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書面语言运用能力。”依据课标要求,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内容编排锐意创新。通过随文小练笔、普通单元大习作和独立习作策略单元,建构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本教材每册都设置了一个独立的习作单元,突出习作的兴趣、策略、方法和文心的全方位培养,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
新教材的全面使用,给之前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地区带来新挑战。综观北师大版教材与统编本教材的作文训练体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衔接年级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内容和习作训练要素的缺失。为解决教材更换带来的问题,保证衔接年级学生的习作学习和训练体系基本完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并落实补教补学的内容。
一、两版教材普通单元习作训练体系比对
北师大版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统领整个课程计划,习作训练大多以话题的方式展开,训练点相对不够明确,训练体系不够清晰。统编本教材遵循“阅读铺路,由读到写;读写并重,协动推进”的编排理念,习作教学目标清晰,体例丰富,指导详尽,呈现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习作教学的均衡体系。下面择选重点内容进行比较。
1.“写人”类习作训练
北师大版教材关于写人的训练比较分散,有片段训练和单元习作训练两类。片段训练大多是随文练笔。单元习作主要安排了写同学的优点(三年级下册)、写—个真诚的人(五年级下册)等训练,不够系统。
统编本教材关于写人的训练序列呈螺旋式上升,从纵向上看,训练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二年级起步习作写自己的好朋友;三年级写身边人的特点;四年级写出印象最深的地方,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的特点;五年级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记事”类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关于记事的训练在编排上有相近之处。训练体例和内容大体相同,都注重引导学生写身边发生的事。例如,三年级都有“续写故事”“记录生活写感受”的训练;学写日记的训练,北师大版教材放在二年级,统编本教材则放在了三年级。
编排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北师大版教材大多依托单元主题词来确定写事的内容,统编本教材的读写结合意识更强,能力训练更有梯度。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训练序列,如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四年级要求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应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记一次游戏应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五年级要求记录事情时,能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情感真实。而且统编本教材记事的训练注意读写结合,努力在“吸纳”和“倾吐”之间搭建表达的桥梁,得法与运用相互呼应、支撑,使得表达基于生活,源于真情实感。
以统编本教材的读写结合训练(写事)为例:
3.“写景”“状物”类习作训练
北师大版教材的写景、状物类习作依托单元主题词的内容展开训练,训练点比较分散,故该训练的程序、步骤以及写到什么程度缺乏准确界定。
统编本教材有较为明确的写景、状物类习作训练序列,强调循序渐进。四年级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学写观察日记;学习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准确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五年级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写景(物)时做到有顺序、有条理;学会用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或某一处地方介绍清楚。
4.“想象”类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重视想象力训练。北师大版教材的想象力训练主要依托主题词展开,如四年级的“想象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五年级的“编探险故事”等。
统编本教材的想象力训练更注重螺旋推进。二年级展开想象编故事。三年级试着自己编故事、写童话;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年级写想象作文,写清人物、地点、事件;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五年级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纵向梳理会发现,想象力的培养从内容、角度、要素、情节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科学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素养发展规律。
5.“实用文”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实用文习作内容的安排上有许多共同点。例如“留言条”都安排在二年级;“书信”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统编本教材安排在四年级;“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统编本教材安排在五年级,北师大版教材安排了三次,分别是四年级的“关于地名的调查报告”“关于改变的调查报告”,以及五年级的“替西门豹写一份工作报告”。
从训练序列上看,两个版本的教材各有不同,但统编本教材更加完善和有层次性。
北师大版教材的实用文习作有一定的训练序列。例如二年级写请假条和启事,三年级写班级公约、广告词,四年级写个人总结,五年级写演讲稿。
统编本教材的实用文习作则增加了训练的数量和种类。除了常见的实用文,还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海报、活动策划书等。这体现了生活中需要什么,教材就要训练什么的编排理念。大部分实用文编排在习作的固定位置,还有的在练习中,如购物清单、综合性学习、研究报告、活动策划书;也有的在口语交际中,如“我是小小讲解员”、写讲解稿等。这些实用文更加注重交际语境意识,如四年级给同学“推荐故事”,五年级“给同学推荐一本书”等,集中彰显了实用文的实用性。
通过比对两个版本教材的普通单元习作训练体系可发现,统编本教材全方位建构“四有习作”指导体系,每一个单独的教学设计都达到了“四有”:有需求(目的),有写作内容,有方法指导和评价方法,有成果分享。习作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全覆盖,写实与抒写联想相映成趣,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相得益彰,保证了习作训练体系的均衡和完备。 二、统编本教材单元编排新体例:习作单元
