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这秋,凉凉的夜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八月以来,雨一直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有,电闪雷鸣的也有。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基层的线务员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忙忙碌碌的不算,不解、埋怨、愤怒、急迫乃至于抓狂——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扑面而来。一方面要疲于应付这形形色色的指责,另一面又要为了那些只能算是权宜之计的解救方法奔波,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有点苦不堪言.....
  今夜又是小雨,蒙蒙的雨丝很柔,灯光下朦朦胧胧的很美。这夜也已经开始泛起了凉意,单穿个背心站在阳台上,汗毛都根根地立着。我穿上衬衫,看着窗外的人,来来回回的人仍有很多,看不清脸色,大都匆匆地走着,撑伞的,不撑伞的。远处嬉笑着过来的是一群少年,吵吵嚷嚷的大都很兴奋,是为今晚可以睡个好觉吧,清清凉凉的天,不热不燥。我这么想着,不禁莞尔。
  伦敦奥运会已经落幕了吧,前前后后算起来我看了也不过一个小时,也就美国跟阿根廷那半场篮球赛的时间,我离开现实仿佛太久了。据说刘翔又成了争议的焦点,陈一冰也受了天大的委屈,可我也只是在那坐着,听他们偶尔谈起。其实我也是个爱运动的人啊,记得最初我以为我对篮球的热爱高于一切,我想象不出没有篮球我会不会疯掉,可毕业后,篮球就很少再打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试图捡起过去的锋芒,才发现身边已经不再是那些人了,我害怕受伤,受伤了就没钱赚了,有点俗,但这是事实。这么久了,我也渐渐懂了,一直以来我以为我爱上的是篮球,可现在我才知道,我离不开的是你们,那些陪在我身边的人们。
  有些事,总是想起来就久久不能平复,就像那投在水里的石子,涟漪轻荡,微波迷离……
  天气预报说明天还有雨——阵雨转多云,不知道又有多少家要跑,一来二去的我自己都烦,也难怪人家啊!这雨总是要停的吧,还是早些停了的好。
  洗上的衣服还没干,明天也不知道穿什么工作服,可看看这雨,还是绵绵的,仿佛无休无止。
  罢了,有多久没看过云卷云舒了,又有多久没注意过花开花落了。这雨,这夜,不就是最初自己最喜欢的调调么,最初的努力,最初的热情,最初的梦想,那些拼搏的斗志呢,那些坚持的勇气呢......
  喔,又是这秋,醉了,由它......
  喔,又是这夜,睡了,由它......
其他文献
新年旧岁,时序交替,尽在万家灯火时。午夜零点,时钟连连敲奏响了接力交响曲,三针合拢,同指一处。难忘的2012满载丰收离去;期盼的2013带着崭新的使命,已傲然莅临。趁着这两年相会而又分手的瞬间,我伫立在24高层顶楼凭窗远眺,环顾上下左右,呈现出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壮丽景观,由景生情,涌似波涛,充盈胸怀,思绪飞扬……  此刻,我整个心神似乎幻化成痴情的旅行者。随着多情双眸的移动,欢畅地荡游其间,天空地
期刊
小时候家穷,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花衣裳。但有时亲戚、朋友结婚,难免邀请母亲参加婚宴,这是母亲最头痛的事,因为没钱送礼。可为了面子,又不敢不去,因此,只好东借西凑去应酬。可是,此时却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母亲每次去参加婚宴,不是带上我们就是带点好吃的东西回来。  有一次我的姨表兄结婚,邀请母亲赴宴,当时我年纪尚小,到姨妈家要走很长的山路,母亲怕我走不到,不管我如何哭闹,就是不理睬我,带
期刊
