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是当前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用现代通信手段和通讯技术探索出学生党员“短信党课”教育新模式,不仅拓展了党的思想建设理论传播载体,还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短信党课;口袋党校;协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38-03
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最具青春活力的群体,是优化党员结构的新生力量,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作为青年党员的重要培养教育基地,承担着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引导的重要使命。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系统性、常态化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抵御不良思潮的“免疫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抢先占领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的重要性
党课教育作为高校党组织定期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加深对党的了解、培养对党的感情的主要渠道。开展好大学生党课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校应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6学时。”所以,党课培训是保证大学生党员经常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提升理论素养,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行动,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有所作为,通过外在的强化达到内化为自主需求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并鼓励他们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为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全国新党员中大学生党员超1/3。以北京某高校为例,申请入党的大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8.5%,有的二级学院则达到80%以上,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但是,当前高校党课教育缺乏一套科学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部分高校党课教学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内容陈旧,太注重理论性,针对性不强。目前党课教育教学内容还是以《党章》、《党课教程》等为主,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不够,如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梦等党建新成果进入党课教材的不多,党课内容缺乏明显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学生很难完全接受、理解。另一方面党课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内容不多,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简单说教使学生易产生枯燥、乏味和厌烦情绪,难以引起情感共鸣。
二是教学方式简单,灌输式教育多,自我教育少。二级学院党课一般由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讲授,多为单向式“满堂灌”的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专家报告等,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难以互动。最终结果只能是授课者与听课者脱节,使党的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接受并最终转化为信念。
三是党课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开发。新时期的大学生与网络密不可分,党课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优化创新,充分运用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思想教育服务平台,提升网络开展党课教育的能力,以实现教育主体由“一人讲”向“大家讲”转变,教育内容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互动”转变。学生党员“短信党课”教育模式,正是高校基于创新党员教育载体而进行的一项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依托“短信党课”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
(一)短信党课的涵义及优势
“短信党课”是根据思想和工作实际,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现代通讯技术,借助短信群发功能,有组织地细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落实具体授课内容,是一种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启发、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型党课教育模式。
与传统课堂上说教式的党课教育相比,短信党课具有短小精悍、灵活生动、方便快捷、双向互动、时效性强等特点,被学生党员喻为“口袋党校”。一是“短信党课”的内容经过精心提炼,虽然篇幅短小,但包含的信息量大,内容涵盖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知识、形势政策教育以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情校史等。同时还鼓励学生党员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擅长的知识融进党课教育内容,寓教于乐,既拓宽了党课教育的内容,又提高学生党员对党课教育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党课教育中来。二是“短信党课”教育突破时空约束,使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不占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既提高了大学生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又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常态化。三是“短信党课”教育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实现党员教育互动交流。“短信党课”通过设立学习论坛,建立“空中课堂”,组织党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自由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真正实现由“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转变和由“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之间协同学习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党员中推行“短信党课”教育模式的具体做法
1.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成立以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建辅导员为副组长的督导组,全面指导短信党课教育的开展。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设立短信党课信息处理工作小组和备课工作小组,信息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短信的采编、报批以及短信的发送和党员反馈意见的收集、整理、答复等事务。备课工作小组聘请若干名政治思想好、品学兼优、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党员为兼职编辑人员,负责收集“短信党课”信息材料,要求知识系统全面、实用有效。
2.建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手机号码信息库。学生党支部首先收集学生党员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入党时间、所在班级等基本情况上报信息处理组并进行分类管理。条件成熟后,手机号码收集范围拓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非中共党员的各级学生干部等。
3.精心设计内容板块。短信党课一般每周开展1—2次,每次发送短信服务信息不少于10条,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成果、思想道德修养、能力素质提升、廉洁教育、时事政治、校情动态和答疑解惑等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党员在接收信息后,把自己接受短信后的认识和态度,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好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上的一些困惑或疑虑,向党组织反馈或反映。
