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学科教师在当前课堂教学不断变革创新中,应更多地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中形成“雅”的教学风格,在组织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形成“新”的教学风格,通过不断反复实践研究和实践应用,达到更好地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和训练学生主动探究与思索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品德实践、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和处理生活事务,促进学生主动形成良好道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主动发展社会性的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风格;小学品德;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一)“雅正”的言行风格
良好的言行是课堂中无形的力量,它如春风化雨般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良好课堂效果的达成。笔者在品德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形成了“雅正”的言行风格,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教学语言“文雅”
“文雅”的教学语言是精雕细琢的语言。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行文语言的整体设计。在课堂导入设计环节多运用诗歌、儿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情境体验学习环节,教师多积累并使用脍炙人口、寓意鲜明的名言警句,深入浅出地使学生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课堂反思小结环节,笔者通常自编儿歌,如“爱护公物放心中,班级卫生齐劳动”,听似亲切带感、朗朗上口,实则精心构思、细心雕琢,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文雅”的教学语言是真情实感的语言。教师在授课中,运用恰当的语言,适时传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赞赏等情感,能够与学生产生有效的沟通,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可让学生在语言的魅力中受到鼓舞和教育。真情实感的语言,随着教师的授课,会内化、积淀成为学生文雅的道德品质。
2.行为举止“优雅”
“优雅”的行为举止体现在课堂的表情、眼神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上。在课堂中,教师的表情是和蔼、优雅、庄重、自然的,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教师的眼神是欣赏和尊重的,它能够优雅地传递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动作是优雅得体的,教师的俯身帮助、用心的示范和投入的教学,能够营造轻松的气氛,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将教学推向高潮。总之,优雅的身体语言,对情感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加强和滋养作用。
(二)“雅量”的课堂氛围
1.互动化的课堂氛围
品德教学中的“雅量”课堂是开放性的、互动化的课堂,教师通过组织良好的互动,师生彼此包容、真诚交流,通过有效互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笔者认为,课堂的互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诚探讨、各抒己见、活跃思维,学习素养在“雅量”的课堂中得以提升。
2.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事例,比如通过中秋节的月饼、广州的花街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能极大增强学生对道德认识的亲切感;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并将知识点巧妙地置于生活化情境之中,通过一步步铺垫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点,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扩宽自己的道德认知和生活视野。
(一)创新教学手段
能灵活运用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既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品德教学中,笔者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体现了“新”的教学风格,也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1.创建品德教学云平台
云平台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既方便教师对资料的管理,也方便学生的随时学习。故此,笔者创造性地利用班里QQ群、微信群,将品德教学中的微课、视频、图片等素材及品德作业和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品德教学云平台。在品德教学云平台上,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课堂和课余时间,观看、阅读相关趣味性较强的学习资料,学科教学效益大有提升。
2.巧用校内校外大资源
品德教学不能仅限40分钟课堂,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创设品德实践新载体。校内外的资源包括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或主题活动等,这些都能为品德资源注入新活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笔者以这些活动为切入点,结合教材知识点,如教授《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一课时,与学校的大型校外活动——“我住机场旁”有机结合,将品德课堂延伸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道德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求新学习方式
在品德教学中,除了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效率,在授课中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学习方式,獲得道德认识、习得道德实践技能,也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以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形成了“求新”的教学风格。
1.合作探究式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能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培养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合作式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的活跃与热闹上,要实际解决探究的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创新性地组建合作小组是关键。例如,针对怎样爱护身体、养成生活好习惯等易于讨论的问题,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讨论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丰富情感;针对需要调查研究的内容,如购物的学问、水资源调查等,可根据学生居住地域和时间安排组建固定小组,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情景体验式学习
小学品德非常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但以往不少体验式学习都是教师牵着走,忽略了体验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情景体验式学习应结合教学实际与学校实际有所创新,才能达到体验的真正目的。课内体验有角色扮演、展示性活动等形式,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如《诚实故事会》这类教学内容,非常适宜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情景再现出来,如《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此类教学内容,则宜通过展示,体验其中的道德情感。课外体验式学习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如通过相关的社区志愿者活动或学校周边参观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情景体验学习中获得真切的道德体验和发展。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变革创新的路上,教师须且行且思,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新”的途径推动教学,以“雅”的风格感染学生,最终建构起个性鲜明、丰富多元、优质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实现小学品德课程学习的预期目标。
