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放工作的基本情况
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从2000年开始的,首批开放的有27所学校,主要是与街道办事处合作,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向所属的社区居民开放。接待方式有两种:一是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居民集体进入活动;二是散居居民凭活动票(教委和街道办事处共同商议印制)进入参与活动。2004年开放学校发展到40所,中小学各20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5%。开放项目涉及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游泳、攀岩等。开放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常年开放;二是寒暑假、双休日开放。
2006年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区,我们倍受鼓舞,探索和实践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到目前为止,我区基本形成了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工作体系、管理体系,开放工作进入有序循环。2006年景山学校对外开放接待人数达到12万余人次,171中学达到13万余人次,从开放工作的总体情况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受到了学生、市民、街道办事处的普遍欢迎。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在七年的开放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确保了场馆开放工作的有力推进:
(一)树立新的大资源观、大教育观,为学校场馆开放工作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广大干部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打破学校资源是学校所有、部门所有的壁垒,树立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理念和意识,在这一点上区委、区政府、教工委、教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们要求全体干部教师要树立大资源观、大教育观,并推出了“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两项改革举措,从整合教育资源人手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推进场馆开放工作。
“学区化管理”的实施冲破了办学资源一校所有的观念,实现了教育资源在各校之间、各学段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融通使用,如二中的体育场馆设施附近的中小学和居民都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蓝天工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将可供学生开展活动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学生课外活动工程。我们为学生印制了《课外活动手册》,将其中包括体育类在内的、适合学生活动的200余家活动场所的详细情况提供给学生,学生凭借蓝天活动卡可以到这些场所去参加活动。“蓝天工程”的实施超越了教育系统,实现了社会、学校等各类体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对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
我们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两委将体育场馆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统筹规划,提出了场馆开放的五项工作原则和三项推进策略。
五项原则即:确保教学,确保安全,因地制宜,合理收费,统筹规划。
我们要求各校要在确保安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场馆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安排学校场馆的开放工作,处理好教学与开放的关系,合理收费。我们还要求教委的基建部门和学校,将场馆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统筹计划安排。新建校要考虑场馆开放问题。如新改建的东直门中学,体育场馆与教学区既相互连接又可相互独立,有利于管理。
三项推进策略即: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分步实施、分层推进。从开放时间上,我们采取的推进策略是:寒暑假开放、双休日和寒暑假、常年开放;从面向的开放人群上,推进顺序为:面对有组织的团体人群、本社区居民(团体零散即可)、全社会;从开放项目上,推进顺序为:室外场地、室内外场地、体育场馆、部分计算机房和图书阅览室的全面开放。
(三)认真研究解决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首先是安全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学校场馆开放安全要求和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开放学校要确保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的绝对安全,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凡是能够上保险的运动项目都尽量要求学校上保险,一旦发生伤害事故,教委保卫科、体卫科及相关部门都能及时到位帮助学校处理解决问题。
其次是收费问题,我区凡是室外运动场所的开放都是免费的,室内的体育馆开放,按发改委规定的标准收费,走市场运作机制。中小学生和持有蓝天卡的学生享受免费或一定的优惠待遇,教委将体育场馆的收费纳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范围,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坚决杜绝乱收费和多收费,坚持的是按成本收费。
再次是经费问题,体育场馆的开放必须有经费的支持,目前我区学校体育场馆公众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运营收益部分,二是来自学校经费支持,三是政府财政支持,教委和政府对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更新统筹规划安排,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和鼓励。
(四)积极探索有利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东城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意见精神我委加强体育场馆开放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力度。
管理机制:我区建立了区校两级的体育场馆开放组织管理体系,要求各校建立领导小组,要有专人负责,要完善安全管理、器材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运行机制:教委将学校场馆开放情况纳入学区工作综合质量评价,建立年度评价机制,对输出资源多,开放做得好的单位给予鼓励和表彰,体育部门则通过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对于开放好的单位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
保障机制:最重要的是经费的保障,对于运转好的有收益的学校,我们鼓励其自我发展,走市场运作机制,不断增强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对于免费开放部分,无收费机制的学校,我委制定了两项保障性的政策:一是根据学校开放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对开放期间的物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给予适当补贴;二是每年要根据参与人次流量给予适当运转经费补贴。要确保体育设施的正常维修和更新,建立体育场馆开放的长效运作机制。
