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览更像是一个节目,一个亲民的、娱乐的、热闹的综艺节目,锁定的频道是青年频道,给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在展览开幕之前,我与王璜生馆长约好了采访,到了美术馆之后,由于馆长太忙,采访时间由原先计划的两点推迟到3点。近3点半的时候,他急匆匆从展厅走来,几句寒暄之后说“去我办公室吧,咱们要快一点”。于是,一切就在一种“快一点”的节奏中开始了。
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往的大展开幕一样,依然是人山人海,常规的开幕讲话结束之后,人群四散开去前往展厅。这时,展厅一楼突然响起动感十足的音乐声。在2楼拐角的位置,碰到了艺术家小Q,据说他在今天下午开幕之后有一个现场表演,开幕前一天他还特意发微信邀请北京的朋友前去参观他的表演。此时他正拿着扩音喇叭在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什么,我问:这就是你的现场表演吗?艺术家无奈地说:不是不是,表演稍后开始,一楼的音乐声太大了(影响到了我的表演环节),我只好借助这喇叭……这时,我听清了他不断重复喊着:5点钟在3楼展厅有现场表演,请前去参观;5点钟在3楼展厅有现场表演,请前去参观……
由于展厅中观众太多,我与好友穿梭于乌泱泱的人群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肢体上的摩擦,让我想起近期流行的歌词“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歌词与充满未来感和科幻感的魔幻展厅空间似乎相得益彰。随后,我与同来看展的朋友走散,在电话中询问各自的位置,这时,艺术家和作品的辨识度和出镜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得到了看似有效的检验,当然,这种有效或许特指媒体效应的有效性,因为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在展厅中进行地理定位的有效坐标。在我以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位置定位告之我走散的朋友时,听到的是让人顿感无力的回答:“XXX是谁啊?他的作品长啥样?”可见,高的媒体曝光率和高的视觉辨识度在最低限度上保证了作品在展厅空间中易于辨识和记忆的坐标。这也无怪乎相当多的艺术家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从如此众多的展品之中和如此有限的展示空间之中夺目而出?在这个问题上,视觉上的高、大、亮显然是最初级的也是在瞬间最有效的方式。这种视觉的有效性在谭天的作品中体现最为充分,那张被放大的类似结婚照的巨幅红底照片在展览开幕之前的布展环节就已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好几天。
“开幕不是去看展而是去看人的”,这似乎是每个站在开幕式现场的人都会说的,但这些人又总是出现在各大艺术区大大小小的开幕式上。于是,看展人(不限于媒体人)的刷脸率高与艺术家的作品出镜率高有着同样的视觉效果。因此,开幕式当天的看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类似逛街的“逛展”,抑或参与某场综艺节目秀的“站台”。快速地在展厅穿梭了几圈,记住了一些比较好玩的作品,但与作品相对应的艺术家名字却一个也记不住,因为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大型群展的90后。
开幕之后的第三天我又专程跑去看了一遍展览,这次是“看”不是“逛”,但看完之后的感受与开幕当天逛完之后的感受并无二致。展览更像是一个节目,一个亲民的、娱乐的、热闹的综艺节目,锁定的频道是青年频道,给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纵使很快便会落幕,很快便被其他更新的展览活动所覆盖,在开幕的当天,我们享受过了高潮便已足矣。
最近几天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奔跑吧兄弟”落幕,央美男神接力奔跑》的文章在小范围内刷屏。当下各类密集的展览活动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目前来看,不论传递中的棒子落到谁的手中,接力者始终没有逾越艺术圈约定的椭圆形跑道,接力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下一个接力者是谁?或许,在如此快速生产和快速消费的时代,下一个接力者是不会轮到“第三届CAFAM未来展”了。
面对这样一个力求新奇和活力的展览,一篇严肃的、苦大仇深的学术论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对于整个展览的思考和质疑全部体现在对王璜生馆长的采访中。如果把整个展览看做一场综艺节目,那么采访算是其中的“快问快答”环节,与布展、开幕、采访等环节讲究高效快速一样,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于是,快问快答环节要做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问,更快一点答。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采访时间:2015年01月15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由机构提名的方式进行的,但每个机构都希望自己代理的艺术家能够入选。这样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主观性?