[1]贾兴来,高赟赟.中小学生品德教育漫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教学风格;小学品德;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一、品德教学行“雅”之风
(一)“雅正”的言行风格
良好的言行是课堂中无形的力量,它如春风化雨般感染着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良好课堂效果的达成。笔者在品德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形成了“雅正”的言行风格,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教学语言“文雅”
“文雅”的教学语言是精雕细琢的语言。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行文语言的整体设计。在课堂导入设计环节多运用诗歌、儿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情境体验学习环节,教师多积累并使用脍炙人口、寓意鲜明的名言警句,深入浅出地使学生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课堂反思小结环节,笔者通常自编儿歌,如“爱护公物放心中,班级卫生齐劳动”,听似亲切带感、朗朗上口,实则精心构思、细心雕琢,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文雅”的教学语言是真情实感的语言。教师在授课中,运用恰当的语言,适时传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赞赏等情感,能够与学生产生有效的沟通,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可让学生在语言的魅力中受到鼓舞和教育。真情实感的语言,随着教师的授课,会内化、积淀成为学生文雅的道德品质。
2.行为举止“优雅”
“优雅”的行为举止体现在课堂的表情、眼神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上。在课堂中,教师的表情是和蔼、优雅、庄重、自然的,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教师的眼神是欣赏和尊重的,它能够优雅地传递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动作是优雅得体的,教师的俯身帮助、用心的示范和投入的教学,能够营造轻松的气氛,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将教学推向高潮。总之,优雅的身体语言,对情感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加强和滋养作用。
(二)“雅量”的课堂氛围
1.互动化的课堂氛围
品德教学中的“雅量”课堂是开放性的、互动化的课堂,教师通过组织良好的互动,师生彼此包容、真诚交流,通过有效互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笔者认为,课堂的互动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诚探讨、各抒己见、活跃思维,学习素养在“雅量”的课堂中得以提升。
2.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事例,比如通过中秋节的月饼、广州的花街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能极大增强学生对道德认识的亲切感;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并将知识点巧妙地置于生活化情境之中,通过一步步铺垫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点,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扩宽自己的道德认知和生活视野。
二、品德教学循“新”之路
(一)创新教学手段
能灵活运用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既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品德教学中,笔者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体现了“新”的教学风格,也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1.创建品德教学云平台
云平台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既方便教师对资料的管理,也方便学生的随时学习。故此,笔者创造性地利用班里QQ群、微信群,将品德教学中的微课、视频、图片等素材及品德作业和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品德教学云平台。在品德教学云平台上,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课堂和课余时间,观看、阅读相关趣味性较强的学习资料,学科教学效益大有提升。
2.巧用校内校外大资源
品德教学不能仅限40分钟课堂,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创设品德实践新载体。校内外的资源包括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或主题活动等,这些都能为品德资源注入新活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笔者以这些活动为切入点,结合教材知识点,如教授《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一课时,与学校的大型校外活动——“我住机场旁”有机结合,将品德课堂延伸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道德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求新学习方式
在品德教学中,除了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效率,在授课中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学习方式,獲得道德认识、习得道德实践技能,也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以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并逐渐形成了“求新”的教学风格。
1.合作探究式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能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培养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合作式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的活跃与热闹上,要实际解决探究的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创新性地组建合作小组是关键。例如,针对怎样爱护身体、养成生活好习惯等易于讨论的问题,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讨论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丰富情感;针对需要调查研究的内容,如购物的学问、水资源调查等,可根据学生居住地域和时间安排组建固定小组,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情景体验式学习
小学品德非常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但以往不少体验式学习都是教师牵着走,忽略了体验的重点,因此,笔者认为,情景体验式学习应结合教学实际与学校实际有所创新,才能达到体验的真正目的。课内体验有角色扮演、展示性活动等形式,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如《诚实故事会》这类教学内容,非常适宜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情景再现出来,如《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此类教学内容,则宜通过展示,体验其中的道德情感。课外体验式学习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如通过相关的社区志愿者活动或学校周边参观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情景体验学习中获得真切的道德体验和发展。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变革创新的路上,教师须且行且思,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新”的途径推动教学,以“雅”的风格感染学生,最终建构起个性鲜明、丰富多元、优质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实现小学品德课程学习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兴来,高赟赟.中小学生品德教育漫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2]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