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瑶呜哇山歌于2006年、2008年相继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原生态花瑶呜哇山歌也随之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要真正做好呜哇山歌的保护工作,对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主体及其艺术生命进行研究、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呜哇山歌能否在新的时代进行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调查则是开展此项研究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所有传承与保护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花瑶 呜哇山歌 传承主体 生存境况
2006年、2008年花瑶呜哇山歌相继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呜哇山歌演唱者陈世达和戴碧生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世达,男,1940年3月生于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陈世达被誉为“瑶山歌王”,虽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小随父和周围长辈学唱呜哇山歌,30岁时就背着锣鼓单独到各地去唱山歌,是当地一名逢唱呜哇山歌必请的歌手。2003年获花瑶山歌大赛优秀歌手奖。戴碧生,男,1949年4月生,是陈世达的妹夫,同为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人,也是小学文化。他嗓音条件极好,高音通透,自小学唱呜哇山歌练就了娴熟技艺,他与陈世达一样也是当地炙手可热的呜哇山歌歌手。2004年,这两位传承人组成花瑶呜哇山歌组合,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最佳歌手奖”和“薪传奖”。
应该说,作为传承人的陈世达和戴碧生是幸运的!在传统山歌习唱和传承的模式中,呜哇山歌的演唱者、传播者,又是创作者、传承者,其艺术生命均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历史上的呜哇山歌歌手,一辈子在瑶乡中歌唱,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作为今人和外人,我们对于千百年来无以计数的山歌歌手自然无从知晓。他们如何习得山歌、又传自何人?他们的生活与他人有何不同?从以陈世达和戴碧生为代表的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一、物质贫乏、地位特殊的生活状态
花瑶属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距县城约100公里,位于雪峰山脉次高峰白马山的东北。花瑶这支不足万人的瑶族宗支在这平均海拔1300余米的崇山峻岭间被遗忘了很久很久。花瑶先祖因为受到政府官吏和强势民族的残酷欺压和排挤,被逼从中原迁到江西,再徙洪江,最后定居虎形山。这历时数百年,辗转几万里,如此大跨度的迁移,因躲避追杀残害,而不得不长期远离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以求生存,使得花瑶人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逐步下滑,并最终深陷弱势族群的地位。而且这种弱势还鲜明地体现在花瑶人的聚落选址中,都不是所在地区的水丰土沃之处。在虎形山定居之后,花瑶人们因自我保护,也少与外界来往,在群山巍巍、绝壁重重、沟壑纵横的花瑶古寨里,花瑶人们与世隔绝,物质极度缺乏,生活水平低下。生存于其中的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主体也摆脱不了这样的生活困境,因而,他们与专业歌手不同,这些歌者几乎世代贫穷,跟所有的普通瑶民一样,他们的职业是农民,从小就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呜哇山歌原本就是一种劳动号子,最原始的呜哇山歌直接而简单地与花瑶人们的山野劳作交织在一起。花瑶人们因小小年纪就下田劳作而得以耳濡目染,能较早地接受山歌的熏陶,可以说,是山歌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甚至他们的整个艺术生涯都自始至终与劳作紧紧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然而,呜哇山歌的歌者除去劳动人们的本职工作,他们嘹亮高亢的“呜哇”歌声还是给他们带来了特殊的社会地位。这些歌者的地位虽然谈不上显赫,但比一般的农民还是要普遍高一些,因为他们属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呜哇山歌本是一种诞生于劳作中的劳动号子,能起到统一步伐、鼓舞士气、消除疲劳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在劳作的时候请来呜哇山歌的歌者助兴,必能士气大振,劳动效果能得到明显提高。因而,呜哇山歌的歌者在族群中的知名度都是比较高的,乡亲们尊称他们为“歌师傅”。以前的歌师傅帮唱呜哇山歌多是不计报酬的,只是他家田地里的事都由大家给包了。而今,呜哇山歌除了为劳作鼓舞士气外,还能娱乐大众。而在花瑶呜哇山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这些呜哇山歌的演唱者们便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开始转移到呜哇山歌的表演和传播上来。2001年,虎形山瑶族乡政府成立了民俗表演队,呜哇山歌演唱者陈世达和戴碧生与其他14位民间表演者一起入选。此后,他们除了在当地表演外,便开始了从县里、省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级各类演出,已然从一个瑶乡兼职的歌者转化成了一位相对职业化的专业表演者,多为有偿表演。而此时,他们的身份也不仅是在瑶乡的歌手,而且是所有花瑶人们共同智慧和形象的代表,其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自不可同日而语了。