4.严格执行短信发送程序。每一期短信发送前,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填写短信发送审批单,经党建辅导员审核后,报学院党总支书记审批才能发送。内容不合适、有争议的信息材料不能入库,不经督导组审核把关的短信不能上机,没有党建工作负责人签字同意的短信不能发送。
(三)在学生党员教育中推行“短信党课”教育模式取得的实效
实践证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大学生党员“短信党课”教育模式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双向互动、吸引力强,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形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充分认可,为大学生所接受。
1.短信党课开启了党组织向党员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直通车”。依托“短信党课”快捷便利、时效性强的特点,学生党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理论学习要求,定期编发短信,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全面了解党情国策,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把学校党政有关本年度各项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措施以及校园热点、党团建设和学风建设等和学生利益切实相关的信息发布给全体学生党员,激发学生党员带头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构建和谐校园。
2.短信党课搭建起党组织关心关怀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连心桥”,增强了党员意识,保持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经常连线,缩短了距离,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依托“短信党课”双向互动功能,学生党支部一方面通过“短信党课”平台给学生党员提供情感支持,在节假日为学生党员送上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人性化关怀,让学生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提升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短信党课”平台给学生党员送去心理慰藉,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有什么困惑,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通过发送信息向党组织寻求帮助,党组织通过给学生党员解疑释惑,对其加强正面引导、深度辅导,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
3.短信党课已成为学生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抓手。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中强调,要发挥载体优势,不断创新远程教育、网上教育、教学互动等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与传统党课的相对集中教育培训方式相比,“短信党课”突破了以往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自上而下、单向的教育模式,摆脱了时间的限制,跨越了空间的界限,让学生党员随时随地受教育、听党课,保证了党员教育的及时化、常规化、有序化,有利于培养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错误思潮的侵蚀,尽快成长为具有崇高信仰、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21—334.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6—163.
[3]宋雅兵.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9.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3SZZD03)。
作者简介:贺芳(1976-),女,湖南衡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方面的研究;卢霖(1983-),女,辽宁大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辅导员,法学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短信党课;口袋党校;协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38-03
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最具青春活力的群体,是优化党员结构的新生力量,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作为青年党员的重要培养教育基地,承担着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引导的重要使命。如何加强对学生党员系统性、常态化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抵御不良思潮的“免疫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抢先占领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的重要性
党课教育作为高校党组织定期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加深对党的了解、培养对党的感情的主要渠道。开展好大学生党课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校应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6学时。”所以,党课培训是保证大学生党员经常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提升理论素养,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行动,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有所作为,通过外在的强化达到内化为自主需求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并鼓励他们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为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全国新党员中大学生党员超1/3。以北京某高校为例,申请入党的大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8.5%,有的二级学院则达到80%以上,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但是,当前高校党课教育缺乏一套科学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部分高校党课教学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内容陈旧,太注重理论性,针对性不强。目前党课教育教学内容还是以《党章》、《党课教程》等为主,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不够,如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梦等党建新成果进入党课教材的不多,党课内容缺乏明显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学生很难完全接受、理解。另一方面党课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内容不多,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简单说教使学生易产生枯燥、乏味和厌烦情绪,难以引起情感共鸣。
二是教学方式简单,灌输式教育多,自我教育少。二级学院党课一般由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讲授,多为单向式“满堂灌”的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专家报告等,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难以互动。最终结果只能是授课者与听课者脱节,使党的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接受并最终转化为信念。
三是党课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开发。新时期的大学生与网络密不可分,党课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优化创新,充分运用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思想教育服务平台,提升网络开展党课教育的能力,以实现教育主体由“一人讲”向“大家讲”转变,教育内容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互动”转变。学生党员“短信党课”教育模式,正是高校基于创新党员教育载体而进行的一项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依托“短信党课”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
