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趋向于一个“活”字,课内的分数值大大地减少了,课外的分数值则大大地增加了,这样一来,中考前的总复习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心病”,如何进行总复习?又如何提高总复习的有效性?这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以为,提高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有效性,需要奏响五重奏:
一重奏:立足教材,提升能力
首先,要明确教材在初中总复习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的基本上不考了,就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围墙、舍本逐末。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课内知识不但必考,而且分值很大。如试卷中的诗文默写,字词的音、形、义,课内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等都离不开课本。所以,总复习时课本不能抛开,更何况试卷上的所谓课外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都源自于课内。初一到初三这六本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正所谓“墙外开花,根在墙内”,教材是我们复习的起跑线,也是终点站。
其次,课内复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中考总复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应只是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的回顾,而应该是对六本语文书中的知识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联系和拓展,综合和提炼。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争取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比如学生语文系统知识的形成,阅读欣赏水平的提升,情感语言积累的进一步丰富,良好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二重奏:吃透考纲,精通考点
中考前要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我们要研究《考试说明》和中考语文试卷,精通考点,准确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这些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对于本市区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我们都必须了然于胸。
三重奏:指导思路,规范答题
首先,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一个知识板块的考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最佳思路途径,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指导给学生。
譬如:如何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思路:从文章标题入手;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和人物事件入手;从分析文章背景入手。
如何概括段意?解题思路:(1)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2)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3)恰当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语言标志,如“总之”、“因此”、“其实”、“这就是说”等等,其后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关。
如何理解文中“这”的含义?“这”是指示代词,一般在前面找相关内容。再选择提炼最准确的一句。
还有,文言文阅读中,容易失分的往往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题目,比如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的题目,可以指导学生注意将文中某个人的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掌握了种种思路方法,学生答起题来就有章可循,如同轻车熟路,答题不再是难事。
其次,要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1.阅读解答的规范性。
中考考纲中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复习中还要强调并训练学生用简明、顺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有很多学生在做阅读训练题时,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的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在表述中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不能用完整的句子特别是陈述句回答问题,句义表述不完整。(2)语言表达不流畅,病句现象较严重。(3)意思只是自己明白,但表述不具体,简而不明。(4)答题抓不住重点,不能准确领会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是在概括文意时,强调要用完整的陈述句答题。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其中有一道题是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用陈述句回答:说明了花儿红的原因。(不能答为: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是加强对精妙语句或精妙语段赏析的训练,训练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赏析,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三是进行病句修改的专题练习,修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一般性错误。
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把握了阅读分析题的答题规则,规范了学生的答题过程及语言表达,使学生做到了辞达而义顺,言简而义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作文训练的规范性。
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总的精神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度要加大,给考生以更多的选材、立意、选择文体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要注意学生考场作文的六大“硬伤”:一是偏题离题(包括偏离话题、否定话题),二是文体不清(写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作文),三是主题不明,四是材料陈旧,五是字数违规(字数过多或过少),六是书写潦草。
所以,在作文复习中,笔者以为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写作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写作时不用审题;②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③自由发挥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随意编造。一切的创新,都根植于深厚的基本功。必须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
在写作训练中,我们主要是先求合格,合格作文的标准有四: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再求“写好”,主要抓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好。这四点能突破其中一点,就有望达到一类卷的标准。
所以,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我们仍然要把规范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从课堂到课外,从作业本到试卷,从笔头到口头,都要求表达和书写规范,达不到要求的,不惜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以训练。这些规范做好了,在考场上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在关键处往往可以发挥作用。
四重奏:重视检测,抓中促上
总复习应重视各个阶段的检测,并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以便发现学生知识的缺漏,及时调整复习方向。我们应该记住:小小测试卷不应是“冷水一桶”,而应是“炭火一盆”。
抓中促上。为保证优秀率的最大化,在夯实基础、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对语文成绩“中等”和“中上”的学生要倍加关注,要分析这类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抓好辅优工作。“抓中促上”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帮这类学生分析原因,真正想办法,出主意。其次,情感上多鼓励、提升其语文成绩达到“优秀”的自信心。再次,让学生转变心态,积极补缺补漏,扎实基础。
五重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要想取得语文中考的好成绩,还要有一个团结战斗、齐心合力的备课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位老师中考的教学成绩,首先要看这个备课组的整体成绩,如果备课组的整体成绩在市区排名滞后,那个人成绩再好也未必就好。有一个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考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备课组成员要树立中考一盘棋的思想,发挥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支独放不是春”,我们要的是“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壮丽景象。可以说,切实加强备课组之间的团结协作,是真正提高语文中考成绩的有力保证。
总之,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好语文总复习,既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语文总复习,定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加强备课组协作 提高复习有效性》 晋江金山中学 黄国荣