二、热爱生活、痴迷山歌的鲜明个性
不管生活多么贫穷,条件多么艰难,都丝毫没有影响花瑶呜哇山歌的歌手们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赞颂,他们的性格非常开朗、外向、热情、乐观。因为这样的个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能张口便唱,一唱不休了。在这样一种完全自然状态下成就的山歌歌手,他们对生活极其热爱的情怀正体现在他们对山歌的极其痴迷中,而他们对山歌的痴迷也正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传承人陈世达8岁开始习练山歌,但很小的时候便对呜哇山歌耳闻目染,并乐于学习。学唱呜哇山歌时,他每天清早要背着10多斤重的锣和鼓,一个人爬到高山上,面对旷野大喊大唱,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背在肩上的锣和鼓不能换肩也不能放下,所以,一天的练习下来是非常辛苦的,有时候甚至还会把喉咙都练出血来。但即便是如此勤奋地练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呜哇山歌歌手也得长达10多年,这也就是花瑶人们说的可以“出师”了。
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呜哇山歌歌手的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比培养一个专业歌唱家还要难上很多倍。但即便是要经历这么长时间艰难的练习,对于呜哇山歌的歌手们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过程。正如陈世达所说:“山歌为我解忧愁,给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爱情和家庭的和睦。我会一直唱下去。”几十年以来,陈世达也一直保持唱着呜哇山歌干农活的习惯,对于他而言,山歌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生活的热爱完全投注在对山歌的痴迷中,且嗓音依旧高亢响亮,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不减当年,就像歌中唱的一样:“头上斑鸠叫唉唉,斑鸠伴我唱歌台。呜哇……只唱米筛团团转,莫唱簸箕簸米两散开,十八妹妹少年乖,只唱拢来莫唱开。呜哇……”又如:“田埂长草田埂青,连到好妹十伤心。呜哇……别人叫我丢掉姐,虫吃桃子起了心。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过号声。不做芭蕉树上千条挎,不做树底下万条根。呜哇……” 呜哇山歌歌曲创作与演唱的同步性决定了歌手必须要具备热爱生活、痴迷山歌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歌手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之一。因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激情,歌手才有创作呜哇山歌的资源,才能创作出活生生的受大众喜爱的呜哇山歌,才能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优秀的歌手。
三、天赋超群、善于表现的先天条件
“原生态唱法”是由2006年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首推出来的,指的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用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唱法和本民族语言及表演形式进行演唱,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花瑶呜哇山歌即属于此类。这个“原汁原味”决定了呜哇山歌从创作、演唱到传承均属于一种自发的歌唱传承过程,是土生土长天然去雕饰的歌唱形式,对于原生态歌手而言,唱歌也本是他们用于服务劳动且自娱自乐的自然表现方式,而要把一种生活中自然的表现方式发展到如此高技能高艺术的表演形式,是需要歌手具备超群的歌唱天赋及不凡的表演天赋。
山歌作为歌唱的艺术,对嗓音条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歌手的嗓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唱的质量。呜哇山歌的歌手都是凭着先天的好嗓子开始习唱山歌的,他们不可能像专业学习声乐一样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他们完全依赖于自己的“金嗓子”,能够唱山歌而脱颖而出并享誉瑶乡的呜哇山歌歌手必然有一幅天生的好嗓子,这是最起码也是必备的条件。此外,善于表现及敢于表现也是呜哇山歌歌手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了好嗓子,有了好歌声,还要有敢于表现的歌唱欲望。几乎所有的呜哇山歌歌手都没有羞答答需要一请再请才肯唱山歌的,恰恰相反,这些歌手往往能不拘场合不畏排场,只要有机会就会开口唱,即使是年纪大了,嗓子哑了,也仍是热情不减。如同说话传达情感一样,呜哇山歌的歌手们唱起歌来就是在表情达意,他们不为唱歌而唱歌,不为表演而表演,他们善于表现敢于表现喜欢表现,都是因为真情实感难以遮掩。
几乎每一位呜哇山歌歌手都对自己的歌声充满了信心,他们的歌声因自己而生,因生活而生,因情感而生,因而,他们也确信自己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一个歌手开唱了,很快就会有另外的歌手忍不住加入进来赛歌,无形中,歌手们互相比试也互相交流,客观地促进了呜哇山歌歌唱技艺的发展。而歌手们的好嗓子和善于表现的先天条件也在这一次次地对歌切磋中不断磨练不断进步,呜哇山歌的作品也就越来越丰富,歌唱技艺也是日渐提高。
四、口传心授的原生态传承方式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专业的记谱条件,呜哇山歌与其他绝大多数原生态民歌一样,都是采用最原生态的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来传承。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两种主要方式,也有少数无师自通的。