主要看这些机构在推广年轻艺术家方面所做项目的影响力。
作品能否入选是由策展团队决定?
是的。
标准是什么?
跟“创客”相关的,有创新意识的。
“创客”是挪用的技术名词?
是。
这种挪用是否合适?除了创造意识层面的指涉之外,与艺术体系自身还有哪些联系?这种生硬的挪用不会有“排异反应”?
这种挪用主要是强调一种创造力和实验性,艺术家与做科技的人员在创造力上有互通的地方。
直观上看,新媒体和装置艺术更容易贴近“创客”主题,平面绘画则相对局限?
媒材确实难免局限性,当然也有观念上比较前卫的绘画,我们要从类型上保证一个展览的完整性,绘画是不可缺的一部分。
艺术家的展位如何选择和分配?
和策展人一起商量,中间有很多次的调整和调换,很麻烦。
这么多作品集中于有限空间中,如何协调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斥”和“互吃”现象?
这是策展中难免遇到的问题,策展的难度就在此,我们尽量尊重艺术家的意愿,使每件作品在新的场域中生发出新的意义,我们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给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览展示了年轻艺术家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进入展厅之后难免被艺术化,成为景观,最终展示出的恰恰不是一种生活,而是反生活。
这是一个问题。但美术馆是被公共化了的空间,从其职能上不可能完全展示一种鲜活的生活,只能拿出一些案例,引起另外层面的有益讨论。
“创客”本身包含一种媒介性,媒介在当下的角色和职能是什么?
媒介是一种载体,带来新的方法和可能性。“创客”强调更多媒体、更多元化的方法。
强调工具层面的职能?
没有绝对的工具。媒介和材料背后都有观念和思想的支撑,“创客”强调媒介和技术因素,更关注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798展场是学院艺术向社会延伸的空间”,这种解释将学院艺术与当代艺术、学院与社会相对立了,这种对立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学院”与“当代”在概念上就界定模糊,从艺术家的实践上更加难以区分,它们与“社会”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关系?
从学院空间走向社会空间,这强调了两种空间的属性是不同的,针对的观众群体也是不同的,艺术家走出学院空间可以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探索出不同于学院空间的新的意义。
在展览开幕之前,我与王璜生馆长约好了采访,到了美术馆之后,由于馆长太忙,采访时间由原先计划的两点推迟到3点。近3点半的时候,他急匆匆从展厅走来,几句寒暄之后说“去我办公室吧,咱们要快一点”。于是,一切就在一种“快一点”的节奏中开始了。
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往的大展开幕一样,依然是人山人海,常规的开幕讲话结束之后,人群四散开去前往展厅。这时,展厅一楼突然响起动感十足的音乐声。在2楼拐角的位置,碰到了艺术家小Q,据说他在今天下午开幕之后有一个现场表演,开幕前一天他还特意发微信邀请北京的朋友前去参观他的表演。此时他正拿着扩音喇叭在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什么,我问:这就是你的现场表演吗?艺术家无奈地说:不是不是,表演稍后开始,一楼的音乐声太大了(影响到了我的表演环节),我只好借助这喇叭……这时,我听清了他不断重复喊着:5点钟在3楼展厅有现场表演,请前去参观;5点钟在3楼展厅有现场表演,请前去参观……
由于展厅中观众太多,我与好友穿梭于乌泱泱的人群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肢体上的摩擦,让我想起近期流行的歌词“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歌词与充满未来感和科幻感的魔幻展厅空间似乎相得益彰。随后,我与同来看展的朋友走散,在电话中询问各自的位置,这时,艺术家和作品的辨识度和出镜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得到了看似有效的检验,当然,这种有效或许特指媒体效应的有效性,因为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在展厅中进行地理定位的有效坐标。在我以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位置定位告之我走散的朋友时,听到的是让人顿感无力的回答:“XXX是谁啊?他的作品长啥样?”可见,高的媒体曝光率和高的视觉辨识度在最低限度上保证了作品在展厅空间中易于辨识和记忆的坐标。这也无怪乎相当多的艺术家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才能从如此众多的展品之中和如此有限的展示空间之中夺目而出?在这个问题上,视觉上的高、大、亮显然是最初级的也是在瞬间最有效的方式。这种视觉的有效性在谭天的作品中体现最为充分,那张被放大的类似结婚照的巨幅红底照片在展览开幕之前的布展环节就已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好几天。
