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笔者偶然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一位女孩要去朋友家坐客,结果一出门,竟然忘了怎么走,她只好打电话向朋友求助,朋友说:“你不是和我来过一次了吗,怎么就忘了?”她说:“我怎么知道,上次一直跟着你走,我以为记住了,谁知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朋友说:“我把路线告诉你,你自己过来。”她赶紧把线路图牢记在脑中,一边走,一边辨认沿途的特征,最后终于顺利到达。更有意思的是,女孩以后再去朋友家时,不仅不会忘了路途,而且还找到了几条更快捷的路。
这个小片段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以前我们的音乐教学不正是这样吗?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激情洋溢,学生却昏昏沉沉、两眼茫然;老师自以为已把问题分析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学生却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有些音乐知识虽然死记硬背,表面看来是“学会了”,可是由于没有动脑思考,不懂得如何记住,时间一长,也全部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带路”的角色,走完了,学生也没留下什么印象。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只把“过程与方法”视为教学手段的片面认识,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并把“过程与方法”设为教学目标之一。如果把音乐教学比做教孩子识路,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充当学生的“带路人”了,而应做他们的“引路人”!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课程资源包括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课内资源即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种资源,课外资源是指社会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音乐资源。传统的教学只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而新课程倡导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三位一体化,倡导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当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时,教育的信息量就会很大,教育的内容就会很丰富。
如:欣赏《春天来了》这一课题时,可引导学生从书本、网络、图书馆去搜集有关“春”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相关资料。可把教室改设在操场上,让学生从嫩绿的草地、迎面扑来的春风、湿润的空气、小鸟欢乐的叫声……来感受春的气息。
再如:欣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时,可在课前指导学生查找有关婚礼场面的资料。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结婚时的照片;从画报上剪下世界各地有趣的婚礼、民俗图片;有关婚礼场面的自制VCD和婚礼时常用的音乐;从网上或书报、杂志上搜集关于婚礼的奇闻趣事等等。
总之,音乐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而应拓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要开放课堂,引导学生由单调的“从书上学”转变为以书本为基础,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基于生活的学习和网上学习、在图书馆里的学习,使书本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整体。
二、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具有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特性让它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体验,是很难理解它的内容的。正如新课标中所指的“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课标解读(三)中也再次强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很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如:在教授《音乐与生活》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对人的心情、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1.播放音乐《二泉映月》、《迪斯科》,创设特殊氛围,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
2.引导学生回答音乐的特点,是奔放、喜悦、火爆,或是悲伤、压抑、低沉?
3.思考:如果你现在心情郁闷,当听到这些音乐时,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吗?
4.活动:让学生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用音乐为“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者等各种不同症状的病人治疗。
以上的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感受—体验—鉴赏—表现”四个过程而精心组织、安排,每个环节之间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音乐进行直接的体验与交流,从而来领会音乐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探索者
传统的教学只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一味把所有的知识填塞给学生,一点也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结果,学生就只会“跟”着老师走,不懂得思考自己该如何走。新课程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性的探究过程,并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之一。这说明,要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多方位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探讨音乐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应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形象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作用是引导学习和促进学习,而不是代替学习。因此,在管弦乐《瀑布与溪流》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置的:
1.欣赏音乐,说说音乐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段?(无论音乐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都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学会聆听音乐。
2.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分析其表现的意境并为它取一个合适的标题。(无论是与课题贴近,或是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应予以认可、表扬)
意图——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揭示音乐的标题,让学生谈谈原标题与自己命名的标题哪个更贴切地表现音乐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想法)
4.拓展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意境。(可自创诗歌或引用所学的诗词、听过的歌曲,也可利用“画”的形式来表现……形式越多越好)
意图——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创造四个环节的精心设置,让学生用一种探索的态度去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被发挥到了极致。看,在表达音乐的意境时,学生运用的方式是如此的丰富:有演唱歌曲《神奇的九寨》的;有朗诵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有即兴吟诗的;有跑到黑板用粉笔画画的;有用舞蹈表现的……再看,学生为乐曲所取的名字:《暴风雨来临之前》、《咆哮的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山洪爆发》、《狂奔》……每个名字都创意十足,新颖独特,虽然和原名不一样,但却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只是单调地讲解、分析,学生还会有那么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索音乐的奥秘、体会音乐的奥妙吗?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让学生“会学音乐”远比“学会音乐”重要得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带着学生走,学生就会像电视里的那位女孩,虽然曾经走过,但还是忘了来时的路。只有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会自己找到路径,进而又积极探索其他更快捷的道路。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当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带路人”!
