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视。口语交际能力是文化素质中最基础的因素,中职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结合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方法,对训练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 口语 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87-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主要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实践表明,口语表达作为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团体协作、对外关系、社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生来说,口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未来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交际能力,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中职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体现了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在初中基础上,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大纲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与读、写、听并行的。
二、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
就中职生生源来看,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中考成绩未上普高线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课差,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少,自信心不足。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词汇不丰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象主要体现为:在一些人多、正规而又陌生的场合,学生常表现为怯场,面红耳赤,不敢抬头直视对方。即使说话也用词不当、语无伦次、语句不完整、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而有的说话声音很小,对话者根本听不到,更有甚者干脆沉默寡言,一声不吭。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语训练是一项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和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不敢说话或说得不好是担心被同学嘲笑,所以要形成良好的说话氛围,就要保证那些不敢说的同学不管说得如何都不被嘲笑。因此,教师应规定听的同学要认真安静,有不同意见听完后再补充发言。这样,紧张的心理障碍解除后,那些原先胆小而不敢发言的学生几次发言后,就能够敢发言,不怯场。
(二)课堂朗读和复述课文
课堂朗读是克服学生畏惧心理的最好形式,照本朗读学生的心理压力小,站起来读课文就放得开,畏惧心理就慢慢消失。胆子小、声音小的学生要多让他们站起来读,逐步提高其口语能力。复述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课堂训练
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靠课堂练习。首先要在课堂提问时,根据学生口语表达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口头表达训练。如在讲解《沁园春
[关键词]中职生 口语 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87-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主要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实践表明,口语表达作为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团体协作、对外关系、社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生来说,口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未来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交际能力,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中职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体现了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在初中基础上,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大纲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与读、写、听并行的。
二、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
就中职生生源来看,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中考成绩未上普高线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课差,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少,自信心不足。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词汇不丰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象主要体现为:在一些人多、正规而又陌生的场合,学生常表现为怯场,面红耳赤,不敢抬头直视对方。即使说话也用词不当、语无伦次、语句不完整、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而有的说话声音很小,对话者根本听不到,更有甚者干脆沉默寡言,一声不吭。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语训练是一项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和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不敢说话或说得不好是担心被同学嘲笑,所以要形成良好的说话氛围,就要保证那些不敢说的同学不管说得如何都不被嘲笑。因此,教师应规定听的同学要认真安静,有不同意见听完后再补充发言。这样,紧张的心理障碍解除后,那些原先胆小而不敢发言的学生几次发言后,就能够敢发言,不怯场。
(二)课堂朗读和复述课文
课堂朗读是克服学生畏惧心理的最好形式,照本朗读学生的心理压力小,站起来读课文就放得开,畏惧心理就慢慢消失。胆子小、声音小的学生要多让他们站起来读,逐步提高其口语能力。复述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课堂训练
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靠课堂练习。首先要在课堂提问时,根据学生口语表达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口头表达训练。如在讲解《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