种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当动力大于阻力时,产业才可能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2]。根据当前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认为目前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大于阻力。
(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力因素分析
1.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东部地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日益成为东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除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东部地区还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向我国转移的大好时机,加大了发展重工业的力度。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为了给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并提供更多的资本、劳动力、环境等要素和其他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业,那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需要向外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东部地区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但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主体地位,结构升级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作用还不大。
2.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提升,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趋于下降。沿海城市普遍出现“电荒”、“民工荒”等现象,还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劳资纠纷尖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家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坚持严把土地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在此情况下,东部地区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来缓解上述压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拉力因素分析
1.市场引力。(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市场压力显著增大,迫使企业通过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来打开市场,巩固市场。(2)凡欠发达地区市场有需求,成品运输系数高的产品,走“销地产”之路,既可以提高在当地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可以节省运费,提高产出收益。(3)东部产业北上西移,可以西北、西南、东北为据点,进军中亚、西亚、东北亚、北非和欧洲等市场,进军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市场。
2.低生产要素成本。欠发达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要素价格相对低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低成本优势相当明显,是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理想场所。
3.政府政策。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获取政府支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顺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即便某些企业在积极响应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暂时没能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上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也可以为本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政府手中的资源,如政策优惠、银行贷款、人才吸引、传媒宣传乃至关系疏通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3]。为了吸引沿海地区企业西进,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还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
(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力因素分析
1.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产业内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使单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无法离开群内的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客户群体以及独特的产业文化和制度环境。欠发达地区目前尚未形成集群发展模式,单个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将会因脱离生产协作网络而无所适从。东部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群内企业的植根效应,阻碍了东部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2.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发达的东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等地区存在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着经济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就业,往往不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性,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边际产业向本省区低经济梯度地区转移,东部的落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东部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斥力因素分析
1.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决定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创造就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各种机会和激励机制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市场规模、消费者偏好等政府难以改变的因素和产权保障、政策稳定性、政府监管水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等政府能够改变的因素[4]。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1)政策、法规缺乏确定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稳定性不够,频繁发生变化,甚至朝令夕改,给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投资风险。许多政策规定非常模糊,让企业无所适从。(2) 政府监管效率低。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过滥,范围过广、时限过长,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审批手续繁琐,随意性和自量权过大,一些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往往使企业坐失良机。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当中只顾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为企业办事设置关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3) 合同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违约现象严重,而且当出现违约争端时又没有高效的解端机制,且法院判决拖延,法律执行力度薄弱。(4)金融市场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缺乏健全的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5)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依旧是当前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5]。(6)劳动力素质差。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力素质差又带来劳动力成本高、专业人员及熟练工缺乏。
2.产业配套能力低。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产业承接地。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群发展有限,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业配套能力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对策建议
加快东部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有序转移,一方面要提高产业转移的动力;另一方面,要降低产业转移的阻力。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力,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斥力。
(一)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只有当原有地区在发展承接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以后,才可能将低层次的产业转移出去。东部新的主导产业尚没有形成气候,采取措施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是加快产业转移的前提。
1.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因,东部企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含量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应加大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1)实施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为了降低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承担的风险,国家以适当方式给予扶持;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科研设施建设投资凡符合技术进步方向的,可在所得税前列支;对重大共性技术试、产业化阶段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的申请费、代理费等进行适当的资金补贴。(2)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的政府采购和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完善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重大技术及装备的政策。实行“国货优先”和“原产地”原则,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启动市场;二是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国产重大技术及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优先予以安排;三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成套设备、高技术产品提供买方信贷;四是尽快建立由项目业主、技术与装备提供企业、保险公司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制。(3)鼓励跨国公司在东部地区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重点扩大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效应”,鼓励人员的合理流动、信息交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
2.建立促进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1)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关税,必要时对东部企业实行出口数量限制,压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冲动。(2)督促和鼓励东部地区特别是土地和能源资源紧缺、环境压力较大的沿海发达省市,制定实施比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更高的土地、能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3.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制度保障。(1)深入推进东部地区政府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的改革,减少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行政干预,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东部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2)坚持市场化改革,把东部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真正塑造为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3)深入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态环保补偿责任机制,使本应由企业承担、以前却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那部分成本内部化,从而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
1.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文化设施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利于各种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传播,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适当增加对东北、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进一步刺激一些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发展,筑“巢”引“凤”;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债券、进行股份经营、引进BOT投资方式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产业。(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欠发达地区应采取文化教育、培训技术等手段提高人的科技素质,强化本地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本地区知识的能力,提高全体人民掌握、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以充分利用知识、信息、教育、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完善金融市场。(1)支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是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提供流动性平台;二是积极培育区域性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三是鼓励发展信托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民间分散资本进入资本建设领域;四是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缺口。(2)完善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支持组建地区性开发银行,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积极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
4.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针对产业转移中产权纠纷、利益分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实际障碍,调整和明确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提高司法效率,及时解决纠纷,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5.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及早全面彻底地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尽力使行政许可程序更加简便流畅,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审批处理或者创办“一站式办公点”。可尝试对一些审批或许可采取“沉默即同意”原则,即如果审批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反应,许可就自动生效。
(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确定各省区重点承接产业。要科学确定欠发达地区重点承接产业,实现相关产业在优势区域的积聚,避免各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在确定重点承接产业时:(1)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各省区的比较优势相匹配。比较优势原则是市场经济的真谛,如果每个地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不仅能提高本地的产业竞争力,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2)重点承接产业要与国家在产业布局中对各省区的定位相匹配,符合国家的区域产业政策。(3)要与各省区的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相匹配。(4)要与各省区的产业基础相适应,要与各省区产业自身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相适应。
2.确定转移产业的重点承接地。应通过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选择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区域进行布局,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中度高、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
群、宁夏沿黄城市带等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3.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依靠优势产业的聚集,增加对相关产业和外部资本的吸引力,引发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产业转移又可以加速产业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的产业中心。
(四)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将难以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吸引其他地区产业转移。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境内外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对投资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优势项目,凡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核准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土地供给依法保证;国家给予贷款贴息或投资补贴的项目优先考虑;企业享受国家确定的鼓励类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积极给予金融支持;国家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担保机构对东部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设立的中小企业开展担保和再担保业务。
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计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体现区别对待,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 对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在这些地区布局建设,以增强其吸引区外相关配套产业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杲.鼓励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8).
[2] 张弢.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3]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4] 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张秀生.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8(2).
(责任编辑: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