统编本教材独立习作单元体现了能力的层级提升。习作单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這几个部分彼此契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闭环结构,体现了习作训练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聚焦性。具体参见图1。“习作单元导语”一般有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一个指向习作,旨在定向、聚焦,读写联动特征明显。其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是对精读课文中蕴含的习作要素进行交流总结。“初试身手”安排了小练笔,是对前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初步尝试运用。“习作例文”安排在小练笔之后,以它为例来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不需要在文章理解上提过多要求。习作例文的运用不是一次性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多次回顾、对照与模仿。“完整习作”是在小练笔基础上,对单元习作要素的巩固、深化与完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习作单元的精凑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其理解要求不高,旨在得法,与习作例文水平相适应,在功能上有所区别。小练笔与单元习作彼此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习作衔接教学应对策略
通过比对两个版本教材三至五年级的习作训练体系可以得出,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四至六年级学生需要补教的内容主要有:写人(多种方法写人物特点),写景(按顺序、有感受),写读后感(把感受表达清楚),写观察日记(连续观察),写说明文(介绍一种事物、介绍一处地方)。
其中,需要重点补教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观察日记,二是说明文。明确提出写观察日记是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说明文是在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但教材从三年级就开始渗透这两种体裁的写法。具体内容详见表1。
1.观察日记补教建议
第一,四年级需补教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观察”为核心的习作单元,写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条指向阅读,阅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怎样”二字是体会的重点,包括观察了什么、以什么样的态度观察等;一条指向习作表达,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就是写自己的观察所得。读写之间的联结点很明显——学习观察方法,写出观察所得。
第二,重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观察日记,五年级整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补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日记”。详见表2。
本次习作指导学生学会细致和连续观察,这是在三年级“观察”单元习作基础上的提升训练。在整个单元内容编排上,单元主题词“处处留心皆学问”点明了本单元习作的训练指向。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明确了只有细致观察、连续观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燕子窝》提供了习作范例,“小练笔”“资料袋”提供了习作素材。交流平台总结了“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2.说明文习作补教建议
四年级重点补教“介绍大熊猫”(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五年级重视说明文习作单元的训练落实,六年级则需补教两篇说明文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介绍一处地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各年段对说明文习作训练的要求不同。三年级是启蒙阶段,例如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写说明类文章,有很明确的序列性,例如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其中,第五单元是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分段介绍清楚一种事物,第七单元是介绍清楚—处地方。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习作单元,须引起重视。单元具体内容详见表3。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已经接触过说明文,但是应该只限于对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初步认识。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即意在引领学生熟知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另外,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太阳》《松鼠》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前者语言严谨、准确、平实,后者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同时体现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课后练习第二题意在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观察是说明文习作的基础,想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一定要走近它、了解它、观察它,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
教学中,“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个板块应该放在一起解决。“交流平台”是对《松鼠》《太阳》两课知识点的梳理和回顾。说明事物时,一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二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初试身手”有两个练笔:练笔一要求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身边事物的相关特点;练笔二要求改写散文《白鹭》为说明文,可围绕一个片段进行改写。《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是单元习作的素材。《鲸》分成了须鲸和齿鲸两类进行说明,恐龙、菊花、灯等题目都涉及分类说明。《风向袋的制作》重在说明制作的过程,涮羊肉、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等可以借鉴其写法。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教材对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和撰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具体内容详见表4。
总之,北师大版和统编本教材的习作教学衔接,要把握统编本教材习作编排特点的变化,明确其“阅读铺路,由读到写;读写并重,同时推进;目标清晰,便教利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理念,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根据习作能力衔接点和学情,分解补学内容。同时,在补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安排,不必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建议分解到阅读课文中的读写结合,课后的随文小练笔,习作单元中的“初试身手”,以及单元作文和平时的练笔,统筹安排,分层布点,有序而不凌乱,目标清晰而有重点,顺利做好习作教学的衔接工作。
