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闻图片作为记录疫情历史瞬间的载体和超越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国际化传播方式,成为海内外受众了解抗击疫情的途径之一。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等逆行者奔赴疫情高发区的图片广泛传播,满足了國内外受众多元化的影像需求。面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日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图片采编工作,通过影像力量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必胜的信心。笔者基于在武汉的采访经历,分析报道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探讨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对外摄影报道。
一、直击武汉“封城”
新冠肺炎病毒确定“可人传人”以后,海内外相关新闻报道迅速升温。武汉等疫情高发地区社会关注度高,新闻图片传播速度快、效果直观,感染力强,能够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西方社会也特别关注此次中国媒体播发的影像信息。
1月23日武汉实行“封城”,全市交通停运,离城通道暂时关闭。笔者跟随运输防疫物资的高铁进入武汉,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了封城后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封城初期,武汉整体疫情不明,还有市民居家隔离后陆续被传染。有些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等症状,仅依靠发热容易出现漏诊,并且即使他们被确诊,医院因床位不足也无法收治。随后,武汉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社会车辆不能通行,人们出行都自觉戴上口罩,居民入户前也要测体温。
海内外受众往往通过浏览现场新闻图片了解武汉疫情,并更多关注患者救治和市民生活细节。笔者因一时缺少防护服、口罩等装备,很多禁区未能近距离拍摄。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外媒开始探讨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在武汉考察,引起全球媒体关注。但是当地不安排任何媒体采访报道。笔者意识到此次考察行程的重要性,多方内部打听之后拿到了相关日程安排,并于次日前往医院门诊大厅蹲点拍摄。当看到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抵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时,笔者跟着一块换上医用隔离衣,目睹专家组了解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医务人员如何做到零感染的考察过程。笔者近距离拍摄到了艾尔沃德得知中国抗疫举措可被复制时的坚定表情和神态。《中国日报》《中国日报国际版》在头版主照片位置独家发布世卫专家组在武汉考察医院画面,对外传递出封锁政策为世界抗疫赢得了宝贵时间和经验的事实,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转载,起到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聚焦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相比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快、更强、更隐蔽。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时间和病魔赛跑,在武汉疫区的摄影记者真实记录了那些与新冠病毒距离最近、“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护人员,为新闻历史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笔者走进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房,记录下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救治患者的情形。进入隔离病房之前,医务人员在一起鼓劲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笔者跟随拍摄了段军医生查房,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向家人隐瞒来武汉的真相,谎称自己需要长时间留守北京医院值班。
隔离病房设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交叉传染,阻断微生物扩散。从专用通道入口经过五道门消毒,才能进入隔离病房。疫情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是一场大战,更是一场大考。笔者需要冷静客观地对待所处环境和拍摄对象。面临新冠病毒这一看不见敌人,进入重症隔离病房那一刻,心里不免惶惶不安。身着防护服闷热难耐,而脱掉防护服极易造成暴露和感染。
医护人员坚毅的眼神和救治患者的动作是拍摄重点,而他们的双眼时常被护目镜上的雾气遮挡,很难捕捉到他们的面部表情。笔者戴着两层口罩,感觉有些缺氧,不敢大声说话,只能放慢脚步。为了防止摄影器材被污染,不得不用保鲜膜将相机和镜头包裹起来,加之双手戴了多层手套,触摸反应比平常迟钝,光圈和快门不易调节,按快门需要比平时更加用力。所有这些都给“红区”(重症隔离病房)的拍摄增加了难度。
重症病房主要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有些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气溶胶极易散布到空气中,这里是传染风险最高的地方。笔者在拍摄重症患者时看到,他们普遍恐惧焦虑、紧张不安,有些患者看到镜头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只有少数患者会竖起大拇指表达谢意。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为患者打针、量体温,查看患者CT影像结果,不时鼓励和安慰患者一切都会好起来。医患之间的温暖互动场景,通过影像传播让海外受众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讲述抗击疫情的人物故事
西方主流社会普遍难以接受宣传味浓厚的大场面照片,人物故事的群像叙事更容易赢得受众认同。笔者聚焦现场新闻人物肖像拍摄,用外国人、院士专家、普通人等视角和真实情感,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人物故事。
