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占领华尔街”示威者的抗议声音已经超出纽约的华尔街。从波士顿到旧金山、从芝加哥到休斯顿,这场没有领导的运动已经遍布全美,抗议公司贪婪和社会不平等。随着抗议范围扩大的,还有抗议的内容——阿富汗战争和环境问题逐渐被一些人提了出来。甚至,连金融巨鳄索罗斯、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都相继力挺示威者,批评美国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使得民众的抗议活动愈发得到部分精英群体的支持,一些好莱坞明星和工会组织成员加入声援抗议者的行列。
于是有人担心,越演越烈的示威有可能演变成类似于伦敦发生的骚乱事件;还有人追溯到更远,将这次活动看作“阿拉伯之春”的美国版。然而美国的政客们,好像一点都不慌张。他们真的能hold住吗?
抗议升温吓住了谁
此次示威活动由加拿大非营利杂志《广告克星》于今年7月发起倡议,正式开始于9月17日,这天正好是美国宪法日。活动刚开始时,美国主流媒体甚至极少报道。
直到9月30日晚上,活动才引来一波小小的高潮。1000多人从华尔街附近的抗议营地和平游行到纽约警察总部抗议,他们除了表达对金融体制的不满,还抗议警方对示威活动反应过激,过分使用武力。这是“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展开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场面虽喧闹但未发生冲突,晚上8点左右示威者慢慢散去,没有人被捕。政客们感觉什么都没发生。
2011年10月1日,美国纽约大约700名“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者当天下午在穿行布鲁克林大桥时因涉嫌阻碍交通被捕,警方已于当晚重新开放大桥。然而这被看作是警方维护治安的行为,有影响的政客依旧没有发声。
10月8日,继之而起的“占领华盛顿”运动进入第3天。抗议者高呼,“占领华尔街,占领H街道,占领一切,永不后退。”在他们试图进入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时,当局对他们喷洒辣椒水。博物馆被迫在当天关闭。当时大约一两百人试图闯入,1人被逮捕。
美国公民也不是好惹的,退休陆军上校莱特在邮件中写道:“美国一家大型博物馆的保安,居然向美国人喷洒辣椒水,这太令人发指了!博物馆里的无人机和喷洒辣椒水事件,是美国镇压行为的确凿证据。”国会众议员兰格尔立马表示,支持示威者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行使宪法权利。在随后的CNN节目中,兰格尔说,“他们的梦想被粉碎。他们也许对那个地区的人不方便,但晚上要睡觉的人们会有经济梦魇。”
洛杉矶的政客们比较“乖”,他们一面倒地站在示威者一边。市议会在10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支持“占领洛杉矶”示威活动。有关议案由市议员理查德·阿拉尔孔和比尔·罗森代尔提出,市议会在经过以示威者为主的民众发言和议员投票后通过决议,将支持“占领洛杉矶”示威活动的参与者举行和平的抗议活动。决议内容还包括呼吁加快推出“负责任的银行行为”法令。
在美国,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强烈地感受到,疯狂玩弄金融游戏的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然而在既有政治结构下,大家都无法有效而及时地解決这个问题。即便最为积极地活跃在街头的人们,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建立什么。面对这样的示威者,政客们能不头疼吗?