新教材的全面使用,给之前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地区带来新挑战。综观北师大版教材与统编本教材的作文训练体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衔接年级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内容和习作训练要素的缺失。为解决教材更换带来的问题,保证衔接年级学生的习作学习和训练体系基本完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并落实补教补学的内容。
一、两版教材普通单元习作训练体系比对
北师大版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统领整个课程计划,习作训练大多以话题的方式展开,训练点相对不够明确,训练体系不够清晰。统编本教材遵循“阅读铺路,由读到写;读写并重,协动推进”的编排理念,习作教学目标清晰,体例丰富,指导详尽,呈现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习作教学的均衡体系。下面择选重点内容进行比较。
1.“写人”类习作训练
北师大版教材关于写人的训练比较分散,有片段训练和单元习作训练两类。片段训练大多是随文练笔。单元习作主要安排了写同学的优点(三年级下册)、写—个真诚的人(五年级下册)等训练,不够系统。
统编本教材关于写人的训练序列呈螺旋式上升,从纵向上看,训练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二年级起步习作写自己的好朋友;三年级写身边人的特点;四年级写出印象最深的地方,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的特点;五年级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记事”类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关于记事的训练在编排上有相近之处。训练体例和内容大体相同,都注重引导学生写身边发生的事。例如,三年级都有“续写故事”“记录生活写感受”的训练;学写日记的训练,北师大版教材放在二年级,统编本教材则放在了三年级。
编排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北师大版教材大多依托单元主题词来确定写事的内容,统编本教材的读写结合意识更强,能力训练更有梯度。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训练序列,如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四年级要求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应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记一次游戏应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五年级要求记录事情时,能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情感真实。而且统编本教材记事的训练注意读写结合,努力在“吸纳”和“倾吐”之间搭建表达的桥梁,得法与运用相互呼应、支撑,使得表达基于生活,源于真情实感。
以统编本教材的读写结合训练(写事)为例:
3.“写景”“状物”类习作训练
北师大版教材的写景、状物类习作依托单元主题词的内容展开训练,训练点比较分散,故该训练的程序、步骤以及写到什么程度缺乏准确界定。
统编本教材有较为明确的写景、状物类习作训练序列,强调循序渐进。四年级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学写观察日记;学习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准确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五年级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写景(物)时做到有顺序、有条理;学会用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或某一处地方介绍清楚。
4.“想象”类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重视想象力训练。北师大版教材的想象力训练主要依托主题词展开,如四年级的“想象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五年级的“编探险故事”等。
统编本教材的想象力训练更注重螺旋推进。二年级展开想象编故事。三年级试着自己编故事、写童话;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年级写想象作文,写清人物、地点、事件;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五年级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纵向梳理会发现,想象力的培养从内容、角度、要素、情节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科学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素养发展规律。
5.“实用文”习作训练
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实用文习作内容的安排上有许多共同点。例如“留言条”都安排在二年级;“书信”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统编本教材安排在四年级;“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统编本教材安排在五年级,北师大版教材安排了三次,分别是四年级的“关于地名的调查报告”“关于改变的调查报告”,以及五年级的“替西门豹写一份工作报告”。
从训练序列上看,两个版本的教材各有不同,但统编本教材更加完善和有层次性。
北师大版教材的实用文习作有一定的训练序列。例如二年级写请假条和启事,三年级写班级公约、广告词,四年级写个人总结,五年级写演讲稿。
统编本教材的实用文习作则增加了训练的数量和种类。除了常见的实用文,还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海报、活动策划书等。这体现了生活中需要什么,教材就要训练什么的编排理念。大部分实用文编排在习作的固定位置,还有的在练习中,如购物清单、综合性学习、研究报告、活动策划书;也有的在口语交际中,如“我是小小讲解员”、写讲解稿等。这些实用文更加注重交际语境意识,如四年级给同学“推荐故事”,五年级“给同学推荐一本书”等,集中彰显了实用文的实用性。
通过比对两个版本教材的普通单元习作训练体系可发现,统编本教材全方位建构“四有习作”指导体系,每一个单独的教学设计都达到了“四有”:有需求(目的),有写作内容,有方法指导和评价方法,有成果分享。习作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全覆盖,写实与抒写联想相映成趣,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相得益彰,保证了习作训练体系的均衡和完备。 二、统编本教材单元编排新体例:习作单元
