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此,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关键、以合作为路径、以点评为辅助等。
  当前,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实践日益深入的宏观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育目标正被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等取代,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发展、巩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要追求,而探究力则是构成学生自学能力最为主要、最为关键的内容。探究力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或学习任务时所具备的探究能力,对于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在探究力的培养中有着尤为突出的作用。文章基于此,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力的培养策略做了相应的探讨。
  一、以问题为引导
  “学贵质疑”,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法宝,有助于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变,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巧妙地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成为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受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了解、知道的内容并不多,另一方面,它们又有着非常旺盛的求知欲,渴望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来让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从想法转到实践。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无土栽培》的教学为例,众所周知,土壤是生命生长的源泉,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植物、蔬菜,基本上都生长在土壤中,如青菜、萝卜乃至桃树、柳树等。教师可以适时提出,同学们是否见过哪些植物没有生長在土壤中?学生们稍加思索便能想出一些水培植物,如绿萝。再一步步引导学生,除了水培植物,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无土栽培呢?
  二、以任务为关键
  探究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仅是理论学习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探究行动中来,探究行动既是评判学生探究力的重要测试,也是学生探究力得以发展的主要平台,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任务为关键,让学生的探究力在具体的探究任务与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当然,在探究任务的设计与安排中,教师要确保任务的科学性、合理性,既不能悬得过高,超出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根本难以起到探究力培养的作用。
  以《班级吉尼斯》的教学为例,吉尼斯是记录世界之最的榜单,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好的刺激作用,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手头能够利用到的工具,比如字典等工具书,或请教父母、师长,或者求助于网络,整理一份分类的吉尼斯纪录,比如以自然景观为类别的吉尼斯纪录,如最高的山、最长的河等,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资料搜集、整理意识,这正是探究力中的关键元素。
  三、以合作为路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合作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学习手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在学习中存在着不少的不困难,尤其是在自主探究相应的学习任务时,更是如此。合作能够“集众智为己智”,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在学习团队中的流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生成以及协作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因此,以合作为路径也就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根本要求。就以《拒绝浪费》的教学为例,浪费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生乃至社会中都非常普遍,为了让学生对校园浪费现象有一个浅显的认知,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分析问卷来得出当前校园浪费的现状,并试图总结归纳相应的对策,为减少校园浪费出谋划策,小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为了完成同一任务而通力合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以点评为辅助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学生学习效果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以点评为辅助工具,发挥好点评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点评中,教师要注意点评的针对性,即点评活动不能流于表面,更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心理出发,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尤其要注意点评出学生的成绩与不足,为学生针对性地纠正、整改学习中的问题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点评的激励性,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与承认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心理,注重以点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斗志。
  探究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全面发展中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探究力。
其他文献
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无法理解估算的意义,对估算的价值认识不清等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的内涵,激发他们对估算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估算热情  滕连敏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估算意识较为薄弱,教师估算
幼儿随时都会在动态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由此引出的活动都是生成的,生成在兴趣中、在热点中、在争议中、在意外中。面对幼儿的游戏现场,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的科学策略。如“顺”的策略,以等待和观察为主,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活动开展的需要;“推”的策略,即当幼儿由于缺乏经验,生成的游戏情节流于表面时,教师就需要“推”幼儿一把,借助当时的游戏情境和游戏
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matoma,CSDH)患者82例,均施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5例于钻孔引流术后72 h内病情急性加重,结合文献及临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奋斗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适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得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小学英语学科也应该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笔者通过学习陶行知创造性教育理论,以此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文是客观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镜子。这一特点决定了作文教学学生心理教育对创新作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点的提出,着眼于学生现状和未来发展,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强调写作教学要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使作文教学富有启迪性,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人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能够
患者男,19岁。主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伴左眼视力下降1周”于2005年4月14日收人我院。患者在入院前3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鼻侧视野内视物模糊,予中药及维生素治疗后症状渐进性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其种类繁多[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表现.本文主要阐述常见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