政客们“突然有了想法”
此前并不被看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直到20天后才开始受到美国各界的关注,政客们“仿佛突然间有了想法”(援引《纽约时报》10月7日的话)。
在“占领华尔街”活动之初,美国政客鲜有表态,几乎表现了沉默态度。但当抗议活动持续三周,向华盛顿蔓延时,并有美国多数工会加入,涌入政府办公所在地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发声”,但却耐人寻味。奥巴马总统说,示威者的一部分不满意也是他的不满意,那就是很多大银行的行为不应被允许,这些行为违反了法律,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需要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来制止这些不太负责任的行为和鲁莽的决定。对奥巴马的表态,立马获得示威者的欢迎,示威队伍也打出了支持奥巴马连任的口号。但是,美国有媒体却指责奥巴马“欲将祸水转嫁给共和党”。他们认为,华尔街金融界的大腕很大部分是共和党的势力基础。
奥巴马这般做,其争取选票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美国政治就是选举政治,“占领华尔街”无疑给美国明年的总统大选增添了变数。对美国政客们而言,“占领活动”可能是个烫手山芋。面对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一旦表态不对头,恐怕会面临丢掉选票的厄运。为着不吃亏,对“占领华尔街”沉默似乎就成了政客们的最佳选择。但是作为美国总统,面对火烧到华盛顿大本营时,就不能再玩沉默了。
几乎同时,副总统拜登表示,救助华尔街的讨价还价已经使美国人民产生不和,美国人民觉得这个系统不公正、不平等。但是他将抗议者和共和党强硬派的茶党相提并论,惹得茶党急于撇清。“茶党爱国者”全国主席马克勒说:“那都是一些违法者。我们跟他们除了都是美国公民,没什么相似之处。我看新闻的感觉,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抗议什么。”
两党借机打“选举牌”
随着“占领华尔街”运动向美国各地蔓延,民主党与共和党对这场运动的态度开始分化。
民主党方面更倾向于接受这场运动释放的信息。一年多来,对富人增税是奥巴马及其所在的民主党经常提到的话题。奥巴马在竞选时曾表示要惩罚华尔街,要立法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这是美国普通民众的共同意愿。
但是,主张通过削减社会福利而非增税解决赤字问题的共和党人则对“占领华尔街”运动出言不逊。共和党人认为美国领取政府救济的人太多了。共和党人认为,市场经济自己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小布什政府继续鼓吹这种理论。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兴起,金融衍生品开始时兴。“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遭受打击。
10月7日,共和党众议院领袖埃里克·坎托在华盛顿的一次保守派集会上说,“占领华尔街”抗议者是“暴民”。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米特·罗姆尼10月10日也在新罕布什尔州说,抗议者们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困境寻找“替罪羊”,他呼吁抗议者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因为别人富有而反对他们,因为当前“不是分裂的时候”。另一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赫尔曼·凯恩也表示,抗议者们有意突出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实质上不过是“嫉妒心理作祟”。
两党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态度迥异,除政党理念差别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2年大选。在民主党看来,“占领华尔街”活动是一个重要机会,可以对国会共和党人施压,迫使他们通过民主党人支持的创造就业等法案,体现中下阶层的利益及诉求。不论这种压力有效与否,都有助于将中下阶层民众及失业人群对政府和国会的不满,转移到大企业及共和党身上,从而改善奥巴马和民主党的选情。
面对“左右夹击”,谋求连任的奥巴马的竞选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拜登10月6日承认,共和党候选人已足够强大,能与奥巴马抗衡。不过在共和党看来,奥巴马炮轰共和党、推行自己的医改、金融改革和就业刺激及支出法案,无疑将又增添这群年轻运动者的支持。共和党如不改变政策应对,则会逐步散失目前与民主党分庭抗礼、来之不易的局面。
美国政客能hold住吗?
事到如今,我们依然无法把“占领华尔街”活动与“阿拉伯之春”画上等号,但它们确实有相似之处——弱者向强者发出强烈不满。此次示威活动的发起者早在其网站上将他们的抗议活动与“中东北非革命”相提并论,称“跟我们在埃及、希腊、西班牙和冰岛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计划使用群众占领这一革命战术,恢复美国的民主,我们也鼓励通过非暴力手段实现目标,最大限度保护所有参与者的安全。”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很难演变成大规模骚乱。一方面,抗议人群没有明确诉求和统一的组织者。另一方面,维护社会秩序是奥巴马政府的责任,出现大规模骚乱局面对谁都不利。
“占领华尔街”的最早发起者是位于加拿大的《广告克星》,在这本杂志的总编辑拉森看来,此次“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不能与上月伦敦骚乱相提并论。抗议能否维持和平抗争将是成败关键,但他也承认,抗议活动人数众多,可能难以控制局面,而且,抗议者在街头扎营以及设置路障都可能违法。
不过一切都不好说。众所周知,群众抗议的发展很难预测,任何人都无法全盘操控。社会形势的发展不同于经济和政治逻辑,某一个细微的因素都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这也是纽约警察加强戒备、全力以赴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的原因。
如果“占领华尔街”系列活动能够让美国摆脱金融泡沫,重振实体经济。那么奥巴马竞选时所说的“变革”真要在美国实现了。可是,那里的政客们真的能hold住这场发自华尔街、并且席卷全球的抗议吗?