统编本教材独立习作单元体现了能力的层级提升。习作单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這几个部分彼此契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闭环结构,体现了习作训练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聚焦性。具体参见图1。“习作单元导语”一般有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一个指向习作,旨在定向、聚焦,读写联动特征明显。其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是对精读课文中蕴含的习作要素进行交流总结。“初试身手”安排了小练笔,是对前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初步尝试运用。“习作例文”安排在小练笔之后,以它为例来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不需要在文章理解上提过多要求。习作例文的运用不是一次性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多次回顾、对照与模仿。“完整习作”是在小练笔基础上,对单元习作要素的巩固、深化与完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习作单元的精凑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其理解要求不高,旨在得法,与习作例文水平相适应,在功能上有所区别。小练笔与单元习作彼此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习作衔接教学应对策略
通过比对两个版本教材三至五年级的习作训练体系可以得出,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四至六年级学生需要补教的内容主要有:写人(多种方法写人物特点),写景(按顺序、有感受),写读后感(把感受表达清楚),写观察日记(连续观察),写说明文(介绍一种事物、介绍一处地方)。
其中,需要重点补教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观察日记,二是说明文。明确提出写观察日记是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说明文是在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但教材从三年级就开始渗透这两种体裁的写法。具体内容详见表1。
1.观察日记补教建议
第一,四年级需补教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观察”为核心的习作单元,写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条指向阅读,阅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怎样”二字是体会的重点,包括观察了什么、以什么样的态度观察等;一条指向习作表达,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就是写自己的观察所得。读写之间的联结点很明显——学习观察方法,写出观察所得。
第二,重视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观察日记,五年级整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补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日记”。详见表2。
本次习作指导学生学会细致和连续观察,这是在三年级“观察”单元习作基础上的提升训练。在整个单元内容编排上,单元主题词“处处留心皆学问”点明了本单元习作的训练指向。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明确了只有细致观察、连续观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燕子窝》提供了习作范例,“小练笔”“资料袋”提供了习作素材。交流平台总结了“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2.说明文习作补教建议
四年级重点补教“介绍大熊猫”(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五年级重视说明文习作单元的训练落实,六年级则需补教两篇说明文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介绍一处地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各年段对说明文习作训练的要求不同。三年级是启蒙阶段,例如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五年级上册指导学生写说明类文章,有很明确的序列性,例如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其中,第五单元是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分段介绍清楚一种事物,第七单元是介绍清楚—处地方。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习作单元,须引起重视。单元具体内容详见表3。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已经接触过说明文,但是应该只限于对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初步认识。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即意在引领学生熟知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另外,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太阳》《松鼠》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前者语言严谨、准确、平实,后者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同时体现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课后练习第二题意在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观察是说明文习作的基础,想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一定要走近它、了解它、观察它,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
教学中,“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个板块应该放在一起解决。“交流平台”是对《松鼠》《太阳》两课知识点的梳理和回顾。说明事物时,一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二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初试身手”有两个练笔:练笔一要求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身边事物的相关特点;练笔二要求改写散文《白鹭》为说明文,可围绕一个片段进行改写。《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是单元习作的素材。《鲸》分成了须鲸和齿鲸两类进行说明,恐龙、菊花、灯等题目都涉及分类说明。《风向袋的制作》重在说明制作的过程,涮羊肉、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等可以借鉴其写法。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教材对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和撰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具体内容详见表4。
总之,北师大版和统编本教材的习作教学衔接,要把握统编本教材习作编排特点的变化,明确其“阅读铺路,由读到写;读写并重,同时推进;目标清晰,便教利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理念,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根据习作能力衔接点和学情,分解补学内容。同时,在补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安排,不必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建议分解到阅读课文中的读写结合,课后的随文小练笔,习作单元中的“初试身手”,以及单元作文和平时的练笔,统筹安排,分层布点,有序而不凌乱,目标清晰而有重点,顺利做好习作教学的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