陈世达的徒弟有10多个,这些徒弟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家庭传承关系的,比如女儿女婿,还有他的长孙陈焱,是他最小的学徒,从6岁开始就跟着爷爷陈世达学唱山歌。也有师徒传承关系的,有本村和和其它村的。他们都分别去北京和澳门演出过。陈世达现在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随着呜哇山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当地想拜他为师学习唱山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但不管其传承关系如何,都仍然采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有其局限性,尤其在呜哇山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呜哇山歌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保护需求。因而作为传承人,为了更好地继承花瑶独特的山歌文化,陈世达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尽快将自己记得的演唱过的上千首呜哇山歌的歌词整理成书,便于呜哇山歌更快更广地传播,如能带岀名徒,能让呜哇山歌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世代相传,且唱响瑶山,唱遍全国,走向世界。
近年来,隆回县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这项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强化保护措施、改善保护条件和机制,努力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如今花瑶已不是当年封闭自守的山寨,如今的花瑶年轻人也不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沿袭和固守着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花瑶已逐渐融入了物质飞速发展的多元社会,花瑶的年轻人也开始拥有当今最时尚的物质条件,也自然而不可避免地接受着现代化的娱乐手段,这些远比山歌更新奇更刺激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因而,看呜哇山歌的传承主体,虽然有少数年轻人仍然有些习唱的热情,但总的来说,仍是青黄不接,后继堪忧。要如何才能做好呜哇山歌的活态传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需要一个系统的可行性措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立项科学研究项目《湘西南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09C664)。
参考文献:
[1]欧阳国元,秦砚瑶.湖南虎形山花瑶古寨的生态适应性考察[J].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2009,(07).
[2]瑶山歌王陈世达[DB/OL].邵阳新闻在线.http://www.shaoyangnews.net/renwu/2011/04/20062.shtml
[3]李晓霞.关于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的争论[J].歌海,2009,(03).
作者简介:
张兆南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李晓霞 湖南涟源人
于国良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关键词:花瑶 呜哇山歌 传承主体 生存境况
2006年、2008年花瑶呜哇山歌相继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呜哇山歌演唱者陈世达和戴碧生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世达,男,1940年3月生于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陈世达被誉为“瑶山歌王”,虽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自小随父和周围长辈学唱呜哇山歌,30岁时就背着锣鼓单独到各地去唱山歌,是当地一名逢唱呜哇山歌必请的歌手。2003年获花瑶山歌大赛优秀歌手奖。戴碧生,男,1949年4月生,是陈世达的妹夫,同为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人,也是小学文化。他嗓音条件极好,高音通透,自小学唱呜哇山歌练就了娴熟技艺,他与陈世达一样也是当地炙手可热的呜哇山歌歌手。2004年,这两位传承人组成花瑶呜哇山歌组合,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最佳歌手奖”和“薪传奖”。
应该说,作为传承人的陈世达和戴碧生是幸运的!在传统山歌习唱和传承的模式中,呜哇山歌的演唱者、传播者,又是创作者、传承者,其艺术生命均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历史上的呜哇山歌歌手,一辈子在瑶乡中歌唱,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作为今人和外人,我们对于千百年来无以计数的山歌歌手自然无从知晓。他们如何习得山歌、又传自何人?他们的生活与他人有何不同?从以陈世达和戴碧生为代表的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一、物质贫乏、地位特殊的生活状态