笔者先期关注的是滞留在武汉的外国人。武汉封城后,不少国家派出飞机来武汉撤侨,但仍有不少外国人如医生、咖啡师、留学生等选择留在武汉。《中国日报》重点关注了韩国、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在疫情期间对外开放的情况。为此,笔者拍摄了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等外国人群体肖像照片,希望让全球受众感受到身处危难中的各国人如何守护相望。当然也有不少在武汉的外国人出于安全、隐私等考虑,不接受面对面采访拍摄。
除了外国人的系列报道,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陈薇、张伯礼等院士人物群像,也是对外摄影报道的重点。新闻人物肖像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院士是中国最顶级的医学科学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击疫情一线。为了解决初期床位紧张,将方舱医院用于传染病的防控是中国首创,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一个现代化符号。笔者跟拍了倡导者王辰院士考察方舱医院的全过程,通过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展现他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环境,还拍摄了陈薇院士在实验室检测时坚毅和自信的眼神,她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国产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这为疫情的对外报道增添了中国元素。 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主流媒体上中国题材的新闻图片也越来越多。疫情发生以来,为呈现重大新闻事件下普通人的命运,《中国日报》先后推出20多个人物专题图片故事,如《武汉疫情守夜人》《医护夫妻以车为家》《美丽印痕:抗疫一线医护者肖像》等。其中讲述武汉一对90后夫妻——警察丈夫燕占飞、护士妻子铁肖会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各自岗位共同抗疫的故事,被海外主流媒体转引14次。
四、对外摄影报道的思考与建议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影像传播语境、主体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降低了新闻摄影门槛,手机用户所在地域覆盖面广,随拍随传时效性强,平民化的视角更能贴近受众,使得疫情的真实情况通过视觉传播途径得到更强有力的传播。作为从事对外新闻报道的记者,笔者结合此次疫情采访经历,总结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外摄影报道的五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强化融媒体应急报道机制。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中国日报》在疫情发生后快速调动全社海内外资源,确定了“战时”报道状态,总社、海外分社与武汉前方团队形成合力,以文字、摄影、视频、新媒体等多种形态融合报道的产品呈现抗疫过程。在对外摄影报道中,一再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始终把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向海内外受众发送准确的图片信息,充分运用视觉语言传播优势,把真实、客观的影像第一时间传递给国际社会,争夺影像传播的国际话语权。
第二,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图片采编团队。随着中国媒体走出去,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图片采编队伍迫在眉睫。《中国日报》充分发挥外籍专家的作用,寻找大量符合海外不同国家和区域受众阅读习惯的图片。摄影记者要把自己当做国际受众,以东西方的思维和眼界记录中国故事,通过新闻图片展示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形象。与此同时,摄影记者新闻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图片编辑要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加强采访拍摄实战经验,促进角色之间的互相转换和理解。
第三,全媒体平台报道全国各地抗击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日报》每天推出大量原创图片稿件,在报、网、端、微、屏等全媒体平台,多语种发布及时、生动、权威的抗疫报道。笔者拍摄了雷神山医院举办“战地婚礼”的现场,用延时摄影技术拍摄了方舱医院患者就寝时刻等,借助海外社交媒体等平台推送,浏览量已突破千万人次。报社充分运用图片资源进行创意加工,比如将新冠肺炎患者为医务人员点赞图片做成电子海报,制作多个图片视频故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播放,起到更好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报道效果。
第四,积极主动设置议题,用影像回应国际关切。西方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疫情变化,有的外媒刻意抹黑中国。他们对于封城采取双重标准,认为意大利封城有“必要”,中国封城就是“压迫自由”。笔者通过武汉实地采访调研发现,被外媒报道成当地社区防疫失败样本的武汉左岭新城,其配发的六张新闻照片图文不符,实为从西方意识形态出发、凭空想象的报道。为此,《中国日报》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加以回应,既不回避初期矛盾,也讲述了封城后居民井然有序的生活状态,通过一组现场纪实新闻照片展现左岭新城新时代社区风貌,回击了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第五,加强与亚洲新闻联盟等国际传播平台的图片合作。疫情图片报道要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好政治方向和正确舆论导向,通过亚洲新闻联盟为全球媒体提供有亚洲特色的专业图片服务。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图片网发挥国际传播图片平台优势,签发本报记者和摄影通讯员有关各地疫情图片报道1200余组近万张图片,1000余张图片被推送到亚洲新闻联盟平台,其中230余张图片被英国路透社付费转载。在与国际主流媒体合作推广上,对方通常会要求调阅原图,确定是否拥有图片版权信息。图片编辑编译英文图说时也会特别注意观察图片背景元素,選择画面生动、构图干净、瞬间感人等适合对外传播的图片,充分发挥《中国日报》图片采编团队协同作战优势。
五、结语