(一)短信党课的涵义及优势
“短信党课”是根据思想和工作实际,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现代通讯技术,借助短信群发功能,有组织地细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落实具体授课内容,是一种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启发、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型党课教育模式。
与传统课堂上说教式的党课教育相比,短信党课具有短小精悍、灵活生动、方便快捷、双向互动、时效性强等特点,被学生党员喻为“口袋党校”。一是“短信党课”的内容经过精心提炼,虽然篇幅短小,但包含的信息量大,内容涵盖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知识、形势政策教育以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情校史等。同时还鼓励学生党员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擅长的知识融进党课教育内容,寓教于乐,既拓宽了党课教育的内容,又提高学生党员对党课教育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党课教育中来。二是“短信党课”教育突破时空约束,使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不占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既提高了大学生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又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常态化。三是“短信党课”教育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实现党员教育互动交流。“短信党课”通过设立学习论坛,建立“空中课堂”,组织党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自由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真正实现由“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转变和由“被动教育”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之间协同学习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党员中推行“短信党课”教育模式的具体做法
1.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成立以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建辅导员为副组长的督导组,全面指导短信党课教育的开展。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设立短信党课信息处理工作小组和备课工作小组,信息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短信的采编、报批以及短信的发送和党员反馈意见的收集、整理、答复等事务。备课工作小组聘请若干名政治思想好、品学兼优、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党员为兼职编辑人员,负责收集“短信党课”信息材料,要求知识系统全面、实用有效。
2.建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手机号码信息库。学生党支部首先收集学生党员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入党时间、所在班级等基本情况上报信息处理组并进行分类管理。条件成熟后,手机号码收集范围拓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非中共党员的各级学生干部等。
3.精心设计内容板块。短信党课一般每周开展1—2次,每次发送短信服务信息不少于10条,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成果、思想道德修养、能力素质提升、廉洁教育、时事政治、校情动态和答疑解惑等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党员在接收信息后,把自己接受短信后的认识和态度,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好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上的一些困惑或疑虑,向党组织反馈或反映。
4.严格执行短信发送程序。每一期短信发送前,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填写短信发送审批单,经党建辅导员审核后,报学院党总支书记审批才能发送。内容不合适、有争议的信息材料不能入库,不经督导组审核把关的短信不能上机,没有党建工作负责人签字同意的短信不能发送。
(三)在学生党员教育中推行“短信党课”教育模式取得的实效
实践证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大学生党员“短信党课”教育模式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双向互动、吸引力强,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形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充分认可,为大学生所接受。
1.短信党课开启了党组织向党员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直通车”。依托“短信党课”快捷便利、时效性强的特点,学生党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理论学习要求,定期编发短信,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全面了解党情国策,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把学校党政有关本年度各项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措施以及校园热点、党团建设和学风建设等和学生利益切实相关的信息发布给全体学生党员,激发学生党员带头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构建和谐校园。
2.短信党课搭建起党组织关心关怀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连心桥”,增强了党员意识,保持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经常连线,缩短了距离,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依托“短信党课”双向互动功能,学生党支部一方面通过“短信党课”平台给学生党员提供情感支持,在节假日为学生党员送上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人性化关怀,让学生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提升了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短信党课”平台给学生党员送去心理慰藉,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有什么困惑,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通过发送信息向党组织寻求帮助,党组织通过给学生党员解疑释惑,对其加强正面引导、深度辅导,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
3.短信党课已成为学生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抓手。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中强调,要发挥载体优势,不断创新远程教育、网上教育、教学互动等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与传统党课的相对集中教育培训方式相比,“短信党课”突破了以往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自上而下、单向的教育模式,摆脱了时间的限制,跨越了空间的界限,让学生党员随时随地受教育、听党课,保证了党员教育的及时化、常规化、有序化,有利于培养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错误思潮的侵蚀,尽快成长为具有崇高信仰、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21—334.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6—163.
[3]宋雅兵.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9.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3SZZD03)。
作者简介:贺芳(1976-),女,湖南衡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方面的研究;卢霖(1983-),女,辽宁大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辅导员,法学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