2.《抓住三个一,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一重奏:立足教材,提升能力
首先,要明确教材在初中总复习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的基本上不考了,就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围墙、舍本逐末。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课内知识不但必考,而且分值很大。如试卷中的诗文默写,字词的音、形、义,课内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等都离不开课本。所以,总复习时课本不能抛开,更何况试卷上的所谓课外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都源自于课内。初一到初三这六本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正所谓“墙外开花,根在墙内”,教材是我们复习的起跑线,也是终点站。
其次,课内复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中考总复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应只是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的回顾,而应该是对六本语文书中的知识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联系和拓展,综合和提炼。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争取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比如学生语文系统知识的形成,阅读欣赏水平的提升,情感语言积累的进一步丰富,良好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二重奏:吃透考纲,精通考点
中考前要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我们要研究《考试说明》和中考语文试卷,精通考点,准确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这些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对于本市区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我们都必须了然于胸。
三重奏:指导思路,规范答题
首先,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一个知识板块的考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最佳思路途径,总结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指导给学生。
譬如:如何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思路:从文章标题入手;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和人物事件入手;从分析文章背景入手。
如何概括段意?解题思路:(1)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2)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3)恰当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语言标志,如“总之”、“因此”、“其实”、“这就是说”等等,其后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关。
如何理解文中“这”的含义?“这”是指示代词,一般在前面找相关内容。再选择提炼最准确的一句。
还有,文言文阅读中,容易失分的往往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题目,比如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的题目,可以指导学生注意将文中某个人的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掌握了种种思路方法,学生答起题来就有章可循,如同轻车熟路,答题不再是难事。
其次,要强调答题的规范性。
1.阅读解答的规范性。
中考考纲中明确指出,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的筛选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复习中还要强调并训练学生用简明、顺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有很多学生在做阅读训练题时,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的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在表述中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不能用完整的句子特别是陈述句回答问题,句义表述不完整。(2)语言表达不流畅,病句现象较严重。(3)意思只是自己明白,但表述不具体,简而不明。(4)答题抓不住重点,不能准确领会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是在概括文意时,强调要用完整的陈述句答题。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其中有一道题是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用陈述句回答:说明了花儿红的原因。(不能答为: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是加强对精妙语句或精妙语段赏析的训练,训练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赏析,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三是进行病句修改的专题练习,修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一般性错误。
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把握了阅读分析题的答题规则,规范了学生的答题过程及语言表达,使学生做到了辞达而义顺,言简而义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作文训练的规范性。
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总的精神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度要加大,给考生以更多的选材、立意、选择文体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要注意学生考场作文的六大“硬伤”:一是偏题离题(包括偏离话题、否定话题),二是文体不清(写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作文),三是主题不明,四是材料陈旧,五是字数违规(字数过多或过少),六是书写潦草。
所以,在作文复习中,笔者以为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写作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写作时不用审题;②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③自由发挥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随意编造。一切的创新,都根植于深厚的基本功。必须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
在写作训练中,我们主要是先求合格,合格作文的标准有四: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再求“写好”,主要抓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好。这四点能突破其中一点,就有望达到一类卷的标准。
所以,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我们仍然要把规范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从课堂到课外,从作业本到试卷,从笔头到口头,都要求表达和书写规范,达不到要求的,不惜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以训练。这些规范做好了,在考场上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在关键处往往可以发挥作用。
四重奏:重视检测,抓中促上
总复习应重视各个阶段的检测,并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以便发现学生知识的缺漏,及时调整复习方向。我们应该记住:小小测试卷不应是“冷水一桶”,而应是“炭火一盆”。
抓中促上。为保证优秀率的最大化,在夯实基础、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对语文成绩“中等”和“中上”的学生要倍加关注,要分析这类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抓好辅优工作。“抓中促上”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帮这类学生分析原因,真正想办法,出主意。其次,情感上多鼓励、提升其语文成绩达到“优秀”的自信心。再次,让学生转变心态,积极补缺补漏,扎实基础。
五重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要想取得语文中考的好成绩,还要有一个团结战斗、齐心合力的备课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位老师中考的教学成绩,首先要看这个备课组的整体成绩,如果备课组的整体成绩在市区排名滞后,那个人成绩再好也未必就好。有一个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考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备课组成员要树立中考一盘棋的思想,发挥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支独放不是春”,我们要的是“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壮丽景象。可以说,切实加强备课组之间的团结协作,是真正提高语文中考成绩的有力保证。
总之,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好语文总复习,既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语文总复习,定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加强备课组协作 提高复习有效性》 晋江金山中学 黄国荣
2.《抓住三个一,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