摄影技术在媒体融合时代不仅给予公众更多参与表达的机会,也为国家新闻摄影队伍呈现更专业、更有深度的报道提供了条件。在对外摄影报道中,不仅要提升新闻图片的内容质量和时效性,还要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努力探索创新视觉表达。4月8日零时起,坚守76天的武汉市正式解封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里程碑。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然繁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笔者依然会把镜头对准一线,忠实记录这座英雄的城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一、直击武汉“封城”
新冠肺炎病毒确定“可人传人”以后,海内外相关新闻报道迅速升温。武汉等疫情高发地区社会关注度高,新闻图片传播速度快、效果直观,感染力强,能够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西方社会也特别关注此次中国媒体播发的影像信息。
1月23日武汉实行“封城”,全市交通停运,离城通道暂时关闭。笔者跟随运输防疫物资的高铁进入武汉,在现场用镜头记录了封城后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封城初期,武汉整体疫情不明,还有市民居家隔离后陆续被传染。有些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等症状,仅依靠发热容易出现漏诊,并且即使他们被确诊,医院因床位不足也无法收治。随后,武汉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社会车辆不能通行,人们出行都自觉戴上口罩,居民入户前也要测体温。
海内外受众往往通过浏览现场新闻图片了解武汉疫情,并更多关注患者救治和市民生活细节。笔者因一时缺少防护服、口罩等装备,很多禁区未能近距离拍摄。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外媒开始探讨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在武汉考察,引起全球媒体关注。但是当地不安排任何媒体采访报道。笔者意识到此次考察行程的重要性,多方内部打听之后拿到了相关日程安排,并于次日前往医院门诊大厅蹲点拍摄。当看到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抵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时,笔者跟着一块换上医用隔离衣,目睹专家组了解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医务人员如何做到零感染的考察过程。笔者近距离拍摄到了艾尔沃德得知中国抗疫举措可被复制时的坚定表情和神态。《中国日报》《中国日报国际版》在头版主照片位置独家发布世卫专家组在武汉考察医院画面,对外传递出封锁政策为世界抗疫赢得了宝贵时间和经验的事实,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转载,起到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聚焦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
相比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快、更强、更隐蔽。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与时间和病魔赛跑,在武汉疫区的摄影记者真实记录了那些与新冠病毒距离最近、“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护人员,为新闻历史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笔者走进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房,记录下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救治患者的情形。进入隔离病房之前,医务人员在一起鼓劲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笔者跟随拍摄了段军医生查房,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向家人隐瞒来武汉的真相,谎称自己需要长时间留守北京医院值班。
隔离病房设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交叉传染,阻断微生物扩散。从专用通道入口经过五道门消毒,才能进入隔离病房。疫情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是一场大战,更是一场大考。笔者需要冷静客观地对待所处环境和拍摄对象。面临新冠病毒这一看不见敌人,进入重症隔离病房那一刻,心里不免惶惶不安。身着防护服闷热难耐,而脱掉防护服极易造成暴露和感染。
医护人员坚毅的眼神和救治患者的动作是拍摄重点,而他们的双眼时常被护目镜上的雾气遮挡,很难捕捉到他们的面部表情。笔者戴着两层口罩,感觉有些缺氧,不敢大声说话,只能放慢脚步。为了防止摄影器材被污染,不得不用保鲜膜将相机和镜头包裹起来,加之双手戴了多层手套,触摸反应比平常迟钝,光圈和快门不易调节,按快门需要比平时更加用力。所有这些都给“红区”(重症隔离病房)的拍摄增加了难度。
重症病房主要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有些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气溶胶极易散布到空气中,这里是传染风险最高的地方。笔者在拍摄重症患者时看到,他们普遍恐惧焦虑、紧张不安,有些患者看到镜头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只有少数患者会竖起大拇指表达谢意。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为患者打针、量体温,查看患者CT影像结果,不时鼓励和安慰患者一切都会好起来。医患之间的温暖互动场景,通过影像传播让海外受众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讲述抗击疫情的人物故事
西方主流社会普遍难以接受宣传味浓厚的大场面照片,人物故事的群像叙事更容易赢得受众认同。笔者聚焦现场新闻人物肖像拍摄,用外国人、院士专家、普通人等视角和真实情感,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人物故事。
笔者先期关注的是滞留在武汉的外国人。武汉封城后,不少国家派出飞机来武汉撤侨,但仍有不少外国人如医生、咖啡师、留学生等选择留在武汉。《中国日报》重点关注了韩国、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在疫情期间对外开放的情况。为此,笔者拍摄了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等外国人群体肖像照片,希望让全球受众感受到身处危难中的各国人如何守护相望。当然也有不少在武汉的外国人出于安全、隐私等考虑,不接受面对面采访拍摄。