花瑶属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距县城约100公里,位于雪峰山脉次高峰白马山的东北。花瑶这支不足万人的瑶族宗支在这平均海拔1300余米的崇山峻岭间被遗忘了很久很久。花瑶先祖因为受到政府官吏和强势民族的残酷欺压和排挤,被逼从中原迁到江西,再徙洪江,最后定居虎形山。这历时数百年,辗转几万里,如此大跨度的迁移,因躲避追杀残害,而不得不长期远离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以求生存,使得花瑶人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逐步下滑,并最终深陷弱势族群的地位。而且这种弱势还鲜明地体现在花瑶人的聚落选址中,都不是所在地区的水丰土沃之处。在虎形山定居之后,花瑶人们因自我保护,也少与外界来往,在群山巍巍、绝壁重重、沟壑纵横的花瑶古寨里,花瑶人们与世隔绝,物质极度缺乏,生活水平低下。生存于其中的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主体也摆脱不了这样的生活困境,因而,他们与专业歌手不同,这些歌者几乎世代贫穷,跟所有的普通瑶民一样,他们的职业是农民,从小就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呜哇山歌原本就是一种劳动号子,最原始的呜哇山歌直接而简单地与花瑶人们的山野劳作交织在一起。花瑶人们因小小年纪就下田劳作而得以耳濡目染,能较早地接受山歌的熏陶,可以说,是山歌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甚至他们的整个艺术生涯都自始至终与劳作紧紧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然而,呜哇山歌的歌者除去劳动人们的本职工作,他们嘹亮高亢的“呜哇”歌声还是给他们带来了特殊的社会地位。这些歌者的地位虽然谈不上显赫,但比一般的农民还是要普遍高一些,因为他们属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呜哇山歌本是一种诞生于劳作中的劳动号子,能起到统一步伐、鼓舞士气、消除疲劳的作用。所以,如果能在劳作的时候请来呜哇山歌的歌者助兴,必能士气大振,劳动效果能得到明显提高。因而,呜哇山歌的歌者在族群中的知名度都是比较高的,乡亲们尊称他们为“歌师傅”。以前的歌师傅帮唱呜哇山歌多是不计报酬的,只是他家田地里的事都由大家给包了。而今,呜哇山歌除了为劳作鼓舞士气外,还能娱乐大众。而在花瑶呜哇山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这些呜哇山歌的演唱者们便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开始转移到呜哇山歌的表演和传播上来。2001年,虎形山瑶族乡政府成立了民俗表演队,呜哇山歌演唱者陈世达和戴碧生与其他14位民间表演者一起入选。此后,他们除了在当地表演外,便开始了从县里、省里、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级各类演出,已然从一个瑶乡兼职的歌者转化成了一位相对职业化的专业表演者,多为有偿表演。而此时,他们的身份也不仅是在瑶乡的歌手,而且是所有花瑶人们共同智慧和形象的代表,其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自不可同日而语了。
二、热爱生活、痴迷山歌的鲜明个性
不管生活多么贫穷,条件多么艰难,都丝毫没有影响花瑶呜哇山歌的歌手们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赞颂,他们的性格非常开朗、外向、热情、乐观。因为这样的个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能张口便唱,一唱不休了。在这样一种完全自然状态下成就的山歌歌手,他们对生活极其热爱的情怀正体现在他们对山歌的极其痴迷中,而他们对山歌的痴迷也正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传承人陈世达8岁开始习练山歌,但很小的时候便对呜哇山歌耳闻目染,并乐于学习。学唱呜哇山歌时,他每天清早要背着10多斤重的锣和鼓,一个人爬到高山上,面对旷野大喊大唱,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背在肩上的锣和鼓不能换肩也不能放下,所以,一天的练习下来是非常辛苦的,有时候甚至还会把喉咙都练出血来。但即便是如此勤奋地练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呜哇山歌歌手也得长达10多年,这也就是花瑶人们说的可以“出师”了。
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呜哇山歌歌手的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比培养一个专业歌唱家还要难上很多倍。但即便是要经历这么长时间艰难的练习,对于呜哇山歌的歌手们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过程。正如陈世达所说:“山歌为我解忧愁,给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爱情和家庭的和睦。我会一直唱下去。”几十年以来,陈世达也一直保持唱着呜哇山歌干农活的习惯,对于他而言,山歌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生活的热爱完全投注在对山歌的痴迷中,且嗓音依旧高亢响亮,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不减当年,就像歌中唱的一样:“头上斑鸠叫唉唉,斑鸠伴我唱歌台。呜哇……只唱米筛团团转,莫唱簸箕簸米两散开,十八妹妹少年乖,只唱拢来莫唱开。呜哇……”又如:“田埂长草田埂青,连到好妹十伤心。呜哇……别人叫我丢掉姐,虫吃桃子起了心。莫听东边锣鼓响,莫听西边过号声。不做芭蕉树上千条挎,不做树底下万条根。呜哇……” 呜哇山歌歌曲创作与演唱的同步性决定了歌手必须要具备热爱生活、痴迷山歌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歌手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之一。因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激情,歌手才有创作呜哇山歌的资源,才能创作出活生生的受大众喜爱的呜哇山歌,才能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优秀的歌手。
三、天赋超群、善于表现的先天条件
“原生态唱法”是由2006年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首推出来的,指的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用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唱法和本民族语言及表演形式进行演唱,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花瑶呜哇山歌即属于此类。这个“原汁原味”决定了呜哇山歌从创作、演唱到传承均属于一种自发的歌唱传承过程,是土生土长天然去雕饰的歌唱形式,对于原生态歌手而言,唱歌也本是他们用于服务劳动且自娱自乐的自然表现方式,而要把一种生活中自然的表现方式发展到如此高技能高艺术的表演形式,是需要歌手具备超群的歌唱天赋及不凡的表演天赋。
