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煤矿企业要走出困境,实现逆势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在调整经营结构的基础上,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凝聚全员力量,夯实群众基础,稳固发展根基。那么作为一个企业怎样才能践行好群众路线,凝心聚力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应该着力在走进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走进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一、用心走进群众,才能零距离、接地气、赢民心
走进群众顾名思义就是要走到群众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摒弃“官本位”思想,将自己视为与普通百姓、企业职工别无二致的一名普通群众,带着普通群众的平常心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群众不要坐专车,事先不通知、不通气,要让群众感到自己是平头百姓,没有架子。要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与群众交流、谈心,要学会使用群众语言。要找准与群众交流的切入点。与群众交流,最好是从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切入,从家长里短说开去,这样会让群众感到亲切,容易消除隔膜。
走进群众必须实现三个相通。首先,要做到语言相通。语言相通就是要不讲官话、不讲术语、不讲空话、不讲群众反感的话,要善于掌握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洁形象的群众语言,把它们提炼、吸收到自己的讲话中,要讲实话、真话、群众关心的内容,切记不要当面反驳群众观点,因为反驳观点会导致群众对自己产生戒备心,甚至一些想要说出的话会憋回去,以致我们听不到群众的真言。只有真实的走进群众才能真正与群众对得上话,与群众走得更近。其次,要做到情感相通。“走进”群众,自然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真情实意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搞好与群众的情感对接。最后要做到心灵相通。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心中装有员工群众,他们是企业财富的創造者、是企业发展中流砥柱,是企业荣辱兴衰的实施主体,我们要把能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经常与员工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真正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努力做到与群众心贴心。走进群众还要体现一个“勤”字,只有与群众走得更近、走得勤,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中去,了解员工群众的冷暖疾苦、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真正让自己的工作接上“地气”、赢得民心。
二、真心联系群众,才能听真言、知民意、明实情
联系群众要视群众为亲人,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带着感情联系群众,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真实回报。在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不难看出,党员干部对群众动真情,群众就会为真情所动,就会把党员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最信赖的人,在开展工作时就能够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企业联系群众工作中,必须带着真心真意、真情实感,把员工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目标,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要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寻求群众的支持。因为,企业的一些制度、措施、政策都需要员工群众去落实,去完成。要通过联系群众凝聚全员力量。只有完全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凝聚全员力量,为企业发展聚能蓄力。
其次是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尊重员工。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至宝般的经验财富;必须公平公正地以诚相待,在安全、质量、经营等各种考核中,要公平公正,在收入分配上要公平公正,在工作安排上要公平公正,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让他们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安全是煤矿永恒的话题,更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我们煤矿各级党员干部必修的课题,务必要将这个课题作好;另外,还要关心关爱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创造各种便利,群众生活无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我们就要给他们解决。在联系群众工作中,我们坚决不派人代替走访,坚持走访到户、走访到人的原则,只身一人走到井下一线、生产车间、员工家里,通过唠家常、聊天等方式以心交心,深入了解员工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及需求,并对员工的心存疑虑给予解答,对员工的思想疙瘩给予疏导、疏通。以此,凝聚群众力量,促进企业发展。
三、热心服务群众,才能解难题、聚内力、强根基
服务群众要视群众为家人,不论大事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大事,要怀着一颗热心义不容辞为员工群众办实事。作为企业来讲,做好服务员工群众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办员工满意的事。让员工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真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帮助。
践行群众路线不仅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更应该体现在服务上,以实际行动促满意、以服务群众聚内力,进而达到强基固本的目的。要从人文关怀入手,实施温情式服务。紧紧抓住“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以向员工赠送节日贺卡、生日卡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党的温暖。要定期组织员工群众开展休闲、健身、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答题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服务氛围。要以困难员工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要开通服务热线、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员工群众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解答疑问、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等服务,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党时刻在身边、时刻关心帮助群众;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按需帮助、对口支援、专人包保的原则,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员工家里、“田间地头”,将好事、实事办到员工群众的心坎上,让党服务群众的热流持续温暖着员工群众。