于是有人担心,越演越烈的示威有可能演变成类似于伦敦发生的骚乱事件;还有人追溯到更远,将这次活动看作“阿拉伯之春”的美国版。然而美国的政客们,好像一点都不慌张。他们真的能hold住吗?
抗议升温吓住了谁
此次示威活动由加拿大非营利杂志《广告克星》于今年7月发起倡议,正式开始于9月17日,这天正好是美国宪法日。活动刚开始时,美国主流媒体甚至极少报道。
直到9月30日晚上,活动才引来一波小小的高潮。1000多人从华尔街附近的抗议营地和平游行到纽约警察总部抗议,他们除了表达对金融体制的不满,还抗议警方对示威活动反应过激,过分使用武力。这是“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展开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场面虽喧闹但未发生冲突,晚上8点左右示威者慢慢散去,没有人被捕。政客们感觉什么都没发生。
2011年10月1日,美国纽约大约700名“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者当天下午在穿行布鲁克林大桥时因涉嫌阻碍交通被捕,警方已于当晚重新开放大桥。然而这被看作是警方维护治安的行为,有影响的政客依旧没有发声。
10月8日,继之而起的“占领华盛顿”运动进入第3天。抗议者高呼,“占领华尔街,占领H街道,占领一切,永不后退。”在他们试图进入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时,当局对他们喷洒辣椒水。博物馆被迫在当天关闭。当时大约一两百人试图闯入,1人被逮捕。
美国公民也不是好惹的,退休陆军上校莱特在邮件中写道:“美国一家大型博物馆的保安,居然向美国人喷洒辣椒水,这太令人发指了!博物馆里的无人机和喷洒辣椒水事件,是美国镇压行为的确凿证据。”国会众议员兰格尔立马表示,支持示威者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行使宪法权利。在随后的CNN节目中,兰格尔说,“他们的梦想被粉碎。他们也许对那个地区的人不方便,但晚上要睡觉的人们会有经济梦魇。”
洛杉矶的政客们比较“乖”,他们一面倒地站在示威者一边。市议会在10月12日通过决议,决定支持“占领洛杉矶”示威活动。有关议案由市议员理查德·阿拉尔孔和比尔·罗森代尔提出,市议会在经过以示威者为主的民众发言和议员投票后通过决议,将支持“占领洛杉矶”示威活动的参与者举行和平的抗议活动。决议内容还包括呼吁加快推出“负责任的银行行为”法令。
在美国,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强烈地感受到,疯狂玩弄金融游戏的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然而在既有政治结构下,大家都无法有效而及时地解決这个问题。即便最为积极地活跃在街头的人们,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建立什么。面对这样的示威者,政客们能不头疼吗?