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从2000年开始的,首批开放的有27所学校,主要是与街道办事处合作,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向所属的社区居民开放。接待方式有两种:一是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居民集体进入活动;二是散居居民凭活动票(教委和街道办事处共同商议印制)进入参与活动。2004年开放学校发展到40所,中小学各20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5%。开放项目涉及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游泳、攀岩等。开放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常年开放;二是寒暑假、双休日开放。
2006年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区,我们倍受鼓舞,探索和实践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到目前为止,我区基本形成了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工作体系、管理体系,开放工作进入有序循环。2006年景山学校对外开放接待人数达到12万余人次,171中学达到13万余人次,从开放工作的总体情况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受到了学生、市民、街道办事处的普遍欢迎。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在七年的开放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确保了场馆开放工作的有力推进:
(一)树立新的大资源观、大教育观,为学校场馆开放工作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广大干部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打破学校资源是学校所有、部门所有的壁垒,树立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理念和意识,在这一点上区委、区政府、教工委、教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们要求全体干部教师要树立大资源观、大教育观,并推出了“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两项改革举措,从整合教育资源人手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推进场馆开放工作。
“学区化管理”的实施冲破了办学资源一校所有的观念,实现了教育资源在各校之间、各学段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融通使用,如二中的体育场馆设施附近的中小学和居民都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蓝天工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将可供学生开展活动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学生课外活动工程。我们为学生印制了《课外活动手册》,将其中包括体育类在内的、适合学生活动的200余家活动场所的详细情况提供给学生,学生凭借蓝天活动卡可以到这些场所去参加活动。“蓝天工程”的实施超越了教育系统,实现了社会、学校等各类体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对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推进
我们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两委将体育场馆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统筹规划,提出了场馆开放的五项工作原则和三项推进策略。
五项原则即:确保教学,确保安全,因地制宜,合理收费,统筹规划。
我们要求各校要在确保安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场馆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安排学校场馆的开放工作,处理好教学与开放的关系,合理收费。我们还要求教委的基建部门和学校,将场馆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统筹计划安排。新建校要考虑场馆开放问题。如新改建的东直门中学,体育场馆与教学区既相互连接又可相互独立,有利于管理。
三项推进策略即: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分步实施、分层推进。从开放时间上,我们采取的推进策略是:寒暑假开放、双休日和寒暑假、常年开放;从面向的开放人群上,推进顺序为:面对有组织的团体人群、本社区居民(团体零散即可)、全社会;从开放项目上,推进顺序为:室外场地、室内外场地、体育场馆、部分计算机房和图书阅览室的全面开放。
(三)认真研究解决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首先是安全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学校场馆开放安全要求和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开放学校要确保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的绝对安全,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凡是能够上保险的运动项目都尽量要求学校上保险,一旦发生伤害事故,教委保卫科、体卫科及相关部门都能及时到位帮助学校处理解决问题。
其次是收费问题,我区凡是室外运动场所的开放都是免费的,室内的体育馆开放,按发改委规定的标准收费,走市场运作机制。中小学生和持有蓝天卡的学生享受免费或一定的优惠待遇,教委将体育场馆的收费纳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范围,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坚决杜绝乱收费和多收费,坚持的是按成本收费。
再次是经费问题,体育场馆的开放必须有经费的支持,目前我区学校体育场馆公众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运营收益部分,二是来自学校经费支持,三是政府财政支持,教委和政府对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更新统筹规划安排,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和鼓励。
(四)积极探索有利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东城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意见精神我委加强体育场馆开放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力度。
管理机制:我区建立了区校两级的体育场馆开放组织管理体系,要求各校建立领导小组,要有专人负责,要完善安全管理、器材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运行机制:教委将学校场馆开放情况纳入学区工作综合质量评价,建立年度评价机制,对输出资源多,开放做得好的单位给予鼓励和表彰,体育部门则通过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对于开放好的单位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
保障机制:最重要的是经费的保障,对于运转好的有收益的学校,我们鼓励其自我发展,走市场运作机制,不断增强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对于免费开放部分,无收费机制的学校,我委制定了两项保障性的政策:一是根据学校开放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对开放期间的物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给予适当补贴;二是每年要根据参与人次流量给予适当运转经费补贴。要确保体育设施的正常维修和更新,建立体育场馆开放的长效运作机制。