关键词:走进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一、用心走进群众,才能零距离、接地气、赢民心
走进群众顾名思义就是要走到群众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摒弃“官本位”思想,将自己视为与普通百姓、企业职工别无二致的一名普通群众,带着普通群众的平常心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群众不要坐专车,事先不通知、不通气,要让群众感到自己是平头百姓,没有架子。要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与群众交流、谈心,要学会使用群众语言。要找准与群众交流的切入点。与群众交流,最好是从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切入,从家长里短说开去,这样会让群众感到亲切,容易消除隔膜。
走进群众必须实现三个相通。首先,要做到语言相通。语言相通就是要不讲官话、不讲术语、不讲空话、不讲群众反感的话,要善于掌握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洁形象的群众语言,把它们提炼、吸收到自己的讲话中,要讲实话、真话、群众关心的内容,切记不要当面反驳群众观点,因为反驳观点会导致群众对自己产生戒备心,甚至一些想要说出的话会憋回去,以致我们听不到群众的真言。只有真实的走进群众才能真正与群众对得上话,与群众走得更近。其次,要做到情感相通。“走进”群众,自然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真情实意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搞好与群众的情感对接。最后要做到心灵相通。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心中装有员工群众,他们是企业财富的創造者、是企业发展中流砥柱,是企业荣辱兴衰的实施主体,我们要把能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经常与员工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真正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努力做到与群众心贴心。走进群众还要体现一个“勤”字,只有与群众走得更近、走得勤,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中去,了解员工群众的冷暖疾苦、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真正让自己的工作接上“地气”、赢得民心。
二、真心联系群众,才能听真言、知民意、明实情
联系群众要视群众为亲人,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带着感情联系群众,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真实回报。在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不难看出,党员干部对群众动真情,群众就会为真情所动,就会把党员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最信赖的人,在开展工作时就能够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企业联系群众工作中,必须带着真心真意、真情实感,把员工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目标,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要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寻求群众的支持。因为,企业的一些制度、措施、政策都需要员工群众去落实,去完成。要通过联系群众凝聚全员力量。只有完全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凝聚全员力量,为企业发展聚能蓄力。
其次是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尊重员工。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至宝般的经验财富;必须公平公正地以诚相待,在安全、质量、经营等各种考核中,要公平公正,在收入分配上要公平公正,在工作安排上要公平公正,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让他们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安全是煤矿永恒的话题,更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我们煤矿各级党员干部必修的课题,务必要将这个课题作好;另外,还要关心关爱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创造各种便利,群众生活无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我们就要给他们解决。在联系群众工作中,我们坚决不派人代替走访,坚持走访到户、走访到人的原则,只身一人走到井下一线、生产车间、员工家里,通过唠家常、聊天等方式以心交心,深入了解员工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及需求,并对员工的心存疑虑给予解答,对员工的思想疙瘩给予疏导、疏通。以此,凝聚群众力量,促进企业发展。
三、热心服务群众,才能解难题、聚内力、强根基
服务群众要视群众为家人,不论大事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大事,要怀着一颗热心义不容辞为员工群众办实事。作为企业来讲,做好服务员工群众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办员工满意的事。让员工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真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帮助。
践行群众路线不仅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更应该体现在服务上,以实际行动促满意、以服务群众聚内力,进而达到强基固本的目的。要从人文关怀入手,实施温情式服务。紧紧抓住“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以向员工赠送节日贺卡、生日卡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党的温暖。要定期组织员工群众开展休闲、健身、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答题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服务氛围。要以困难员工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要开通服务热线、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员工群众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解答疑问、化解矛盾、疏导情绪等服务,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党时刻在身边、时刻关心帮助群众;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按需帮助、对口支援、专人包保的原则,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员工家里、“田间地头”,将好事、实事办到员工群众的心坎上,让党服务群众的热流持续温暖着员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