政客们“突然有了想法”
此前并不被看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直到20天后才开始受到美国各界的关注,政客们“仿佛突然间有了想法”(援引《纽约时报》10月7日的话)。
在“占领华尔街”活动之初,美国政客鲜有表态,几乎表现了沉默态度。但当抗议活动持续三周,向华盛顿蔓延时,并有美国多数工会加入,涌入政府办公所在地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发声”,但却耐人寻味。奥巴马总统说,示威者的一部分不满意也是他的不满意,那就是很多大银行的行为不应被允许,这些行为违反了法律,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需要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来制止这些不太负责任的行为和鲁莽的决定。对奥巴马的表态,立马获得示威者的欢迎,示威队伍也打出了支持奥巴马连任的口号。但是,美国有媒体却指责奥巴马“欲将祸水转嫁给共和党”。他们认为,华尔街金融界的大腕很大部分是共和党的势力基础。
奥巴马这般做,其争取选票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美国政治就是选举政治,“占领华尔街”无疑给美国明年的总统大选增添了变数。对美国政客们而言,“占领活动”可能是个烫手山芋。面对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一旦表态不对头,恐怕会面临丢掉选票的厄运。为着不吃亏,对“占领华尔街”沉默似乎就成了政客们的最佳选择。但是作为美国总统,面对火烧到华盛顿大本营时,就不能再玩沉默了。
几乎同时,副总统拜登表示,救助华尔街的讨价还价已经使美国人民产生不和,美国人民觉得这个系统不公正、不平等。但是他将抗议者和共和党强硬派的茶党相提并论,惹得茶党急于撇清。“茶党爱国者”全国主席马克勒说:“那都是一些违法者。我们跟他们除了都是美国公民,没什么相似之处。我看新闻的感觉,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抗议什么。”
两党借机打“选举牌”
随着“占领华尔街”运动向美国各地蔓延,民主党与共和党对这场运动的态度开始分化。
民主党方面更倾向于接受这场运动释放的信息。一年多来,对富人增税是奥巴马及其所在的民主党经常提到的话题。奥巴马在竞选时曾表示要惩罚华尔街,要立法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这是美国普通民众的共同意愿。
但是,主张通过削减社会福利而非增税解决赤字问题的共和党人则对“占领华尔街”运动出言不逊。共和党人认为美国领取政府救济的人太多了。共和党人认为,市场经济自己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小布什政府继续鼓吹这种理论。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兴起,金融衍生品开始时兴。“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遭受打击。
10月7日,共和党众议院领袖埃里克·坎托在华盛顿的一次保守派集会上说,“占领华尔街”抗议者是“暴民”。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米特·罗姆尼10月10日也在新罕布什尔州说,抗议者们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困境寻找“替罪羊”,他呼吁抗议者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因为别人富有而反对他们,因为当前“不是分裂的时候”。另一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赫尔曼·凯恩也表示,抗议者们有意突出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实质上不过是“嫉妒心理作祟”。
两党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态度迥异,除政党理念差别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2年大选。在民主党看来,“占领华尔街”活动是一个重要机会,可以对国会共和党人施压,迫使他们通过民主党人支持的创造就业等法案,体现中下阶层的利益及诉求。不论这种压力有效与否,都有助于将中下阶层民众及失业人群对政府和国会的不满,转移到大企业及共和党身上,从而改善奥巴马和民主党的选情。
面对“左右夹击”,谋求连任的奥巴马的竞选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拜登10月6日承认,共和党候选人已足够强大,能与奥巴马抗衡。不过在共和党看来,奥巴马炮轰共和党、推行自己的医改、金融改革和就业刺激及支出法案,无疑将又增添这群年轻运动者的支持。共和党如不改变政策应对,则会逐步散失目前与民主党分庭抗礼、来之不易的局面。
美国政客能hold住吗?
事到如今,我们依然无法把“占领华尔街”活动与“阿拉伯之春”画上等号,但它们确实有相似之处——弱者向强者发出强烈不满。此次示威活动的发起者早在其网站上将他们的抗议活动与“中东北非革命”相提并论,称“跟我们在埃及、希腊、西班牙和冰岛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计划使用群众占领这一革命战术,恢复美国的民主,我们也鼓励通过非暴力手段实现目标,最大限度保护所有参与者的安全。”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很难演变成大规模骚乱。一方面,抗议人群没有明确诉求和统一的组织者。另一方面,维护社会秩序是奥巴马政府的责任,出现大规模骚乱局面对谁都不利。
“占领华尔街”的最早发起者是位于加拿大的《广告克星》,在这本杂志的总编辑拉森看来,此次“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不能与上月伦敦骚乱相提并论。抗议能否维持和平抗争将是成败关键,但他也承认,抗议活动人数众多,可能难以控制局面,而且,抗议者在街头扎营以及设置路障都可能违法。
不过一切都不好说。众所周知,群众抗议的发展很难预测,任何人都无法全盘操控。社会形势的发展不同于经济和政治逻辑,某一个细微的因素都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这也是纽约警察加强戒备、全力以赴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的原因。
如果“占领华尔街”系列活动能够让美国摆脱金融泡沫,重振实体经济。那么奥巴马竞选时所说的“变革”真要在美国实现了。可是,那里的政客们真的能hold住这场发自华尔街、并且席卷全球的抗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