子固话不多,一着急就有些口吃,越急越重。就用肢体语言来弥补舌头之短——以手挠头。  子固很老实。  这是熟人的评价。老婆很反感,听着就烦,还没办法发作。回家就要和子固理论一番。啥叫“老实”?“废物”的代名词,变着法儿地说你废物!子固抬手在头发上蹭两下,腼腆地咧咧嘴,老实常在,老实常在。老婆不依。子固话就得多一点。我废物,能娶到你这、这好老婆?能当到、到正科?老婆就笑逐颜开了。可不是,这个县六十万人
期刊
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小张晚上开车送喝得有点高的局长回家。  在局长家楼下单元门口,小张停下车,扶局长进楼。  小张刚要按单元门门铃,好让局长夫人开门,只听砰的一声,局长一脚把单元门踢开了,嘴里嘟囔着,这门早就坏了。  第二天上班小张跟局长说你家的单元门坏了,我找人修一下吧,要不多不安全啊。局长笑了笑了说,坏就坏吧,别管它。  小张让后勤老马找人把局长家的单元门修上了。  这天小张又送局长回家,喝得东
期刊
“哎,向葵,你跟尹老师到小卖店买点东西,”校长老颜吩咐道,“然后拿到你家,让你媳妇帮炒两个菜,等会儿大伙评完卷,咱们喝点儿。”  我和事务员尹老师提着个破兜子,往屯中村长家小卖店那儿走去。走了几步,我说不行我得侦察一下,看看老贴在不在家,他要是在家,咱再找个背静的地方整,可千万别让这王八犊子给搅祸了。  迂回到老贴家跟前儿,我像电影里的侦察兵那样,从路边撅下几根树枝,几下编成一个帽圈戴在头上,低着
期刊
我落地儿时,丫蛋儿已经8岁。按辈分我叫她姑姑。我长到4岁时开始有了记忆。那时,丫蛋儿刚刚萌动的胸前总是挽着两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长及腰,挑水时甩动起来像两条会飞的蛇。一只坚挺的鼻子倔强地镶在鹅蛋脸上,眼睛细长而明亮,嘴唇线条分明,牙齿雪白,额头饱满,刘海儿齐整整的,煞是好看。而我的肩上则永远耸拉着两根细细的猫尾巴般的黄吧啦唧的细辫子,窄巴巴的脑门儿上七零八落的吊着几根稀疏的刘海儿,倒是和我的相貌极
期刊
明朝末年,万州城内忽然流行起了一种怪病。这病来得十分怪异,起初看不出任何征兆,待人发觉,不过十天半月便全身黑瘦而死。城内名医不少,却都拿这病毫无办法。再加上这病传染起来十分迅速,一时间万州城内死者枕藉,到处是新添的坟墓和垂死者的哀号。平日里还算繁荣的万州城,这时宛然成了一座活的人间地狱。官府闻知后大惧,担心疫情扩散出去,遂下令将万州城四周戒严,并在通往城中的各交通要道上设置障碍,只许人进,不许人出
期刊
公元2012年农历的11月20日,是我娘亲去世三周年的祭日。作为娘亲的长子,自从18岁参军入伍,在部队一呆就是24年,因戎装在身,远离故土,实在没有为生我养我的娘亲尽到孝道!转眼间,娘亲离开我已整整三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决计一定要赶回故里,跪在娘亲的坟前磕几个头、敬几柱香,以释对娘亲的愧欠,以求得娘亲的谅解。同时,我也要告诉地下的娘亲,好好安息,不要再牵挂她远行的儿子。为了此行,我早早备好
期刊
11  我的老师很多,教我学识,教我做人道理,而顼国成先生,他是我一生的老师。  2000年前后与先生相识,至今亦十多年了。起初只是听到先生的名号,心里甚是敬畏的。后生的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像先生是那样的平易和蔼,是一杯茶,淡雅、清香、朴实。  记得,那年春月偶然见到先生去我所在单位打印诗稿,因了我对文字的敏感,便与先生攀谈。终归了时间短暂,不能尽兴,先生邀请我去家中坐客,一天午后莽撞的拜访——这
期刊
她叫晚儿,腰身细致,腿脚修长。  她喜欢夜晚。白天,她花容恹恹,蜷缩在不起眼的地方,也许睡一会儿,也许就这么等。  他白天是不在家的。他在一家公司做着小职员,平凡但不卑微。不卑微,是因为他有她等。他甚至有许多缺点,但她就是喜欢。他不爱洗澡,可她就是喜欢他微酸的汗味,那感觉是如此强烈的吸引。每每她嗅到,都眩晕,想一下扑进他的怀。等他回来,成为她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情。  但她也是怕他的。他也一直对她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