“开幕不是去看展而是去看人的”,这似乎是每个站在开幕式现场的人都会说的,但这些人又总是出现在各大艺术区大大小小的开幕式上。于是,看展人(不限于媒体人)的刷脸率高与艺术家的作品出镜率高有着同样的视觉效果。因此,开幕式当天的看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类似逛街的“逛展”,抑或参与某场综艺节目秀的“站台”。快速地在展厅穿梭了几圈,记住了一些比较好玩的作品,但与作品相对应的艺术家名字却一个也记不住,因为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大型群展的90后。
开幕之后的第三天我又专程跑去看了一遍展览,这次是“看”不是“逛”,但看完之后的感受与开幕当天逛完之后的感受并无二致。展览更像是一个节目,一个亲民的、娱乐的、热闹的综艺节目,锁定的频道是青年频道,给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纵使很快便会落幕,很快便被其他更新的展览活动所覆盖,在开幕的当天,我们享受过了高潮便已足矣。
最近几天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奔跑吧兄弟”落幕,央美男神接力奔跑》的文章在小范围内刷屏。当下各类密集的展览活动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目前来看,不论传递中的棒子落到谁的手中,接力者始终没有逾越艺术圈约定的椭圆形跑道,接力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下一个接力者是谁?或许,在如此快速生产和快速消费的时代,下一个接力者是不会轮到“第三届CAFAM未来展”了。
面对这样一个力求新奇和活力的展览,一篇严肃的、苦大仇深的学术论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对于整个展览的思考和质疑全部体现在对王璜生馆长的采访中。如果把整个展览看做一场综艺节目,那么采访算是其中的“快问快答”环节,与布展、开幕、采访等环节讲究高效快速一样,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于是,快问快答环节要做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问,更快一点答。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采访时间:2015年01月15日
采访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由机构提名的方式进行的,但每个机构都希望自己代理的艺术家能够入选。这样种情况下如何避免主观性?
主要看这些机构在推广年轻艺术家方面所做项目的影响力。
作品能否入选是由策展团队决定?
是的。
标准是什么?
跟“创客”相关的,有创新意识的。
“创客”是挪用的技术名词?
是。
这种挪用是否合适?除了创造意识层面的指涉之外,与艺术体系自身还有哪些联系?这种生硬的挪用不会有“排异反应”?
这种挪用主要是强调一种创造力和实验性,艺术家与做科技的人员在创造力上有互通的地方。
直观上看,新媒体和装置艺术更容易贴近“创客”主题,平面绘画则相对局限?
媒材确实难免局限性,当然也有观念上比较前卫的绘画,我们要从类型上保证一个展览的完整性,绘画是不可缺的一部分。
艺术家的展位如何选择和分配?
和策展人一起商量,中间有很多次的调整和调换,很麻烦。
这么多作品集中于有限空间中,如何协调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斥”和“互吃”现象?
这是策展中难免遇到的问题,策展的难度就在此,我们尽量尊重艺术家的意愿,使每件作品在新的场域中生发出新的意义,我们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给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览展示了年轻艺术家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进入展厅之后难免被艺术化,成为景观,最终展示出的恰恰不是一种生活,而是反生活。
这是一个问题。但美术馆是被公共化了的空间,从其职能上不可能完全展示一种鲜活的生活,只能拿出一些案例,引起另外层面的有益讨论。
“创客”本身包含一种媒介性,媒介在当下的角色和职能是什么?
媒介是一种载体,带来新的方法和可能性。“创客”强调更多媒体、更多元化的方法。
强调工具层面的职能?
没有绝对的工具。媒介和材料背后都有观念和思想的支撑,“创客”强调媒介和技术因素,更关注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798展场是学院艺术向社会延伸的空间”,这种解释将学院艺术与当代艺术、学院与社会相对立了,这种对立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学院”与“当代”在概念上就界定模糊,从艺术家的实践上更加难以区分,它们与“社会”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关系?
从学院空间走向社会空间,这强调了两种空间的属性是不同的,针对的观众群体也是不同的,艺术家走出学院空间可以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探索出不同于学院空间的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