这个小片段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以前我们的音乐教学不正是这样吗?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激情洋溢,学生却昏昏沉沉、两眼茫然;老师自以为已把问题分析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学生却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有些音乐知识虽然死记硬背,表面看来是“学会了”,可是由于没有动脑思考,不懂得如何记住,时间一长,也全部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带路”的角色,走完了,学生也没留下什么印象。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只把“过程与方法”视为教学手段的片面认识,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并把“过程与方法”设为教学目标之一。如果把音乐教学比做教孩子识路,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充当学生的“带路人”了,而应做他们的“引路人”!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课程资源包括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课内资源即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种资源,课外资源是指社会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音乐资源。传统的教学只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而新课程倡导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三位一体化,倡导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当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时,教育的信息量就会很大,教育的内容就会很丰富。
如:欣赏《春天来了》这一课题时,可引导学生从书本、网络、图书馆去搜集有关“春”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相关资料。可把教室改设在操场上,让学生从嫩绿的草地、迎面扑来的春风、湿润的空气、小鸟欢乐的叫声……来感受春的气息。
再如:欣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时,可在课前指导学生查找有关婚礼场面的资料。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结婚时的照片;从画报上剪下世界各地有趣的婚礼、民俗图片;有关婚礼场面的自制VCD和婚礼时常用的音乐;从网上或书报、杂志上搜集关于婚礼的奇闻趣事等等。
总之,音乐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而应拓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要开放课堂,引导学生由单调的“从书上学”转变为以书本为基础,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基于生活的学习和网上学习、在图书馆里的学习,使书本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整体。
二、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具有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特性让它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体验,是很难理解它的内容的。正如新课标中所指的“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课标解读(三)中也再次强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很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如:在教授《音乐与生活》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对人的心情、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1.播放音乐《二泉映月》、《迪斯科》,创设特殊氛围,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
2.引导学生回答音乐的特点,是奔放、喜悦、火爆,或是悲伤、压抑、低沉?
3.思考:如果你现在心情郁闷,当听到这些音乐时,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吗?
4.活动:让学生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用音乐为“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者等各种不同症状的病人治疗。
以上的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感受—体验—鉴赏—表现”四个过程而精心组织、安排,每个环节之间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音乐进行直接的体验与交流,从而来领会音乐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探索者
传统的教学只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一味把所有的知识填塞给学生,一点也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遏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结果,学生就只会“跟”着老师走,不懂得思考自己该如何走。新课程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性的探究过程,并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之一。这说明,要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多方位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探讨音乐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应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形象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作用是引导学习和促进学习,而不是代替学习。因此,在管弦乐《瀑布与溪流》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置的:
1.欣赏音乐,说说音乐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段?(无论音乐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都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学会聆听音乐。
2.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分析其表现的意境并为它取一个合适的标题。(无论是与课题贴近,或是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应予以认可、表扬)
意图——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揭示音乐的标题,让学生谈谈原标题与自己命名的标题哪个更贴切地表现音乐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想法)
4.拓展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意境。(可自创诗歌或引用所学的诗词、听过的歌曲,也可利用“画”的形式来表现……形式越多越好)
意图——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创造四个环节的精心设置,让学生用一种探索的态度去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被发挥到了极致。看,在表达音乐的意境时,学生运用的方式是如此的丰富:有演唱歌曲《神奇的九寨》的;有朗诵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有即兴吟诗的;有跑到黑板用粉笔画画的;有用舞蹈表现的……再看,学生为乐曲所取的名字:《暴风雨来临之前》、《咆哮的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山洪爆发》、《狂奔》……每个名字都创意十足,新颖独特,虽然和原名不一样,但却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只是单调地讲解、分析,学生还会有那么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探索音乐的奥秘、体会音乐的奥妙吗?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让学生“会学音乐”远比“学会音乐”重要得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带着学生走,学生就会像电视里的那位女孩,虽然曾经走过,但还是忘了来时的路。只有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会自己找到路径,进而又积极探索其他更快捷的道路。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充当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带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