除了外国人的系列报道,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陈薇、张伯礼等院士人物群像,也是对外摄影报道的重点。新闻人物肖像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院士是中国最顶级的医学科学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击疫情一线。为了解决初期床位紧张,将方舱医院用于传染病的防控是中国首创,成为中国抗击疫情的一个现代化符号。笔者跟拍了倡导者王辰院士考察方舱医院的全过程,通过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展现他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环境,还拍摄了陈薇院士在实验室检测时坚毅和自信的眼神,她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国产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这为疫情的对外报道增添了中国元素。 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主流媒体上中国题材的新闻图片也越来越多。疫情发生以来,为呈现重大新闻事件下普通人的命运,《中国日报》先后推出20多个人物专题图片故事,如《武汉疫情守夜人》《医护夫妻以车为家》《美丽印痕:抗疫一线医护者肖像》等。其中讲述武汉一对90后夫妻——警察丈夫燕占飞、护士妻子铁肖会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各自岗位共同抗疫的故事,被海外主流媒体转引14次。
四、对外摄影报道的思考与建议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影像传播语境、主体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降低了新闻摄影门槛,手机用户所在地域覆盖面广,随拍随传时效性强,平民化的视角更能贴近受众,使得疫情的真实情况通过视觉传播途径得到更强有力的传播。作为从事对外新闻报道的记者,笔者结合此次疫情采访经历,总结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外摄影报道的五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强化融媒体应急报道机制。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中国日报》在疫情发生后快速调动全社海内外资源,确定了“战时”报道状态,总社、海外分社与武汉前方团队形成合力,以文字、摄影、视频、新媒体等多种形态融合报道的产品呈现抗疫过程。在对外摄影报道中,一再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始终把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向海内外受众发送准确的图片信息,充分运用视觉语言传播优势,把真实、客观的影像第一时间传递给国际社会,争夺影像传播的国际话语权。
第二,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图片采编团队。随着中国媒体走出去,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图片采编队伍迫在眉睫。《中国日报》充分发挥外籍专家的作用,寻找大量符合海外不同国家和区域受众阅读习惯的图片。摄影记者要把自己当做国际受众,以东西方的思维和眼界记录中国故事,通过新闻图片展示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形象。与此同时,摄影记者新闻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图片编辑要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加强采访拍摄实战经验,促进角色之间的互相转换和理解。
第三,全媒体平台报道全国各地抗击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日报》每天推出大量原创图片稿件,在报、网、端、微、屏等全媒体平台,多语种发布及时、生动、权威的抗疫报道。笔者拍摄了雷神山医院举办“战地婚礼”的现场,用延时摄影技术拍摄了方舱医院患者就寝时刻等,借助海外社交媒体等平台推送,浏览量已突破千万人次。报社充分运用图片资源进行创意加工,比如将新冠肺炎患者为医务人员点赞图片做成电子海报,制作多个图片视频故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播放,起到更好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报道效果。
第四,积极主动设置议题,用影像回应国际关切。西方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疫情变化,有的外媒刻意抹黑中国。他们对于封城采取双重标准,认为意大利封城有“必要”,中国封城就是“压迫自由”。笔者通过武汉实地采访调研发现,被外媒报道成当地社区防疫失败样本的武汉左岭新城,其配发的六张新闻照片图文不符,实为从西方意识形态出发、凭空想象的报道。为此,《中国日报》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加以回应,既不回避初期矛盾,也讲述了封城后居民井然有序的生活状态,通过一组现场纪实新闻照片展现左岭新城新时代社区风貌,回击了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第五,加强与亚洲新闻联盟等国际传播平台的图片合作。疫情图片报道要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好政治方向和正确舆论导向,通过亚洲新闻联盟为全球媒体提供有亚洲特色的专业图片服务。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图片网发挥国际传播图片平台优势,签发本报记者和摄影通讯员有关各地疫情图片报道1200余组近万张图片,1000余张图片被推送到亚洲新闻联盟平台,其中230余张图片被英国路透社付费转载。在与国际主流媒体合作推广上,对方通常会要求调阅原图,确定是否拥有图片版权信息。图片编辑编译英文图说时也会特别注意观察图片背景元素,選择画面生动、构图干净、瞬间感人等适合对外传播的图片,充分发挥《中国日报》图片采编团队协同作战优势。
五、结语
摄影技术在媒体融合时代不仅给予公众更多参与表达的机会,也为国家新闻摄影队伍呈现更专业、更有深度的报道提供了条件。在对外摄影报道中,不仅要提升新闻图片的内容质量和时效性,还要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努力探索创新视觉表达。4月8日零时起,坚守76天的武汉市正式解封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里程碑。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然繁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笔者依然会把镜头对准一线,忠实记录这座英雄的城市,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