山歌作为歌唱的艺术,对嗓音条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歌手的嗓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唱的质量。呜哇山歌的歌手都是凭着先天的好嗓子开始习唱山歌的,他们不可能像专业学习声乐一样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他们完全依赖于自己的“金嗓子”,能够唱山歌而脱颖而出并享誉瑶乡的呜哇山歌歌手必然有一幅天生的好嗓子,这是最起码也是必备的条件。此外,善于表现及敢于表现也是呜哇山歌歌手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了好嗓子,有了好歌声,还要有敢于表现的歌唱欲望。几乎所有的呜哇山歌歌手都没有羞答答需要一请再请才肯唱山歌的,恰恰相反,这些歌手往往能不拘场合不畏排场,只要有机会就会开口唱,即使是年纪大了,嗓子哑了,也仍是热情不减。如同说话传达情感一样,呜哇山歌的歌手们唱起歌来就是在表情达意,他们不为唱歌而唱歌,不为表演而表演,他们善于表现敢于表现喜欢表现,都是因为真情实感难以遮掩。
几乎每一位呜哇山歌歌手都对自己的歌声充满了信心,他们的歌声因自己而生,因生活而生,因情感而生,因而,他们也确信自己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一个歌手开唱了,很快就会有另外的歌手忍不住加入进来赛歌,无形中,歌手们互相比试也互相交流,客观地促进了呜哇山歌歌唱技艺的发展。而歌手们的好嗓子和善于表现的先天条件也在这一次次地对歌切磋中不断磨练不断进步,呜哇山歌的作品也就越来越丰富,歌唱技艺也是日渐提高。
四、口传心授的原生态传承方式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专业的记谱条件,呜哇山歌与其他绝大多数原生态民歌一样,都是采用最原生态的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来传承。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两种主要方式,也有少数无师自通的。
陈世达的徒弟有10多个,这些徒弟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家庭传承关系的,比如女儿女婿,还有他的长孙陈焱,是他最小的学徒,从6岁开始就跟着爷爷陈世达学唱山歌。也有师徒传承关系的,有本村和和其它村的。他们都分别去北京和澳门演出过。陈世达现在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随着呜哇山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当地想拜他为师学习唱山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但不管其传承关系如何,都仍然采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有其局限性,尤其在呜哇山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呜哇山歌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保护需求。因而作为传承人,为了更好地继承花瑶独特的山歌文化,陈世达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尽快将自己记得的演唱过的上千首呜哇山歌的歌词整理成书,便于呜哇山歌更快更广地传播,如能带岀名徒,能让呜哇山歌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世代相传,且唱响瑶山,唱遍全国,走向世界。
近年来,隆回县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这项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强化保护措施、改善保护条件和机制,努力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如今花瑶已不是当年封闭自守的山寨,如今的花瑶年轻人也不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沿袭和固守着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花瑶已逐渐融入了物质飞速发展的多元社会,花瑶的年轻人也开始拥有当今最时尚的物质条件,也自然而不可避免地接受着现代化的娱乐手段,这些远比山歌更新奇更刺激更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因而,看呜哇山歌的传承主体,虽然有少数年轻人仍然有些习唱的热情,但总的来说,仍是青黄不接,后继堪忧。要如何才能做好呜哇山歌的活态传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需要一个系统的可行性措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立项科学研究项目《湘西南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09C664)。
参考文献:
[1]欧阳国元,秦砚瑶.湖南虎形山花瑶古寨的生态适应性考察[J].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2009,(07).
[2]瑶山歌王陈世达[DB/OL].邵阳新闻在线.http://www.shaoyangnews.net/renwu/2011/04/20062.shtml
[3]李晓霞.关于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的争论[J].歌海,2009,(03).
作者简介:
张兆南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李晓霞 湖南涟源人
于国良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